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单位!「双一流」,发 Nature
2023/4/23 17:30:00 丁香医学生

    

     苏州大学王殳凹教授、王亚星副教授,科罗拉多矿业学院 Thomas E. Albrecht-Sch?nzart 教授和清华大学徐超副教授团队的合作成果「Ultrafiltration separation of Am(VI)-polyoxometalate from lanthanides」于 2023 年 4 月 20 日发表在《Nature》期刊上。

     苏州大学放射医学与辐射防护国家重点实验室副研究员张海龙、硕士研究生李奡以及博士后李凯为该论文工作的共同第一作者。

     苏州大学王殳凹教授、王亚星教授、清华大学徐超副教授以及美国科罗拉多矿业大学 Thomas E. Albrecht-Sch?nzart 教授为共同通讯作者。

    

    图源:nature

     目前,能源短缺危机以及碳排放问题正让世界各国重新审视核电发展的重要性。

     然而,作为核能可持续发展的前提,如何安全高效处理处置核燃料循环所产生的强放射性核废料,仍是尚未解决的世界性难题。

     研究团队从六价镅的配位化学性质出发,设计了一例可精准匹配六价镅配位构型的无机缺位多酸簇合物。

     该多酸簇合物通过与六价镅离子间的强络合作用形成水溶性纳米级复合物,从而率先实现了水溶液中六价镅的超长时间稳定。

     研究团队据此发展了一种基于镧锕物种尺寸差异的新型超滤分离方法(图 1),可潜在应用于我国乏燃料后处理、放射性污染控制、放射性同位素分离纯化、放射化学诊断分析等系列重要任务中。

    

     图1:从镧系元素中分离镅示意图

     研究表明,核废料经过铀钚分离后对于环境危害最大的是次锕系元素镅,其具有多个长半衰期放射性同位素(如镅-241 和镅-243)。

     镅是核能发电过程的副产物,也是核废料长期放射毒性的主要来源。

     镅的分离嬗变技术是目前最受认可的处置方式和研究热点,其核心思想是将镅进行高效分离并通过中子嬗变使其变为低毒性、短寿命的核素。

     此技术如能实现,将使得核能开发对人类社会带来的负面效应大幅降低,因此对全球核电的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内容来源:苏州大学

    

    

    源网页  http://weixin.100md.com
返回 丁香医学生 返回首页 返回百拇医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