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正确看待钟南山院士的研究成果“复方板蓝根体外抗新冠病毒有效”
2020/10/19 22:19:31丁虹教授 虹说健康

    

     如何正确看待“复方板蓝根体外抗新冠病毒有效”

    

    

     作为一个从事新药开发30多年的药学人,当我听到钟南山院士宣布他的最新研究成果“复方板蓝根体外抗病毒有效”的新闻时,内心没有一丝丝感觉,因为对我们来说,它就是一个实验阶段的研究结果,而且是极其初步或粗糙的研究结果,甚至不值得我去重视或开展相关研究,因为“体外有效”与“动物体内有效”与人体内有效”相差十万八千里,体外有效的东西,进入人体有效,概率万分之一都不到。如果体外有效,对人就有效,肿瘤早就被攻克了,全世界每年要毕业数不清的从事肿瘤研究的“硕士、博士”,每个可以毕业的学生一定在“细胞水平上(体外培养肿瘤细胞)”证明了他们观察的物质可以抗肿瘤,否则他们毕业不了,可是肿瘤依旧难以治愈,因为,体外有效的那个浓度,我们通过注射或口服的方式很难让药物达到有效浓度,所以无效;或者可以达到有效浓度,毒性又太大,肿瘤细胞没杀死,人先死了。因此,对我们做药的来说,体外有效,只能说明,这个研究可以继续下去,赌赢的概率万分之一,甚至百万分之一。

     虽然概率很小,但我们做药人必需坚持,去追寻那万分之一的机会。瑞士诺华药业开发的格列卫(伊马替尼)被誉为2001年用于治疗慢性骨髓性白血病(CML)的“奇迹药”,将存活率从50%提高到90%。但整个投资巨大,失败率极高。诺华砸进去836亿美元,只有21个新药被批准。格列卫研发花半个世纪,50亿美金,不是像钟院士那样,用几个月“养个细胞、养个病毒,加上板蓝根溶液”,病毒就死了,然后就开大型发布会,让全国人民盲目的兴奋起来。为什么我在听说这个新闻的时候,都不会有冲动也去研究下板蓝根呢?而且是复方板蓝根呢?因为,我们的研究逻辑是,发现一个物质有效,还必需要解释它为什么有效,这个物质才有可能继续研究下去,而复方板蓝根里面有多种药材,有上百种化学物质,要从中发现哪些物质有效,并且知道为什么有效,基本上是很难完成的任务,所以,我们会等待钟院士的进一步研究结果,至少要将“目标范围集中”点,我们才会分析“赢的机会”,才会决定是否“跟踪研究”下去。

     格列卫这个药物就是标准的新药研发路线:先花了很长时间了解“正常细胞是如何向肿瘤细胞突变的”,发现其中一个关键靶标“酪氨酸激酶异常激活”;再开始寻找“酪氨酸激酶抑制剂”,从众多的“候选化合物中”找到“格列卫”:“有效且不良反应在可耐受范围内”,前后用了50年时间,花费50亿美金。科学研究最需要的是“沉稳专注”,最不可取的是“浮躁”,板蓝根是否能抗新冠病毒?还有很长的路要走,用一个体外实验去开“隆重的新闻发布会”,不符合研究逻辑,也会误导不懂医学、药学的民众。

    

     01

     为什么很多物质体外有效、体内有效的概率很低呢?

     下面是我上药理课的一张PPT,介绍了一个专业的名词“阈浓度”: 即刚能引起效应的浓度(最小有效浓度)。就是低于这个浓度,无论多么有效的物质,都无法发挥作用,因此,药物吸收到体内后的血药浓度是否能达到有效浓度,并可长时间维持在这个浓度在有效浓度之上,成为一个药物是否能够在体内发挥疗效的关键问题。

    

     02

     影响药物达到有效浓度的主要因素有3个方面:

     1、 吸收因素:药物服用下去,需要通过各种方式穿越各种屏障吸收到血液中,很多物质因为结构的原因,导致理化性质不易被吸收,这类物质“体外可能是有效的”,因为体外实验是直接将药加到细胞、细菌、病毒上,不存在吸收问题,因此,体外有效,体内实验不一定有效,而且这种概率非常大,这是为什么采用“反向药理学方法进行高通量药物筛选”,看上去高大上,但目前基本没有成功案例的原因。

     2、 分布因素:药物吸收到血液后,并不是在血液发挥作用,它还需要再穿越各种屏障进入病变组织细胞才能发挥作用,而不同的药物,在机体中分布的部位不同,比如氧氟沙星等抗生素在全身组织中基本是均匀分布的,如果口服用它来治疗“皮肤疾病”,在皮肤中的浓度很少,大多数分布到肝、肾、心脏了,这些不需要治疗的部位被“药物毒害了”,就是药物的不良反应,而皮肤由于药物浓度很低,治疗效果比较差,是一种典型的“大炮打蚊子的战略”,杀敌100自伤1000;再比如用氧氟沙星治疗“泌尿道感染”,由于沙星类药物在泌尿道分布并不多,因此,疗效不好,整个疗程常常需要1周到2周,但我建议泌尿道感染的患者用“呋喃妥因”,一般3天就好了,这是因为我了解它的分布,它主要集中在泌尿道,尿道浓度高,所以治疗效果好。那么一个问题就是,板蓝根用于治疗感冒,我们希望它的药物浓度主要分布在鼻部或咽部,而新冠病毒主要集中在“肺部、神经根部、肌肉部位”,板蓝根里面的有效成分能到达那里吗?不能到达目标部位,体外有效,体内就不会有效。

