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预告】振动调色板:多组分成像技术的分子探针
2018/4/20 16:45:00 中科院大连化物所

    

     报告时间:2018年4月23日(星期一)下午2:00

     报告地点:生物楼一楼小会议室

     报告人:陈知行 博士,北京大学分子医学研究所

    

     报告摘要:

     生物成像技术正在以革命性的势态推动人类对于生命系统的认知与理解。其中凝聚了物理学家和光电工程师在仪器方向的创新,和化学家和分子工程师在探针方向的创新。两者深入合作,互相促进,推动了成像领域的蓬勃发展。本次讲座我将介绍一类新的光学成像探针:三键振动调色板。

     顾名思义,该类分子为拉曼振动光谱量身定制。受激拉曼散射显微镜技术自2008年被发明以来,因其独特的光谱学特点得到了越来越多的关注。三键振动调色板第一次实现了三种生物大分子的活细胞成像(JACS 2014,136,8027),并和电子预共振拉曼技术的联用,展示了10种以上颜色的活细胞成像能力(Nature 2017,544,465)。

     这项研究不但为生命科学研究提供了独特的工具,同时例证了化学探针在生物成像技术中不可或缺的重要作用以及跨学科协作的巨大潜力。

     报告人简介:

     陈知行(CHEN Zhixing)博士2008年本科毕业于清华大学,获化学生物学学士学位,2007至2009年在北京大学杨震-陈家华实验室任研究助理,作为主力成员之一参与了复杂天然产物Schindilactone A的全合成。

     2014年博士毕业于哥伦比亚大学(Columbia University),期间在Virginia Cornish和Wei Min实验室发展了用于活细胞标记成像共价TMP-tag技术,和用于多组分受激拉曼成像的同位素编辑技术等一系列分子探针工具,推动了高分辨活细胞成像技术的发展。

     2016-2018年在斯坦福大学(Stanford University)Yan Xia实验室进行博士后研究,发展了一种机械力作用下全链重排为聚乙炔半导体的聚梯烯高分子。主要成果发表在Science,Nature,JACS,ACIE等期刊。陈知行博士将于2018年夏在北京大学分子医学研究所建立分子探针技术研究室并任独立研究员,博士生导师。

     点击下面链接 查看历史文章:

     大连化物所钙钛矿太阳电池研究取得新进展

     大连化物所液流电池非氟多孔离子传导膜研究取得新进展

     大连化物所柔性电极研究取得新进展

    http://weixin.100md.com
返回 中科院大连化物所 返回首页 返回百拇医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