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元支架进医院 2 年后,有医院手术总价涨回集采前
2022/11/28 17:00:00 丁香园
作者:Acca
「支架集采刚推出时所预料的事情,基本都发生了。没有预料到的,是集采两年之后还有三年。」北部某三甲医院的一位心内科主任王成骏直言。 他口中的三年,是冠脉支架集采续标的消息。11 月 9 日,国家高耗值联采办宣布冠脉支架集采续标,采购周期为 3 年。作为高值耗材集采的首次续标,首年报量超过 186 万个,比起 2020 年首年报送采购量(133 万)增加了近四成需求。[1]

图源:参考资料[1]
支架的续标价格仍是地板价:最高有效申报价为 848 元/个,其中产品申报价最高为 798 元,同之前集采所有中选的最高价持平。 熟悉的低价将记忆拉回 2020 年的冬天。首轮高值耗材国家集采在天津正式开标,铬合金冠脉支架价格从均价 1.3 万元下降至 700 元左右,降幅超过 90%。不到三个月时间,集采冠脉支架在全国各地陆续落地。[2]百元支架时代中那些细微而弱小的变化,产生一系列连锁反应,改变着医生的工作习惯和手术方式,也悄然改变着行业形态。 百元支架背后,用不起顺丰的厂商 当支架从万元降低百元,不少医生预见供应商的积极性会有所降低。 王成骏记得,2021 年刚落地那一阵,市场上的支架突然没有货,自己也停了一段时间手术。「几乎所有型号都缺,尺码不全。」据他回忆,身边的医院也都面临心脏支架型号不全的情况。「生产商和供应商相互推诿,医院也不知道究竟哪个环节没跟上。」 短暂的缺货风暴过去后,王成骏至今仍发现许多支架型号面临供应不足的情况。 心脏支架的直径大小、长度因人而异,即便有辅助检查帮助判断,医生上手术台前亦无法精确估测。然而,厂家在供货时往往关注总体数量,「小众」型号无法满足配齐需求。王成骏说到,「直径 2.25mm,或者是 4.0mm、4.5mm 的支架需求量低不好卖,目前市面上确实经常断货。」 除去缺货情况,他也明显感受到供应商热情不再。过去几个代表陪在手术室里跟台推荐支架产品的日子一去不复返。「现在是攒到量再配送。」当集采砍掉中间费用后,层层盘剥的经销商模式显得冗余。考虑到运输成本,一些供应商在配送上动起脑筋。「既然不同数量的支架运输成本相当,为什么不减少次数?有供应商跟我开玩笑,现在都不想派人给医院送货,干脆寄快递得了。就算用快递,自己也用不起顺丰。」王成骏打趣地说。 东部某三甲医院的心内科医生李军也有送货不及时的感觉。就他自己而言,一年开展五百例左右的心脏支架手术,常遇到长支架缺货。过往因高价掩盖的成本问题,在百元支架时代逐渐显露出来,长支架比短支架多出来的成本亦无法忽略。 短缺问题一直是支架集采后关注的焦点。天津市医药采购中心发布《国家组织冠脉支架集采平稳实施中选产品供应充足》提到,「集中带量采购改变原有的流通模式。集采前支架价格虚高,支撑了配送企业提供『随叫随到』、随时补货加赠送的『保姆式』服务……日前,供应链上各相关方的衔接仍在相互适应中,也使个别型号支架出现临时性短缺。」[3]

图源:参考资料[3]
不同医院因冠脉支架手术量、回款速度等情形不同,在缺货问题上亦不同。需求量大的医院不用担心短期内补货的情况,厂家亦愿意在固定时间内提供成套型号。 除了供应链的供给情况,需求端患者的经济水平也影响着支架的需求。
上海某三甲医院郭汾介绍,医院在保证中选产品用量前提下可继续采购其他冠脉支架类产品。根据上海阳光医药采购网,未中选支架冠脉支架承诺最高供货价为 7000 元。[4]「目前医院使用的进口支架价格在六千九百元左右。部分患者在进口和国产选择,仍然会选择进口的。进口支架价格虽然有下降,但相比国产仍高一些,补货也比较积极。」

