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天空也有发型,会是什么样?
2023/4/25 18:45:25 中国国家地理

    

    

     在如今这个快节奏的年代,大部分人很少能够静下心来,花上哪怕几分钟,凝视我们头顶这片富有活力、气象万千的天空。

     在本文中,职业风暴摄影师刘屹靖(网名Range四方),将为大家详细解读奇特而有趣的气象景观——雨幡和降水线迹,它们就像是挂在云朵之下的旗帜或幕布,为天空带来了意想不到的“装饰”效果,但有时也会带来破坏性的灾害

    

     如果说雨幡是帅气精神的直发,

     那雪幡就是有着艺术范儿的卷发了

     有一些云层的降雨,在落向地面途中“中道崩殂”,没落地就在空中蒸发了。这种现象,气象学上称之为“雨幡”(virga),即雨滴在下落过程中不断蒸发,在云层底部形成的丝缕状悬垂物,在每一缕“丝”中,都有着数不尽的雨点。它们由线到面,织成了一面雨做的“旗帜”,你也可以称它为云端垂下的“幕布”

     此时如果再来一阵风,这面“旗帜”便会倾斜起来,在云底随风飘荡。如果云底落下的雨滴不是特别密集,此时的雨幡更像是唐代诗人贺知章笔下“万条垂下”的“绿丝绦”。不过,这个“绿丝绦”是由雨滴构成的,因此我更愿意称它们为“水丝绦”。它们看起来又像是剪成细丝状的绸缎,在云下绘出一根根优美、飘逸的线条。

     在川西甘孜藏族自治州的黑石城,星空摄影师柏乐(网名拂晓)拍摄了一张教科书级别的雨幡图片

     在这张图里,我们能清晰地看到雨幡的纹理细节,霞光恰好洒在云底与地面之间,将雨幡千丝万缕的轻柔姿态呈现得淋漓尽致——成片的雨滴在云底划出了一道道密织的线条,整体看起来,酷似一面挂在云底、随风飘荡的旗帜。

    

     太阳落山,天空的西边出现了火烧云

     东边月亮升起来

     与此同时,在摄影师的正前方(东北)

     突然出现一片密如发丝的雨幡

     正好被夕阳照亮,场面极为壮观。

     摄影/柏乐

     假如云层高度很高,或者环境温度很低,云里落出的降水粒子便可能不是雨滴,而是雪花,那么此时的幡便叫作雪幡

     雪幡在高海拔地区(如青藏高原)更为常见。因为基础海拔高,云体高度也相应更高。在低温环境下,云内水汽不断通过凝华生成冰晶,最终落出云底成为雪花。在青藏高原的一些雪山附近,我们看到的基本是以雪花为主要降水粒子的雪幡。

     例如在西藏山南市浪卡子县的喜马拉雅山上空,一位风光摄影师就拍到过壮观的雪幡图片。我们从中能清楚地看到它和雨幡的不同——如果说雨幡是一头帅气精神的直发,那么雪幡就像是略显凌乱、有艺术范儿的卷发了。因为雪花的下落速度比雨滴慢,大气中垂直方向上不同的风力,对雪幡的“塑形”效果很明显,所以雪幡的纹理会更加紊乱,没有雨幡那么顺直。

    

     图为西藏山南市浪卡子县喜马拉雅山上空的罕见画面:太阳将呈“T”字形的幡状云照射得熠熠生辉,而一轮明月悄悄地从幡状云上方探出头来,这是一幅罕见的幡状云加日月同辉的画面。而且,更奇特的是,幡状云下面的“幡”是卷曲的,因此这很可能是雪幡。

    

     要是降水粒子更密集,

     幡状云就会演变为降水线迹云

     那么,为什么会出现雨滴或雪花无法落地的情况呢?

     我们知道,云是悬浮在空中由大量水滴、冰晶或兼由两者组成可见的聚合体,当水汽不断凝结(凝华),使它们增大成为雨滴(雪花),而上升气流无法顶托住这些水滴或冰晶时,它们便会从云底掉下来,形成雨滴或雪花。落出来的这些降水粒子在接触到云外大气的那一刻,就会开始蒸发或升华。所以,如果这些降水粒子的量太少,亦或是下落过程中接触的空气太过干燥——相对湿度过低,少量的降水粒子就会因为蒸发/升华速率过快,而在落到地面之前就半途夭折,这便是雨幡(雪幡)出现的核心条件:降水粒子太少,云外大气又过于干燥。

