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冠想说再见不容易,此次疫情重现“新冠肺炎”(重发)
2022/12/30 9:36:34 虹说健康

     互联网是有记忆的被删的文章还是在一些地

     留下了痕迹

     会被记住

    

    总有地方还可以记录着

     被删掉的文章重新再发一遍:

    

     公司集体感染让我第一时刻预感到

     此次流行的病毒株应该不是“奥密克戎”

     解封后,2022年12月9日周五,我们公司开了一次会,晚上陆陆续续有同事开始出现症状,当时的有症状率为80%,截止今天(2022年12月27日星期二),有症状率为94%,只有我和少数几个同事在这次“阳潮”中没有出现明显症状。因此,在12月12日发表的公众号中,我明确提出,华纳员工遭遇的病毒株一定不是“奥密克戎”,很像“武汉当时原始毒株的变异株”,症状非常强烈。但写那篇文章时,我的心情非常轻松,因为虽然症状很重,但我们的员工基本是上呼吸道症状,没有波及肺部问题,所以我在文章写道“鸡尾酒疗法在2020年的疫情中是救命的,它能很好的阻止病毒性肺炎造成的危害,对于2022年的这次大规模感染,它只是锦上添花,可以将症状减轻、病程缩短,但不一定是必须的”。

     由于后来的时间我家人都阳了,症状很重,我要独自带2岁多的小孙女,因此,没有过多时间看网络上的信息,群里的问题回答也比较少,这段时间一直认为,此次大流行的病毒株是经过变异,只有上呼吸道感染,尤其是看到一些网友“调侃式的描述症状——屁股坐榴莲、无麻醉开颅…….”等等,感觉大家只要熬过3天的痛苦症状,就可以闯过新冠了,我们公司的情况就是这样,因此,一直用轻松的心态期待着“明天就会好”、淡定的等待疫情结束。

     12月25日,我成功带着我家小宝无症状穿越“阳潮”,将她移交给她爸爸妈妈后,12月26日,我带着轻松的心情上班了,公司同事都恢复的很好。但当我打开电脑,仔细阅读群里的消息时,我的心情开始变得沉重起来,2020年的CT检查单上熟悉的字眼,出现在了当下,“斑片状磨玻璃影……”,大家常说的“白肺”,又出现在了武汉各医院的检查报告上,我立即让同事进行了收集,结果这个比例还不小,这意味着,我们可能要面临很高的死亡率,心情瞬间跌落谷底,看来,2020年的原始毒株还存在,还没有在人群中充分变异,被毒性较低的毒株完全替代。我们可能要回到2020年,重新打一场生命保卫战。

     只是,就在12月26日晚上,看到了guojia卫jinwei公布的信息:“一、将新冠肺炎更名为新型冠状病毒感染;二、解除甲类传染病预防”。我有点不知所措……

    

    

     在这个疫情仍然很严重的情况下,我们需要的不是更名,不是是否按甲类管理

     我们需要知道目前大家都感染的是什么毒株?

     只有准确的知道毒株的类型及相应的症状,

     我们才能更从容的应对可能导致的结果。

     当“新冠肺炎再次大量出现”的时候,

     此时宣布“更名”,真的合适吗?

     3年前我就提出来,“将新冠感染命名为新冠肺炎是不合理的”,因为存在新冠综合征。当时是真的需要更名,因为,大量新冠综合征患者被当做“精神病人”在治疗。我用“神经营养鸡尾酒疗法”,成功的让很多新冠综合征患者恢复了健康,但很多不在我们群里的人都接受的是错误的治疗,他们被错误的使用了3-5种抗抑郁药、抗精神分裂症药物,不仅不利于病情的康复,还叠加了药物副作用。抗抑郁药、抗精神分裂症药物的不良反应是巨大的,在最需要“更名”的时候,没有更名,医生没有指南,只能根据患者的症状,进行不合理治疗。现在“新冠肺炎”再次大量出现在人群中,我们却避重就轻提出“更名”,是不是“时机”不太合适。这个时候,我们要提醒医务人员及患者,警惕“新冠肺炎”,我们必须承认前段时间的宣传“有误”,当前的某些流行毒株,不只是“上呼吸道感染”,有些流行毒株可能是2020年的原始毒株,是可以导致“新冠肺炎”的,我们不能掉以轻心。

