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活还要继续,收拾心情,想想如何安全走出疫情
2022/12/29 18:01:36 虹说健康

    

     01生活还要继续,收拾心情,想想如何安全走出疫情我们需要愤青,但我们更需要活着走出疫情

     这两天有点不理性,向大家道歉,突如其来的“新冠肺炎”病例,让我对自己很失望,因为我没有做出正确的预判,我相信了公开发表的论文及来自官方的信息,我当时真的认为,我们现在及未来流行的毒株是“上呼吸道感染”,不会波及肺部,所以,完全没有预警大家如何防范,也是让大家按普通感冒对待。12月27日,我及时纠正错误,写了一篇公众号,重启鸡尾酒方案,并介绍了,这个方案的医疗逻辑,它可能是减少新冠感染向重症发展的一个经济、安全、简便易行的方案。但这个方案只是感染后的“补救措施”。我们最好的选择是,做好“营养学预防”,让自己拥有较好的“防御力——而不是免疫力”,减少病毒的入侵或减少重症的发生。“战时建设防御工事,不如战前将防御工事做好”。从现在病毒株的变异看,不管它是“原始株还是奥密克戎变异株”,它的毒力远远强过以前的奥密克戎,因此,张文宏说“我们即将走出疫情,疫情结束已成定局”,这个预判,我们不能过于乐观。我相信疫情最终会结束,但是,以什么代价结束?在什么时间结束?现在无法预判了。从目前的形势看,我们要做好长久的迎战准备,未雨绸缪总比掉以轻心好。

     昨天DD健康11群一个朋友转载了一个视频,他说:“看到这个视频,明白保护血管的重要性了”。这个视频展现了一个54岁新冠死亡患者的肺,图中“肺泡和呼吸性细支气管为蓝色,开放的血管为红色,黄色为被新冠病毒闭塞和损伤的血管”,我们可以看到新冠感染者的肺部大面积出现黄色的闭塞血管和损伤血管。这是今天我要重点介绍的“基于血管营养的新冠感染防治方案”

    

    

     点击可查看原视频(视频来自b站up主山东省花)

     02血管健康对于健康及衰老的重要性

     血管对于生命,如同自然界的河流,滋养万物生长,如果河道损伤了或消失了,生命也就消失了。人的衰老根源之一是“血管衰老”,有家族性高血压的人群,就存在血管早衰的基因,导致血管过早硬化,出现高血压。“Cell”发表的这篇文章也明确表明,人的衰老起源于血管的衰老,血管的衰老与血管内皮一些“营养素合成降低有关”,如果我们能够利用“营养补充方案”一定程度维持“营养血管营养素的合成”,就可能一定程度保持血管健康,一定程度保持年轻的状态。

    

    

     2021年7月多国学术团队联合研究的结果,首次提出,脑、心、肝、胰腺、肺、肾脏等部位的疾病,归根到底属于“泛血管疾病”,这些部位的血管出错,会导致组织器官供给“氧气、营养”障碍,组织器官无法得到正常的能量供给,功能出错导致疾病。

    

    

     比如,老年痴呆治疗药物为什么全世界所有研究宣告失败,因为逻辑错了。全世界的药物开发都针对了“疾病的结果——β淀粉样蛋白(Aβ)”,致力于清除β淀粉样蛋白(Aβ)。然而,β淀粉样蛋白(Aβ)只是结果,不是导致老年痴呆的原因。核磁进入常规检测后,我们发现了大量中老年人出现“脑腔梗”,就是大脑末梢脑血管闭塞了,脑细胞得不到血液供给,就会萎缩,不好的代谢产物β淀粉样蛋白(Aβ)就会沉积。现代医疗最大的逻辑失误就是“只看症状,不思考这个症状是怎么产生的”,因此,所有药物都是“对症治疗”,没有对因治疗的药物(除抗生素、抗病毒药等)。老年痴呆应该以预防为主,加强血管健康,延缓脑血管闭塞的速度。

    

    

     03血管健康对于预防新冠重症的重要性

     # 白肺 #

     “白肺”是肺部影像学表现的一个口语化的描述。“我们知道正常情况下肺部是由肺泡来组成的,肺泡里边是充满了空气的,进行CT或者是X线检查的时候,射线穿过肺泡的时候,它的影像表现应该是黑色的区域,但是当肺泡里边出现炎症和感染有渗出液和炎性细胞的时候,肺泡就被这些渗出液或者炎性细胞所填充,射线就穿不透,在影像学的表现上就出现了白色的区域,白色区域反映出来的是渗出物的影像学的表现,并不是说肺脏的组织和实体变成了白色。”。随着渗出液的吸收、炎症的消退,“白肺”的表现也会逐渐消退,就是说肺部的影像学表现会回到正常的黑色区域,而且并不是只要肺部出现了炎症就都叫“白肺”,“白肺”实际上应该是一个比较严重的肺炎表现。