     除此以外,还有一种情况,也会导致雨幡(雪幡)的形成,那就是雨滴或雪花开始下落的高度太高。例如一些高积云,高度可达四五千米,这意味着云内产生的降水粒子,会经历一段很长的落地时间,因此和云外大气充分接触的时间也很长。此时大气不一定非常干燥,但降水粒子依然无法落地,在落地前就已蒸发或升华。

    

     图为产生雨幡和降水线迹的主要云属示意图

     资料来源/张超、王燕平、王辰编著《云与大气现象》

     从原理上说,一旦满足了“有降水粒子下落”加上“大气干燥”这两个条件,任何种类的云都可以产生幡。在我国冬天寒潮南下时,漫天出现的灰白雨层云,或者是在一夜大雨过后,第二天天晴时出现的层积云,甚至是“天上鱼鳞斑,晒谷不用翻”的高积云及卷积云,都可以产生“幡”

     “幡”作为云的一种附属结构,与云体原本的名字结合在一起,称为“幡状云”,由此衍生出“幡状积雨云”、“幡状层积云”、“幡状高积云”等一系列名称。我见过很多种的幡状云,其中有一种云形成的幡状云给我留下了深刻印象。这种云的学名叫悬球状云,也就是俗称的“乳状云”

    

     图是在甘肃敦煌上空,出现了拖着长长尾巴的“水母云”(也叫胡子云),这是漏光高积云产生的雨幡(或雪幡),主要是由冰晶和液滴构成。在我国西北地区,如果看到幡状高积云,通常表明空气比较干燥,近期不会产生落到地面的降水

     摄影/何敏仪

     它看上去就像一个个球或袋子悬挂在云底,有时是零散几个,个头也不大,有时可能密布整片天空,个头大且光滑饱满。乳状云是一种附属云,可以附属出现在其他主要云属之下,例如高积云、高层云、卷云等。

     但是,在一些情况下,乳状云会因某种原因破碎,然后变成“幡”,甚至可以成为接地的降水线迹。具体是什么原因导致乳状云破碎的,目前也没有定论。

     正所谓“众人拾柴火焰高”,对于雨幡(雪幡)而言,也可以比喻为“众幡下落轨迹长”。雨幡(雪幡)的触地过程,实际上是一场降水粒子和干空气的拉锯战。当越来越多的降水粒子开始从云底落下,“幡”的先头部队通过蒸发/升华作用,不断与下落途中的干空气对抗,用自己的“牺牲”换来下方空气的湿润,为后面继续落下的降水粒子铺好了一条“康庄大道”。这样一来,后面的降水粒子就能在一个相对湿润的大气中,落到更低的高度。

    

     图为日喀则市康马县出现的降水线迹云

     摄影/陈业伟

     当降水粒子触地的那一刻,成为人们可感受、也是气象观测设备可监测的雨滴或雪花时,降水粒子所属的云便不再叫“幡状云”,而是“降水线迹云”。尽管此时在远处看,它可能还保留着“幡”的外观,但由于已满足了气象学上降水的定义,因此不再称为“幡”了。在触地的降水线迹里,降水粒子比雨幡更密集,所以降水粒子能抵达地面,在云底与地面之间,刻画出许多长长的线条。

     在野外,我经常看到,降水在雷暴云底和地面间,画出一道道清晰的降水线迹,配合空旷的草原或平原地景,形成了令人震撼的气象景观。

    

     在雷暴云底部,降雨在云底和地面之间划出了一道道清晰的降水线迹,此刻云端电闪雷鸣,配合地面大片的油菜花海,场面极为震撼

     摄影/吴正杰

    

     跟着雨幡追彩虹,

     是我在野外尝试的拍摄新思路

     说到这里,就不得不提中国的“赏幡胜地”了,主要分布在西北地区、青藏高原以及东北的呼伦贝尔等区域。因为这些地方远离海洋,或是海拔较高,来自海洋的暖湿气流不易抵达,造成这些地方长期干燥,降水量不及我国东部。再加上这些地区有开阔的视野,因此也就成了观赏幡状云的绝佳场所。

    

     风暴“雨幕”景观:巨大的弧状积雨云,似一堵云墙一样快速袭来,降水线迹在空中像丝绸般洒向大地。

     摄影/安久

     由于人口密度低,大气中来自人类活动产生的细颗粒物较少,再加上相对湿度较低,气溶胶无法有效进行“吸湿增长”,因此西北和青藏高原的能见度也远高于我国东部地区,空气十分通透。

