惟有童心和艺术不可辜负
2015/6/29 13:57:38 近似于透明的深蓝

     提示点击上方↑"近似于透明的深蓝" 关注这个基于地理的亚文化研究的帐号,如果对这个系列的其他内容感兴趣,可以选择“查看历史内容” 。

     首先抱歉从三月开始这里更新非常少,这是因为我的生活发生了很大的变化。我从杭州搬到了上海,而这篇就是介绍我现在正在参与策展的的展览。换一句话说,就是我搬家到上海的全部理由。

     作为一个策展人,有非常长的时间我很迷茫,困扰我的问题就是:我们为什么要做展览,展览做给什么人看?那些学院派的展览,互相抚摸,社交意义大于展览内容,和圈子之外的人似乎没有什么关系;那些大段引用哲学经典的艺术评论和展览引言,各种不说人话,让人误入歧途。于是大众对于艺术的隔阂越来越深,“看不懂”,仿佛成了一种艺术家、策展人无形之中的追求以及大众对于艺术展的刻板印象。

     我始终认为,艺术是面向大众的。艺术展是给所有人看的。它不是单一艺术家的个人秀以及敲门砖和“政治”资本,而是一种对于美的解释和陈列,对于这个时代当下发生的多元观念的想象力。很遗憾的是,审美教育在我们义务教育里是缺席的。欧洲最让我感动的是,各种美术馆博物馆扎扎实实地是人们从小生活里的一个朋友,老师带着孩子们看真迹,这种对于美的理解里就渗透到了生活里,耳濡目染,潜移默化。这个甚至不叫艺术教育,而叫做“人文通识学”。

     艺术不是奢侈品,而是一种日常用品,它让我们从生物学上的人(human being),变成了一个人(human)它带来不了实际的财富,却能带来你对生活诗意的目光,让你看待一切的目光都因为这一些柔软而变动生活起来,让我们活得更圆满,更丰富,这是千金难买的。

     所以,我就毅然决然跑到上海来做这样的展览。做给所有人看的展览,做有趣好玩的展览。我加入的这个团队的价值观只有简单的四个字:有趣,好玩。Art for Fun,fun for art.

     我之所以在这里推荐我们的展览,是真诚地觉得,这是一个有诚意并且值得一看的展览。

     惟有童心和艺术不可辜负

     我们为什么要走进博物馆、美术馆?当我们看展览的时候,我们看的是什么?

     是历史的陈列、是艺术的熏陶、是大师的作品、是装逼的筹码、是到此一游的纪念?是获取知识的渠道?还是饭后的谈资?

     走进展览之前很多人带着强烈的心理负担“我不懂艺术看不明白怎么办”,又或者是在恍惚的瞬间问自己“它们好在哪里?和我又有什么关系?”

     或者,展览还有没有另外的可能?就像走进电影院、游乐场那样,或者是看一场太阳马戏团的秀,把艺术翻译成一种所有人都能享受能体验的快感?

     所以,这里要给你们推荐的,是一个可以的展览。

     它是一个多媒体互动的游乐场;一个浸入式感官体验的剧场;一部6D的电影;它是一场说走就走的穿越时空的奇幻旅程。

     我们负责美,而你负责玩。请务必敞开心扉玩得尽兴。

     快感说的不是仅仅感官体验的快感,更说的是开心:打开心扉。所以,其实这是一个,可以把所有人的心都打开的展览

     包括蔡康永和韩寒在内的贺电:)

     是的,你没看错,这是一个连蔡康永、韩寒都发来贺电的展览:

    

     2015/09/07-11/29

     ? 上 海 大 悦 城 ?

     首先,这个展览与你所见过都不同的是:这是由一个凄美的爱情故事贯穿始终的展览。

     沿着经典的乾隆下江南路线,从北京,南京,杭州,苏州等博物馆中精选的国宝级“乾隆文物”将不再只是博物馆里陈列着的历史的灰尘,而是化身为个性鲜明的卡通角色,搭乘故宫“玄武”为原型的“乾隆号”潜水艇逃离紫禁城,在江南展开的一段充满亲情、友情、爱情的奇幻旅程。

    

     ▲ “乾隆号,下一个江南”的男主人公雅克取材于故宫的古典钟表收藏精品《铜镀金写字人钟》,由英国使节于1793年进贡给乾隆。这个钟随着机械的运转底座四方亭内的写字人会不断书写“八方向化,九土来王”