图源:参考资料[4]
面对短期性的缺货,医生的应对方法是支架拼接。纳入集采的支架材质均为铬合金,不同品牌、型号拼接的支架在临床上拼接使用。「医生调整支架植入方式以取得满意的疗效,在一定程度上增加手术难度。不同品牌支架涂层上的药物可能会存在差异,但具体后果也不清楚。」李军这样解释。 增长的手术需求,减少的手术类型 耗材供应出现临时性短缺的另一面,是支架需求量的稳步增长。 根据天津市医药采购中心发布数据,2021 年 1~8 月共使用中选产品 110 万个,使用总量已超过全国全年协议采购量(107 万个),相较集采前去年同期数量(71 万个)增长 54%。[3] 对比往年手术增长数据,本次采购续标的需求量涨幅在意料之中。自 2009 年到 2018 年,中国大陆 PCI(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治疗例数从 22.84 万上升到 91.52 万,年增长速率在 10~20% 之间。[5]按照冠心病患者平均置入支架数为 1.46 个来计算,2018 年支架的使用总量为 133 万,同 2020 年报送采购量持平;此次首年续报量超 180 万,仍在预期增速。

图源:参考资料[5]
支架增长背后,不少医生切实感受到患者更愿意配合。「许多来自农村的患者经济水平不高,现在趁着支架便宜也来做手术。」北部某市级三甲医院的心内副主任医师刘依清聊到,「过去手术中出现并发症,或者是调整治疗方案,增添支架很麻烦,因为一根支架价格上万,患者不容易接受。现在术中补完支架后,术后沟通方便很多。」 一根支架带来的影响不止于此。集采前,支架数量是冠脉支架置入患者总费用的首要影响因素。[6]复杂病变意味着需要更多的支架和辅助配件,在 DRGs 付费模式下,一旦超过限额医院只能自掏腰包,做手术亏钱的情况也时常发生。 不过,王成骏也提醒,「尽管支架集采后费用下降,辅助配件的价格并没有下降。」一项北京单中心数据显示,集采后尽管 PCI 手术中支架费用已大幅度降低,但目前 PCI 手术的主要费用仍集中在材料费用上,约占 58.39%。[7] 刘依清则明显感受到部分医生做手术没那么积极。遇到手术风险大的复杂病变,科室里的医生会建议患者去更好的医院接受治疗,或者告知患者,让其考虑去心外接受诸如搭桥手术的治疗。 行医十多年,他接触介入手术不过六七年的时间,在 PCI 手术的领域算不上资深。科室里的主任过去不愿让他碰这类支架手术,集采后他做手术的机会变多,一天最忙的时候也要做三四台。「算是打破『技术壁垒』,有利于年轻医生的成长。」 王成骏认为主任掌控手术历练机会的情况在部分地区确实存在,集采后可能会影响部分术者的积极性。但谈到这个话题,他最先想到的还是急诊手术。
根据中国心血管健康与疾病报告,2018 年中国大陆 PCI 急诊介入治疗占 45.9%。[5]「毫无疑问,急诊 PCI 是救治急性心脏事件的首选措施。然而,过去有些地方的急诊手术资源有争夺的迹象。急诊患者效益较好,算得上是『优质病源』。如果能够把院前病源分配关系理顺,争取到优质病源,无论对科室还是对医院来说都是好事。」
现在,王成骏了解到一些医院不再积极做心梗急诊手术。「如果处于断货断码情况,医务人员会预先判断耗材能否支撑得起一台手术,避免发生医疗安全事故。」 除去医疗安全的考虑,郭汾认为工作价值也影响着积极性。「心内的支架价格降低,但是其他科室,比如脑血管科、外周血管科的支架价格没有降低,不说心内医生是否平衡,配合手术的其他团队安排资源也会有所考虑。有些导管室是心脏科独有的,但有些导管室是几个科室共用的,那有可能在黄金时间优先处理其他科室的介入手术。护理部急诊排班也是如此。」 不过,郭汾认为积极性下降仅仅是百元支架时代下的现象,而非集采带来的结果。
根据心血管疾病介入诊疗技术临床应用管理规范(2019 年版),支架手术定级同复杂程度有关,不同地区或医院亦会进行调整。[8,9]参照《浙江省手术分级目录(绩效版)》,经皮冠动脉内支架置入术(STENT)定级为三级手术;上海市某医院的手术分级中,冠状动脉裸支架置入术亦为三级。[10]

