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山」主题影赛获奖作品公布
2022/6/8 17:00:00 中国国家地理
山
主题摄影大赛

2022「山」主题影赛公开征稿4周,共收稿55243张。经历多轮评选,我们从中评选出16张获奖作品。下面让我们从作品中去感受「山」背后的故事……
2022/ MOUTIAN
一等奖
FIRST PRIZE

《贡嘎·云之舞》
摄影师:杨勇
拍摄于四川贡嘎山附近雅木神山观景台。2021年12月2日傍晚日落时分,其实我本来是不去的准备在山下等朋友的,这里我实在是拍了很多次了,朋友非要上去叫我一起上去。咋说呢,或许这是冥冥之中注定的吧,有幸碰到贡嘎山日落时分天降奇云,我分别用三台相机三个不同的焦段以及无人机记录下了这一激动人心的时刻,感叹大自然的鬼斧神工。
评委说
王彤:暖阳下的蜀山之王贡嘎山,标准的金字塔山峰上顶着戴帽云,这是《中国国家地理》杂志一直以来观赏西部群山的审美取向。
刘翔:日照金山可以将太阳的暖调以及阴影的冷调形成鲜明对比,特写镜头也把帽子云展现的淋漓尽致。
张超音:受太阳辐射的增温,贡嘎山顶部产生的砧状积雨云像“一顶帽子”随峰飘动,摄影师完整地记录了砧状积雨云的形态。
二等奖
SECOND PRIZE

《银河闪耀布罗莫火山》经主办方及评委审核,本作品已取消获奖资格
摄影师:刘佳黎
在印尼爪哇岛,站在黢黑的山顶,对面就是荒凉萧瑟如外星球的布罗莫火山。满天的繁星在闪闪发亮,寂静的夜里,只有跳动的心在与星空对话。从寒冷的午夜到清晨日出,拍到了完美璀璨的银河拱桥,和晨曦映照下的火山真是绝配。
评委说
王彤:
星云下的火山群峰。近年,全球火山活动较为频繁,《中国国家地理》杂志今年也特别关注火山,从第一期的”江苏”专辑就开始了。
刘翔:
是特别的火山,也是特别的银河。作者非常巧妙的将二者呈现在同一画面当中,让画面饱满的同时,又在呈现上饱含张力与视觉冲击感。
张超音:
布罗莫火山与高空星际的色调形成一种神秘的空间感。

《云端破晓》
摄影师:贺进一
摄于西藏珠峰东坡错学仁玛附近。2020年10月初,我们进行了长达一周的珠峰东坡徒步,连续的阴雨天气让人疲惫不堪。在珠峰东坡最后一站——错学仁玛,云层终于被破晓的晨辉拨开。我飞起了无人机,4张接片拍下了这令人振奋的这一时刻,地上不知名的湖泊旁的大地被前几天的白雪覆盖,太阳撕开云层中撕开了一个小口,阳光洒在了世界屋脊之上。
评委说
王彤:似一双眼睛盯着读者的双湖与远处的山峰形成呼应,光影效果也很好。
刘翔:这幅作品用非常规的竖构图拍摄湖泊与山脉,让整个作品得到饱满、稳定的呈现;日落的星芒与霞光增添了特别的一笔。
张超音:珠穆朗玛峰东坡冰川侵蚀形成的错学仁玛湖,在与远山光影的组合下,形成一张典型的喜马拉雅地貌景观图象。
三等奖
THIRD PRIZE

《雪线之上》
摄影师:孙建鑫
六月的川西高原,连续的雨雪天气让我在冷嘎措拍摄贡嘎雪山银河的计划泡汤了。行程最后一天的清晨,我钻出帐篷终于看见了久违的蓝天白云,一朵完美的斗笠云笼罩在贡嘎主峰之巅,还有山鹰在主峰的周围盘旋。我立即取出相机拍摄到了这张珍贵的照片。
评委说
王彤:此次比赛山峰特写式的照片很多。然而,评委们对这张右上方飞过雄鹰的照片格外青睐,一只小黑点一样的鹰,使氛围静默的雪山画面有了灵性。
刘翔:若隐若现,能够传递给读者一种特别的神秘感与氛围感。苦苦等待来的这片刻露出“真面目”的时刻,很巧妙的记录下这特别的景观。
张超音:摄影师对贡嘎山砧状云(斗笠云)以较慢的拍摄手法,云似绸缎滑过山峰,表现出一种宁静。

《万山来朝》
摄影师:沈晶
位于阳朔兴坪的大面山是一览漓江风光的绝佳之处,清晨站在山顶远眺,朝阳把金色的光辉洒向大地,披上了一层淡淡的晨光。两岸林立的喀斯特群峰连绵起伏,漓江到此仙境忍不住跳了个舞,拐了一个Ω字形大湾,漓江水夹杂在万山之中,曲折迂回,变幻莫测。
评委说
王彤:逆光下,光线穿过有一定湿度的喀斯特峰丛上空,形成丁达尔效应。既有摄影的光影美感,又突出了山峰的峰尖。
刘翔:云雾缭绕、霞光、以及非常壮丽的景色,这三者之间的融合撑起了整幅作品的,将其拉向高潮。引领读者一起走进这幅画面,感受大山之上的完美景观。
张超音:阳光从云中穿过,江中波光粼粼与峰林交相辉映,摄影师以逆光手法将桂林山水入化到了神奇、秀美的仙境。