    

    

    

     “白肺”只是表明有炎性渗出,不表明是什么病原体感染,病毒、细菌、支原体等均可能导致白肺。因此,要预防白肺或加快白肺的吸收,我们不仅要精准的“对因治疗”,更要采取补救措施,减少“炎性渗出”,保证肺细胞有干净的环境进行正常的“氧气交换”。白肺导致重症与死亡,归根到底是“缺氧”。

     如果我们能让自己的血管比较健康强大——“血管就不容易水肿、血管通透性就不高、血管不容易脆弱”,那么,炎性渗出液就不容易渗出,这样肺泡里有的就是空气,而不是“渗出液”,这样就不容易白肺,也不会出现严重的“吞刀片、无麻醉开颅”等重症。这是为什么,我们有人在阳潮中,成功无症状上岸的原因之一。

     血管# 如何让血管健康呢?#

     下面我提到的理论及方案,不一定完全正确,只是我研究了十几年血管后,目前认为的“正确”,不代表是“真理”,也不代表以后它是“正确的”,只是在这个紧急关头,提出来,仅供大家参考。

     血管壁具有三层结构,分别是内层(主要由单层内皮细胞和基底膜组成,双层屏障有助于防止血液外渗,在血管壁止血过程中发挥主要作用);中层(主要由平滑肌细胞组成,维持血管壁的形状和弹性)以及外层(主要由疏松的结缔组织组成,主要作用是将血管与周围器官组织分隔)。

    

     胶原蛋白# 人为什么不能通过补充胶原蛋白延缓衰老,预防疾病 #

     结缔组织的主要成分是胶原蛋白。胶原蛋白占人体总蛋白的1/3,一个成年人约有3kg胶原蛋白,广泛存在于“血管、皮肤、骨骼、肌肉、软骨、头发等组织中”。

     #胶原蛋白真的可以抗衰吗?

     01不满足

     人体有3kg胶原蛋白,你不可能每天补充几克胶原蛋白就可以满足需要;

     02不吸收

     胶原蛋白不会以胶原蛋白的形式直接吸收,而是在胃内分解成氨基酸吸收,再进入人体,合成胶原蛋白,人体的衰老不是胶原蛋白吃少了,而是合成胶原蛋白的能力变弱了。胶原蛋白不是一个理想的氨基酸模式蛋白,它缺少必需氨基酸——色氨酸,不比鸡蛋的营养更好。

    

     100g鸡蛋大约2个,你很容易吃下去,100g胶原蛋白粉,大约你吃不起也吃不下。所以不要交智商税吧。

     03分型

     胶原蛋白有很多分型,不同分型作用不同,你吃的胶原蛋白,很难知道自己是什么型,胶原蛋白主要包括以下几种:

     (1) Ⅰ型胶原蛋白:在人体内含量最丰富,分布于真皮、骨骼、牙齿、肌腱等部位,是比较复杂的一种结构,还可见于炎症组织和肿瘤组织中;

     (2)Ⅱ型胶原蛋白:主要分布于软骨,以及眼睛的玻璃体、角膜、神经视网膜等部位,主要功能是维护以上器官、组织的正常功能;

     (3)Ⅲ型胶原蛋白:主要分布于皮肤真皮、心血管、胃肠道等部位,Ⅲ型胶原蛋白的功能主要是维持组织弹性和基本结构;

     (4)Ⅳ型胶原蛋白:分布于基底膜等部位,常见于皮肤和肾脏基底膜,含糖量比较高。Ⅳ型胶原蛋白又可以分成几个亚类;

     (5)Ⅴ型胶原蛋白:主要分布于羊膜和胚胎的一些组织中,当孕妇分娩以后,Ⅴ型胶原蛋白在体内分布量会相应减少。在皮肤受到创伤或烧伤后,也会形成一些Ⅴ型胶原蛋白,用于促进组织修复;

     (6)Ⅵ型胶原蛋白:主要见于胚胎组织;

     (7)Ⅶ型胶原蛋白:主要分布于胚胎绒毛膜和羊膜等组织,出生后在人体内分布相对减少。

     04为什么我会在很多疾病的治疗中启用“VC+芦丁”

