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第一,高铁飚速中!
2024/4/1 大公馆

作者:花满楼来源:米宅(MizhaiPlus)
1万万没有想到,高铁已经开启了飚速的模式。
来看国家铁路局发布的消息:
我国铁路网越织越密,“八纵八横”高速铁路网主通道已建成约80%,普速铁路网不断完善。复兴号开行实现了31个省份全覆盖。
2023年,全年铁路固定资产投资累计完成7645亿元,投产新线3637公里,其中新开通高铁2776公里。
从2016年7月,国家发改委,交通部等发布了《中长期铁路网规划》,明确了“八纵八横”的高铁的主通道,到现在,完成主干道的80%,也就意味着我们的八纵八横的规划,即将变成现实。
而这条高速铁路网络是国之重器的存在,也缔造了一批又一批的传奇。
不仅让各个城市与地区紧密相连,还向全世界展现了我们的高铁技术和基础设施的完善,也成为我们融入全球化的利剑。
放眼全球,中国高铁的营业里程要是第二,那就是没有人敢称第一。
除了这么高的里程外,我们最重要的是票价最低,建设成本只是其他国家的三分之二。
这种硬件的基础设施已经成为我们的王牌,也为新欧亚大陆桥经济走廊提供新的支撑。
前身陇海兰新线在90年代末就开始承担中欧班列的运输任务,相对于传统航运,运输成本比较少,时间也缩短,而且在这沿线也跟更多的国家建立了紧密的联系。
而在国内,高铁俨然变成了人才引流线,特别是京沪高铁线路。
依托这条线路,崛起24个高铁新城、高铁新区,是促进产业优化布局和吸引产业聚集和的载体。
再来看,10年间的京沪高铁沿线GDP和人口变化。

10年间,经过的城市,人口流出的城市只有两个,其余基本上都是流入的。
而GDP,南京,无锡,济南这三个城市都得益于高铁,特别是滁州,涨幅是比较大的。
除了京沪外,你会发现,还有:
杭昌高铁全线贯通运营,串起浙皖赣三省众多名城等,形成黄金旅游线路。
汕汕高铁,东南沿线高铁又有了突破性一步。……
除此以外,还形成了国内相邻城市的1-4小时的交通圈,提高的便利程度,减少时间成本。

高铁所带来的机遇与红利,时时刻刻在这篇神奇的土地上发生,而这条高速铁路网的建成,一定会让我们发生巨变。
2那么问题来了,何时建成?
而早在今年4月,铁路建设规划就给出了答案。
八纵八横的通道规划总里程大约是4.6万公里,5条已经全面建成。
其余的在建里程中,在建和建成已经占比差不多9成,剩余的没有开工的段落总里程大约5000公里。
喏,这就是十四五规划中的关于八纵八横的建设规划。

从图中看出,它们全部纳入了国家“十四五”铁路发展规划,预计2028年左右八纵八横通道除绥满、青银部分区段外将基本建成。
2028年,也就是4年后,中国高铁将会发生翻天覆地的变化。
不得不说基建大年已经开启,不仅是高铁,就连地铁也是频刷里程。
12月份,中国城市轨道交通新增运营线路17条(段),里程322.628公里。
在这一年里,不少城市都有新的突破,比如重庆破500公里。郑州、天津破300公里,合肥破200公里,贵阳破100公里。
而在2024年成都更有望突破运营里程650+。
全球基建哪里强,直接扭头看东方!
此刻,回头看高铁建设,已经在全国如火如荼的上演,特别是米字型高铁。
那么,2023年到底谁在高铁的争夺赛中拔得头筹?

