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和远方,从来不曾在我的生命里缺席
2016/7/22 8:38:22 近似于透明的深蓝

     “诗的”巡展是我从去年开始与“诗歌岛”合作,作为策展人参与的一个项目,从广州站开始,一路走过了上海站,成都站,现在来到了北京站,11月又将以在杭州的“ADM亚洲设计管理论坛”的特别展收尾。

     从欧洲流浪了一个月,回国马不停蹄地来了北京,这几天一直都在展览空间的“工地”上做“装修工人”布展。真的是,我刚从远方回来,就要做诗的展览,我的生活中只剩下了诗和远方:)

     因为后台一直有朋友询问展览的动向,于是就发一篇是小小的展讯,7月23日(周六)下午3点-5点,北京1+1艺术中心,“诗的巡展”北京站开幕式。欢迎在北京的朋友们来玩。

     关于这个项目以及我之前写的策展人前言、广州首站的策展人手记,可以点击标题查看:《你是否相信序列之间隐秘的诗意?》

     “诗的”巡展@北京

    

     以二十一位“香港国际诗歌之夜2015”与会诗人的诗作为灵感源泉,以绘画、音乐、舞蹈等多种方式进行表达。“诗的”多媒体艺术展,让诗不但可以看得见,还可以听得到、触摸到、感受得到。一切,都是诗的。

     策展前言

     我相信序列之间隐秘的诗意,以及它们与你内心之间荒诞的连接关系。

     “Poetic”,它是“诗歌的”,表达一种修辞学上的所属关系;也是“诗意的”,成为一种形容词,用以描述一种难以用左脑逻辑去概括分析的美学气质。“诗意”是莫可名状的一种存在,却结结实实勾引出我们的某种情绪,让我们的心变得柔软,从而对生命的触觉也变得敏感起来。

     我们狭义上所理解的诗歌,是语言文字的修辞韵律所筑的。然而这些只是一具躯壳,安放着“诗意”这种美学的体验的灵魂。诗意不为诗歌所专属,我们可以用文字语言固化下诗意,也可以通过其它表述方式,比如影像、绘画、装置…一切感官语言。

     这个诗之巡展的意图是尝试去触摸到“诗”的本质。我们从“香港国际诗歌之夜”参展的诗歌中提取诗人们作品中所讲述的诗意,并且用通感连觉的方式把它置换为其它的感官语言。这些作品与诗歌并置,用听觉、视觉甚至是触觉嗅觉去讲述去翻译相同的诗意,多感官多维度互相渗透殊途同归。去倾听一段沉默,去可视化那些内心的挣扎,去用不同的approach抵达同一个地方。

     同于其它展览,这个展览本身就是一个行为艺术。有点像偶然艺术: “it’s happening ! ”一切都在过程中,而结果充满了“不可确定性”,这种不可确定性本身也充满了美感。而整个展览本身通过构筑一个“诗意”的氛围去把所有的作品连结成为一个整体,让艺术作品与诗歌在此互相碰撞产生种种化学作用,不加以主观判断的干扰,忠实地呈现于观众面前。

     这个展览的灵魂就是对于诗意的探索,以抛除形式感刻板印象的迷惑,并且寻找种种形式的可能性。如果说一个展览本身就是一个巨大的空间装置。那么一个讲述诗意的空间装置,也许我们也可以说,这个展览本身也是一首诗。

    

     “诗的”巡展@北京

    

     开幕式

     2016年7月23日 15:00-17:00

     【 自由参与 】

     展览期

     7月24日-8月1日 10:00-17:00

     【 免费开放 】

     地点

     北京1+1艺术中心

     (北京东城区朝阳门北大街11号一层)

     以二十一位“香港国际诗歌之夜2015”与会诗人的诗作为灵感源泉,以绘画、音乐、舞蹈等多种方式进行表达。“诗的”多媒体艺术展,让诗不但可以看得见,还可以听得到、触摸到、感受得到。一切,都是诗的。

     主办:诗歌岛

     特邀策展人:郑轶

     总顾问:北岛

     北京站联合主办:北京1+1艺术中心

    