     3、 代谢、排泄因素:对人体而言,任何一个药物它会被当成“外来侵略者”,机体是要消灭它的,消灭它的方式是“代谢和排泄”。因此,药物一进入体内,机体就开始启动清除模式,有些物质非常不幸,一进入体内,十几分钟就被清除了,十几分钟的时间,没有药物可以真正发挥作用,我们为什么要一天多次给药呢,就是要弥补药物不断被清除的问题,希望能保证药物始终在有效浓度之上,只有长时间维持有效浓度才能发挥药物作用。谷胱甘肽是一个小分子肽,是日本上市的一个治疗肝炎的药物,目前据说准备撤市,因为疗效不明确,因为它在血液里的半衰期非常短,在肝脏中的有效浓度只能持续2小时左右,因此,疗效不确定。这是为什么“肽类的药物很少,因为肽类的物质非常容易被机体消灭,肽类的物质目前主要用于保健品”。消灭药物的器官主要是肝脏和肾脏,而体外实验没有肝脏、肾脏的存在,药物永远都是24小时在发挥作用,而进入体内后,药物是会被消灭的,而且很多化学物质被消灭的速度很快,因此,体外有效的,绝大多数体内无效。

    

     因此,新药研发成功的概率就如同“精子让卵子受孕的概率”:1500万条精子/次,才能保证有一个精子让卵子受孕。“体外有效”距离“体内有效”的路途非常遥远,且路途险象环生,最终的胜利者是建立在无数阵亡者基础之上的。

    

     03

     中药也需要科学,用科学的态度看待中药,才是对传统文化最大的保护。

     中医中药有着非常高级的哲学境界,“辨证论治”非常值得我们秉承下去。在科学技术高度发达的今天,我们一定要靠“望闻问切”等等来实现辨证论治吗?我们一定要照搬传统的中药治病的原则吗?理性的思考下,上世纪50年代,中国人的平均寿命是48岁,现代科学的发展,让中国人的平均寿命提高到了75-78岁,中国的平均寿命只排在世界的第75位,如何利用中医药的宝贵财富,结合现代科学的发展,是中国科学家要深刻思考的问题,一味的坚持2000多年前的东西,一定不是我们老祖宗的愿望。文化、哲学可能不会完全随时间推移而进步,但科学一定是随时间推移而进步的,求证真相是科学家的职业信仰,而不是盲目崇拜,否则社会就难以进步。

     我在研究中药过程中遇到的最大瓶颈就是:中药不易呈现标准的“量效关系”。标准的量效关系就是低剂量有效、中剂量效果更好、高剂量效果更更好,超过有效剂量10倍或30倍后才出现毒性,有标准的“量效关系”,医生用药、患者服药就比较有保证。就是在正常的服药剂量下,是可以保证有效而不产生毒性的。但是我研究了20多年的中药,中药常常呈现“剂量倒U型”,就是低剂量无效,高1倍剂量的中剂量有效,再高1倍剂量的高剂量又无效或产生毒性,这样会导致“临床效果无法预期”。因为不同的人吃同一个药物,他的吸收程度不一样,对药物的反应程度不一样,药物剂量仅仅相差1倍就导致“有效或无效”,这就使得“无效治疗”成了大概率事件。下图是我们做过的一个已上市中药“***护肝颗粒”的实验结果:给大鼠喂食酒精,形成酒精性肝病,再给“谷胱甘肽(日本原研药)、护肝颗粒高、中、低剂量,可以发现,谷胱甘肽显著有效,日本在考虑撤市,可能是动物有效,人体内效果不明显;护肝颗粒中剂量还是有效的,但增加1倍的剂量不仅没效,肝损伤程度加重,低1倍剂量又无效。

    

     为什么会出现这样的情况呢?

     因为中药的化学成分非常复杂,能够护肝的,只是其中的某个成分或某几个成分,而其他的成分可能是无害的、或无效的、或有害的、或与有效成分拮抗的,遇到一个合适的剂量,有效成分占主导地位,就表现为有效,遇到有害成分占主导地位,就表现为更严重的伤害,所以,我们要让中药发展下去,造福人类,我们需要在前人基础上,利用现代科技手段,弄清楚其中的有效成分,并弄清楚作用机制,实现“精准、有预见性用药”。

     板蓝根一定要用于“抗新冠病毒”,钟南山院士还任重道远,祝愿院士团队在严谨的科学研究基础上获得“抗击新冠”的成功。

    http://weixin.100md.com
返回 虹说健康 返回首页 返回百拇医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