截至2023年底,中国铁路营业里程达到15.9万公里,其中,高铁达到4.5万公里。
其中,其中全国高铁突破2千公里的,都有12个省份了,而福建,广西、四川首次突破2千公里。
从这张图中,广东成为在高铁方面不折不扣的卷王。
根据四象统计,在近5年的高铁里程变化中,广东一直是领跑的存在,并且新增里程增速也是第一,除此之外,山东,江苏、安徽超越平均增速猛攻榜单排名。
而在全国的省份城市中,不得不提到一个城市,那就是郑州。
12月8日,济郑高铁的通车,也意味着全国首个米字型高铁的完成,也代表了河南市市通高铁的存在。
对于米字型高铁,目前已经有北京、郑州、合肥、武汉、长沙、西安、重庆、成都、贵阳、南宁这几个城市提出。
但是目前为止,只有郑州一个完成。
而且郑州的米字型高铁,是优势比较大,特别是高铁3小时的城市圈,是到达全国大城市数量第一的城市。
恭喜郑州,在地铁新增里程和高铁米字型建设上在全国取得了比较优异的成绩。
当你惊叹于2023年高铁增速时,2024年又一大波线路来袭:

新开工(含已施工招标):
衢丽铁路二期全线开工,平凉至庆阳、文山至蒙自、金华枢纽沪昆外绕线、黄桶至百色、广州站至广州南站、罗布泊至若羌铁路联络线等;
延安至榆林、济南至枣庄、南深高铁珠三角机场至省界段、合肥至武汉、漳州至汕头高铁、邵阳至永州、潍坊至宿迁及青岛连接线;
新增的规划研究项目:
洛阳经十堰至重庆(万州)铁路;金华至南平铁路;随州经天门、潜江至岳阳铁路;秦沈高铁二通道;阜新至盘锦铁路;商丘至周口至驻马店城际铁路;……
2024年,新的高铁征程已经在路上。
4但是,在高铁飚速的过程中,也存在了一些问题。
那就过度盲目建。
为了追求高铁的里程和速度,这些词不断的出现:
市市通高铁,市市通350高铁,甚至还有县县通高铁的口号。
于是我们看到了一个城市桂林,就拥有了很多高铁站。
在这些高铁站中,一个五通站花费就将近5000万,而由于客流量比较少,停办客运业务。
而最近兴安北站也面临这样的情况,去年10月份,贵广高铁提速,铁路图新一轮调整,兴安北站停靠的车就被大幅度消减,现在也有传出可能会暂停售票的现状。
不止桂林,还有:
万宁和乐,合肥的蜀山东站,南昆高铁上的阳宗站,南京紫金山东站和江浦站,建成却没有使用。
建好不用,或者停运的这种现象并不是少数,有些媒体的公开统计,去年关闭的高铁站已经有20多个了。
好好的高铁站,为什么会出现这种结果?
客流少的原因,人口流动性虽然占在一部分,但是有些高铁也确实建设的太远。
就比如孝感北站,直接距离市区100公里,时间长,不到万不得已,估计没有人愿意去。
没人去,上哪里去获得营收呢?
早在2021年的时候,铁路部门都出过数据,就儋州海头高铁站来说,如果要开通,就需要支持经营亏损补贴大约500万。
开了就要亏500万,不开的话起码每年不用垫付这些钱。
就这样有些花了几千万建设的高铁站,成为了一道道被遗落的风景,孤独的散落在城市的几十公里外。
好在,越来越多的基建门槛在提高,就以高铁来说:
规划建设贯通省会及特大城市、近期双向客流密度2500万人次/年以上、中长途客流比重在70%以上的高铁主通道线路,可采用时速350公里标准。
达不到就建设不了高铁,提高高铁建设的标准,明确350公里,250公里以及200公里的具体规定和标准。
政策出台不久,有些高铁就面临降速,比如:荆岳高铁、安恩张铁路、随麻安铁路、武黄英铁路等等!
不得不说,飚速的高铁再也不能野蛮生长。作者:花满楼来源:米宅(MizhaiPlus)推荐阅读




源网页 http://weixin.100md.com
返回 大公馆 返回首页 返回百拇医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