宫颈糜烂不是病,但是一个警示信号
2020/6/24 9:41:43丁虹教授 虹说健康

     为自己、为孩子、为家人的健康,

     请远离含“含类雌激素”物质的产品

     今天一位朋友焦急的向我咨询,查出重度宫颈糜烂,问怎么治疗,是否很严重。其实所谓的“宫颈糜烂”,只是一个正常的生理现象。

     宫颈糜烂曾经是一个困扰了很多女性的一个疾病。每年体检,几乎是十有八九会被诊断为宫颈糜烂。2008年,医学本科生的第7版《妇产科学》教材取消“宫颈糜烂”病名,以“宫颈柱状上皮异位”生理现象取代。

     宫颈糜烂准确的名称应该是“柱状上皮异位”,它不是疾病,而是一种正常的生理现象,就是柱状上皮外翻的表现。由于柱状上皮肉眼看是“不平的红色区域”,外翻后就可观察到,看起来非常像宫颈糜烂,因此,这个错误的名词一直广为流传,并被认为是一种疾病。

    

     图片来源:网络

     实际上柱状上皮外翻,主要受雌激素影响,女性在青春期之前,卵巢功能没有完善,雌激素低下,柱状上皮就靠内侧些,到了来月经以后,柱状上皮就受雌激素的影响下,更多地朝外侧发展,因此,就有更多的类似“糜烂”一样的柱状上皮在宫颈口检查时被发现,绝经以后,女性雌激素水平下降,柱状上皮又开始退回内部,此时检查“糜烂”也就看不见了。所以,本质上来说,所谓的宫颈糜烂,实际上是柱状上皮外翻。以前将宫颈糜烂分为“三期”,认为是病重的程度,其实,只是表示柱状上皮外翻的程度,提示自己体内雌激素可能过高。

    

     图片来源:网络

     柱状上皮异位(宫颈糜烂)的警示信号

     柱状上皮异位,可能是雌激素较高导致的。雌激素长期高易导致宫颈癌、乳腺癌、卵巢癌,因此,出现中、重度柱状上皮异位(宫颈糜烂),需要好好思考下自己的生活方式,是否有刺激柱状内皮外翻的因素。

     有些“柱状上皮异位”的女性,检查时,雌激素水平并没有增高,是什么原因呢?这是因为,医院检查的是女性体内的内源性“雌性激素”,但我们生活中的食物、用品中有很多“类雌激素”物质,它们有着与“雌激素”一样的作用,也可以促进上皮外翻,诱导乳腺癌、卵巢癌、宫颈癌,因此,需要警惕并尽量避免接触这些含“雌激素及类雌激素”的用品。

     常见含“雌激素及类雌激素”的用品

     1. 蜂王浆

     蜂王浆(royal jelly),又名蜂皇浆、 蜂皇乳、蜂王乳、蜂乳,是蜜蜂巢中培育幼虫的青年工蜂咽头腺的分泌物,是供给将要变成蜂王的幼虫的食物,也是蜂王终身的食物。许多研究表明蜂王浆含有性激素及类性激素成分,具有促进性器官发育的作用。因此,蜂王浆适合作为性激素下降的老年人群食用;不适合年轻人,以避免生殖系统疾病及肿瘤风险;特别不适合少年儿童食用,以避免性早熟。

    

    

    

     图片来源:网络

     2. 高危女性护肤产品

     说“类雌激素”无处不在一点也没夸张,“类雌激素”处处伏埋在我们日常生活里,首当其冲的是护肤品。护肤品中的防腐剂;防晒产品中的化学防晒剂;香水中所含的塑化剂等都是“类雌激素”。

     (1)防晒霜中的化学防晒剂,二苯酮-3:是一种“类雌激素”物质,具有一定的防紫外线作用,是防晒霜、粉底液、隔离霜的主要成分之一。如果一个女性,每天将含有二苯酮3的防晒霜、粉底液、隔离霜都涂抹一次,相当于使用了3倍量的二苯酮-3,日积月累,会引起体内聚集,刺激生殖器官的增生,诱发肿瘤。另一方面,它亦能防止产品因受紫外线照射而出现变色或变质的问题,增加产品的稳定性,故亦常用于香水及塑胶用品中。

     美国食品和药物管理局近日开展的一项研究发现,防晒霜中的一些成分会在使用后能迅速进入血液,并在人体内滞留24个小时以上。这项结果发表在《美国医学会杂志》(2019年5月6日)。

     这项新研究招募了24名健康的志愿者,随机让他们使用含有阿伏苯宗( avobenzone )、二苯酮-3( oxybenzone )或奥克立林( octocrylene )或依茨舒( ecamsule )的防晒霜。它们是食品和药物管理局近日要求制造商调查的12种化学成分中的一部分,以确定它们是否“普遍安全有效”。

    

     图片来源:网络

     连续涂四天。在七天时间内,研究人员从每名志愿者身上抽取30份血样,使用含有依茨舒的防晒霜的6个人当中,有5个人的血液中所含的化学成分在使用一天后显著增加。至于其他三种化学成分,尤其是二苯酮-3,所有志愿者在使用一天后血液中的化学成分显著增加。被人体吸收的浓度比测试的其他三种化合物中的任何一种高出50到100倍

    

     图片来源:《美国医学会杂志》

     但也有人反驳说,这次实验防晒霜使用量高出正常使用量,不能说明化学防晒剂是有危害的!

