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一些“大道至简、神来一笔”的疾病护理小经验——系列1,简易镇痛法
2020/5/29 10:49:26丁虹教授 虹说健康

    

     合理用药、精准治疗,是我一直在大力宣传的理念。不过度医疗、不过度检查也是我一直全力呼吁的健康原则。即使在对抗新冠病毒这个凶险、神秘的疾病中,我也坚守了这个原则:可以不用药物治好的病,就不用药物;可以用一个药治好的病,绝对不用2个药,所以,熟悉我的朋友以及DD健康群的朋友们都能体会到,我在分享用药经验时,很少一开始就用2个以上的药物,除非有充分的理由。比如,为什么面对新冠的肺炎,我们没有单一用一个抗炎药,而是用了三个药的鸡尾酒疗法,因为,炎症瀑布只是导致肺组织衰竭的原因之一,氧自由基瀑布也是导致肺功能恶化的推手,所以,我用“甘草酸二铵抗炎、用VC、芦丁抗氧自由基”;高血压患者,我一定建议他先从一个药开始调节,不会2-3个药同时上,除非有明确的证据告诉我,这个患者的高血压既有血管的病理变化,又有肾脏的功能改变或心脏的功能改变。血管源性高血压、肾源性高血压、心源性高血压,用药是完全不一样得,合理用药、精准治疗,就是用最小的代价获得最大的收益。

     多年来的健康公益行动,让我积累了很多成功的案例,刚刚一个朋友在朋友圈发的这个消息,促使我将部分案例总结下,帮助大家逐步建立“不过度医疗的习惯”。

    

     一

    

     物理的病理变化用物理的方法矫正

     ——颈椎病、腰椎病的疼痛护理

     随着生活方式的改变,长期低头、伏案工作人群增多,近年来颈椎病、腰椎病的患病率不断上升,且发病年龄有年轻化的趋势,其发生与患者职业紧密相关,如会计、办公室人员、打字员、抄写者等发病率明显高于其他人群。长时间用笔记本电脑、低头玩手机人群的发病率也高于其他人群。

    

     关于颈椎病

     颈椎病最常见的是颈椎的生理曲度变直,颈神经根受压,或压迫椎动脉或血管变异导致供血不足。如果你有下列常见症状,不一定要花数千元去拍CT、核磁,或吃大把的药物,积极康复,改变生活方式,就是最安全有效的治疗。

     神经根型颈椎病:患者早期症状为颈部疼痛、发僵;上肢放射性疼痛或麻木,此疼痛和麻木可沿着受压神经根的走向放射;当头部或上肢姿势不当或突然牵扯患肢时,可发生剧烈的放电样锐痛;严重时患者感觉上肢沉重、无力、握力减退,有时可出现持物坠落。

     脊髓型颈椎病:患者下肢多有麻木、沉重,行走时双脚有如踩在棉花上的感觉;上肢麻木、疼痛,双手无力、不灵活,难以完成写字、系扣、持筷等精细动作,持物易落;躯干部出现感觉异常,患者常感觉在胸部、腹部或双下肢有如皮带样捆绑感。

     交感型颈椎病:患者常有头晕、头痛、记忆力减退、注意力不易集中;耳鸣、耳堵、听力下降;鼻塞、口干、声带疲劳等;恶心甚至呕吐、腹胀、腹泻、消化不良、嗳气等;心悸、胸闷、心率变化、心律失常、血压变化等;面部或某一肢体多汗、无汗、畏寒或发热。

     椎动脉型颈椎病:患者可有发作性眩晕、复视伴有眼震;有时伴恶心、呕吐、耳鸣或听力下降,这些症状与颈部位置改变有关;头颈处于某一特定位置时患者可发生下肢突然无力猝倒,但是意识清醒。

     食管型颈椎病:吞咽时有梗阻感,甚至出现进行性吞咽困难。这是由于颈椎前缘巨大骨赘直接压迫食管后壁,引起食管狭窄,也可能是由于骨刺形成速度过快,刺激食管周围软组织所致。