     最近网上有一些质疑张文宏医生做得数据有假,我个人认为,这些数据是真实的。奥密克戎无症状率确实可能高达98%,非高危组重症率为0。因为张文宏观察的是“奥密克戎”毒株。但12月12日我就直接告诉我的群友们,此次大规模流行的毒株一定不是奥密克戎,用朋友们的话说,我是第一个对毒株提出质疑的专业人士,因为当时的网红zhuanjia依旧在强调“奥密克戎”症状较轻,只是普通的感冒。

    

    

     新冠想说再见不容易,此次疫情重现“新冠肺炎”

     复盘2020年我对新冠的记录,最大限度降低新冠肺炎的危害

     生活要继续,生命要捍卫,既然没有zhuanjia或正fu告诉我们,我们感染的到底是什么病毒株,这些病毒株的特点是什么?那就让我们就回到2020年,用应对新冠肺炎的方法帮助自己渡过难关。下面这张ppt是我2020年做的,整套课件100多张,详细记载了我对新冠的认知及我的救助方案及结果。

    

    

    

    复盘2020年我对新冠的记录目前看来依旧适用

     曾经看到一篇文章《一夜之间,专家变异了》,感觉很沮丧,上周zhuanjia还在说,新冠后遗症如何巨大,国外如何水深火热,时隔几天,zhuanjia集体变异了,大量宣传,新冠没有症状,只是轻度感冒…..等等。但是互联网是有记忆的,3年来我坚持自己对新冠的认知,坚持新冠护理方案始终不变,因为,事实证明,它行之有效,便宜且较少药物伤害。

     我的失误在于没有提前预判到,原始毒株其实还存在,原始毒株的变异株也存在,中国不只有奥密克戎,中国人体内还留存有原有的毒株,或在原有毒株基础经过少量变异的毒株。3年前我就提出来,新冠病毒可能与疱疹病毒一样可能是一个潜伏性病毒,不会完全被清除,它的毒力下降需要在人群中大规模感染后,逐渐被筛选出来。奥密克戎是在国外经过大规模传染后,演变为毒力较弱的毒株。我的失误是,被奥密克戎的宣传干扰了,忽视了奥密克戎是一个外部传染到中国的毒株,忽视了隐藏在我们国人体内的原始毒株,由于封控,并没有获得充分的变异,这是我应该想到的,但我忽视了。12月12日我及时纠正了这个失误,但当时,根据症状,我心存侥幸,就是原始毒株可能还是变异了,变异到不波及肺部了,因此,这两周我是轻松的,我相信,疫情可能不需要付出太多生命代价的。然而事实告诉我,原始毒株还存在。

     1.复盘抗疫第一篇文章复盘抗疫第一篇文章:《祖国医学联合现代科技在抗击武汉新冠病毒肺炎的成功案例》,这篇文章中正式提出“鸡尾酒疗法”,记录了我在1月25日至1月29日成功让重症患者迅速康复的案例。并介绍了“鸡尾酒疗法”的医疗逻辑。

     病毒感染大多是“自限性疾病”,我们只需要搞清楚病毒是如何让患者“重症或死亡”的原因,不让患者“重症”,然后等待病毒在我们体内自然地“生老病死”,我们就安全了。因此,我没有选择与“病毒正面拼杀”,就是不用杀病毒的药物,杀死病毒,因为,病毒会自己“衰亡”,这是自限性疾病的规律。而导致重症的原因,其实是我们“过于激活的免疫系统”释放大量“炎症风暴”,这个炎症风暴是把双刃剑,一方面攻击病毒,一方面也炸毁了我们自己的重要器官,因此,我选择用“甘草酸——激素类似物”抗击炎症风暴,不让过激的免疫反击损毁自己的器官,生命留下了,就可以安静等待“病毒自我撤退”。这种打法“安全有效”。

     为什么我同时采用了“VC+芦丁”,一方面机体应激时,会产生氧自由基风暴,同样对组织是严重的损伤,另一方面,血管通透性增加,血管水肿是新冠各种症状的主要根源,比如鼻塞、肺水肿(咳粉红色痰)、咽痛。。。。。,而VC+芦丁具有强化血管最外层“结缔组织”的作用,减少血管水肿导致的种种病症。

     治病要讲道理,不是药物越贵越好,2800元的辉瑞抗新冠病毒的药物,不是特效药,也不是救命药,我们就用100元不到的方案,将人救下来了。辉瑞CEO接种了4针辉瑞疫苗,结果2次感染新冠,他也用了自己的特效药,结果又复阳了,你能相信,这个抗病毒的药真的能杀灭新冠病毒吗?

