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明源头的部落仪式其实是一个盛大的party,而神的孩子都在跳舞
2019/2/17 22:18:47 近似于透明的深蓝
来自我作为发起人之一的M.O.U项目的团队小伙伴,印度&瑞士的电子音乐制作人 "Spirit & the Guide"的 EP "Rebirth"。荣膺权威Beatport榜progressive Top 1.
神的孩子都在跳舞。即使在大城市里,我们头顶已经看不到繁星,可是它们都在我们心里。听着音乐闭上眼睛跳舞的时候,我们却看得前所未有的清晰。
音乐振动的频率就像一种在时空维度之中旅行的地图,指引我们不会迷途。
亚马逊森林里古代的猎人们将音乐的图腾绣在衣服上一路按图索骥,令人怀疑是否物质世界的大自然之中的山川河流的布局和音乐振频是丝丝入扣地吻合在一起的--这就是为什么每一种从这块大地上生长出来的音乐,都是浑然天成般地勾勒出土地的文化气质。
我们拥有了这张回家的地图,才不会在这个充满噪音的世界里迷失自我,能够不断回到我们生命的原点,和内在的真实自己拥抱。

亚马逊森林里绣在服饰上图案和传统音乐Icaros的图腾是一致的。
同样在物质世界里,我们用身体对于音乐振动频率做出回应,仿佛在唱和那种地图--是的,我们在这里,正顺着势的流动,缓缓来到那里,我们和真实自我相约的座标点,去体验到那种神性源头的爱与光芒。
“舞蹈不是一种演出或者是展览,而就像是鸟儿为唱歌而唱歌一样,只要是身体感觉到的距离,移动到哪儿都是令人愉快的一件事情,从这种转变中会成出一种生命来,因为你是处在自己心灵所需以快乐的行动中心,而那光芒将会放射到你所做的其它事情中。整个世界都会加入你的舞蹈中。” (Joseph Campbell)

所有文明最初的部落年代,在各种庆祝和祭献的仪式上,人们自发性地用“手舞足蹈”来作为表达内心的愉悦。人类学上古老朴素的泛灵论的观点是“神是舞者,你必须变成神才能崇拜神,才能找出你内在的神”。
真正的“神”只是我们自己内在的“神性”,它是一个人类学的名词,就像我们成为了“人”也只是社会学的名词而已,在生物学上,我们依然是一种动物。
“神性”的人依然是人,甚至依然是动物。没有什么所谓的“神鬼怪力”,真正完成转化的““魔法”是音乐、艺术、文学、哲学,以及,爱与慈悲。

其实用今天的话来说,古老部落文明的仪式就是一个party。语义上的分歧让我们产生了巨大的误解,然而追本溯源去思考这种与我们的祖先日常生活紧密连结的仪式的目的--这个Party存在的意义--就是:用音乐和舞蹈,让我们与自己连结到一起。我们不为什么人跳舞,这不是一场展览或者演出,我们为自己跳舞,就像鸟为了唱歌而唱歌。
我们真正想做的只是舞蹈。(Joseph Campbell )

于是“宇宙舞者”尼采说:“在歌舞中,人所表达的自己是较高层团体中的一员:他已忘了如何走路以说话,而正以飞跃舞蹈的姿态投入空中。他觉得自己是一个神,在忘我之境中漫步,就像他梦中亲睹的神一样崇高...大自然以它真实且不加掩饰的声音极力呼叫我们:“和我一样!我是不断涌现的形貌中生生不息的原初之母,不断推动进入存在的世界,永恒地在这些转型中得到满足”。
因此约瑟夫坎贝尔说,艺术是要将你带出你自己纠结的双翼。 舞蹈是生命本身的最高象征。