图源:参考资料[10]

图源:上海某医院公开手术分级管理目录
在三级公立医院绩效评价体系中,出院患者四级手术比例为重要指标。[11]当冠脉支架手术被定级为三级后,医院对于科室与手术的资源倾斜将会减少,而这将直接影响到医务人员的收入与科室分配。

图源:某医院根据手术等级进行专项绩效奖励方案
腔内影像技术愈热,昔日显学遇冷 支架集采后,不少医生关注到药物球囊用量等治疗手段增多。冠脉支架集采两年内,药物球囊在多地陆续进入集采战场,降幅比不上支架。根据乐普医疗 2022 年的半年度报告,尽管受到 2021 年底药球集采影响,「药可切」(药物球囊、可降解支架、切割球囊)仍实现 61% 增长,但该司药球产品受集采影响下降。[12]

图源:参考资料[12]
按下葫芦浮起瓢的情况仍在出现:有医院医生提及,集采后支架费降成几百,手术配套费又涨回原来。「原来做一台 PCI 手术要花 4 万元,集采砍掉 2 万元。但有些医院会借助腔内影像设备,比如一个血管内超声(IVUS)要一两万,大部分不在医保范围内。精准放支架无可厚非,但一些非疑难杂症的患者,不必被安排做血管内超声。」北部某三甲医院心内副主任许强谈到。 郭汾也感受到,「在有些医院,这几年腔内影像学辅助有成为标配的趋势,实际上患者费用可能并没有太多降低。」 腔内影像学火热发展的同时,昔日行业内的显学发展时却遇冷。 CTO(慢性完全闭塞病变) 手术一直以来被视作冠状动脉介入的最后堡垒,耗时长,手术难度大,早期成功率为 50~70%,近些年成功率达到 80%。[13]「同样做冠脉介入,不同专家有不同的技术特长。比如说左主干病变做得漂亮,或者说分叉病做得精致。而 CTO 专家则是冠脉介入技术的塔尖,其地位不亚于江湖门派中的少林武当。」在王成骏的记忆里,CTO 手术医生们「追星」已经多年,最火爆的时候几乎每个双休日都有 CTO 手术直播。「不光是行业头部单位在研究、宣教、直播 CTO,地市级的医院都以能够开通 CTO 病变为荣。」 然后,集采后 CTO 的热度有明显的降低。「开办 CTO 学术讨论的会议少了,感兴趣的人也少了。」 在某互动医疗交流平台搜索 CTO 关键词,2017~2022 年的 154 份会议中仅有 6 台会议在 2021 年或 2022 年召开。值得注意的是,尽管 2020 年受到疫情影响,当年开设的学术会议亦有 28 台。不过,有关 CTO-PCI 培训的内容仍有较高的观看量,2022 年培训课程播放量与 2020 年持平。