     比如“过敏性鼻炎、哮喘、湿疹、过敏性紫癜、间质性肺炎…..”等,这类疾病标准的治疗方法是“糖皮质激素——泼尼松、地塞米松、曲安奈德、氟替卡松、卤米松…….”,它们的作用机制是“抑制免疫”,不让我们过激的免疫系统释放炎症风暴,炎症风暴的主要结果是“血管水肿、血管变脆、血管通透性增加,导致炎性渗出”,出现鼻塞、咽痛、支气管痉挛、皮肤血管出血等。因此,我只要让我们的血管足够强大,不那么容易被炎症风暴摧毁,我就能在各种感染中,减少重症的发生率,甚至不出现症状。

     血管最外层是结缔组织,其主要成分是“胶原蛋白”,胶原蛋白是含有大量羟脯氨酸和羟赖氨酸的纤维状蛋白质,它们分别是由脯氨酸和赖氨酸羟基化所形成的。维生素C的作用在于活化脯氨酸羟化酶和赖氨酸羟化酶,促进脯氨酸和赖氨酸向羟脯氨酸和羟赖氨酸的转化,进而促进组织细胞间质中胶原蛋白的形成。

     另外,维生素C可参与类固醇的羟基化反应,如促进胆固醇转化为胆汁酸、皮质激素及性激素等;

     维生素C还有利于维持细胞膜的完整性。人体内的不饱和脂肪酸(UFA)易被氧化而生成脂性过氧化物,可使各种细胞膜破裂。还原性谷胱甘肽(G-SH)可使脂性过氧化物还原成羟基化合物,自身转变成氧化型谷胱甘肽(GS-SG),从而消除脂性过氧化物对细胞膜的破坏作用。维生素C 具有较强的还原性(抗氧化性),在谷胱甘肽还原酶的作用下,可使GS-SG还原为G-SH。

     我在鸡尾酒疗法中推荐的芦丁,是一个在天然食物(水果、蔬菜)中广泛的黄酮类物质,它的母体有效结构是槲皮素,芦丁是在槲皮素基础上接上了一个糖苷键,进入体内后,这个糖苷键断下来,还是槲皮素协同维生素C发挥作用。如果将维生素C比作“君王”,槲皮素(芦丁),就是“臣”,它发挥辅助维生素C的作用,因此,有些人仅仅吃维生素C,感染新冠后的症状也比较轻。

     我们国家现在的芦丁是药品级别的曲克芦丁,它在芦丁基础上做了结构改造。经过结构改造后的物质,效果不一定比天然的好,且过敏反应发生率可能更高,但为什么要做结构改造呢?为了专利。如果我们做药,没有新结构的化合物专利,那么你费了很多研究经费,药品一上市就会被仿制,仿制就会打价格战,那么研发经费就会血本无归。因此,药品级的东西,不一定比天然食品级的好,只是为了专利,有效就行。

     比如,我父亲一直指责我,为什么不将甘草酸二铵用来治疗间质性肺炎,让这些患者一直用副作用大的“激素”,可是我没办法呀,甘草酸二铵没有了化合物专利,我要申报新药是要花很多钱的,没有专利谁投资?我因此,就甘草酸这个结构合成了非常多的衍生物,但有些疗效与天然一致,但副作用大,有些副作用不大,但疗效不行,我还是坚守了自己的底线,没有将这些推上市场。我自己解决自己高血压问题,就用了纯食品级方案。

    

     VC+芦丁的组合

     VC+芦丁的组合,非常好的加强了血管外壁的结缔组织的健康,在各类炎症刺激下,可以一定程度减轻血管的水肿、降低血管通透性及血管脆性,减少炎性渗出,对于湿疹,改善的是皮肤,对于鼻炎改善的是鼻粘膜水肿,对于过敏性紫癜,改善的是血管脆性,缓解皮下出血的症状;对于细菌、病毒引起的肺炎,降低的是炎性渗出,减少白肺的面积及程度。

     除了帮助血管外层构建强大的防御体系

     健康血管内皮及中层的弹力纤维和平滑肌

     可以发挥更完美的协同作用

     下图是我们2021年9月的实验结果,可以看到,随年龄增加,血管中层(深紫色)部分,平滑肌及弹力纤维变得松弛,导致血管内径变窄,给予营养血管的保护后,中层变得紧致,排列有序;如果长期不健康饮食(比如高脂饮食),我们可以看到弹力纤维层变薄,血管内皮缺损,给予营养干预后,有一定恢复,但恢复不到健康饮食组的状态。这些营养补充没有药物,也是来源于水果、蔬菜中的黄酮类物质、多酚类物质及花青素类物质。

    

    

    

     05今天,我想强调的是维生素D在血管内皮健康中的作用

    

     2022年9月,我们开始研究维生素D对血管内皮的作用。因为已经有大量文献指出,维生素D缺乏的人群容易感染新冠,比维生素D不缺乏人群的感染风险高出14倍。我因此推测,维生素D除了对骨骼发育有重要影响外,对血管健康可能也有作用?