如果你去探寻文明的源头,几乎“蛇”出现了所有的文化符号里。我们的女娃,亚马逊森林和印第安部落,引诱亚当夏娃的“罪魁祸首”...各种地域不约而同的“女神”崇拜里。
因为“蛇”是“生命”的象征。它是“大地之母“创造力的符号,创造生命这种奇迹的图腾。可惜在长达千年的父权社会里,来自“女神”的创造力被不断曲解压抑,这同步伴随着“女性”被物化成了生育工具,我们已经忘记了如何呼唤我们内在的生命力。
“生命力”不仅仅是繁殖后代的能力,而是如何激活我们自身的创造力与对于生命的热忱--自己如何从生命源头找到的那种力量。一种鲜活的、茁壮的、跳跃闪烁的对于生命的滂湃激情。
这种力量赋予了我们能量去活,去爱,去感受和倾听,并将我们在消融在对“爱”的巨大惊骇体验里感受到生命的永恒与不朽的灵魂。
从我们在与大自然隔绝的人造城市已经无法看见头顶灿烂星空的那一天起,我们就仿佛受到了诅咒一般,像温室里的植物一样病殃殃地枯萎发黄。大城市里“爱无能”的人们,只是因为感受不到支撑他们去爱的“生命力”。我们忘记了如何去自己连结,也失去了连结他人的能力,说到底,是因为我们丧失了与生命本源连结的能力。

印度人吹奏笛子引导蛇逶迤起舞,其实蛇这种动物是没有耳朵的,它无法听到通过空气传播的声音,然而它有灵敏的“内耳”,可以感受到振动频率,因此它用身体本能自发性地去回应音乐所呼唤起的能量振动。
我们的舞蹈也是一样的,身体本能的回应不仅仅是我们耳朵听到的在空气里传播的声音,更是我们内在所感受到的能量振动。就像是音乐召唤出了我们身体里那条象征生命力的“蛇”。

只要是“活着”的存在,必然不是一滩死水,一定是在流动中不断变幻的。
时代一直在发展,我们的集体意识也随之更迭替代,呼唤起我们身体的那条“蛇”的音乐形式也像蛇一样不断蜕皮变化,紧密呼应着时代意识的频率振动。
正如我之前在文章里写的那样:每个时代都有自己的背景音乐,而电子音乐是我们这个时代的声音。
它就是在我们这个时代背景里,那个将我们聚在一起跳舞,呼唤出我们内在生命力的声音。

曾经“跳舞”是我们几乎所有文明源头的祖先们日常生活方式,就像每天都可以看到的日出日落以及头顶的星空一样,如今已经成了一种奢侈。
拥挤喧闹的大城市就像是一座迷宫,我们去哪里可以找到对的气氛vibe,找到真正的好音乐,找到一个“电子音乐的神殿”可以只为了自己内在的喜悦去跳舞?
而在这座迷宫里,又有各种各样的迷惑项和信息在干扰着我们的视听。就像生命力和创造力被不断“物化”成为生育繁殖需求一样,“电子音乐”和“跳舞”这件单纯的事情也在很多地方降维成为一种寻求感官刺激与声色犬马的逃避方式。它或者成为人们助兴的娱乐点缀,或者成为了观赏与被观赏的暗号,传播品质低劣的音乐精神污染,也造成了大众对于电子音乐巨大的误解和隔阂。
我们还能不能找到像我们文明源头的祖先那样的Party--为了能量的补给,而不是能量的消耗呢?

这也就是我去年开始用实际行动去交的一份答卷,我们开始做了M.O.U (Masters of underground)这个项目,我们关注在电子音乐和新媒体艺术本身,用品质扎实的音乐,正本清源的相关文化知识以及一个邀请人们参与其中去亲自体验的party一起,去讲述这件事情。
做好一件事情的过程是曲折艰难的,M.O.U在去年因为种种客观因素沉淀蛰伏了几个月的时候,在新的一年里重新回归,在此也邀请新老朋友们一起踏上新的旅程,文末有M.O.U vol 5 "Progressive Initiation"的具体介绍。