     参展艺术家

     北岛 / 白大妞 / 陈春画 / 崔莹 / 戴悦亮 / 邓源 / 邓逸鹏 / 胡安陈 / 韩李李 / 黑荔枝 / 荒目 / 荷香 / 霍云 / 胡易知 / 亨子 / 洛兵 / 李晨翡 / 林江泉、曾东平 / 李四顺 / 马莉 / 麦荣浩 / 慕容引刀 / 潘静宜 / 祁紫檀 / 任上 / 孙磊 / 莎日娜 / 丝绒陨 / vivimi / 王安妮 / 王丹薇 / 夏超 / 晓禾 / 薛雷奇 / 闫小财 / 宇向 / Yoli / 钟当宣 / 宗蕾 / 张轻沉 / 张啸天 / 郑轶 / 郑钰 / 朱子庆 / Zoeln (按姓氏拼音排序)

    

     北京站众筹支持鸣谢

     付超 / 大广 / 包晓更 / 秦晓宇 / 吴宁 / 艾莉 / 宗荷 / 李优 / 林杰 / 李大刚 / Flyinight / 孟鼎博 / 楚雨庭 / 闫硕 / 丁一 / 王征 / 肖蕊 / 俞淳子 / 秦漫漫漫 / 李丽春 / 舒馨亿 / 赵瞳 / 张培 / 侯枫枫 / 公路 / 张禹 / 方磊 / 锡兵 / 薛丽 / 海洋 / 陈昳茹 / 谭琦 / 谭晶 / 付婷婷 / 宁远 / 何鸣 / 杨海涛 / 曾琼 / 尤琳 / 董格菲 / 桂斌 / 康乐夏 / 郭洪 / 杜兴 / 卢焘 / 陈建华 / 曹甄一 / 李睿 / 晴朗

     北京站联合出品人:荒目 / 爱丁堡前沿剧展

     北京站荣誉策展人:居晔 / 裘冲 / 张伟

     巡展每一站都是一个不同的展览

     诗歌,无论是慷慨奔放或者婉约旖旎,又或者是抽象隐约皆可成诗,成为诗意的种种。

     “诗的巡展”几个城市,从南到北,从东到西,在地缘上也希望呈现不同姿态的风貌。这个展览的核心与精髓一直强调一种“跨界”,无论是诗歌到艺术的不同呈现形式也好,还是在媒介场所也好,是在不同城市地理气质和语境上也好,我们尝试各种意义上的跨界,诗的巡展是一个展览,也在每个城市的巡展中成为一个一个不同的展览。

     而我们又希望在此之上又能提炼出一种打破疆界的共性,正如此次展览的总顾问北岛先生说的那样:跨越文明、文化、宗教和语言的界限,在边界以外的想象力与创造性,这才是诗歌。

    

    
北岛现身上海站开幕式

    

     上海站

    

    


     我在上海站开幕式上

     上海站位于专业画廊IsGo Gallery的展览中,我们削弱了广州站国际诗人的联系,而是把注意力更多地放在参展艺术家和创作中来。我们邀请了本地更多的艺术家参与,为展览注入新鲜血液;同时我们也会在展览开幕现场邀请上海本地参展艺术家即兴现场创作;同时启动了“诗的城”的线下活动。在一系列的上海站活动以及布展方案中,试图去勾勒“诗意”与这个城市的连结关系:上海作为一个有着殖民背景与根植于工业化的城市,它有着其它城市不具备的“Urban culture”的底蕴,以及,无所不在渗透于每个角落里的一种不可确定性。而这种荒诞陆离却又令人着迷的不可确定性,正是当代艺术试图去讲述的主题。

     上海站现场视频

     而成都站我们面对的主题是“融入”“平衡”。成都站我们在一个文艺综合空间“轻安雅集“里举行,成为它敞开空间的一个组成部分。如何让“诗的”巡展嵌入其中,与空间气质融为一体,而不显得生硬和突兀,同时又做到一种平衡,让展览的能量场与原本的环境能够做到一种和谐的共生,这些都是展览设计上需要考虑的重点。

