想让蟹爪兰开花,赶紧做好这个“小动作”,开花整齐,花量大
2022/11/12 19:49:40 养花技术百科
蟹爪兰是仙人掌科的附生花卉,属于多浆植物的一种,原产于热带雨林,附生在高大的树森或是岩石上,因为开花美丽,受到人们的喜欢,现在已经成了秋冬春三季的主打花卉,很多人都喜欢在家里养一盆,它的品种繁多,花色丰富,盛开之后,边开花连长花苞,一茬花可以持续开二十多天,观花期长,寓意吉祥,还有一定的净化能力,家里养一盆,不管放在客厅还是卧室都很合适。

养得好的蟹爪兰,现在大多已经长出了花苞,特别是花市上出售的蟹爪兰,花苞已经很大,看着特别喜人,而我们自家养的蟹爪兰,大多刚刚从休眠中醒来,正在长新叶片,有些人养的蟹爪兰,新叶长出就带开花,而有些人养的,新叶年年长,就是不开花,那么如何养蟹爪兰,才能让它开花整齐,花量大呢?家里若是有蟹爪兰,现在赶紧做好这个“小动作”,开花整齐,花量大,看看你养对了吗?
这个小动作,就是新叶太多及时摘生长健壮的蟹爪兰,现在应该已经长出了很多新叶子,若是您的蟹爪兰,现在还在不停的长新叶子,那么咱们就要及时把它正在长的新叶子给摘掉,摘掉新叶子之后,大概25天左右就能冒出花芽。
为什么要把新叶子摘掉呢?主要原因有3点1、新叶子不会开花蟹爪兰的新叶子是没有开花能力的,它只会在健壮饱满的老叶上开花(老叶子一般需要长出1-2个月才具有开花能力),所以现在的蟹爪兰若是还正在长新叶子,最好把新叶子摘去,不然等新叶子长到有开花能力再促花,就需要再等很长时间。
2、新叶子会消耗养分,影响老叶分化花芽植物的生长和开花都需要消耗大量的养分,一般情况下,两者不会同时进行,若是一边长新叶子,一边开花,那么两者都不会太好。蟹爪兰新叶子的生长,会消耗掉大量的养分,势必影响花芽的分化。
3、影响株型,花量不饱满由于新叶子萌发的时间不同,大小不一,且于吸收的强弱养分不同,有的生长快,有的则会长得慢一些,这就会造成枝条层次不齐,开花时也不会呈现整齐,饱满的状态。
摘叶子之后的养护蟹爪兰摘叶子之后,我们还要保证其它的养护做到位,才能如期的冒出花芽,后续养分充足,花苞冒不停,花色饱满,色泽艳丽。1、光照要跟上十一之后,各地的气温都有明显的降低,这个时期的蟹爪兰进入生长旺季,枝叶活性高,对光照的需求也会变大,充足的光照,能让它的枝叶更饱满,肥厚油亮有光泽,且能促进花芽的分化,所以十一之后,只要蟹爪兰生长的环境,温度低于28度,就可以全日照养护,可以把它放在家里南窗台、南阳台附近。
很多人家里养的蟹爪兰,一晒就叶子发红,并且越来越薄,变得很干瘪,若是你的蟹爪兰,也出现了这种情况,建议检查一下它的根系,因为出现这种情况,是因为肥水供养不上,缺肥缺水造成的,大多是因为根系损坏,无法吸收肥水造成的,若检查之后,根系腐烂,可以把健康的叶片摘下,重新扦插,不管是水插还是土插,都极易成活,只要是三叶连插,冬春时节,还是能开花的。
2、合理浇水蟹爪兰在温凉的季节,生长快,也是分化花芽的关键时期,在这个时候,它需要的水分也会加大,所以说我们要增加浇水的频率。我们也要知道,蟹爪兰极怕积水,所以我们只需要把土壤保持在“润而不湿”的状态即可,盆内切记不可以积水,以防烂根。
那么我们如何判断蟹爪兰需不需要浇水呢?可以看盆土,建议土壤四五成干浇一次透水,在浇水之前,可以扒拉开土壤看一下,也可以用一个木棍或是筷子插入花盆的三分之二处,拔出来看一下,带出来的土壤若是已经干了,就可以浇水。也可以看叶片,若是底部的叶片发灰发蔫,也可以浇水,浇透水之后,一定要控起花盆,把多余的水分及时控出,以防积水烂根。
若是实在无法掌握浇水的频率,建议入手一个养花小帮手——土壤检测仪,酸碱度,干湿情况,一测便知,室内养花必备。
3、合理施肥蟹爪兰在花芽的分化期,一定要多施磷钾肥,以促进花芽的分化。市面上最常见的磷钾肥,就是磷酸二氢钾,只要我们用的是正品的磷酸二氢钾,就能收到不错的效果。一般是把磷酸二氢钾兑成1:1000的水溶液,直接灌根或是喷施叶片,建议7-10天一次,施三次磷钾肥,要增施一次多元素复合肥,一般用3-4次磷酸二氢钾,就能看到花芽冒出。
给蟹爪兰施多元素复合肥,建议用有机肥,这主要是因蟹爪兰怕积水,在疏松透气,微酸性的土壤里才能健壮生长,而长期使用有机肥,能保持土壤的酸性,改善土壤的疏松度,且大多数有机肥都肥效温和持久,特别适合盆栽花卉使用。我个人就是使用的微生物菌剂,它主要是由肉骨粉、芝麻饼、菜籽饼,再加入一些益生菌制成的一种有机肥,营养均衡,干净无异味,特别适合用来养蟹爪兰类的多浆植物。
合理的施肥,不仅能促进花芽的分化,还能为它后期的开花,提供后续力量,让它持续的开大花。
以上就是今天分享的:“想让蟹爪兰开花,赶紧做好这个“小动作”,开花整齐,花量大”,希望你喜欢,下期再见!

源网页 http://weixin.100md.com
返回 养花技术百科 返回首页 返回百拇医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