《反骨柏林》Vol.9 柏林小酒馆
2014/3/17 19:19:00 近似于透明的深蓝

     这个系列的其他内容,请选择关注本帐号,然后选择“查看历史内容” 。如果想评论交流的,可以在关注之后在消息对话框里直接发送消息:)

     柏林的小酒馆

     柏林的夜晚通常是这样的:比如某一天Eli告诉我,我们被邀请参加一个展览开幕式和一个新开的俱乐部的派对,还有Facebook一大堆当天活动----你打算去哪个?最后我们决定哪里都不去,先在Kreuzberg的小街道上四处逛逛,找到一家小酒馆喝上一杯黑啤酒。然后再换一家风格不同的小酒馆,听各种人声鼎沸里他们用各种语言交谈政治和哲学,大多数的时候总能遇到朋友。即使没有,也许邻座就坐了什么有意思的人,可以一起聊聊喝上一杯---在柏林任何人随意交谈都是那么的自然。然后就一起决定换一家听乐队演出的,如此这般,一个晚上辗转几个风情和音乐都不同的小酒馆。然后在凌晨三四点的时候我们打算出去走走,小心翼翼地在街上绕过烂醉如泥的酒鬼,在杂货铺拨开那些醉汉买一瓶带气的水出来,呼吸午夜的清新空气和风吹过行道树的声响。最后走累了坐在运河边的小咖啡里喝一杯牛奶,在蜡烛忽明忽暗的火光中最适合谈论各种感性话题。天快亮的时候,在桥头互道晚安,回家睡觉。

    

    

     坐在这家位于Kreuzberg的小酒馆里,看着街上行人的众生相,Eli少年时代曾经在这里打工,给我说着这里讲不完的故事。

     德国国宝级的女歌手乌蒂兰普曾经唱过一首《柏林小酒馆之歌》,在柏林晚上一定要去的地方就是小酒馆,那才是一个真正属于柏林人的地方,两瓶啤酒会让整个人都彻底放松下来。

    

     坐在小酒馆里的我:)

    

    

     散布在柏林城里的小酒馆有那么多的故事。这里没有人对着手机,这里人人都期待着什么新的人和事,这里充满了城市的众生相和好看的男男女女,这里的门口总是三三两两聚集着等待诗人朗诵会的年轻人。爱因斯坦从前在这里里从容地翻着报纸,毛姆从前在这里纸醉金迷。1870年柏林从普鲁士亡国灰头土脸的首都变成了整个德意志王国的京城,小酒馆文化就在那时候起,几乎是伴随柏林的成长,肆无忌惮地蔓延生长的。

    

    

    

     柏林人身上最清晰的德国标签就是嗜酒。世界上每个国家(除了伊斯兰教国家)几乎都有自己招牌的酒文化:中国是白酒(Spirit)---浙江这一带是黄酒,藏区的青稞酒也算是Spirit的一种。日本是清酒(Sake),比利时和捷克是鼎鼎大名的啤酒(在捷克比水还便宜),法国是白兰地和香宾酒的代名词,拉丁欧洲以意大利为代表都盛产葡萄酒,奥地利是Spirit和白葡萄酒(通常半杯气泡水兑半杯葡萄酒,当地人叫做 Spritzer),苏格兰是Whisky(威士忌)和Guinness为代表的黑啤,以俄罗斯和苏联为代表的东欧是Vodka(伏特加),墨西哥是Tequila (龙舌兰),西班牙除了葡萄酒之外还有Sangria这种国民饮料...