     2.复盘《抗击疫情16天:复盘《抗击疫情16天:新冠另一种更隐匿的死亡原因,请注意防范更新新冠病毒患者护理方案建议》。我在加入抗疫的仅仅16天,当时已经帮助了千余名患者康复,我应该是全世界最早提出了,新冠病毒不仅可能导致肺炎,还可能导致心肌炎?或者心肌炎可能是新冠病毒肺炎的并发症?因此,我及时调整了用药方案,增补了辅酶Q10。很多心率高达130次/分的患者,症状获得了缓解,也避免了后来时有发生的“猝死”问题。

     12月23日,群里突然看到一则消息,一个14岁男孩新冠后打球,第二天清晨猝死。我立即意识到,这次的新冠毒株与2020年相似,对心肌有隐匿毒性,因此,立即让公司购买了辅酶Q10,全员服用,也买了氧饱和度测试仪,果真,那些感染过新冠的同事们,静态心率一般在90-100次/分之间,而我们几个没有症状的人,心率依旧在60-75次/分之间。我儿子在吃辅酶Q10之前(转阴一周),静态心率也是90左右,他想锻炼被我阻止了,吃了几天辅酶Q10,目前在75次/分,依旧没有达到他平时的60-65次/分的状态。

     如果是白肺,其实我们有抢救的机会,因为我们有呼吸机,但如果是猝死,基本很难抢救。因此,所有得过新冠的患者,一定要警惕心脏的损伤。

     一个比较简单的测试:平时你爬1-3层楼,可能心跳是会加快,但如果心肌受损,你爬一层楼,感觉气促,且心脏有打鼓一样的敲击感,这时一定要注意休息,不要轻易增加运动量。

     3.复盘《抗疫17天:复盘《抗疫17天:我知道会删帖,我还是要说句真话》、《抗疫18天:真的被删帖了,我坚持要说句真话,再发一次》、《抗击疫情20天:治病要讲道理,按道理治病命就保住了》、《抗击疫情23天,国家专家组胡教授终于证明了我被删文章中的质疑是对的》……

     我在这些文章中不断质疑“当今治疗新冠肺炎的临床用药方案完全不合理”,患者们也说:那删掉的不是帖子,是患者的健康和活下去的希望。

     很早我就直接质疑了当今的临床用药方案是:“简单、粗暴、不讲道理”,但是我在公众号里发的文章被删帖了。我当时就指出,一个国家,如果在学术上不允许质疑,就会在错误的道路上越走越远。事实证明这就是对的,但我们已经为这个错误付出了惨重的代价。下面这张截图是我在文章中写道的“我们的临床医生一定要开始学习药理了”,不然就会使用“简单、粗暴、不讲道理”的错误临床治疗方案,方案可以纠错,但生命不会再来,再次请求“临床医生学点“药理、学点病理”吧”,这是生命的请求,求大家了,不要乱用药物,不要治病不讲道理。

    

     很多患者非常天真的以为,你得新冠了,白肺了,住进医院就安全了。可是大家想过没有,医院会用什么方法治疗“白肺”吗?明明是病毒性肺炎,但临床大量采用的是“抗菌药”治疗病毒性肺炎,而且最最常用的居然是“莫西沙星”,这个具有明确心脏毒性,被国外限制使用的药物,在中国大行其道。如果病毒肺炎混合了细菌感染,我们有很多更安全的抗菌药可以代替“莫西沙星”,为什么大家非要用安全性很差的沙星类药物呢?