    

     如果你有上述症状,不要恐慌,也不一定非要“慷慨的斥巨资检查”,因为,检查最坏的结果就是告诉你,你有颈椎病,而不同的颈椎病,治疗方法并不会根据CT、核磁的结果有特别重大的改变。改变生活习惯,运动、康复依旧是主要的治疗手段。

     由于颈椎病的主要病理变化是物理性的,就是颈部曲度变直,因此,康复的目标很清晰:

     01

     避免长时间低头。

     伏案工作者注意保持脊柱的正直,注意间隔休息,避免颈椎长时间维持在屈颈姿势;

     02

     羽毛球是防治颈椎病的最好运动。

     标准的高远球动作,能很好的恢复颈部的曲度,锻炼颈部和肩部肌肉的力量;

     03

     舞蹈和健身操。

     有很多抬头和伸展的动作,是非常好的康复活动;

     04

     康复医疗器械:比如颈部牵引器等。

     我个人大力推荐羽毛球运动。我是一个每天伏案工作可能长达12-16小时的人,如果每周能坚持2-4小时打羽毛球,颈椎病基本不会发作。如果保证不了运动时间,颈椎病发作,我也只能采用效果不好的“布洛芬或双氯芬酸钠”化学镇痛。化学镇痛只能缓解疼痛,不能解决根本问题,因为,颈椎病更多的是物理变化。

    

    

    


    

     关于腰椎病

     腰椎间盘突出症是较为常见的疾患之一,主要是因为腰椎间盘各部分(髓核、纤维环及软骨板),尤其是髓核,有不同程度的退行性改变后,在外力因素的作用下,椎间盘的纤维环破裂,髓核组织从破裂之处突出(或脱出),导致相邻脊神经根遭受刺激或压迫,从而产生腰部疼痛,一侧下肢或双下肢麻木、疼痛等一系列临床症状。

    

     腰椎间盘突出症以腰4~5、腰5~骶1发病率最高,约占95%,其位置见下图。

    

     大家可以根据下图的示意图,通过自己疼痛的部位,大致判断腰椎哪个部位可能发生了突出,不一定非要去拍片子。

    

    

     椎间盘突出的主要症状是:

     1.腰痛:是大多数患者最先出现的症状,发生率约91%。由于纤维环外层及后纵韧带受到髓核刺激,经窦椎神经而产生下腰部感应痛,有时可伴有臀部疼痛。

    

     2.下肢放射痛:虽然高位腰椎间盘突出(腰2~3、腰3~4)可以引起股神经痛,但临床少见,不足5%。绝大多数患者是腰4~5、腰5~骶1间隙突出,表现为坐骨神经痛。典型坐骨神经痛是从下腰部向臀部、大腿后方、小腿外侧直到足部的放射痛,在喷嚏和咳嗽等腹压增高的情况下疼痛会加剧。放射痛的肢体多为一侧,仅极少数中央型或中央旁型髓核突出者表现为双下肢症状。

    

     由于椎间盘突出的主要病理变化是物理性的,因此,康复的目标很清晰,就是将凸出的部分复原回去:

     1. 避免长时间久坐,避免“葛优躺”;

     2. 游泳是防治腰椎病的最好运动,能很好的恢复腰部的生理曲度,锻炼腰部肌肉的力量;

     3. 康复医疗器械:比腰椎间盘矫正器、康复腰带等。

    

     案例

     一个年轻的女孩因下图部位的腿部疼痛,就诊,挂号费、检查费不菲,其实这类疼痛主要是久坐导致的。基本没什么必要做核磁。这个部位的疼痛大概率是腰3-4的突出导致的。

    

