湿疹(特应性皮炎)病因学临床调查研究志愿者招募
2022/6/23 9:26:05 虹说健康

    

    

    丁虹教授研究小组致湿疹朋友们:

    

     湿疹在目前临床结局中是难以痊愈的不死癌症,临床常用药为:名目繁多的“糖皮质激素”、免疫抑制剂,如“他克莫司”、生物制剂“达必妥(IL4、IL13单抗)”。由于它的底层逻辑是“抗炎”,而不是“如何让炎症不产生”,因此出现,用药改善,停药反弹的恶性循环。

     抗炎的结果是,抑制“IL(白介素)类等的细胞因子”,这些细胞因子在正常生理浓度下是促进皮肤细胞更新的,只有在外界病原体、过敏源刺激情况下,导致过高浓度的释放,变成炎症因子,产生炎症。以上三类制剂,由于可过度抑制“细胞因子”,导致细胞因子低于生理浓度,抑制皮肤更新,导致皮肤变薄,屏障损伤,用过激素、达必妥、他克莫司的很多患者,症状会越来越重,是因为这些药物导致皮肤屏障更严重损伤。由于当今湿疹的治疗依据的是“表象医疗逻辑”,只对症,不对因,故湿疹成为难以治愈的不死癌症。

    

     我们课题组依据西方哲学的“第一性原理(拨开现象看本质)”以及中医的“扶正固本”哲学思想,不去研究如何抗炎,而是探索如何让炎症不产生。毕竟有人不得湿疹,那么非湿疹患者与湿疹患者在生理内环境及身体内营养素方面有什么不同呢?如果我们能准确探索出不同,就可以将湿疹患者的生理内环境、营养素的组成及比例恢复到与非湿疹患者一致,炎症就不会产生了,这就是“本质医疗”的底层逻辑。

     本质医疗的医疗策略是“构建强大的身体长城,将病原体、过敏源阻挡在身体外”,不让这些病原体进入身体,不让炎症产生;表象医疗的现状是,被动挨打,等待病原体、过敏源进入体内产生炎症,然后用药物在“身体本土作战,抗炎”,杀敌800自伤1000,炎症灭了,自己也遍体鳞伤,停药后,病原体、过敏源依旧会长驱直入,导致新的炎症产生,湿疹反复复发,无休无止。

    

     自2020年6月湿疹1群成立以来,我们依据本质医疗的底层逻辑,采用优化的营养,为湿疹患者构建“皮肤的健康长城”,已经有很多久治不愈的湿疹患者重回健康生活。证明这个方向是正确的,我们正在改写教科书,改写现代医疗治疗疾病的逻辑。

     但我们依旧有很多真相尚未探索清楚,治愈过程非常长,瘙痒症状不能及时控制,依旧有患者没有得到完美的康复,这就需要我们坚持不懈,努力探索真相,发现生命本质,让湿疹患者迅速解除痛苦。

     表象医疗逻辑的弊端已经显露无疑,当人们只在研究更强的杀肿瘤药物,而不研究如何让正常细胞不向肿瘤细胞突变时,这样的逻辑,肿瘤不仅治不好,而且治疗费用会越来越高;当人们只研究更强的抗炎药,而不考虑如何让人不产生炎症时,这样的逻辑,湿疹治不好、免疫性疾病治不好、间质性肺炎治不好……..,只能终身患病、终身服药。

     终身服药是商业最喜欢的模式,因为每个患者都是它永久的现金流。

     我们将探索用本质医疗逻辑,摆脱终身服药的困境,用优化的营养,让慢性疾病回归健康,用优化的营养预防疾病的发生。

     中国古代哲学强调“阴阳平衡”,阴阳平衡就是阴阳双方的消长转化保持协调,既不过分也不偏衰,呈现着一种协调的状态。阴阳平衡则人健康,失衡则是疾病。

     翻译成现代科学语言就是,健康有其“稳定的生物化学内环境”,这个内环境是由我们食物摄取的营养素及身体合成的营养素相互协调,构建而成,某些营养素出现偏差,“右偏差或左偏差”,就会生病,比如,维生素C缺乏会得坏血症,但维生素C过量也会有结石、腹泻风险;维生素B1缺乏会得脚气病,但过量会引起维生素B3的缺乏;维生素B3缺乏会得糙皮病,但过量会引起头晕、头痛、恶心等症状………”,适当补充营养素,因营养素缺乏导致的疾病就消失了,不需要药物。湿疹患者与非湿疹患者之间,到底哪些营养素出错了?如果我们能了如指掌,那么湿疹的解决会更精准,更理性。

