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用行动写一篇高考作文《强与弱的辩证》
2021/6/9 14:27:14 虹说健康

    

    

    作文1:《强与弱的辩证》我们正在用行动写一篇高考作文《强与弱的辩证》。1917年4月,毛泽东在《新青年》发表《体育之研究》一文指出,生而强者如果滥用其强,即使是至强者,最终也许会转为至弱;而弱者如果勤自锻炼,增益其所不能,久之也会变而为强。

     我周围有很多强者,他们头顶无数光环,或院士、或长江学者、或青年千人等等,但他们中的一些人会滥用其强,无限度收割国家科研经费,以弄到多少纳税人的钱为荣耀,在年终总结时,炫耀自己的收获,并立志明年要弄到更多的钱,从无半点恻隐之心,去思考这些钱到底用来做了什么?我曾经参评了一个名声很大教授的仪器招标会,问她为什么要买1000多万的仪器,她没有任何愧疚的说:没有好仪器就不能写好文章。这个世界现实到连虚伪都不愿意伪装一下,好歹也要装装清高吧:“说说买这台仪器是为了更好的观察事物内部的科学规律”,然而没有,因为完全不需要,当今对“所谓学者”的主流道德评价标准及“强弱评价标准”就是:“能搞到国家的钱,越多越英雄”,或“编写尽可能多的文章”。我曾评审过一个教授,一年以第一作者发表20多篇文章,加上通讯作者的文章,有40多篇,也就是每10天写一篇文章,我想说他到底做不做实验?但他们是当今的“学术英雄”,是目前的“强者”。有些院士四处兼职,并号召手下的人多出去跑关系,让江湖圈认识你,不要总呆在实验室里……,因为,呆在实验室里根本不可能获奖,不获奖,你就是“学术江湖上的弱者”……..。于是,很多原本有志的青年开始在学术江湖中拼尽全力,不在乎是否能为社会进步做点事情,只在乎年终是否有个“好评价、头顶上又多了几个光环”。看上去是强者,实际上是不折不扣的弱者,生命中镌刻的是“满满的卑微,而不是光环的荣耀”。卑微的等待上级的评价、卑微的顺应上级的偏好、卑微的忘了自我…….这大概就是毛泽东在1917年所说的,“生而强者如果滥用其强,即使是至强者,最终也许会转为至弱”。

     在我40多岁时,我做出了战略性放弃的决定,放弃在学术江湖上争夺强者的光环,我告诉自己,蹲下是为了跳的更高,将自己埋在尘埃里,静静的吸取大地的营养。我在给学生上课时永远有2张PPT是会展现的:“药学之重、生命之托”、“不是头顶无数光环,而是成为患者等待的希望”。我的学生们应该属于赢在起跑线上的强者,我可以接受“他们的平凡”,但作为老师,还是希望“他们中有人不平凡”。要终其一生均为强者,一定要有清晰的目标,不能滥用其强,随波逐流,否则,“最终转为弱者”。

    

    

     十年磨一剑

     十年磨一剑,当我们冲出尘埃,亮剑时,弱者可能会变为强者。今天看到数十年不愈的湿疹患者,通过我们的研究终于看到了希望,让我知道,我的梦想正在被自己的坚持,一步步的实现。她的一句“谢谢教授,你是我们患者的希望”,让我知道,我们正逐渐被社会认可,逐渐由弱变强。

     湿疹患者等待的希望

    

    

    

    

    

    

    

     为痤疮患者带来美丽与开心

    

    

    

     高血压、高血脂、偏头痛

    

    

    

    

    

    

     睡眠障碍的福音

    

    

    

     拯救过敏性疾病

    

    

    

    

     强有真正的强大

     强有真正的强大,为了最终的强大,有时需要以强示弱。尤其对于科学研究来说,需要耐得住寂寞,丰富的安静是人生最好的画面。人生是长跑,不一定赢在起跑线,或者赢在起跑线上的人,大多没有赢到最后,因此,“生而强者不必自喜也,生而弱者不必自悲也。以梦为马,勤自前行,久之也会变而为强。

    

    

    作文2. 强与弱的互存,藤与树的轮转2021年的高考题原来是“强与弱的辩证”。下午在处理实验数据,一个记者朋友让我写一篇今年高考的作文,那时我还不知道今年高考作文的命题,我说“忙飞了,就不写了”。晚8点半,热了个棕子混一餐,刷了下新闻,才知道今年的作文命题。出这样的命题,大概是针对目前年轻人流行的思潮“躺平”,反正爬不高,不如躺平、再躺平。估计阅卷老师希望看到的是励志的文章。好在我不会被阅卷了,我内心深处,可能更想写一篇“0分文章”:

     强与弱的互存,藤与树的轮转

     有人天生是树,就要承担树的强大和树的担当,为他人遮风挡雨,才能换来藤的柔软和婀娜,从而少了怆然涕下,多了生机勃勃。有人天生是藤,那就奉献藤的温柔和藤的释然,与大树同辉日月,不卑不亢,世界因此少了单调,多了色彩。工作或许有强弱之分,但生活没有,只要你足够善良,与众人和平共处,快乐就是强者的旋律。没必要人人都做大树,去争夺阳光,静坐幽篁里,弹琴复长啸,也是极致的美好。

     上帝之于人不同的天赋与秉性,强拧有时候不行。高考是人生的里程碑,但不一定是独木桥,中产阶级的教育之殇,无论孩子的本质,强行将藤变成树,最后既挣不到阳光,又失去了诗情画意。

     我知道我可以一天做一组人一周或一个月做的事情,所以我也会自觉的承担该承担的责任。我会时时记住比尔盖茨父亲对他说的话:“当你要批评一个人的时候,一定要记住,并非所有人都拥有你的条件,轻松完成一件事情”,所以我尽最大可能不去批评人。虽然,看过一篇文章:“对员工宽容的公司,都死掉了”,但我认为,那是老板不足够强大,本身就该死掉。

     当然,两种生活,两面人生,我希望都能体验下,所以很早前录下一首诗:

     《藤与树的轮转》

     你必须足够妩媚,却又十分男人;

     你必须足够柔软,却又十分强大;

     你必须足够正直,却又十分“流氓”。

     世界从来不是循规蹈矩的,

     而是属于那些“野路子”的人。

     愿我可以在三十岁,四十岁,五十岁、一百岁…

     依然活的风生水起,优雅动人!

    

    

    

     文字 / 武汉大学药学院丁虹教授

     排版 / 小小

     图片 / 来源网络与微信群

    

     用不懈的探索

     向生命致敬

     武汉大学丁虹教授团队

    源网页  http://weixin.100md.com
返回 虹说健康 返回首页 返回百拇医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