我们带着使命感去做这样一件事情,然而我们并不是孤军奋战,这条路上也有很多志同道合的人们,非常欣喜地看到这样一个文化生态正在慢慢逐渐形成。
就像去年年底我的好朋友在上海巨鹿路158创立的这家44KW。其实它本身就是一个沉浸式视听体验的空间装置,就像是一间座落于上海这座中国最先锋最前沿的城市心脏位置的提供电子音乐与艺术最佳视听体验的殿堂。我们听古典音乐会去交响音乐厅,听独立音乐会去live house,听电子乐也需要有一个专业的环境。
从一进门的新媒体视觉到大厅内的全息投影球型Mapping,整个空间设计简洁利落,44kw又斥巨资匹配了世界顶级专业电子俱乐部的Void音响系统,其中高频元素Air Array的标称的散射角度形成一致的辐射效果,这意味着所有的频率都能同时到达所覆盖范围内的任何一个角落。搭配上助于吸收反弹低音减震地板、混凝土地面,与加厚分离结构一同使空间达到最好的隔音效果。
“一切,都是关于体验。
如同我们倾尽一切感官的知觉,去感受生命的律动,去倾听宇宙脉搏里自己心跳的声音。
它超越了传统电子舞曲的俱乐部的想象力,帮助所有参与其中的人们挣脱地球引力的束缚,穿越于星际的不同维度之间。
我们所提供的,是一种在每一个细节上追求极致所产生的化学反应,一个扎根在上海这片土地上向着全世界发声的电子音乐生态系统,一个点亮你眼睛、耳朵从而点燃每个人内心火焰的呼唤。
我们所提供的是一场感官的旅程,是一种享受电子音乐最震撼的视听体验。让声音的振动频率通过多感官的渗透,抵达你的灵魂,并与此共振。牵引着我们的身体与之呼应--我们的舞步,就是对能量振动最本能的回声--让我们在电子脉冲的声音里,回到我们最源头最真实的地方。”

此外,这里还将邀请国内国际新媒体audiovisual艺术家不定期驻地合作,让44KW成为一个多元化的复合艺术空间,呈现全球最前沿最炫酷的新媒体艺术,将科技、艺术与感官体验融为一体,让人们不再是在高冷的美术馆去欣赏艺术,而是将艺术融入生活,邀请人们的知觉参与互动,成为它的一部分。

在电子音乐史上有一些传奇的club,比如伦敦有Factory,柏林有Berghain,芝加哥有Warehouse...它们之所以成为传奇,不仅仅是因为空间本身,而更是因为它们所凝聚的这种文化气质。于是我开玩笑和这位开44kw的朋友说,你那么完美主义者用心地做这个地方,也许将来有一天人们会说“上海有44kw”呢。
所以这一次,M.O.U新的启程,我们也将和44kw联袂合作,同样的价值观,同样的理想将同样的人们连结到了一起。

每一期的主题我们都将系统性地介绍一种电子音乐风格类型或者是概念,既“Techno","house"以及“Psytrance"之后,这一期,我们将地下音乐的探索将会进入“Progressive"的王国历险。
"Progressive"这个术语在音乐上指代的是一种特殊的类型,尝试去拓展现有风格的边界。这个词语基于“Progress(进步)”衍生而来,意思是通过积累不断渐进式的发展。

这个概念几乎存在于所有的电子音乐种类中,顾名思义,“Progressive"指的是当一种音乐风格被推向到超越它的规范极限,却又与此同时不失去它的独特元素。这个”超越极限“通常指的是包涵容纳了新的和更多的现代元素或者乐器,将这种音乐类型带入到一个全新的维度,因此在风格上的“Progression进步”赋予了它独特的名目。
被称之为“Progressive"的各种音乐类型通常说的是综合了来自多种文化领域的影响,比如欧洲的艺术音乐,凯尔特民谣,西印度或者非洲的异域风情,它根植于文化的多元性。

当“Progressive"这个概念来到音乐中真正意味的是,超越现有的边界,有着去探索我们所热爱的音乐在未知声音领域的欲望。
它也是一种哲学与态度:不断去向未知领土前行的勇气,不断突破与超越,永不失去好奇心与探索欲,敞开心扉去接纳文化的多样性,不受限于僵化的规则打破边界,踏上向着星辰大海出发的征途。因为这样的精神,我们的文明才在不断进步中发展。这是我们试图传递的一种信息:打破固有思维,不断超越自我。