     因此,我很早就在湿疹患者中建议补充维生素D,只是比较保守,建议量为每天400IU,有来调查研究表明,有很大一部分患者,补充400IU依旧表现为缺乏,延缓了症状的康复,因此,开始让大家先测维生素D水平,再根据每个人的个体情况选择补充的剂量。我为什么不愿意补充高剂量维生素D呢?因为它是一个脂溶性维生素,比较容易中毒,今年9月,我们开始了一项实验,给大鼠食用维生素D缺乏的食物,及对维生素D水平正常的大鼠补充每天相当于800IU的维生素D,结果仅仅用了3周,维生素D缺乏组,血管内皮明显损伤,血压升高,比我们专门损伤血管内皮的模型药物(L-NAME)还要严重。这表明维生素D缺乏对血管健康很重要,但维生素D过量,同样会损伤血管。

     下面这个血压是我们实验3周的数据,当我们继续实验时,因疫情,我们被封控了,为了不丢失实验数据,我们联系动物中心实验员,希望将动物移交给我们,我们再测定些数据,直接处理动物,然而不幸的是,转运过程发生“踩踏事件”,维生素D缺乏组、维生素D过量组及L-NAME组的动物全部死亡了,只剩下正常组及营养保护组,没有模型组对照的实验,只能宣告失败,明年重做。但这个实验提示我们,维生素D对血管健康很重要。

    

     06营养血管方案

     1预防性营养血管方案:

     成人:维生素C 100-200mg+芦丁50-100mg+维生素D 400IU

     儿童:根据年龄适当维生素C适当增减,芦丁可以不吃,维生素D 400IU

     老人:如果完全不晒太阳,在成人VC+芦丁基础上,维生素D 800IU

     2强化型营养方案(湿疹、哮喘、病毒、细菌感染急性期)

     成人:维生素C 500mg-1000mg+芦丁250-500mg+维生素D 400IU

     儿童:根据年龄适当维生素C适当增减(如200-400mg),我家孙女2岁半,阳潮期的补充量为200-400mg,芦丁可以不吃,维生素D 400IU

     老人:如果完全不晒太阳,在成人VC+芦丁基础上,维生素D 800IU

     和平时期血管营养鸡尾酒疗法在此次阳潮中的部分反馈

    

    

    

    

    

    

    

    

    

    

     07“战时鸡尾酒疗法”的原理

     1.鸡尾酒疗法就是在VC+芦丁健康血管的基础上增加了甘草酸二铵。扩展鸡尾酒疗法,补充了辅酶Q10,预防心肌损伤,补充维生素D,进一步配合VC+芦丁,强化血管营养。

     2.VC+芦丁+维生素D+辅酶Q10,属于和平时期的鸡尾酒疗法,以营养血管及心肌为主,就是战前修好“防御工事”;

     3.VC+芦丁+维生素D+辅酶Q10+甘草酸二铵,属于“战时鸡尾酒疗法”,此时,营养血管属于“临时抱佛脚”,用较大的剂量“修建战时防御工事”,虽然效果没有平时护理好,但会有一定作用。

     4.甘草酸二铵属于抗炎药,因此,只在“战时”使用,就是有炎症的时候才出击,它的作用是“抗炎症风暴”,炎症风暴是导致“重症与死亡”的重要原因。甘草酸二铵相当于爱国者导弹,拦截炮弹,减少伤亡。

     5.人们会疑问,这组方案中没有抗病毒药,病毒是怎么死的呢?大部分病毒性疾病是自限性疾病,就是只要保证自己活着,病毒经过几代繁殖,会自行衰老死亡。比如流感,一般5-7天的病程。

     6.因此,有群友非常幽默的说:“我听明白了甘草酸二铵的作用,就是让自己活的比病毒久点”。这个理解很到位,哈哈。留得青山在不愁没柴烧。

     “战时鸡尾酒疗法”在此次阳潮中的部分反馈

    

    

    

    

    

    

    

    

    

    

    

    

    

    

    

    

    

    

    

    

    

    

    

    

     文字 / 武汉大学药学院丁虹教授

     排版 / 小小图片视频 / 来源网络与微信群

    

     用不懈的探索

     向生命致敬

     武汉大学丁虹教授

    源网页  http://weixin.100md.com
返回 虹说健康 返回首页 返回百拇医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