     不同于广州上海的喧嚣与快节奏,成都是一座以悠闲轻松而著名的城市,同时本地文化圈也自成体系,并且有着浓厚的诗歌氛围,地域色彩鲜明。所以成都站我们也会做的更为放松,把一个城市的性格编织进去。广州站重点是国际诗人,上海站我们突出了创作人,而在成都站我们则会加强与本土诗人的联系,比如开幕式即将做成一个诗会等等。

     每一站都有不同的创作人加入,“诗的”巡展也在不断生长,它是动态的流动的,就像诗歌一样,它是充满了生命力的。

    

    

    

    

    

     我在成都站开幕式

     成都站现场视频

     经历了广州的购书中心商业空间,上海的专业画廊,成都的文艺综合体,“诗的巡展”来到了第四站北京,即将发生在一个800平方米的艺术中心里,继续实验着“同一个展览”在不同语境下成为风貌各异的“不同展览”的挑战,探索着“诗意”呈现与城市气质产生化学作用的种种可能性。

     上海站的时候有观众回馈说,展览的设计就仿佛置身于旧上海的弄堂;而在北京站,我们保留了这座落在皇城根前毗邻老胡同的艺术中心四平八稳大开大阂的格局,没有做任何隔断以及搭建,让它看起来就仿佛一个四合院。让展览的本身就成为这个城市的一个映射。

    

    

     每一站展览建模草图

     除了空间体量上的挑战之外,这一次更为强调了“展览本身就是一个诗意的空间装置,也是一件艺术作品”的理念,将用大量镜面以及悬挂的浮空投影去连结散落在每个角落里成为“点”的艺术作品,使之成为一个完整互相关联的”面“,让诗意充盈流动于其间。

     北京站新加入了一些有力量的作品,包括油画、装置、雕塑以及音乐。这次新加入的艺术家有知名画家张啸天,著名独立音乐人祁紫檀、毕业于意大利博洛尼亚美院的艺术家霍云以及独立艺术家李晨斐。同时北京站也将成为“诗的巡展”中展品最全、开幕艺术家到场最多的一次大亮相。

    

     这个霓虹灯管在从广州到上海运输途中震碎了一部分,剩下能亮的刚好组成“poetry of silence "沉默的诗,其它灯管都沉默了。

     于是我在上海站布展的时候,让参展艺术家任上刷上丙烯颜料变成一个新的装置,巡展每一站估计都会多破一部分,然后邀请本地艺术家多添几笔,变成一个在生长的作品,最后会变成什么样子,都是由无常的“不可确定性”参与的,结局是开放而未知的。

    

    

    

     诗歌纹身贴

    

     “我们依然爱着诗” 帆布袋

     “诗的”巡展@北京还能怎么玩?

    

     跟随巡展一路走来的同学都知道,咱们除了把巡展带到一座城市,还会在展览期间举办一些好玩的活动。比如广州站的“诗剧”“诗歌快闪”,上海站的“给虚空上妆”讨论会、“诗的城”摄影作品征集,成都站的开幕诗会……除了看展,大家还想和我们一起创造点什么吗?比如说,现场带走一幅自己绘画的作品?

    

    

     诗歌岛(公众号:peotryisland )是一座以诗歌为核心元素的文艺岛屿。以诗为引,提供诗歌、文学、绘画、摄影、电影等优质文艺资讯,更会不定期组织各种跨界文艺活动,打造一方多种艺术样态自由交流的天地。

    

     现在开通了评论功能,大家可以点击最后"写评论"随意发言:)

    

     郑轶

     摄影师,策展人。嬉皮风格的旅行者.从事影像创作(摄影&Video),Audiovisual arts(Visuals & DJ) 以及写作。曾游学欧洲多年,毕业于意大利博洛尼亚大学艺术管理专业,曾在奥地利维也纳从事Audiovisual arts.

     热衷于研究社会学人类学心理学以及跨文化跨学科研究,在各种大学里把理工科文科艺术科以及经济管理都学了一遍,是个书呆子气十足的技术宅,立志当一个呆萌的学霸。

    

     关注请长按:)

    http://weixin.100md.com
返回 近似于透明的深蓝 返回首页 返回百拇医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