在“Progressive"这个章节将为大家领航的艺术家有:
[Venus]DJ CicE将以[Venus]的名字成为M.O.U team的成员,在这个全新的个人艺术项目里,她将呈现灵性电子音乐的可能性。
Temple Rat, 她将中国传统民乐启发性地融入地下电子乐
还有你们最爱的Progressive驻场艺术家 Spirit & The Guide.
视觉艺术部分:M.O.U团队的Rabbits Never Talk(Vanessa Zheng)
为了让这次活动更加特别,Spirit & The Guide将全球首次现场呈现他们的第一张由 GAG Digital Records厂牌发行的EP“Rebirth”,这张EP一经发行就获得了权威的beatport榜单Progressive Top 100的榜首No.1,以及各种类型总榜的第25名。

M.O.U团队将针对这个主题制作更多的内容,为大家献上大量与此相关的知识与信息。派对开始之前从晚上9:30开始我们的艺术家座谈会,之后是一部我们精心制作的关于Progressive的纪录片。
From 9:30 -- To Late 44KW KW Room
-艺术家座谈 Artist Talk
—纪录片放映 Documentary Show
—派对 Party
同时在44KW的44 Room里,将由44kw邀请法国组合Motel77为大家带来的演出。
我们以极大的热忱邀请你们加入我们在2月22日的音乐旅程,穿上你最舒适的鞋子,我们的艺术家们一定会保证你能够发觉属于自己的“Progression"。一切都是为我们所挚爱的:音乐。

Artists
[Venus] (M.O.U)
[Venus](aka CicE) 擅长用充满灵性电子音乐的振动频率带领观众穿越维度, 为大家带来一段探索意识海洋的感官之旅. 作为声音Shaman, [Venus]擅长用4/4拍让人挣脱头脑思维的束缚, 唤出每个人身体里的本能律动, 她对音乐氛围的把控能将人们的情绪牵引到现场之外. 深邃空灵的旋律线, 声音采样如臻化境的运用, [Venus]创造出时空的另一种可能性.在那里, 她潜移默化地进入每个人内心深处的原野上, 渐进式地引导人们在声音风景的参差错落之中漫步.

Spiritual artist [Venus] (aka CicE) leads audience going through dimensions by electronic vibration and offers people a perceptional journey to explore the ocean of consciousness. As a musical shaman, [Venus] is good at 4/4 beats to free people from the bound of their brains and call for their inner instinctive groove. By her control of music , the atmosphere draws people’s emotion out of the physical space into somewhere mysterious. [Venus] tries to create another possibility of time and space by deep dreamlike melody and excellent skills of sound sampling. There, she subtly steps in everyone’s inner wild field and progressively guide people to a chill walk in the miscellaneous sound landscape.
Temple Rat (G42)
自幼学习中国民乐乐器二胡,受到中国传统古典民乐的影响,古老的东方韵律是May将电子乐与民乐结合的灵感源泉。对于May来说电子乐带来的感受犹如在沙漠中驰骋,坚持用极简鼓点混合强硬的旋律来制造出属于她的电子音乐核心。
从成熟一些地下俱乐部的试水再到受邀在上海,新疆,云南,苏州等地演出,May在不断积累与锻造她对于电子音乐的经验与技巧。她心中对于电子乐不同寻常的独特见解与创新,都在她的音乐中进行了完美的诠释与表达。2015年她与澳大利亚新秀音乐人Kaiser组成Temple Rats,完全相反的文化地域生长环境,也为他们的音乐创作带来了灵感的火花。2017年她开始对音乐的新探索,May开始独立经营Temple Rat, 受邀于法国2017Chateau Perché Festival , 2017荷兰阿姆斯特丹的ADE Festival,更多的人认识到了这个亚洲面孔的女生。在她的音乐维度里能够感受到的是强有力的4X4的节拍。同时她擅长结合来自大自然的声音以及宗教元素很多耳目一新的声音。能把更多不同的好音乐带给大家是May最想通过音乐传递的理念。