     每种酒都暗示指喻着一种性格倾向,映射着这个国家独特的文化国民性甚至是思维方式(Mentality),于是我常常问朋友比如“这国家是啤酒国家还是葡萄酒国家?”于是差不多就可以拿捏他们的性格逻辑了。。烈酒国家的人内敛深沉,骨子里却血性不羁,葡萄酒国家的人热衷于享受生活,啤酒国家的人热爱自由散漫...酒是文化的血液,欧洲的艺术几乎是在小酒馆的苦艾酒和Gin酒里浸泡出来的。

     德国被毫无疑问地列为一个啤酒国家,每年十月慕尼黑的OktoberFest是这个国家最颠倒众生的狂欢----几乎是一手一杯一升装的啤酒。尽管它们也有诸如Riesling(雷司令)这样著名的葡萄酒,啤酒还是以压倒性的优势成为国民饮料。德国是一个在地铁站台上都时常可以看见优雅的女士手持啤酒这样场面的国家。啤酒在柏林更是无处不在的城市文化道具。柏林的小酒馆里出售的是各色花花绿绿的啤酒以及Long drinks---烈酒兑气泡水或者橙汁这样的饮料。

    

     尽管我并不好酒,却也为德国的黑啤酒倾心不已---我觉得,管中国的那些青岛雪花什么的叫作啤酒简直就是侮辱了这个词语,就好像欧洲人忿忿不平地觉得星巴克还好意思管自己卖的叫咖啡----那叫咖啡因饮料而已!

    

     柏林不像邻邦同是日尔曼民族的奥地利人那样有着精致优雅的咖啡馆文化,它只有有一些肮脏有一些喧哗的小酒馆,伴随着无数高谈阔论和烟雾氤氲,记录下那些惊人思想的迸发和各种物是人非的。灯光有一些昏暗,桌椅被时光打磨得油漆斑驳而逞亮,地板上满是烟蒂,地下乐队唱着不知名的却忽然击中你引来一阵心痛的歌,这就是柏林的小酒馆。二十世纪初的那些作家们,诸如茨威格,托尔斯泰,卡夫卡笔下放浪形骸的、嚣张的、罪恶却自由自在的柏林的小酒馆。

    

    

     在文德斯电影《柏林的苍穹下》,天使们来到了人间,跑进了热闹世俗的小酒馆,兴奋地拿着酒瓶摇摇晃晃地挤在人群中,看着台上Nick cave和U2的演出。柏林这个什么都有可能的城市里,每一种人都能找到他们的天使,每一种生活方式都在这里得到庇护。小酒馆里坐着各式各样的酒徒:政客,艺术家,异装癖,音乐人,画家,浪子,同性恋者,演员,诗人,水泥匠,商人...哪怕你是再怪的人,要不了太久都能找到一个放荡不羁气味相投的圈子。

     正如我上一篇里写到过的那样,小酒馆还是咖啡馆都是一个城市公共的社交空间,是一个凝聚人群和交流的地方。人们在这里流连驻留,没有什么特别指向性明显的目的,为了聊天而聊天,一不小心就会认识什么有趣的人。而遇到的每一个人每一场交谈都会在不经意之间为你打开一扇窗户,看见从前没有看见过的风景,甚至是一道门。

     我亲切地称之为“小酒馆”而不是酒吧,就好像是我会如失恋一般想念那些肮脏破旧的小酒馆,却几乎不在中国去什么酒吧。

    

     柏林之所以成为柏林,是因为它放逐着各种荒诞不羁和光怪陆离。除了传统的小酒馆,柏林还有各种超现实主义的小酒馆。比如Peristal Singnum---一个由三个艺术家设计的小酒馆简直就是一个当代艺术的装置。这是个几乎全部是由废弃材料,比如酒瓶和汽车零件搭建起来的迷宫。目的就是为了让人与现实隔绝,在荒诞感与自我之间Get lost(迷失)。

    

    

     Peristal Singnum

     柏林的夜生活其实不是本文的重点,提到Peristal Signum就顺便推荐一下类似迷宫一样超现实俱乐部Wilde renate.柏林的夜生活的节奏大多是凌晨一两点前的小酒馆&Live house和午夜之后的俱乐部---关于俱乐部和Techno文化可以去看我之前这个系列里相关的专题:)除了小酒馆和俱乐部,夜晚的柏林你可以在各种公共场所找到狂欢的派对---比如在地铁站里的DJ和跳舞的人们。

    

     在烟草店里放音乐的DJ

    