     为什么请求医生学点药理,而不是只听医药代表的。真正的科学逻辑是,你知道一个药物有作用,一定还要知道它是如何发挥作用的。为什么我非常抗拒使用“沙星类药物”,因为这类药物杀菌的作用机制是“抑制DNA回旋酶”,它对细菌及人类细胞的选择性不高,比较容易产生严重的不良反应。而青霉素、头孢类药物相对安全,因为它们杀菌机制是“抑制细菌细胞壁的合成”,而人类细胞没有细胞壁,因此,副作用相对较低,但因此,青霉素、头孢类药物的抗菌谱就没有沙星类广,比如支原体就没有细胞壁,沙星类对支原体有效,而头孢、青霉素类对支原体无效,但是,红霉素、阿奇霉素等大环内酯类药物可以替代沙星类,发挥抗支原体作用。因此,只要医生能对肺炎、支气管炎做出精准的病因学判断,我们完全可以不用沙星类药物,除非其它药物产生耐药性了。医生的职责就是要“精准的诊断出肺炎的病因、支气管炎的病因”,不是所有肺炎都可以用“抗菌药”解决的,我们有“病毒性肺炎、真菌性肺炎、无菌性的间质性肺炎”,这些肺炎用抗菌药很可能是“雪上加霜”。

     然而,三年过去了,当我们再次面对新冠肺炎时,粗暴无理的治疗方案依旧没有改变。抗菌药依旧在滥用,大家依旧不思考“新冠病毒导致重症的分子机制”,依旧按临床惯性在“撞大运”。

     下面是我们健康群朋友反映的案例,一个25岁研究生,新冠阳性,历时3天发烧,烧退后,感觉胸闷去医院,诊断为肺炎,但没有进行精准的诊断,是病毒性肺炎还是细菌性肺炎,还是支原体性肺炎?于是就有了下面非常奇观的“方子——氧氟沙星(抗菌、抗支原体)+阿兹夫定(抗病毒)”,阿兹夫定也是目前临床推荐的“抗新冠病毒的特效药”,三天后肝损伤了,又换成“阿奇霉素”,似乎当今的一些临床医生,离开抗菌药就不会治病了,要知道,细菌感染性肺炎仅占肺炎中的20%左右。如果一定认为是细菌或支原体感染,为什么不首先就使用副作用小点的药物?非要等患者肝损伤了再换药。这个换药显然没有动脑筋,患者肯定症状没有改善,才会在群里咨询是否可以用“鸡尾酒疗法”。这个研究生白白折腾一周,又重新回到起点治疗,但损伤已经造成。

    

    

     当guo家不公布我们到底遭遇什么病毒株时,我们想办法自救,当原始病毒株认真对待;当临床不愿意改变“不合理的医疗逻辑及不合理用药时”,我只能祈求患者自己学点逻辑思维,让自己拥有正确的选择能力。

     Zi本、quan力是趋利的,当医疗发明以“利益”为目的时,科学的公平性就荡然无存。

     即使我们正在遭遇“新冠肺炎”,只要我们理性对待,我们依旧能以最小的代价获得健康。我们群里一些朋友是理性的,他们说的话值得所有人借鉴:我们国家及国民太需要逻辑学了。

    

    

     下面是我电脑中关于新冠系列文章的文档。一篇《抗疫第26天,硝烟即将散去,转身离开之时留下几点思考》,我非常清楚,我知道我不会有任何嘉奖,因为我格格不入,但我非常享受这种不被领导关注的状态,这可以让我有安静的时间思考及做有用的科学研究。我不想去摘取抗疫的果实,我享受我能将一些生命留在这个世界的努力,所以,我要转身离开了。但是令我没有想到的是“fang舱、yimiao”等众多不合理的事物,在ziben的驱动下愈演愈烈,我很多群友都好了,结果为了“fang舱的入住率”,又被迫去了fang舱,期间,在毫无病症的情况下被免费发放了十几种药,有人说,世界上最贵的就是免费,这大概没有错。所以,我后来在挑战“湿疹这个世界难题”的阶段中,还是不断抽出时间,就新冠问题给大家讲道理,不断提醒大家,学会理性选择。

     关于疫苗问题,这篇文章暂时不提,大家90%都感染了,不会还有人愿意再去接种了。这篇文章,复盘2020年的记录,只是紧急告诉大家,我们可能还是遭遇了部分原始毒株,新冠肺炎又重新回来了,我们需要理性的做出用药的调整。

    

     鸡尾酒疗法可能是目前经济、安全、有效的方案

     成人:VC(500-600mg/天)+芦丁(进口 250mg或500mg/天)+辅酶Q10(100mg-300mg/天)+甘草酸二铵(根据说明书)

     注:甘草酸二铵说明书中的临床用途为:具有较强的抗炎作用,特别对乙肝、丙肝可明显改善肝功能。

     因此,在大家或医生眼里,这是一个护肝药,为什么可以治疗新冠肺炎呢?