而在该平台搜索「瓣膜」关键词,2017~2022 年的 43 台会议中,有 17 台会议在 2021 年或 2022 年召开。
前不久,中国冠状动脉慢性闭塞病变介入治疗俱乐部(CTOCC)在上海成功举办。李军全程观看了回播,他仍感受到顶尖医院和业界大咖的热情。听到对年轻一代成为中坚力量的鼓舞,他心潮澎湃。即便如此,他的言语中也难掩 CTO 遇冷后的失落。「今年 CTO 学术交流确实少了,对医生发展来说,全国性的交流是有必要的。」 郭汾从厂商与学术推广的关系谈到目前学术会议的变化的趋势。「除了疫情的原因,厂家的支持也是重要一环。做学术会邀请专家进行交流,部分厂家为保持关系,也会一起参与。抽掉中间利润后,厂家的支持力度变小,正常的学术推广也没有资源了。」 CTO 降温之际,王成骏有些感慨。据他了解,过去被自己视作「情怀」的高难度复杂手术,在一些医生眼里却变了样:穿着 15 公斤重的铅衣,面对着射线,冒着风险,一站就是好几个小时,而这些付出都没有得到应有的价值体现。「当大家对这种复杂病变的热情降低,若干年之后,如果再面临紧急情况时,下一代医生还有能力处理吗?」
文中王成骏、郭汾、许强、李军、刘依清均为化名策划:Acca|监制:gyouza题图来源:视觉中国
参考资料:
[1]国家组织冠脉支架集中带量采购协议期满后接续采购公告(第2号)https://hc.tjmpc.cn:10128/public/show14405.html
[2]国家组织冠脉支架集中带量采购文件(GH-HD2020-1)https://hc.tjmpc.cn:10128/publish/show12350.html
[3]国家组织冠脉支架集采平稳实施中选产品供应充足,https://hc.tjmpc.cn:10128/search/show14375.html
[4]关于本市执行国家组织冠脉支架集中带量采购结果的通知https://www.smpaa.cn/xxgk/gggs/2021/01/12/9850.shtml
[5] 国家心血管病中心,中国心血管健康与疾病报告2019
[6]马冀, 张欣, 卢欣阳, & 罗蓟. (2021). 基于drg的心脏pci术分组效果及费用影响因素分析. 中国病案, 22(6), 5.
[7]郝新梅,王亚楠,贾春梅,孔伟,刘晶..(2022)集采对冠脉支架置入患者住院费用的影响研究[J].中国医疗保险,2022(8):103-105
[8]介入类诊疗技术临床应用管理规范的通知,http://www.nhc.gov.cn/yzygj/s3585/201911/cd7563ffac1e4ceeaf465c396d990755.shtml
[9]关于政协第十三届全国委员会第五次会议第03964号(医疗卫生类366号)提案答复的函http://www.nhc.gov.cn/wjw/tia/202209/ebde5fd3a165466287fc46e0cca94df5.shtml
[10]浙江省手术分级目录(绩效版)的通知https://zjjcmspublic.oss-cn-hangzhou-zwynet-d01-a.internet.cloud.zj.gov.cn/jcms_files/jcms1/web1839/site/attach/0/e626820786234f0d9a02fa70ea65374d.pdf
[11]国家三级公立医院绩效考核操作手册(2022版)的通知http://www.nhc.gov.cn/yzygj/ylyxjg/202204/d61b7201a56643d1a876e103340e5897.shtml
[12]乐普医疗:2022年半年度报告摘要,https://www.lepumedical.com/relationPDF.html?pdf_name=temporary22/2022.8/23&title=%E4%B9%90%E6%99%AE%E5%8C%BB%E7%96%97%EF%BC%9A2022%E5%B9%B4%E5%8D%8A%E5%B9%B4%E5%BA%A6%E6%8A%A5%E5%91%8A%E6%91%98%E8%A6%81&liulan_num=523×=2022.08.27
[13]中国冠状动脉慢性闭塞病变介入治疗俱乐部. (2018). 中国冠状动脉慢性完全闭塞病变介入治疗推荐路径. 中国介入心脏病学杂志, 26(3), 8.
丁香园是面向医疗从业者的专业平台,以「助力中国医生」为己任。下载「丁香园 App」可以和同行讨论病例 ,在线学习公开课,使用用药助手等临床决策工具,在丁香人才找可靠医疗岗位。
↓↓↓ 点击「阅读原文」下载「丁香园 App」
源网页 http://weixin.100md.com
返回 丁香园 返回首页 返回百拇医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