     在Flickr上看到的照片:在Schlesisches Tor 地铁站跳舞的电音派对。

     回到主题上来,推荐一下柏林文艺青年的地下小酒馆,先从我熟悉的Kreuzberg开始:

     Lerchen und Eulen (靠近Gorlitzer 地铁站) :室内设计非常温馨而且艺术气氛十足,我29岁生日就是在这家小酒馆庆祝的。

    

    Lerchen und Eulen 白天是个咖啡馆 晚上是个小酒馆

     M?bel Olfe (在Kottbusser Tor附近) – gay吧,每周四晚上人满为患。这是柏林最著名的Gay吧之一,关于Gay吧我会在后面一篇关于柏林的同性恋文化主题介绍的。

     Das Hotel (也在Kottbusser Tor附近) – 就在M?bel Olfe斜对面,是文艺青年hipsters的据点,里面烟雾袅绕,“The heaven or the Hell"(是天堂也是地狱)不过这就是Kreuzberg最地道的样子。这是我和Eli最常去的一家

    

     Das Hotel

     Locke Müller (靠近 G?rli) – 也许是柏林最好的鸡尾酒吧(起码是在Kreuzberg),一样的烟雾袅绕,这里没有菜单,尽管8欧一杯的鸡尾酒在柏林来说实在显得有些贵,但是值得。

    

     Locke Müller(图片来自网络)

     Mein Haus Am See (靠近Rosenthaler Platz) –天啊! 全是hipsters! 柏林最好的观景台:)

    

    

     Mein Haus Am See(图片来自网络)

     Gastón – 有几张露天座位散落在一个安静的转角上,这家西班牙风格小酒馆提供便宜的啤酒和美味的Tapas

    

    

     Gastón

     O Tannenbaum – 这家靠近Hermannplatz的小酒吧用米兰昆德拉的话来说就是非常媚俗(Kitsch).但是常常会请来很棒的DJ,而且关门很晚。

     前些日子Fabian作为《滚石》杂志德国版的随行记者,跟着从柏林地下小酒馆成长起来的传奇乐队Bonaparte到中国巡演,邀请我去了在我们城市的那一站的演出。当台上个被称为当今世界上最疯狂最棒的现场表演乐队以离奇荒诞的造型,在低保真鼓点的噪音里,密集地撒野的时候,我站在下面,感觉胸口好像被巨石猛烈一击那样碎开了。旁边的孩子们在疯狂地跳舞,用身体撞击着彼此。我却在黑暗里默默地流眼泪。这种气息让人太熟悉了,我甚至都能想象出柏林小酒馆里的昏暗的灯光映照在冰冷水泥墙面上的阴影的轮廓。我想其他的观众一定不能理解,没有去过柏林小酒馆的人一定不能理解。

    

    

     Bonaparte的演出(图片来自网络)

     演出结束一起吃宵夜的时候,那个主唱对我说“嘿,你知道么,我们演出从来没有遇到人像你----你刚才站在下面为什么那么严肃?”

     我只回答了一个德语单词 “Fernweh”(对除了故乡以外其他地方的乡愁)

    

     (如果你觉得这篇文章很有趣,请点击右上角“分享到朋友圈”,新朋友也可以点击右上角“查看公众帐号添加关注)

     郑轶

     摄影师,策展人。从事影像创作(摄影&Video),Audiovisual arts(Visuals & DJ) 以及写作。嬉皮风格的旅行者是她的终身职业:)

     曾游学欧洲多年,毕业于意大利博洛尼亚大学艺术管理专业,曾在奥地利维也纳从事Audiovisual arts.

     热衷于研究社会学人类学心理学以及跨文化跨学科研究,在各种大学里把理工科文科艺术科以及经济管理都学了一遍,是个书呆子气十足的技术宅,立志当一个呆萌的学霸。

     微信公众帐号:derblau (近似于透明的深蓝)

     邮箱:yizhengcc@gmail.com

    http://weixin.100md.com
返回 近似于透明的深蓝 返回首页 返回百拇医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