《冰川的裂痕》
摄影师:ke0v0
藏传佛教四大神山之一阿尼玛卿山,位于青海省果洛州玛沁县,它是三江源国家公园黄河源园区的重要组成部分,阿尼玛卿山分布有众多冰川,其中唯格勒当雄冰川是园区内最大、最长的冰川。从空中俯瞰,巨大的冰舌从两座雪山之间曲折蔓延,在风的作用下,冰川表层出现了大量的裂痕,非常壮观。
评委说
王彤:冰川也是“山”比赛的一部分,同样也是《中国国家地理》杂志有关“山”审美的一部分。
刘翔:这是一幅很特别的冰川雪山景色,相对于传统的拍摄山脉而言,作者让我们看到了山的另外一番模样。
张超音:这是一张典型的冰川地貌图片,摄影师在高海拔处拍摄了冰川流动的影像,其侧碛在画面中也表现的非常清晰。
优秀奖
EXCELLENT PRIZE

《神山之镜》
摄影师:小澈VISION
当日清晨,远处的贡嘎云开雾散,垭口之下还出现了云海。我赶紧钻出帐篷,背上相机、脚架和无人机冲到了湖边,但是平拍只能拍下雪山倒影,下里索海(里索海有两个,分别是上里索海和下里索海)以及对面的云海都无法拍全,所以我果断在日出时分飞起无人机,将前景上下里索海,中景云海,后景贡嘎雪山一同拍下,而此时日出东升,贡嘎东侧正好有一道金光照射过来,让本不是日照金山的雪山也充满了绚丽的光感。

《太行龙脊》
摄影师:张涛
山西省长治市黎城县与襄垣县交界广志山一带,太行山脉因为重力崩塌和流水侵蚀作用,石灰岩体形成了兀立群山之上的峻峭岩体,犹如长城一般蜿蜒而去,山体平均海拔1800米以上,倾角近90°,两壁垂直形似板薄,山壁如刀削,像一条游弋在山顶上的长龙而被人们称为太行龙脊。它是典型的岭脊型墙状山,是温暖带石灰岩墙状山发育最突出的地方。

《金山叠翠》
摄影师:Michael SONG
摄于西藏波密,把相机架在铁桥栏杆上拍摄。远景为不知名雪山,中景为河流两岸树林,近景为慢门下的河水。因没带减光镜,快门速度不够慢,三张堆栈。

《长白山天池》
摄影师:唐凤中
2019年11月4日,吉林省二道白河池北区管委会长白山天池北坡,寒气刺骨。以前用相机拍摄过几次长白天池,感觉必须改变一下视角,将天池的全貌展现出来。这个季节是天池下雪的日子,但是在山上等了几天,没有等着大雪。用飞行器拍摄了几幅天池接片,前后用时一个多小时。一幅接片一块电池不够用,飞回起飞点时必须记住拍摄的经纬度和高度。换好电池后再飞到上一块电池经纬度信息从而达到相同的视点继续拍摄。到后来手指发硬,没有知觉,勉强拍完。

《向山而行》
摄影师:李珩
珠穆朗玛峰北坡,中绒布冰川的冰碛堆上,旅行者正向着雪山的方向前行着。长焦压缩了距离,其实人与山之间还隔着好几公里的冰塔林。雪山的存在,就是在提醒着人类的渺小。在雪山的“王的注视”下前行,是荣幸,更是敬畏。

《沙峦起伏》
摄影师:Str_Zander
在蒙甘交界处,镶嵌着一颗金色的宝石,它就是我国第二大沙漠——巴丹吉林。巴丹吉林沙漠是世界上海拔最高、相对高度最大、湖泊最多、鸣沙声最大的沙漠,因此它所形成的景观也极为独特。深入沙漠腹地,呈规律排列的巨大复合型沙丘连绵不绝,宛如沙涛巨浪卷起,又宛如刀刃蜿蜒曲折,沟壑纵横,层峦起伏,沙壁如峭,在夕阳的光影下,层次分明,蔚为壮观。

《仙境九华云缥缈》
摄影师:濮盛谊
2021年4月28日拍摄于安徽省池州市九华山风景区,在莲花峰采用大疆御2拍摄,清晨的阳光照射在整个九华山群峰之上,流云漫步,云雾缥缈,在群峰中营造神秘的氛围,也凸显出主峰(独秀峰)的魅力,是难得一见的九华山美景。

《亚丁》
摄影师:Charlie Seed
拍摄于四川省甘孜藏族自治州稻城亚丁景区,当时从景区的最顶部返回乘车点,阳光正好在从西边照射过来,在雪山上投下了前面山峰的阴影,再加上山峰上的红色裂缝十分的奇特,特意停留拍下此张照片。

《Changing the hat》
摄影师:Mark.C
拍摄于日本静冈县静冈市骏河区。初春的富士山地区由于南阿尔卑斯山冷空气和太平洋上空的暖气流的对流,会出现帽子云。这次发生的斗笠云实属罕见。当天,当地的电视台和报纸都作了报道。我当时刚好在外办事,抬头一看发现山顶上的云层出现了转圈的现象,估计出现斗笠云的概率会比较大。就立刻回家拿上相机往附近的百货大楼顶层车库奔去。非常幸运,拍到了罕见的气象现象。

《桂林尧山晨曦》
摄影师:苏俊
尧山位于桂林市东郊,距市中心8公里,主峰海拔909.3米,相对高度760米,是桂林市最高的山峰。尧山以变幻莫测、绚丽多彩的四时景致闻名于世,是欣赏桂林山川的最佳去处。站在尧山顶往东望,群山层峦叠嶂,峰海山涛,脚下的群山就如同一个个盆景展现在眼前,让人顿生“一览众山小”的豪情。
▼ 点击观看获奖作品展映
感谢大家对中国国家地理·频道的支持
我们下次主题影赛再见

源网页 http://weixin.100md.com
返回 中国国家地理 返回首页 返回百拇医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