     前几天我父亲也是这个部位疼痛,非要吵着去医院检查,他的保健医生也严厉的对我说,不去医院后果很严重。我坚持不折腾,尤其武汉现在的情况,犯不着去医院冒风险。网上买了个椎间盘矫正器,3天就好了。费用远远低于挂号费、检测费。当父亲告诉我他好了时,我在朋友圈发了下面一段感想,希望更多的人用最小的代价获得健康的权益。

     为什么难得糊涂是生活的高境界哲学?因为,将什么东西都看透,什么事情都计算清楚,你获得的不是快乐而是痛苦。我知道目前的合理用药、过度医疗现状有多严峻,而我无能为力或能解决的问题极其有限,因此很痛苦。

     DD健康群其实不应该由我来建,因为医学救助并不是我的主战场,如果一切安好,我就可以撤销DD群了,如果能够糊涂的看待一些事情,内心就不会有焦虑和悲哀了。还好,99%的事情我都可以做到糊涂,别人比我做的少拿的多,从来不计算,于是很快乐;基本不体检,于是没有“结节”、“心动过速、偶发性早搏”、“囊肿”等等的烦扰,其实这些玩意,检测出来又怎样?比如查出你有肿瘤高风险基因,能怎样?现在哪个大佬敢说,自己可以预防肿瘤的发生?我偏头痛,朋友让我做血管造影,我问,造影出来最坏的结果是血管畸形,血管畸形你有办法吗?回答,没办法,“那我为什么要检测”,我打球肩周伤,朋友让我做核磁,我问:“做核磁能指导治疗吗”,回答,没太多作用,所以,我就按肩周伤处理?没有药物治疗,休息就行,曾经穿衣服都困难,几个月的修养现在不就好了。

     因此,我想对大家提醒的是,如果要检测一个东西,一定要想清楚,这个检测一定要对治疗决策有帮助再检测,比如,血常规能提示是细菌感染还是病毒感染,治疗方案完全不一样,这个检测就一定要做。但是症状很明显,就不要精益求精了。比如当代人的腿疼,首先应该考虑的,或基本就是久坐引起的,结果花几百元挂号费,1000元核磁检测,真的没必要。我们现在很多新冠综合征患者,让我很头疼,不停的去医院检查,查肌电、查核磁,就因为游走性疼痛,他们可能不知道,就算查出来神经传导有问题,并没有特殊的方法,还是我的那套营养神经的方案,而且我提供的更全面,配合了营养学。看到他们瞎折腾,我也无能为力,着急中。面对疾病,需要难得糊涂的心态,很多病我们真的没有药物治疗,很多病自己可以康复,只是需要时间。

     二

    

     解决肋间神经痛、疱疹神经痛的小技巧

     肋间神经痛是从胸背部沿肋间向斜向前下至胸腹前壁中线带状区疼痛。带状疱疹、脊柱退行性变、肿瘤等,是常见的发病原因。感染、中毒或寒冷刺激等也会引起。疼痛性质可为烧灼样痛,针刺样痛等,与牙龈肿胀等的炎症性疼痛不一样,炎症性疼痛表现为钝痛。目前临床对肋间神经痛的治疗方法与牙痛等炎症性疼痛的治疗方法一样,都是采用非甾体镇痛药,布洛芬、双氯芬酸钠等,这些药对牙痛等效果好,但对肋间神经痛效果不理想,因为肋间神经痛是离子通道传导异常所致,不是炎症因子前列腺素释放过多所致,因此,我治疗肋间神经痛,不会采用布洛芬,而是启用了“钠通道阻滞剂——利多卡因”。利多卡因是局麻药,药店无法买到,但药店有“好德快”外用喷剂,是用来治疗烫伤的,里面含有“利多卡因”,因此,“好德快”就成了我家小药箱的备用药品。