    

     ▲ 女主人公琼花则是根据上海博物馆收藏的唐伯虎仕女画代表作《秋风纨扇图》而创作。其他人物造型的取材包括了南京博物院的镇馆之宝《帝行围图转旋瓶》中的转旋瓶,乾隆御用画家郎世宁《冷木梧桐双兔图》以及艾启蒙《八骏图》中的动物形象。

     三百多年前的潮男文青乾隆,热衷在古画中玩cosplay;点赞成瘾喜欢到处题跋;是旅游达人更擅长做江南攻略;疯狂收集各种潮物尤其是西洋机械玩具...他是一个在历史上特立独行并且最有现代气质的皇帝。

     参展艺术家、著名主持人蔡康永说:“乾隆是一个可以跨越众多领域、十分有想象力的人所以在乾隆对世俗价值的强调下,乾隆时代为我们留下了很多到现在都没有体会其精彩的作品。”

     对物的欣赏品味和创造力让300年前的资深玩物家乾隆玩出了一种境界,一种美学,一种范本。

     我们需要做的,就是带着童心,跟着乾隆一起,酷玩江南

    

     ▲ 《乾隆朝服像》 清 佚名

     “乾隆号”是一个载体,一个跨界创作平台;而下一个(next)江南说的是未来的江南的种种可能性。

     正如参展艺术家、金马奖最佳造型设计奖得主赖蔚炅说的那样:“江南已经不再是以前的样子了,可是文化依旧存在。”

     跟随乾隆的足迹去重新看一看他执着的江南,以颠覆传统的艺术视角重现中国文化中的盛世美学。由飞麟传媒出品的《乾隆号,下一个江南》,是国内首个Made(原创)IN(潮)China(华人)大展。在被西方艺术体系所淹没的时候,我们需要一种发现的目光,重新展示属于我们自己那些惊心动魄的美。

    

     这个展览由创下百万观展记录,并获得第四十七届美国休士顿WorldFest独立制片与国际影展新媒体类白金奖、TANC全球博物馆2014最受欢迎主题展夺冠、博物馆协会(AAM)2014缪思奖诠释性互动装置类银牌奖等数个重量级国际展览的策展团队全新原创打造。

     其中作为本次展览总策展人的黄怡儒先生,是DOMUS收录的全球华人60大空间设计师之一。策展团队中担任创意总监的王纪尧先生,曾与几米、林奕华等艺术家进行诸多合作,并且在电影「盛夏光年」概念小说中担任共同编剧。

     作为上海第17届国际艺术节重点推荐项目,该展将于9月7日在上海大悦城开幕

    

     跨媒体艺术展览跨的是什么?

     策展人黄怡儒说,这不是一个传统意义上的物件展,或者是以往定义的新媒体展,而是一个很独特的、现场性极强的、所有观众都没有体验过的多媒体空间,我们粗浅地把它命名为“跨媒体艺术展”。

    

    

     ▲ 展览效果图

     跨媒体艺术:

     这是一次颠覆了传统“艺术展”概念的创新,整个展览本身是一件由叙事空间构筑而成的装置艺术作品:建筑空间、动画、音乐、绘画、影像、新媒体交互艺术、音乐、传统手作民艺、服装设计等等艺术形式在这里互相渗透,成为这个庞大装置的组成部分,在不同维度上唤醒观众的感官体验。

    

     ▲ 展览效果图

     展览试图寻找到一种方式让科技、艺术与趣味性三者之间更好的结合,并且探索“展览”这个概念本身多元化的可能性。比如在展览中,通过脸部识别及人脸立体侦测技术(3D-Face Detection),观众可以将自己的脸部形象展现在记录乾隆南巡的《姑苏繁华图》中。而在上图增强现实(Augmented Reality)的场景中,观众又能和主人公一起躲避清小兵(取材于郎世宁《乾隆大阅图》)的紧张追赶。

    

    

     ▲ 展览效果图

     策展团队以足够的诚意历时一年走访江南,在传统民间技艺之中寻找灵感,把扬州通草花、平磨螺钿、点螺、苏绣融入新锐的当代艺术。尝试用当代艺术的语法捕捉东方美学的气韵,在物质与非物质的文化遗产之中捕捉精神特质,表达属于中国深层审美意识。

