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预告】生物质转化的六碳糠醛中枢路线——优秀校友报告(64期)
2018/6/25 16:45:00 中科院大连化物所
报告时间:2018年6月26日(星期二)上午9:00
报告地点:生物楼学术报告厅
报告人:张建,中科院宁波材料所,我所01级校友,基金委优秀青年基金获得者

报告摘要:
生物质不仅能够提供清洁能源,还可通过催化炼制过程生产稀缺的绿色化工原料,充分发挥生物基化学品的分子结构特性以衍生最大价值。
本报告从非粮生物质规模化制备的果糖或葡萄糖出发,采用新颖分子筛、纳米碳等非贵金属催化剂,经催化脱水得到中间体5-羟甲基糠醛,继续转化合成呋喃二甲酸、呋喃二甲醇等高值衍生物,尝试开发过程清洁、碳原子闭合循环的生物质转化工艺路线,打通上游农作物原料到下游消费市场的多个关键技术环节,为分子结构特征相同的单糖、多糖、多元醇高值化研究提供创新理论和备选方案。
报告人简介:
张建,中国科学院宁波材料技术与工程研究所研究员、博士生导师,基金委优秀青年基金获得者、中国科学院“百人计划”入选者、浙江省 “千人计划”入选者,担任中国颗粒学会组委、全国材料新技术发展研究会常务理事。
2001年毕业于南开大学化学系,2006年获得中科院大连化学物理研究所物理化学博士学位,2006至2009年在德国马普学会Fritz Haber研究所从事博士后研究、项目负责人,2009至2012年受聘于中科院金属研究所研究员、课题组长,2012年至今担任中科院宁波材料所科技委成员、团队负责人、催化方向负责人、浙江省生物基高分子重点实验室副主任。
长期从事催化反应机理与催化材料制备研究,在Science、Nature Commun.、Angew. Chem. Int. Ed.、J. Am. Chem. Soc.、Adv. Mater.、Nano Lett.、Chem. Commun.等学术期刊上发表论文50余篇,引用总计2300多次,撰写专著2章,申请中国及欧洲专利20余项,主持基金委优青、中科院国际创新团队、中科院重点研究项目、中科院重点部署项目、浙江省杰青、SABIC企业项目等。
点击下面链接 查看历史文章:
大连化物所在钙钛矿单晶数字图像传感器研究方面取得新进展
大连化物所在National Science Review上发表肼分解制氢研究的综述文章
大连化物所开发出新概念锂离子微型电容器
http://weixin.100md.com
返回 中科院大连化物所 返回首页 返回百拇医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