考研笔试专业第一,却落榜遭调剂
2023/3/7 17:30:00 丁香医学生

     时间过得很快,一年又一年的考研大军持续不断。有人欢喜有人忧,无论是什么样的成绩,现在都要着手准备下一步。

     当然,如果有即将考研的同学,也可以多看看他人经验,毕竟考研还是个信息战

     考研不仅是考生的事

     这事发生在我身上也挺魔幻的,人生果然是大起大落落落落落

     主要还是当时不懂得给自己留一个退路,不懂得研究生导师在选择学生时有绝对决定权,也过于自信了。

     作为一个双非医学生,当初报考一所 985 院校,真是初生牛犊不怕虎。

     网络上有非常多成功的案例,但这里只聊我的考研经历,也总结了一下考研整个历程,哪里优秀值得保持,哪里拙劣需要改进。

    

    图片来源:视觉中国

     备考过程

     首先聊聊怎么考上第一的,并且是唯一一个过线的同学

     大四医学生都是在医院实习,按时上下班,轮转不同科室,上班没什么时间复习。(插一句,本人是医学检验专业。但是好在医院有提供一个月考研假,可以考研后再补上)

     报名前期更多是跟风考研(现在也还是很多同学没有完全想清楚自己要走的方向,看到大家都在考研就想试试)。

     转折发生在我对象很诚恳的跟我说,一起考研吧,如果两个人步调不一致,很容易走散。这,怎么说呢,我立马收心好好复习。

     「决心」

     决心真的很重要,下定决心好好复习后,真的是抛开了所有娱乐,两个月的时间里只剩下学习。

     上班时如果不是很忙,我会跟老师申请能不能到休息室看书,一般老师都会批准,特别是现在考研大军如此庞大(当然也不全都会)。那会上班就是想尽一切办法抽出时间来看书。

     到了考研假期,跟一起考研的舍友每天八点起床去图书馆看书(考试氛围很重要,可以多交一些研友,相互鼓励监督)。

     每天排满各种复习,只会焦虑还没背下知识点,倒从没想过考完之后会发生什么。

     「专业」

     其次,我深知自己几斤几两重,热门专业毫无优势

     我在浏览报考专业的时候呢,注意到遗传学,正好赶上二胎开放之后我身边有太多人都在生二胎,所以觉得遗传学应该很有发展前景。

     在选择专业的时候要清楚认识自己的能力,保守一点选择比较偏门但不会很冷门的专业。可以在报考的时候多了解一下每个专业以后大致的就业方向和发展前景等。

     报考的时候也要看一下考试科目,需要复习几本书,想清楚自己能不能啃下所有知识点。如果自己抽不出那么多时间看书学习,比如我总共只有一个月是完全可支配时间,可以考虑一下复习科目比较少的专业。

     比如我当时报考的遗传学专业,考试科目为生物化学与分子生物学、细胞遗传学、英语和政治(这也是当时选择报考这个专业的一个很重要的原因)。

     复习的时候一门心思只在学习上,想要拼尽全力,尽人事,成败在天。所以成绩公布的时候万万没想到竟然是第一,唯一一个过线是我后续找导师的时候知道的。

    

     图片来源:视觉中国

     「导师」

     成绩出来之后,就开始给导师发邮件了。

     当时查了一下学院里本专业的导师,发现只有一位老师是做遗传学基础研究的,其他几位导师是研究生物信息学方面的。

     作为一个医学生,在生信方面确实知之甚少,所以第一封邮件是发给了基础研究的导师,但是很遗憾,这位老师在我那年没有招生名额。紧接着就转投第二封邮件。导师们都挺好的,我没多久就收到第二位老师的回信了。

     因为成绩比较可观,我很快就跟老师见面了,交谈过程中还是很愉快的,老师也直接说了没有生信背景学起来会很吃力,但是老师确实很希望能有一位医学背景的学生(其他学生都是计算机相关专业)。

     这位老师也很爽快的就让我加入他的实验室先接触一下生信。

     事情到这都进展的过于顺利,以至于让我沉浸在各种开心幸福以及美好的未来当中,以至于我没有意识到其他专业开始第一轮调剂复试了,我第一轮正式面试都还没开始

     此外,完全没有生信背景对我来说确实是很大的劣势,那些计算机类的代码真的挺难懂的。

     到后来正式面试时,我才知道和我一起面试的是其他专业调剂的学生,而我面试的过程表现的也不好,一些生信的问题确实不会。

     「被淘汰」

     于是,面试两天后,我被刷了。

     理由就是我过于缺乏生信知识,以后会很难上手。这对当时的我冲击是非常大的,因为我是唯一一个过线的学生,且与导师交流过程中的各种明示暗示,让我天真的以为我已经成功了。

     那会儿真正体会到命运的喉咙扼在他人手中的滋味,我是否成功只在于一个人的一句话。

     后来了解到,院校对学生的权益没有提供具体保障,考研就是学生与导师之间的博弈,与院校关系不大。所以无论排名如何,我个人建议还是需要多联系一下其他老师。

     因为面试的时间确实太晚了,大概是三月底,其他相关专业也基本上完成了调剂,我只能找其他院校的调剂了。好在成绩还行,最后也读上了检验相关的基础研究。

    

     图片来源:视觉中国

     经验总结

     1. 选择报考专业的时候一定要掂量自己的能力,不要好高骛远。

     2. 人总是有懈怠期,个人觉得专注的复习时间不要太长,而是讲究效率为上。三到四个月的专注复习期比较有效。(能够完全抵住各种诱惑,一腔热血的时间)

     3. 考试氛围很重要!那个时间身边人都在努力攀登,你一定会被感染的。

     4. 成绩出来后,无论什么排名,什么成绩,一定要多接触几位老师!!!这几年考研大热,一般只有学生无导师,导师一般不缺学生。多接触几位老师呢也能更清楚自己的优劣势,自己的目标。

     5. 复试的时候要好好复习,如果是跨专业,那么要好好考虑清楚,自己的能力能不能让导师看上,不要错过一些其他更适合的专业。

     希望我这一半成功一半失败的经历能帮助到已经拿到成绩,或者是打算考研的所有医学生们,提前祝福大家成功上岸,还是超喜欢的专业!

    

     23 年考研复试、调剂如何准备?

     ?点击「阅读原文」查看资深老师直播讲解~

    源网页  http://weixin.100md.com
返回 丁香医学生 返回首页 返回百拇医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