     在这样的能见度条件下,如果日落前后出现幡状云,且周围没有太多杂云与高山遮挡,夕阳光以极低的角度照射到上面,我们就能目睹一场震撼的“火烧幡状云”,甚至能看到从金黄色到深红色的颜色渐变。如果角度合适,我们甚至能看到雨幡之上挂着一道明亮的彩虹。

    

     火烧幡状云

     摄影/安久

     有一次,我在内蒙古呼伦贝尔“追风暴”失败,因为当天的风暴并不强,刚奔着一个去追,结果不久后它就消散了。为了不“空手而归”,我想到了换一种思路——追彩虹

     我开始关注当天处于消亡阶段的雷暴云,它们正在不远处产生雨幡或降水线迹。我决定去有太阳的那一侧尝试拍摄彩虹。在我穿过风暴底部后不久,阳光突然洒了下来——我回头一看,一道明亮的彩虹正挂在被阳光照亮的降水线迹上

    

     阳光照射在雨幡和彩虹上,前景是草地和牦牛,

     气象景观是云端飘荡的雨幡,

     天上的雨幡与地上的经幡遥相呼应

     摄影/杨桦

     因此当阳光斜射时,如果我们找到太阳光的方位,再结合雨幡或降水线迹的位置,就可以“追”到彩虹:只需要移动到雨幡被太阳照射的那一面,调整好和雨幡的距离,就有可能目睹壮丽的彩虹景观。如果运气够好,甚至能看到“双彩虹”、“附属虹”等特殊现象。

    

     青海海西蒙古族藏族自治州茫崖市冷湖镇的俄博梁,分布着大面积的雅丹地貌,就在这个气候极为干旱之地,摄影师竟然意外地拍摄到了壮观的雨幡彩虹景观。

     摄影/关晓东

     还有好几次,我乘坐民航飞机时,在空中“偶遇”了幡状云。在阳光照射下,这些幡状云上甚至都出现了昙花一现的正圆形彩虹(实际上完整的彩虹圈就是圆圈)。

    

     飞机窗外一片云下悬垂的雨幡和太阳映射出的一段彩虹

     摄影/黄新宇

    

     雨幡伴随下击暴流,

     在地面形成了一堵沙墙

     尽管雨幡和降水线迹看起来很美,但不得不提的是,雨幡也可能伴随着一种具有破坏性的灾害性天气现象——下击暴流。在有雨幡的对流云下,有时会有一股强烈的下沉气流,在触地后迅速向四周扩散。如果这股强下沉气流在地面扩散后,产生8级(17.2米/秒)以上的雷暴大风,就可以称这股下沉气流为“下击暴流”(按大气环境的干湿,下击暴流可分“干”和“湿”两种,按尺度还可分为“微”和“宏”两种)。

     对于湿下击暴流,它就像是从高处倒下一盆水,尔后在地面向四面八方炸开,水花四溅。

    

     下击暴流形成示意图

     在干燥环境下,由于云内降落的雨水(雪花)蒸发(升华)的速率很快,吸热制冷的效果也显著。蒸发/升华需要大量吸热,导致空气温度急剧下降,冷空气密度比周围空气密度大,雨幡下部就会产生强烈的、肉眼看不到的下沉气流。再加上本身雨雪粒子的拖拽作用,下沉气流就会快速下降,在近地面迅速向周围扩散,产生吹向四面八方的强风。这就是产生干下击暴流的基本原理。

     2022年7月24日,我正在参加一个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点项目的气象外场观测试验,承担风暴科学摄影的职责。那一天我在内蒙古鄂尔多斯,有幸拍下了风暴云底雨幡所伴随的干下击暴流,在地面掀起扬沙的全过程——当我按下相机快门,进行延时拍摄时,云底的雨幡才刚刚到达地面,但不到一分钟后,雨幡的接地点竟扬起了一道沙尘。随后沙尘越来越高,成了一堵沙墙,向我的拍摄地靠近。尽管下击暴流没有正面朝我而来,但现场同样是狂风大作、黄沙漫天的景象。

    

     外表“温柔”的降水线迹,

     却能伴生极具破坏力的下击暴流

     摄影/刘屹靖

    

     变形的“雨幕”,

     是“湿下击暴流”存在的有力证据

     有时候,当水汽条件较好时,对流云内产生的降水强度非常大,此时从远处看,暴雨降落的区域已不太适合用“降水线迹”去形容,而是像一道暗灰色或暗蓝色的帘幕一样,连接着天地,此时便可以用“雨幕”来称呼它。

    

