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综合】大连化物所两项技术在中科院首届“率先杯”未来技术创新大赛决赛中取得优胜
2018/7/19 18:20:54 中科院大连化物所

7月19日,中科院大连化物所海洋移动供能平台 技术和 高比能量、高可靠性锂硫电池及电池组 技术凭借其技术革新和科技创意,扎实的科研基础以及出色的现场路演表现,从625个项目中脱颖而出,与其他28个项目在第一届“率先杯”未来技术创新大赛中取得优胜。
据悉, 第一届“率先杯”未来技术创新大赛优胜项目将获得免试资格,直接入驻中科创客学院,可享受一年免费孵化服务,并且有机会进一步获得国防科技创新特区、主办单位和支持单位的课题立项支持,以及相关投资机构的融资支持等。
本次大赛由军委科技委发起,中国科学院主办。于今年1月26日启动,共170多家科研院所、社会研究机构、高校、企业及创新创业团队总计625个项目、3000余名选手参赛。经过激烈的初赛、复赛、决赛,历经半年角逐,最终有30支队伍取得最终的决赛优胜。
此次大赛以“梦想驱动、智胜未来”为主题,旨在挖掘一批极具创新的科技预见和技术;遴选一批未来20年内升级乃至颠覆传统或主流模式,对国民经济、社会发展等建设带来革命性影响的技术;发现和培育一批极具创新能力的青年科研和创业人才;探索符合我国科研院所特点、充分调动科研人员和学生创造活力、服务国防科技前沿创新的新体制机制。

“海洋移动供能平台”技术由大连化物所王二东研究员团队开发,技术创造性的利用金属/海水燃料电池构建海洋移动供能平台,实现在海洋中的持续能量供给。
金属/海水燃料电池具有电池能量密度高,可全海深工作,安全性好,成本低等特点。该海洋移动供能平台可实现自主移动,可动态的为无人潜器等装备进行能量补充,是一种全新的海洋装备能源供给模式,对大幅提高装备的水下续航能力,全面提升我国海洋综合实力具有重要意义。

“高比能量、高可靠性锂硫电池及电池组”技术由大连化物所陈剑研究员、郭德才副研究员团队开发,技术以材料研究和电池技术开发为核心开展科技攻关。
通过研究电极材料制备技术-结构分析-电化学性能关联机制,设计和研制出具有优异特性的正极,负极和电解质材料等;通过设计和优化电池的组成和结构,优化材料,部件及电池的制备工艺,开发出锂硫电池工程化关键技术,研制出高能量密度,高安全性的锂硫电池及电池组。
该技术通过对高空无人机用锂硫电池应用特性研发和实际工况测试,可研发出满足无人飞行器用高比能量锂硫电池及电池组,提高我国在无人机长滞空域的战略能力。
点击下面链接 查看历史文章:
太阳能光催化,向阳背阴也重要!
大连化物所研发的麻醉剂丙泊酚血药浓度分析仪通过日本第三方测试
大连化物所锂离子微型电池研究取得新进展
http://weixin.100md.com
返回 中科院大连化物所 返回首页 返回百拇医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