    

     目前我们已绘制出健康皮肤的部分指纹图谱(健康皮肤营养素组成及比例),并依据这个图谱,发明了“强化营养仿生膏、强化营养懒人露”,给不健康的皮肤用,纠正其“内环境的营养偏差”,就可将不健康的皮肤恢复成健康皮肤,从而治愈湿疹、痤疮、银屑病等。

     如果我们能清楚的了解湿疹患者与非湿疹患者哪些营养素有差异?我们就可以强化这些营养素,并对其进行监控,以便提出更好的方案,加速疾病的转归。

     我们以前的研究发现,维生素D可能是黏膜屏障、皮肤屏障重要的营养素之一,因此,在我们的营养方案中采用了口服维生素D,仿生膏中也含有适量维生素D,但一个现象让我们觉得有必要确证维生素D的作用,及在不同人群中分布的情况。很多湿疹患者恢复得很好,但有很多湿疹患者,恢复不够理想,其原因是什么呢?一个湿疹朋友的检测结果给了我们很好的启发。她采用了完整的口服营养方案,也严格遵循皮肤局部密集护理的护理方法,身体大部分湿疹消退,但有几处异常顽固,无法痊愈。于是她检测了维生素D及微量元素,令人想不到的是,她每天在补充维生素D,然而她血中维生素D含量严重低于正常值,维生素D含量是否与她无法痊愈有关呢?这需要我们在大规模湿疹人群中进行调研。如果能发现某些营养素与湿疹的病理程度密切相关,那么我们就可以采取针对性的护理方案,就可能加速湿疹的康复。

     OURDREAM梦想的起点

     在此,希望大家能与我们一起做一些科学研究。如同我的研究拯救了自己的高血压及偏头疼一样,也许你的努力、你的加入,也能拯救自己的疾病,然后帮助到更广大的湿疹人群。

     我希望得到大家的帮助是:1、提供一份:“病例报告表(Case Report Form, CRF)”,用以记录基本情况、病程、治疗方案、治疗结果;2、提供一组:“临床生化检测报告”,用于研究维生素、微量元素、体内激素、细胞因子、免疫球蛋白与湿疹程度的相关性。

     我们将为大家报销临床检测费用,同时作为感谢,提供1000元电子券,用于购买华纳产品。

    

    

     2005年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授予澳大利亚科学家巴里·马歇尔和罗宾·沃伦,以表彰他们发现了导致人类罹患胃炎、胃溃疡和十二指肠溃疡的罪魁——幽门螺杆菌。1984年马歇尔教授就发现了幽门螺杆菌,但遭到主流学术的嘲笑,他以身试菌,感染了胃炎,被美国记者报道,很多美国患者选择相信他,找这位澳大利亚医生看病,十年后美国FDA承认了马歇尔教授的发明,二十年后马歇尔教授获诺贝尔奖。如果没有美国患者选择相信,选择找这位澳大利亚医生看病,那么幽门螺杆菌将淹没在历史的尘埃中。

     也许现在的你是当年的美国患者,一次理性的选择,一次为科学研究做的努力,可能改变了一个疾病的治疗逻辑。药物是用来“救命的”,解决危及生命的症状,营养可能才是真正用来“治病的”,因为疾病的本质就是内环境的营养素出现偏差,如果我们成功了,很多慢性疾病可能就不需要终身吃药,这可能是里程碑式的改变。在此,谢谢大家的支持,让我们共同努力,用科学改变命运。

     如果你希望参加这个研究请加入“湿疹病因学研究群”,我们将提供给你病例报告表,方便填写,并告诉大家所需要的临床检测指标,大家可以在当地三甲医院检测。

     1. 病例报告表

     2. 建议的临床检测指标

     ——丁虹教授研究小组

    

    

    长按识别二维码进入湿疹病因学研究群

     文字 / 武汉大学药学院丁虹教授

     排版 / 小小

     图片视频 / 来源网络与微信群

    

     用不懈的探索

     向生命致敬

     武汉大学丁虹教

    源网页  http://weixin.100md.com
返回 虹说健康 返回首页 返回百拇医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