     在一些热带地区海面上,由于高温环境,水汽充沛,热力条件好,常有孤立的雷暴单体出现,云底容易形成壮观的降水线迹

     摄影/孙智韡

     如果在雨幕里还存在下击暴流,那么这股下击暴流便是“湿”的下击暴流。为拍摄多角度的风暴影像,我曾多次穿过湿下击暴流,到风暴的另一头去拍摄。在湿下击暴流内,暴雨常常大到车子的任何雨刷器都无济于事,能见度可能就几十米。

     假如你置身于湿下击暴流的雨幕之外,就能够看到,这种雨幕底部的外形,其实并不是半空中那种几乎垂直地面的状态,而是向外侧逐渐“撇”开,撇开那部分的远端甚至会“卷翘”起来,这是雨幕内存在强下沉气流的直接证据,而雨幕中的万千雨滴,便勾勒出了这股下沉气流的外形——这种底部向两侧撇开并卷翘起来、甚至整体呈梯形的雨幕,便是“湿下击暴流”的视觉体现。

     前年7月的一天,在内蒙古包头市达尔罕茂明安联合旗,我见证了一团风暴,从开始降水到最后产生下击暴流的全过程:这团正在迅速膨胀的积雨云,一开始底部十分“干净”,连雨幡都没有。随后我迅速下车摆好相机,按下快门开始拍摄延时序列时,雨幡已经快触及地面了;就在雨幡接地后2分钟,下击暴流现身了,雨幕底部一下就变成往两边“撇”出去的形态,远端也卷翘起来。而这幅经典的湿下击暴流影像,如今已成为许多气象专家、学者的教学案例

    

     图为非常典型的湿下击暴流。它虽然外形看起来与雨幡、降水线迹相似,但各自属于不同的天气现象。

     摄影/刘屹靖

     下击暴流的突发性和局地性都很强,并且不局限于雷暴云中——一些比较浅薄的高积云或层积云,也会产生下击暴流。它是威胁飞行安全的大敌,曾造成不少事故。有时候这些积云和它们下方的雨幡看起来毫无威胁,一旦飞机飞进去,就可能会被下击暴流袭击。尽管下击暴流的预报至今仍是世界级难题,但已有国内外专家学者,研究出了预警及探测下击暴流的算法。

     当然,大部分的雨幡是不会对地面产生危害的,因为伴随的下沉气流可能因为位置太高,或强度太低,而根本无法抵达地面。对于一些特别靠近地面的雨幡,只需要关注雨幡下方地面附近,是否存在明显的尘土扬起的情况——如果有,说明云内有很强的下沉气流在近地面向四周扩散,导致强风的发生;如果没有,我们则不用担心强风的威胁,可以悠闲地欣赏雨幡带给我们的震撼和美……

     本文选摘自《中国国家地理》2023年4月文章:

     《天空之“幕” 云端垂下“水丝绦”》

     撰文/刘屹靖

     审稿专家/卞建春 中国科学院大气物理研究所?研究员

     责任编辑/雷东军?图片编辑/雷东军

     全文阅读请点击下图购买杂志

     ▼

    

     本期目录,精彩提前知

     卷首语

     中国三个紧邻但差异如此巨大的地方

     撰文/单之蔷

     围绕贡嘎走一圈, 意义何在?

     撰文/单之蔷

     坐上动车去老挝

     改变许多人生活的中老铁路

     撰文/张汇 摄影/徐晋燕 等

     重走百年滇越铁路

     探访魅力犹存的人文闪光

     撰文/王跃?王牧 摄影/王牧

     追寻“海兔家族” “金三角”海域中的“幽灵、花朵、蝴蝶和毒师……”

     撰文/曾薇薇 摄影/付亮 等

     探源犍陀罗 犍陀罗考古来了中国人

     撰文/邵学成 摄影/孙志军 等

     4700万年前的神秘转折 夏威夷—皇帝海山链的“大拐弯”成因之谜

     撰文/秦昭

     天空之“幕” 云端垂下“水丝绦”

     撰文/刘屹靖

     黄猄蚁 住在树冠上的蚁中力士

     撰文/冉浩 摄影/唐志远 等

     云南楚雄 真正的“侏罗纪公园” 在中国

     撰文/王蕾 摄影/葛蔼 等

     点击此处购买

     微信编辑:广平

     设计:巍巍

     话题

     你还见过哪些有趣的云呢?

     来评论区聊聊吧

    

     2023年01月丨它的再次蓄力,能让江西重回巅峰吗?

     2023年02月丨

     在江西,走进地道古徽州

     2023年03月丨

     从福建石沪到“海峡石沪群落”

    源网页  http://weixin.100md.com
返回 中国国家地理 返回首页 返回百拇医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