离谱!北大研究生偷同门论文,挂了 3 个武大路人的名字发表
2022/7/28 9:00:00 丁香园
白送的 SCI,你敢要吗?
2020 年,爱思唯尔旗下一本影响因子接近 6 的期刊 Future Generation Computer Systems 撤稿了一篇论文,而撤稿的原因竟是论文署名的 3 位作者表示自己压根儿就没参与过这篇文章,所以申请撤回。

图片来源:Future Generation Computer Systems
这一「离离原上谱」的撤稿事件,直接被评为当年的「学术圈年度沙雕新闻」之一,而当初那个伪造通讯作者邮箱地址的始作俑者至今也没被找出来。
据小木虫论坛的网友爆料,北京大学化学与分子工程学院的一位研究生利用网络盗取别人的论文并发表。但署名的作者既没有原作者,也没有自己。而是直接白送给远在千里外的武汉大学化学院的 3 位无辜路人......

图片来源:小木虫
顺着网友提供的线索,不难找到这则奇闻的最初来源。
2007 年 11 月,European Journal of Inorganic Chemistry 杂志在官网发布了一份声明,撤稿了一篇题为 Ultra-Simple Synthesis of Ordered Mesoporous γ-Alumina: High Thermal Stability and Catalytic Activity 的论文。

杂志刊登的撤稿消息|图片来源:European Journal of Inorganic Chemistry
根据声明内容,事情原委大概是这样的:
北大的这位同学利用某些高超的「黑客」手段,先是从同门师妹的电脑里偷取了一份论文草稿,接着又伪造作者身份,以武汉大学化学院一课题组的名义将这篇文章发表在 2007 年 9 月 4 日的 European Journal of Inorganic Chemistry 杂志上。
整个过程悄无声息,却硬生生拉了 5 个人下水。
但世上没有不透风的墙。仅仅 2 个月后,这篇严重涉嫌学术不端的论文就被杂志出版商发现并撤回了,事件的始作俑者也受到了北大的严厉惩罚。
为什么偷了别人的劳动果实还要如此霍霍?期刊的撤稿声明对此语焉不详,引起了不少吃瓜群众的各种猜测。
但由于年代久远,事情的真相已经不得而知。
好在,事情发生后的第 2 年,论文原作者将这篇失而复得的文章重新整理一番,最终发表在了化学顶刊 JACS 上,有着 500 多次引用,这一充满荒诞色彩的学术不端事件好歹有了个圆满结局。

重新发表的论文|图片来源:JACS
策划:Lnysay、果
参考资料:
1.小木虫,《奇闻:北大一学生利用网络从别人电脑里偷取文章发表被撤》,http://muchong.com/t-655876-1
本文来自微信公众号:生物学霸(ID:ShengWuXueBa)。生物学霸是丁香园旗下科研资讯平台,生医领域头部大号。最新科研资讯 + 满满科研干货,欢迎关注!

源网页 http://weixin.100md.com
返回 丁香园 返回首页 返回百拇医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