May grew up in Chengdu, based in shanghai,began to learn Chinese folk music instrument - Erhu when she was 9 years old. Inspired by her passion for electronic music, She started to explore the combination of traditional Chinese folk music with electronic music. Where a new unique Chinese element is beautifully blended in her sound-tracks, She tried out in Chengdu underground scenes first, and was discovered by many producers, which led to many invitations to perform in Shanghai, Xinjiang, Kunming, Suzhou, During this time, people from other cultures started to recognize this creative artist, She was then invited to perform in France(Chateau Perché Festival),Netherlands 2017 ADE Festival and other cities in Den Haag.
May is constantly polishing her skills to express her peculiar interpretation of Erhu and electronic music. She founded the brand “Temple Rat” in 2016 and played Erhu lively, Since then she and her music became unstoppable in numerous music scenes. The combination of strong eastern 4×4 frequency, nature, ancient rhyme and industrial rhythm has formed a unprecedented “May style”
Spirit & the Guide (GAG Digital Records)
Spirit & the Guide是PsyTrance双?人组 “SCI-FLYERS”的另?个?乐项目。SCI-FLYERS由上海based的DJs和制作?人SUN (BMSS Records)以及One-Two (DarkMoonTempo)组成。
已经拥有了?量的国际现场演出经历之后,Sci-Flyers决定尝试扩展他们的?乐的视
野,融合他们各自的独?音乐项目“SuperMario” (SUN)和“Roberto Frattini” (One-Two)?起探索新的频率。
Spirit & the Guide诞生于两位DJ在命运的必然中相遇,他们在诸多场所演出各自的独立项目之后,发现他们的协调配合获得了观众的广泛好评。因此他们决定将此整合到一起成为一个全新的音乐项目,带着他们现场的元素和对音乐的视野融入到多种音乐类型之中。Spirit & the Guide标志性的风格是一种将mimimal, progressive sounds沉浸于丰富的层次和律动之中并且穿越了多种异域文化风情的旅程。

Spirit & the Guide is the Alternative Music project of PsyTrance duo “SCI-FLYERS”,
consisting of Shanghai based DJs and Producers SUN (BMSS Records) and One-Two (DarkMoonTempo).
With already a great deal of international Live-Performances experience on their shoulders, the Sci-Flyers have decided to broaden their musical horizons and explore new frequencies by fusing their own personal side projects “SuperMario” (SUN) and“Roberto Frattini” (One-Two).
Spirit & the Guide came to life after the two DJs were brought together by faith and necessity, performing their alternative projects in a variety of occasions and venues, and discovering that their synergy was being widely appreciated by the crowds they performed for. They therefore decided to consolidate this new discovery into a proper new music project, bringing their LIVE elements and vision into alternate music genres. A signature Spirit & The Guide style is a blend of minimal, progressive sounds dipped in rich layers, groove and journey through various cultural ethnicities.
About EP “Rebirth”

2019年Spirit & The Guide的首张EP “Rebirth” 由GAG Digital Records发行。一经发售就荣登了Beatport畅销榜首Top 1,成为Progressive House风格 Top 100排名第一、以及所有类型全榜的第25名。他们目前正在制作他们的第二张EP.
Rebirth是一张由2首tracks组成的mini EP,带领观众进入一段神秘主义色彩浓厚的旅程。音乐用象征性的手法表达了“灵”将我们与来自来世的声音连结到一起,而后用一种反差的方式在和谐之中重生。它是融洽和谐的,在脉冲声中带着一点点的冲撞。
专辑试听购买地址:https://www.beatport.com/release/rebirth/2475256
Spirit & The Guide released their debut EP in 2019, Rebirth on GAG Digital Records. The Debut EP was a bestseller on Beatport and topped the charts, becoming No. 1 on Top 100 Progressive House releases and No.25 on Top 100 all-genre releases. They’re currently working on their second EP.
Rebirth is a mini EP with two tracks that takes listeners through a journey into a sense of mystery and mysticism. The tracks symbolizes the spirit that connects us to sounds that merges Afterlife and Rebirth in a harmonious get contrasting way. It’s harmonic, pulsating and mildly disturbing.
Visuals : Rabbits Never Talk
Rabbits Never talk是艺术策展人、新媒体艺术家郑轶的Audiovisual艺术项目。她曾在欧洲多年旅居生活中从事audiovisual arts(VJ & DJ),曾经实习?作于奥地利维也纳电子艺术厂牌Sound:Frame,并在博洛尼亚大学毕业论文方向为“电子表演艺术”的理论与实践。曾受邀于德国杜塞尔多夫现代舞博览会、上海国际艺术节、奥地利领事馆国庆节等多种音乐节艺术节上演出。
她将她基于认知神经科学的艺术治愈理论带入新媒体艺术的实践,用数字艺术来讲故事,像炼金术士那些融合事物之间的能量属性,带领观众进入感官之旅。
兔子从来不说话,只用身体逻辑来回应频率震动。

