乳酸高达 12.9 mmol/L 如何抢救?就看这三步!
2023/3/12 17:30:00 丁香医学生
病例回顾:
最近呼吸重症监护室收治了一例患者:
92 岁老爷爷,既往有脑梗病史,已卧床 2 年余,2 年前能正常交流,随着时间推移,出现不认人,不能正常沟通交流,进食水呛咳。
近 1 周家属发现患者不愿进食,意识状态变差,精神萎靡,入院当日出现意识不清,由 120 抢救行气管插管机械通气后收入重症监护室。
查体:神志不清,呼吸机辅助通气下,心率 113 次/分,血压:83/47 mmHg, 末梢血氧饱和度 93%,急查血气分析:PH 7.11,PO2 65 mmHg,PCO2 49 mmHg,碳酸氢根 15.6 mmol/L,血乳酸达到惊人的 12.9 mmol/L。如此高的血乳酸,死亡率非常高,需立即处理。
(▲▼ 上下滑动查看全部内容)
那么是什么原因导致患者乳酸明显升高?该如何处理?
一、乳酸的概念及生成代谢机制
乳酸 (lactate) 是糖无氧酵解的代谢产物,糖酵解是细胞广泛存在的代谢途径,机体所有组织均能糖酵解产生乳酸,特别是在耗能较多的组织细胞如神经细胞、脑、骨骼肌细胞和血红细胞内更加活跃。其能反映机体组织氧供及代谢状态。
人体正常情况下每天只大约产生 15~20 mmol/Kg 乳酸,能被肝脏,肾脏清除。肝脏通过合成糖原和乳酸经丙酮酸途径进入线粒体氧化供能,在乳酸清除中占有重要的地位,不仅清除量大,占 50%~70%,且速度快。
肾脏在乳酸增高时清除乳酸能力不断增加,其机制是既通过丙酮酸途径进入线粒体氧化供能,及进行糖异生,又通过肾小管分泌随尿液排出。
机体正常进行有氧代谢,葡萄糖会转化为丙酮酸,丙酮酸进入三羧酸循环,产生 ATP 供能。一旦组织血流灌注不足、乏氧等导致供氧不足,则糖发生无氧酵解增加,丙酮酸大量转化为乳酸,导致乳酸异常升高。
二、高乳酸血症的类型
根据乳酸的光学同分异构体类型,高乳酸血症可分为 L-乳酸和 D-乳酸高乳酸血症,临床绝大多数为 L-乳酸增高。若非特别指明,高乳酸血症均指 L-乳酸增高。
根据是否由组织缺氧引起,将 L-乳酸高乳酸血症分为两类 —— A 型和 B 型。A 型指由组织缺氧引起的高乳酸血症,B 型指无组织缺氧的高乳酸血症。临床以 A 型最常见,B 型相对较少。
A 型高乳酸血症的常见病因包括:
1、各种原因导致的休克,如脓毒性休克、心源性休克等;
2、局部灌注不足:如胃坏死和其他原因的内脏缺血、大动脉血栓栓塞等;
3、其他原因导致的组织缺氧:如严重低氧血症、严重贫血、一氧化碳中毒、糖酵解增加(剧烈运动、颤抖)、癫痫发作等。
B 型高乳酸血症的常见病因包括:
1、某些后天获得性疾病,如糖尿病酮症酸中毒、肿瘤(白血病、淋巴瘤、嗜铬细胞瘤等)、获得性免疫缺陷病(艾滋病)、严重肝病、肾衰、脓毒症、硫胺素缺乏等;
2、药物和中毒,如对乙酰氨基酚、β-受体激动剂、氰化物、胰岛素、硝普钠、核苷酸逆转录酶抑制剂(如齐多夫定、恩替卡韦)、双胍类药物(如苯乙双胍、二甲双胍)、异丙酚、水杨酸盐、有毒醇类(如甲醇、乙醇、乙二醇、丙二醇)等;
3、遗传性代谢疾病(inborn errors of metabolism,IEM),如丙酮酸氧化障碍、氧化磷酸化障碍、糖原代谢及糖异生障碍等。
D-乳酸高乳酸血症更少见,主要原因是消化道内大量碳水化合物类食物积聚、细菌过度繁殖,D-乳酸生成增多并经肠道吸收入血,而人体缺乏 D-乳酸代谢所必需的 D-LDH,使其在体内堆积导致高乳酸血症,多见于短肠综合征。
糖尿病酮症酸中毒可由于血糖严重升高导致细胞过量摄取葡萄糖,激活糖代谢的甲基乙二醛途径,使 D-乳酸生成增多。摄入过多的丙二醇也是 D-乳酸增高的原因之一。
了解乳酸升高的各种原因后,我们来分析一下这个病例。该患者来诊时意识不清,血压明显下降,心率增快,符合休克表现?完善头部,胸部,腹部 CT,明确有无脑出血,有无感染灶,结果提示:患者双肺多发斑片影,以双肺下叶背段为著伴下叶实变,双侧胸腔积液。
常规化验:白细胞 16.2 × 10^9/L, 中性粒细胞分数 90%,CRP 182 mg/L,降钙素原 10.5 ng/mL, 血肌酐 119 μmmol/L,尿素氮:13.5 mmol/L,可明确诊断为重症吸入性肺炎导致的脓毒症,并出现脓毒症休克。
患者此时出现了呼吸衰竭,氧合指数仅有 92 mmhg,在休克及严重乏氧的双重打击下,导致了血乳酸明显升高。
那么,乳酸升高对人体有何危害?针对不同的乳酸升高原因又该如何处理呢??点击「阅读原文」查收乳酸升高的抢救干货~
源网页 http://weixin.100md.com
返回 丁香医学生 返回首页 返回百拇医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