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军工投资加码,新冷战 or 新时代?
2024/4/1 大公馆

是历史决定性的一步。。
来源:A视野
近期,欧洲有点慌了。
2022年说,乌克兰要赢了;2023年说,绝对不能让俄罗斯赢。
最近说的是,俄罗斯可能要赢,整个欧洲都要做好战斗准备,强化军工投资。
这种极度割裂的叙述,其实是很危险的,因为充满严重的误判。
俄罗斯从一开始要的就是乌克兰中立,要的是北约不能继续东扩。
然而,有关这一点,我们在西方的话语体系内完全看不到,就是单边说俄罗斯抽打了乌克兰。
然而,任何的叙述要被广泛认同,必须建立在极为扎实的现实基础以及牛逼到爆的战斗值之上。
俄罗斯现在所展示的庞大的军工产能体系,直接把发达国家的产能软肋暴露了出来。
经历了这么多年的“去低端工业化”,发达国家为了利润,早就把各种低端制造业都外包出去了。
尤其是从南斯拉夫战争至今,美国始终是用巨大的代差来抽打所有不听话的地缘小国,顺风顺水,几下子就搞定。已经太习惯了上来直接梭哈玩死对手,对于俄乌冲突所展现的工业总动员能力是被震撼了。
整个西方集团现在很清楚,他们目前并不完全具有这样的能力。问题是,如果没有这样的能力,那未来国际秩序将被彻底改写。
近期,美国媒体专门分析了中国的制造业能力,心中有点悲鸣。
按照美国人的说法,尽管中国军工领先度还是被美国压制,可美国的军工短板是产能以及整个庞大的后勤保障体系。
即便两国打起来后初期是美国占优,可是只要是常规武器模式,中国极为惊悚的产能总动员能力,最终就可以将美国玩死。这就像当年小胡子去打莫斯科,最终其实是被苏联坦克房牛逼到爆的产能活活搞死。
反观今天的美国,军舰的养护周期特别长,零部件生产能力严重不足,各种军工产能的限制都是肉眼可见,根本消耗不起类似俄罗斯现在的这种打法。
其实,美国现在根本没有能力给到小泽足够的炮弹,就已经说明了产能瓶颈的巨大压力了。
现在,我们不动手前,隔壁日韩印都是牛逼哄哄的,嘴炮一个比一个牛,好像具有肢解我们的能力。
大家一定要明白,为什么我们很容易产能过剩?因为,我们整个经济制度安排从一开始就是追求生产产能最大化去设计的。
那为何要这么设计?因为,1840年以后我们被人家摁在地板上摩擦,尤其是被大量工业国家各种抽耳光,这其中日本对我们的先辈下手之狠,罄竹难书。
朝鲜战争的时候,我们见识了重火力的巨大威力,这些都已经烙印在我们民族的血管里。
所以,赚不赚钱是其次,上来就重工业,而且优先想办法把产能往死里干,这就成了是生死存亡的大事。
只不过,这个模式很难长期运行,那是因为不赚钱的事情没法长期干。
于是,我们搞改开,我们拥抱市场经济。可是,上述核心工业化战略目标从来没有取缔,反而随着美国对我们打压变得更加紧迫。
工业文明,在享受和平做生意的时候,大家的生活水平都是大幅提高;可一旦不得不进入战斗模式,尤其是没有技术革命红利、只能相互抢夺的时候,那就拼产能和人口了。
这个逻辑有点像金融市场喜欢说的“盈亏同源”,这就是工业文明时代的宿命,就像我们古代农业文明时代王朝周期律一般。
欧洲会不知道俄罗斯的安全诉求?当然不是!
而是过去2年对乌克兰的军事投资太疯狂,还使用的是上来一把梭哈的方式。现在手里的牌不多了,乌克兰即将失败的故事说不圆了,也没有办法向选民交代了,还不得不向美国的财阀精英交代,那就只能宣称俄罗斯战胜乌克兰后就要进攻欧洲其它国家。
类似的逻辑在我们周边也是,朝鲜半岛现在的剑拔弩张,看上去两边都是牛逼到爆,那你就派兵来打啊。
这里面埋怨胖胖搞核蛋的声音很多,可是胖胖家这么搞是有原因的。一个是美国污蔑伊拉克有大规模杀伤性武器,还把人家萨达姆吊死;一个是美欧突然对卡扎菲下死手,且此前卡扎菲已经同意不发展核蛋。
是人都是要命的,这两个例子在前,你跟胖胖说我们是文明人,我们不会打你的,谁信?
这里不是给胖胖洗一波,而是最牛逼的国家经常违规,还觉得自己有这个权力,那其它国家怎么可能束手待毙?
大到俄罗斯,小到胖胖家,无一例外。这就像你在马路上跟别人牛逼,说不定对方早就因为失业赚不到钱憋屈坏了。那一不做二不休,直接给你搞两下,就这么简单。
原来不被看得起的这些边缘国家为了自保开始努力发展军工,对于发达国家体系而言,这还了得?别将来像昆山龙哥那样,被人家反杀。
于是,现在发达国家都开始强化军工投资,这应该是一根超长期的主线,无法撼动的。
大家不要光想着这是坏事,未必如此哦。
如果没有朝鲜战争,本来美国是要彻底废了日本的工业体系的,西德当时也是差点因为贸易逆差而经济垮塌的。
但是,有了这场战争,直接点燃全球军工投资狂潮,日本活了,韩国存了,西德发大财了。
再看看越战,很多国家吐血,可是韩国是发大财了,不仅给美国各种支持,还派兵进入越南帮助美国打。
现如今,我们也是站在一个神奇的历史节点:
全球化落幕,军工投资狂潮开启
为何A森一直强调我们越晚出手越好?不是怕了,我们的制造业产能实在太牛逼了。下图是我们的制造业增加值占全球的比值,大家自己体会一下:
美国是带头遏制我们,可站在美国的角度,这样的制造业动员能力,能不慌吗?
可以说,如果我们全国所有的制造业企业全部进入战时状态,如果只打常规战争,这世界上有几个国家可以够我们打的?
然而,我们的模式也有硬伤,就是需求不足,钱都从民间抽走去搞产能扩张了。
这就像美国消费牛逼,恰恰也是由于他们把制造业投资的钱都拿走了,然后能外包的全部外包。
所以,还是那句话,盈亏同源,爱恨同体啊。
其实,这波全球超长周期下的军工投资狂潮,对于我们而言,是超级利好。
传统的民用出口肯定会越来越弱,但是,各种涉及军工产业链的出口会逐步拉升。这个钱不赚,也是太不好意思了。
学学二战期间的美国,一边拼命给英国出口物资,一边跟小胡子说“你敢打我的船,我就跟你宣战”。
赚钱当然靠阳谋,而抓住全球军工投资狂潮,带动我们大量制造业细分产成品需求端拉升,舍我其谁?
真到了不得不打的时候,用大量海外需求喂饱的中国制造业总动员能力,又将是其它国家不堪承受之重。
从经济发展模式角度而言,美国一直在过日子,我们一直在备战。因为,为生产而生产就是备战,而为消费而生产才是生活。
既然终将洗牌,那就守正出奇吧!
来源:A视野
推荐阅读




源网页 http://weixin.100md.com
返回 大公馆 返回首页 返回百拇医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