    

     ▲ 大漆工艺 ( 摄影 | 莫梵稀)

    

     ▲ 通草花( 摄影 | 莫梵稀)

    

     ▲ 平磨螺钿( 摄影 | 莫梵稀)

     跨界创作:

     作为一个创作平台,展览里面每一件作品都是由不同艺术家跨界共同完成的。抛弃思维定势探索一切的可能性所迸发出的力量,一起碰撞出令人期待的化学反应。参展艺术家甚至包括了蔡康永、韩寒等,他们将以一种大家不熟悉的艺术家身份参与到创作中去。

     跨媒体合作:

     南京博物院副院长王奇志说,博物馆也是一种媒体。“我们也一直在考虑,通过一种什么形式,让年轻人更愿意走进博物馆。这个做得很潮,很活泼,都是年轻人容易接受和理解的。” 王奇志说“他们做到了我们博物馆一直想做却没有做的事情。

     这个展览把博物馆的文物之美带到现场,在历史尘埃中沉淀下来的那些被我们今天称之为“文物”的东西,其实在身处的那个年代是一件“潮物”。

     最古典的其实最前卫,最民族的其实也最世界。这个展览用好玩有趣的手法去演绎文物,变成一种与观众互动的情感体验,激发大家的兴趣,重新走回博物馆。

     展览联合了公益组织“稀捍行动”,共同在本次展览上发起“江南非遗工艺影响计划”。将前期走访和梳理江南传统手工技艺的历史与现状,以摄影、纪录片等形式呈现给观众。这些手工艺之中很多目前正处在后继乏人甚至消失的尴尬境地,希望能通过此举让大众更多了解到这些面临失传危境的传统之美,呼吁更多的年轻人可以为传统手工艺的传承与保护贡献一份力。

     文物,潮物,信物,玩物有志。

     文物即潮物,而文物本身又是历史的信物。这个展览用在时间轴线上可以互为彼此的“文物”、“潮物”、“信物”的全新视角去挖掘中国式的文化特质以及深层意识,用有趣好玩深入浅出的表达方式向大众呈现不枯燥的文物美学。

     一种文化的传承并不只是表面仿古复刻传统,而是沿着精神意识的脉络找到在当代的立足点,激活这种文化背后的能量。所谓“传统”,就是活着的文化,复兴传统是为了启发现代人的生活,让他们活得更活泼、更圆满。

     这不仅是乾隆喜爱的江南,也是江南人即熟悉又陌生的江南。文化是个符号,物质和技艺是印刻的载体。古物中的前卫精神是其生命力延续的源泉,在不同的时间和空间会有不一样的新发现。

     玩物有志,才能让传统文化历久弥新。

     关于这个展览介绍更生动的视频版本:

     购 | 票 | 信 | 息

     时间:6月19日 上午10:00 起开售

     购票:格瓦拉售票页面 (见下图)

     现在购买早鸟票,原价240元的双人票只要88元,限量3000张。预购从速。

    

    

     ▲ 扫一扫 直接购票

     开 | 展 | 信 | 息

     时间:2015年9月7日-11月29日

     地址:上海大悦城

    

     点击“阅读原文”

     可直接购票

     如果你觉得这篇文章很有趣,请点击右上角“分享到朋友圈”,新朋友也可以点击右上角“查看公众帐号添加关注

     自媒体组织‘文艺连萌’覆盖千万文艺生活实践者。‘近似于透明的深蓝’为文艺连萌成员。

    

     郑轶

     摄影师,策展人。从事影像创作(摄影&Video),Audiovisual arts(Visuals & DJ) 以及写作。嬉皮风格的旅行者是她的终身职业:)

     曾游学欧洲多年,毕业于意大利博洛尼亚大学艺术管理专业,曾在奥地利维也纳从事Audiovisual arts.

     热衷于研究社会学人类学心理学以及跨文化跨学科研究,在各种大学里把理工科文科艺术科以及经济管理都学了一遍,是个书呆子气十足的技术宅,立志当一个呆萌的学霸。

     微信公众帐号:derblau (近似于透明的深蓝)

     邮箱:yizhengcc@gmail.com

     主页:www.winterblu.com

    http://weixin.100md.com
返回 近似于透明的深蓝 返回首页 返回百拇医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