     这就是为什么我呼吁“临床医生要学习点药理”的原因。

    

    

    

    

     01甘草酸的结构

     甘草酸的结构与糖皮质激素类似,具有很好的“抗炎作用——炎症风暴”,乙肝病毒、丙肝病毒在活动期导致肝损伤的原理是,病毒激活肝脏的免疫系统,导致过激免疫反应,释放大量炎症因子,是这些炎症因子,引发肝损伤,因此,抗炎就可以保护肝细胞不受炎症风暴的毁灭性打击,发挥护肝作用;新冠肺炎导致重症的原因一样,也是病毒在肺部导致免疫过激,释放大量炎症因子损伤肺组织,因此,甘草酸可以抗炎,就可以保护肺细胞不受炎症风暴的毁灭性打击,原理是一样的。

     至于为什么厂家不在说明书上注明甘草酸二铵具有“保护新冠肺炎的作用”,这个说来话很长,属于我们做药的“某些游戏规则”,以后有时间与大家聊聊。

     02甘草酸是个抗炎药告诉医生与患者,甘草酸是个抗炎药,不能定义为护肝药,它对病毒引发的免疫性肝损伤有作用,但对酒精、药物等引起的化学性肝损伤没有作用。最近有群友反映,他做化疗时,为了护肝,医生开了甘草酸二铵。大家有点逻辑就会知道,甘草酸二铵不是护肝药,不能保护肝脏不受化疗药的毒性,且甘草酸二铵的消化道不良反应,会加重化疗的反应,导致更严重的呕吐等,因此,医生、患者都需要懂得“药理——药物作用机理”。

     03“抗菌药不是消炎药”最后一定要普及一下:“抗菌药不是消炎药”,它们只是抗菌,它们因为抗菌,可以消除因细菌感染导致的炎症,但它们不是万金油,它们不能消除细菌以外的炎症。中国对抗菌药的滥用会让全人类都付出代价,超级细菌的产生,正在突破人类最后一道防线。所以,强烈呼吁大家,不要滥用抗菌药。

     04不需要“联合用药”最后告诉大家,目前的抗菌药都足够强大,不需要“联合用药”,如果有一天,你被同时使用了2种及2种以上的抗菌药,一定是没有精准诊断。精准诊断是“什么病原体”,我们一种药就能解决问题。

     以上复盘是为了帮助大家应对再次出现的“新冠肺炎”。

     下面回答正在流行的非新冠肺炎病毒株症状缓解的方法

     华纳员工没有过度使用药物,目前顺利的返岗开始工作,除了静态心率相对较高外,其他基本没有太多症状了,昨天有个别咳嗽的,我让服用了甘草酸二铵(公司统一买了60瓶),今天咳嗽声稍好点。华纳员工感染的应该不是最原始的毒株,而是经过变异后的毒株,主要症状符合下面“10大酷刑”。开始1-2天我没有反应过来,这么厉害的疼痛症状,不完全符合“炎症风暴”的解释,直到我先生阳性了,他的呛咳,让我在半夜3点多钟突然梦醒,爬起来,经过一系列长长的推理,我认为这种剧烈的疼痛与呛咳,应该与“缓激肽高度激活有关”,缓激肽导致血管性水肿是“组胺”的5-8倍,因此,非常疼、易咳出血丝。但是我们没有缓激肽抑制剂,因此,我还是动用了抗组胺药(氯雷他定、西替利嗪、依帕斯丁、酮替芬…..)等,在群里做出了建议,很多朋友反馈顽固性的咳嗽好了,这类咳嗽往往用“右美沙芬、苯丙哌林(典型镇咳药)”无效。当然不是所有患者都有效,毕竟缓激肽比组胺的力量强大太多。