    

     图片来源:网络

     那么,2008年,美国疾病控制和预防中心的研究回答了这个质疑。它们分析了一项政府研究中收集的尿样,并在97%的尿样中发现了二苯酮-3。之后的研究显示出二苯酮-3和青春期男孩的睾酮浓度偏低、男性荷尔蒙变化、孕期缩短和婴儿出生体重不正常有潜在联系。

    

     图片来源:网络

    

     图片来源:网络

     尤其对化妆有成瘾性的女性,一天内可能要重复使用含化学防晒剂的化妆品好几种,还是有可能达到高的使用剂量的。在所有防晒霜成分中,二苯酮-3是接触性过敏的最常见诱因。长达十年的研究发现,70%的人接触二苯酮-3后,在过敏源测试中结果呈阳性。

     瑞士的一项研究发现,85%的母乳样本中含有二苯酮-3或其他四种防晒霜化合物的其中一种,这让人们担忧新生儿可能也吸收了这些物质。

    

     图片来源:网络

     海洋生物用生命告诉你防晒剂有多可怕:夏威夷通过了一项法案,禁止人用对珊瑚礁产生危害的防晒霜。“据估计每年有 14000 吨的防晒霜沉积在海洋中,全球15%的珊瑚礁正在受到防晒霜的影响。一部 11 分钟的纪录片《珊瑚礁危机(Reefs at Risk)》提醒游客他们度假时所使用的防晒霜会对海洋生物产生危害。

     关于防晒霜的危害这个问题现在引起了更大的关注。夏威夷成为美国第一个通过了这项特殊法案的州,这项法案提出除了有医生开具的处方外,禁止在夏威夷销售含有指定化学物质的防晒霜,以保护夏威夷的珊瑚礁和旅游业。据研究,这些化学物质将会危害包括珊瑚礁在内的海洋生物。如果被州长签署,这个新的禁令将于 2021 年 1 月 1 日生效。

     这项法案中主要指的是二苯甲酮-3(oxybenzone)和甲氧基肉桂酸辛酯(octinoxate)这两种化学物质 。该法案指出,这些化学品杀死了正在发育中的珊瑚,增加了珊瑚漂白的现象,并对珊瑚和其他海洋生物的基因和遗传造成了损害。

    

    

     图片来源:网络

     注意:只在非常必要的时候用防晒霜!隔离霜、防晒霜、粉底液成分没有太多区别,为了健康可以放弃点习惯!

     因为,那可能是一场死亡游行!不要用生命防晒!

     (2)化妆品及塑料用品中的,塑化剂:塑化剂即邻苯二甲酸盐,其主要来源有二,塑料用品和化妆品。

     塑化剂是一种环境激素,会干扰雄激素与雌激素的作用。研究已经证实,孕妇尿液中的邻苯二甲酸盐浓度越高,男宝宝出生后生殖器官先天性异常的比例越高,因为邻苯二甲酸盐会使男性血液中的雄性激素减少。例如男宝宝生殖器官变短,这是女性化的特征之一。而动物研究已证实,邻苯二甲酸盐还会影响男性胎儿未来的精子制造,而造成日后不育。

     不当使用方式易导致塑化剂溶出:塑料为我们的生活带来便利,但是不当的使用方式却可能导致塑料中的塑化剂溶出,造成各种健康问题。

     留意塑料材质与耐热度:邻苯二甲酸盐的主要来源之一是塑料用品,塑料的种类共分为7种,各有不同的用途及特性,只要查看塑料用品的底部或侧面,可以看到一个三角形内含数字的标志(如图所示),标志内的数字号码就是塑料材质的编号。在1到7号中,唯有5号PP材质的塑料用品,以及部分7号材质的塑料用品,可用于微波、盛热食。因此,在使用塑料器皿微波或装热食、热饮的时候,应该留意塑料的材质与耐热度,或使用其他的替代品,例如瓷器来微波,能降低有毒物质溶出而误食的风险。

    

     图片来源:网络

     微波食物应将上盖取下,并且最好不要包上保鲜膜。若使用保鲜膜,应将保鲜膜与食物留有一定的缝隙,不可完全密封,可以用牙签戳破一些小孔,让蒸气散发,也能降低危害物质溶出的风险。

     1. 不使用塑料用品盛装高温饮食和酸性饮料;2.留意塑料材质与耐热度,避免不当使用;3.微波食物,应使用微波专用器皿,或使用瓷器替代塑料容器;避免用香精类彩妆用品

    

     图片来源:网络

     此外,塑化剂也常用于彩妆用品的定香剂,使香味更持久,也用于指甲油中,让指甲油更易上色,颜色更漂亮。因此,建议准妈妈及有家族生殖系统肿瘤史的女性,应避免使用香味特别浓的化妆品或沐浴、洗发用品,同时更不宜涂擦指甲油。