     有段时间我每天跑步十公里,致使体重从96斤降到了91斤,皮下脂肪减少,稍有点受凉就会肋间神经痛,在要上课的时间里,我必须立即镇痛,否则影响工作。我的方法是,洗一个极热的热水澡,目的是让皮肤的毛细血管扩张,便于药物吸收,然后涂一层我自己做的“仿生止痒精油”,目的不是止痒,而是利用这个精油的仿生脂质疏通毛孔,目的也是帮助药物透皮吸收,再喷“好德快”,强力按摩至药物吸收,再用贴上暖宝宝,半个小时后基本疼痛缓解,正常上课没有问题。当然这个方法只能临时镇痛,最终解决自己的肋间神经痛还是“增肥”,增肥到96斤就再也没有出现过肋间神经痛了。

     这个方法是我应对我父亲的肋间神经痛,通过药理学推理,探索出来的,他因为肿瘤,极度消瘦,但我没有过度营养让他增肥,主要考虑防止肿瘤复发的问题。因此,他经常出现肋间神经痛,十多年来,这个方法还是行之有效。

    

     三

    

     用热原理缓解炎症和疼痛

     对待跌打损伤,中国和西方的处理方法有时截然不同。西方是冰敷,中国常常选择热敷。冰敷的原理是,收缩毛细血管,减少炎症介质渗透到组织,减轻疼痛;热敷的原理是,加速血液循环,加速组织部位炎症介质的清除。两者都有道理。一般扭伤或创伤后,在没有水肿前,最好的方法是冰敷,这样可以减轻肿胀,缩短康复周期。但如果已经肿了,日常的护理就是热敷,促进水肿的消除。

     对于炎症性疼痛,我多采用热方法。感冒引起的鼻塞和咽部的炎性疼痛,可以用热蒸汽蒸鼻部及咽部,通过加速血液循环清除炎症介质,缓解炎性不适。这个方法最适合的人群是孕妇及哺乳期妇女,这个期间感冒是不能吃药的,用物理的热方法,可改善症状,缩短病程。此次新冠疫情,由于国外的朋友就医没有中国方便,很多人居家隔离康复,中国居家隔离的人是可以买到药物进行治疗的,国外很多朋友没有药物,很多需要硬抗,我建议他们采用热疗,效果很好,很多朋友迅速康复。

    

     对于胃部、腹部、女性附件的疼痛,热敷也是很好的改善方法。一般可以用热水袋,有条件的,浴缸泡澡效果比较好。

     在美国看病没有中国方便,急性疼痛很难快速的得到医治。我由于不适应美国的食物,经常出现胆绞痛、肠痉挛,泡热水澡是当唯一的办法。现在有经验了,对出国朋友的建议是:备用甲硝唑,应急解决牙痛和阑尾痛;备用山莨菪碱,应急解决胆囊炎、胆结石、肾结石引起的绞痛,功能紊乱引起的胃痉挛、肠痉挛。

     热敷减轻疼痛的分子机理是:热敷温度超过40摄氏度,就会“激活”疼痛部位的热受体蛋白,这些热受体蛋白会阻止P2X3疼痛受体蛋白发生作用,阻断疼痛的传导。

    

     热疗时一定注意温度不能过高以免伤害到自己

    

     有时间我再慢慢介绍其他治病小技巧,用安全、便宜、短平快的方式缓解疾病:尿急尿频、腹泻、口干、头晕、降压药无效的高血压、尿酸不高却痛风、面瘫了怎么办、如何预防糖尿病并发症、大便失禁的非药物治疗、秋季干咳的防治等等、等等.......

     精准治疗,有时几十元,数百元就能解决数千元、数万元没有治好的病!尤其是感染性疾病,大家在使用抗生素时,如果3天没有好转,一定要考虑“药没有选对”。当今的抗生素已经足够强大,药选对了,3天之内会有改善,而且完全不需要联合用药,与上世纪不同,在当今的药物保障体系下,基本不需要抗生素的联合用药,除非完全对病因没有精准的判断。

    http://weixin.100md.com
返回 虹说健康 返回首页 返回百拇医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