    

     我将缓激肽学说介绍给群友后,过几天有群友发给我了一个“超级计算机计算的结果——缓激肽假说”,提到了维生素D可以保护血管,减轻缓激肽导致的血管水肿。

    

    

     维生素D我在最近几篇公众号中都一直在强调,用于血管及屏障保护,我们刚刚结束的实验也证明了维生素D对血管的重要性,主要是保护血管内皮。

     而VC+芦丁,非常完美的健康了血管最外层组织——结缔组织。所以,VC+芦丁+维生素D是非常好的由内至外的“血管保护方案”。这也可能是我及我家小宝“无症状闯过阳潮”的原因。

     夏季我会带小宝晒太阳,冬季,我会稳定的会给她补充400IU维生素D,这次阳潮,我强化了维生素C。我给她做的富含维生素C的“小猪佩奇”冰棒她很喜欢,这让我有条件进行稳定的补充。过去的2周,我保证她的VC补充量在200mg-400mg之间,以后会根据情况减少到50mg左右。我不会强调特别高剂量的维生素C,够用就行。

    

    

     关于症状的应对方案:

     1

     头痛、肌肉痛等:对乙酰氨基酚、或布洛芬、或双氯芬酸钠等,均可,但注意看说明书,不要吃超过说明书的剂量,因为它们可能导致“肝损害、或肾损害”等,但在说明书剂量范围内,这些不良反应是可控的,不要过度焦虑;

     2

     水泥封鼻子、刀片割嗓子:这是由于血管极度水肿所致,可以采用抗组胺药物(氯雷他定、西替利嗪等抗组胺药)口服;局部使用“盐酸赛洛唑啉鼻用喷雾剂”,这个是一个收缩血管的药物,可以迅速缓解鼻塞、咽部的血管水肿,但必须控制使用次数,以免血管过度收缩,导致组织局部坏死。这些是控制症状的药物,不是治疗药物,症状能耐受,可以不使用;

     3

     发烧:也可以使用对乙酰氨基酚、或布洛芬、或双氯芬酸钠等,如果这些控制不下来,可以采用物理降温的方式。泡热水澡、热水脚,可以很好的缓解疼痛,并降低体温。但如果居住条件不好,室温很低,洗澡容易感冒的情况下,就不推荐洗澡的方式来缓解疼痛和降温。受凉会导致机体抵抗力下降,加重感冒症状;

     4

     失眠:成人可以适当采用舒乐安定,帮助睡眠,每次睡着,醒来,可能就是一个重生的你;

     5

     咳嗽:干咳可以采用VC+氯雷他定,如果有右美沙芬,可以试试,但右美沙芬这个镇咳药,对新冠导致的咳嗽,目前有效率不高;有痰的咳嗽,如果是白色痰液,可以考虑VC+芦丁+甘草酸二铵;如果这个方案不好,可以考虑支原体感染,增补阿奇霉素。一般在同时服用多种药物时,不建议使用具有同等作用的“红霉素”类药物,因为它们有肝药酶抑制作用,可能会增强其它药物的毒性;如果痰液是黄绿色,口服“阿莫西林或头孢类药物”,不需要一开始就用“阿莫西林克拉维酸钾”,首剂量加倍,只要启用抗菌药,必须遵循说明书,吃足剂量,迅速发挥疗效;

     6

     鼻涕:清鼻涕,可以热蒸汽熏蒸鼻子,注意保暖;黄绿色鼻涕,可以口服阿莫西林或头孢类药物,也可以局部鼻腔涂抹“红霉素眼膏”,局部涂抹效果可能会更好,因为局部药物浓度较高,比较容易发挥疗效。

     请求大家对自己好点,新冠治疗与护理,不需要那么多药物。药物可以治疗疾病,也可以导致疾病,甚至死亡。能用1个药物解决的问题,不要用2个药物。

    

    

     文字 / 武汉大学药学院丁虹教授

     排版 / 小小图片视频 / 来源网络与微信群

    

     用不懈的探索

     向生命致敬

     武汉大学丁虹教授

    源网页  http://weixin.100md.com
返回 虹说健康 返回首页 返回百拇医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