An audiovisual project by the curator and new media artist Vanessa Zheng. She has been doing audiovisual arts (VJ&DJ) during her stay in Europe for years, worked in electronic arts label Sound:Frame in Vienna. Her academic dissertation at UNIBO was about "Digital performance”. She was invited to be artist to perform in various festivals such as Dusseldorf international Tenzemess (Germany), Shanghai international art festival, National celebration of Austrian consulate and so on.
She practices her art healing theory which is based on cognitive neuroscience through new media arts, becomes a story teller through digital performance. Her job is to trip people by her alchemistic mixing skills.
Rabbits never talk, only react to the frequency by physical logic.
About 44KW

44KW是一个座落于上海夜生活聚集地巨鹿路158号的复合式空间。 大小两厅分别主打Lounge的酒吧文化和Nightclub的俱乐部文化。KW提供放松欢快的音乐氛围与品质卓越的酒水小食,伴随着味觉的层次丰富渗透,让人在拥有全息投影Mapping与新媒体视觉装置的环境里享受耳目一新的沉浸式夜生活体验。
神秘的44隐藏着一个震撼视听空间,周末重磅主打全球先锋新锐的电子音乐派对。44KW统一采用全球顶级的VOID音响系统与团队用心投入的专业声学工程与隔音系统,简洁利落严谨于细节的空间设计勾勒出无限的想象力与可能性。在这扇门背后,时间与空间的日常经验将被擦除抹去,而这个新世界将由你亲自来体验与感受。
About M.O.U

M.O.U ( Masters of Underground)是一个致力于推广地下电子音乐文化与新媒体艺术的团队,由Base于上海的几个不同国籍的电子音乐人、艺术家和策展人组成。我们坚信电子乐是属于我们这个时代的声音,我们关注于电子艺术本身,系统地呈现相关知识信息,探索多元文化与价值。我们致力于寻找世界各地的Underground Master们通过一系列的线上线下活动和演出为观众带来感官视听体验和与灵感启发。
M.O.U. (Masters Of the Underground) is a project that aims to promote Underground eletronic music and its culture in all of its aspects. Created and started by a group of international musicians, artists and curators based in Shanghai that share the same passion for subcultures and alternative scenes, the M.O.U. team believes that electronic music, new media and innovative arts are the expression channels of the young generations across the globe. In doing this, we place a special focus on the electronic music (and all of its expressions) and explore the subcultures and providing knowledge and information to our audience for inspiration, we scavenge for new Masters in every scene an provide online and offline interfaces to share knowledge with everyone for inspirations, with always new audiovisual experiences.

FB: https://www.facebook.com/MastersOfUnderground/
Wechat : Mouinchina (mou哞)
购票信息
Pre-Sale 60/ At Door 80
购票请扫二维码
Scan QR code for pre-sale ticket

购票链接 Pre-sale Links:https://yoopay.cn/event/76318632
或点击文末“阅读原文”进入预售链接

郑轶 Vanessa Zheng
独立策展人,新媒体艺术家。从事影像创作(摄影&Video),Audiovisual arts(Visuals & DJ) 以及写作。曾游学欧洲多年,毕业于意大利博洛尼亚大学艺术管理专业,曾在奥地利维也纳从事Audiovisual arts.热衷于研究社会学人类学心理学脑神经科学以及跨文化跨学科研究。艺术+科学+疗愈,现代的炼金术士。

▲ 长按扫描上方二维码可关注
公号未经允许请勿转载烦请留言获取授权
点击阅读原文购票

http://weixin.100md.com
返回 近似于透明的深蓝 返回首页 返回百拇医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