    

     图片来源:网络

    

     图片来源:网络

     香水好闻,少用为好;带香味的洗发水、沐浴露、护肤品,少用为好。

     (3)现今很多微整型会打Botox入皮肤,令人看来突然年轻,但很多护肤品成分含“类雌激素”,透过皮肤渗入体内,同样令肌肤火速还原青春,但其实多含“类雌激素”,常见于丰胸产品、减肥药、美白抗皱的护肤品及化妆品中。现时市面上很多护肤品标签着“无激素”,不代表没有“类雌激素”。

     3. 无处不在的塑料制品,双酚A

     双酚A,也称BPA,在工业上双酚A被用来合成聚碳酸酯(PC)和环氧树脂等材料。60年代以来就被用于制造塑料(奶)瓶、幼儿用的吸口杯、食品和饮料(奶粉)罐内侧涂层。双酚A无处不在,从矿泉水瓶、运动水壶、餐具、医疗器械到及食品包装的内里,都有它的身影。每年,全世界生产2700万吨含有BPA的塑料。但双酚A也能导致内分泌失调,威胁着胎儿和儿童的健康。癌症和新陈代谢紊乱导致的肥胖也被认为与此有关。欧盟认为含双酚A奶瓶会诱发性早熟,从2011年3月2日起,禁止生产含化学物质双酚A(BPA)的婴儿奶瓶。

    

     图片来源:网络

    

     图片来源:网络

     资料表明,双酚A具有拟雌激素的效果,即使很低的剂量也能使动物产生雌性早熟、精子数下降、前列腺增长等作用。此外,有资料显示双酚A 具有一定的胚胎毒性和致畸性,可明显增加动物卵巢癌、前列腺癌、白血病等癌症的发生。同时,研究显示,双酚A与小白鼠患哮喘相关联,初步人体实验显示孕妇在妊娠早期受双酚A影响可能会导致婴儿感染哮喘。

    

     图片来源:网络

     中国科学家专门针对双酚A对男性内分泌的影响进行了以人体作为试验对象的研究。在这项试验中,研究人员将一组在中国工厂里暴露于双酚A环境中5年以上的男性工人,与另一组5年之内没有暴露于双酚A环境中的工人进行对比研究。结果表明,暴露于双酚A环境中的男性工人发生勃起功能障碍的风险是对照组的4倍,且出现射精困难的可能性是对照组的7倍。本研究结果是关于长期暴露于双酚A环境对健康有害的第一项直接证据。

    

     图片来源:网络

     研究表明,制造塑料容器的PC材质可能会释放有毒的双酚A,温度愈高释放愈多速度也愈快。双酚A对健康有害已经是一个不言自明的结论,政府立即禁止双酚A的使用似乎是理所当然的事情,但事实并非如此。含双酚A的塑料容器,在世界上包括中国在内的绝大多数国家都在正常使用。

     在“剂量大小决定危害”的传统毒理学观点引导下,人们一直以为:日常生活环境中人们接触的双酚A浓度很低,不足以构成对人体的危害。直到20世纪80年代,官方沿用标准方法检测双酚A之后给出的结论仍然是:只有当双酚A的剂量远远高于当前人体内的含量时,才有可能引起器官衰竭、白血病和体重急剧下降。在这样的认识下,双酚A被人们放心地广泛应用。在民间与厂商、官方之间久拖未决的“低剂量双酚A有害还是安全”的争论中,各大化工厂商仍在不停地生产各种含双酚A的产品,并远销海外。

     由于关于双酚A的各项研究结果和不良事件的发生,如“含双酚A的婴儿奶瓶”事件,许多国家都对这种化学物质的生产和使用进行了整顿。比如,美国已经率先禁止婴儿奶瓶等食品和饮料容器中使用化学物质双酚A;加拿大政府令禁止进口和销售含双酚A成分的聚碳酸酯塑料婴儿奶瓶;法国参议院人员也开始制定双酚A禁止政策;中国卫生部等六部门也于2011年5月30日下达禁令,禁止双酚A用于婴幼儿奶瓶。塑料奶瓶等塑料制品中的双酚A可能会影响婴幼儿的成长发育,并对儿童大脑和性器官造成损伤。

    

    

     图片来源:网络

     附录:塑料制品底部标号1--7分别代表什么

    

     点击可查看大图

     1-7数字代表塑料瓶子所使用的树脂种类。这样一来,塑料品种的识别就变得简单而容易,回收成本得到了大幅度的削减。

    

     图片来源:网络

     尽量使用玻璃奶瓶:常用于制备奶瓶的塑料为PC,高温下也可释放有毒物质!

     尽量少用快餐盒:聚苯乙烯在 60-70度就释放有毒物质了!

    

    

     图片来源:网络

     END

     文字 / 武汉大学药学院丁虹教授

     排版 / 咩挤

     封面 / https://dribbble.com

    

     用不懈的探索

     向生命致敬

     武汉大学丁虹教授团队

    http://weixin.100md.com
返回 虹说健康 返回首页 返回百拇医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