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专家组成员张谊:儿童新冠如何处理?这有一份 7 日应对措施
2022/12/8 22:49:54 丁香园
近日,北京新闻广播记者采访北京市儿童新冠会诊专家组成员、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同仁医院儿科副主任张谊,总结出一份儿童感染新冠的症状及变化分析。
儿童发病第 1 天
单纯高热。婴幼儿高热可达 39 ℃ ~ 40 ℃,警惕热性惊厥;6 岁以上儿童中高度发热,多数 38.5 ℃ ~ 39.5 ℃。
退热对症治疗为主,用药要注意安全性和效果。
(1)布洛芬 vs 对乙酰氨基酚:
(2)药物选用:
≥ 3 月龄但是<6 月龄的婴儿,通常使用对乙酰氨基酚。[1]
≥ 6 月龄,对乙酰氨基酚或布洛芬都可以使用,Uptodate 建议优选对乙酰氨基酚,因为对乙酰氨基酚有更长期的安全追踪记录。[2]
同时需要退热和抗炎(比如有关节炎的小儿患者)时,建议优选布洛芬。
对于两种药物都没有禁忌证的小儿患者,如果服用一种药物到下次服药时间前体温又升上来,可以改用另一种退热药。(改用 ≠ 交替,改用是A→B,交替是 ABAB,退热药物不建议交替服用)
既往史儿童(有热性惊厥病史):退热药物不能降低热性惊厥复发的风险,建议体温达 38.0 ℃ 开始服药,体温降至 37.5 ℃以下,不建议再服用退热药。
儿童发病第 2 天
以发热为主,发热间隔时间延长,每次发热时间延长5~6小时,婴幼儿可能出现呼吸稍急促的表现,6岁以上儿童病初即可出现干咳,无痰或少痰。
(1)对发热的处理:第二天因发热间隔时间延长,症状会较第一天减轻,体温也会呈下降趋势。无热性惊厥病史的患者保持 38.2℃ 以上时开始服药,体温下降至 37.5 ℃ 后不建议继续服用退热药,不过也要根据儿童的精神状态和主观感受,体温不是用药的唯一标准。有热性惊厥的患者同第一天处理方式处理。
(2)药物降温同时,可辅助物理降温。对发热儿童可采用温水浴、减少穿着的衣物、退热贴、退热毯、风扇和降低室内温度等,这些方法均可通过传导、对流及蒸发作用带走身体的热量,使发热儿童感到舒适。另外,不建议大面积擦身,可以使用温水擦浴患儿脖子、腋窝、大腿根处,进行物理降温,不建议使用酒精降温。
(3)患儿发热出现手脚冰凉时,建议搓热手脚,并积极配合退热药进行治疗。
儿童发病第 3 天
热度逐渐下降,较前两天最高体温下降 0.5℃~1.0℃,每次发热时间延长 7~8 小时,易发热时间段为:夜间 22:00~凌晨 4:00,并开始出现鼻塞、流涕、食欲下降、干咳变湿咳(有痰)。
(1)热度开始下降,间隔时间延长至 7~8 小时,应注意夜间体温,处理方式同上,并积极补充水分,防止因发热导致的不显性失水。
(2)如患者出现鼻塞、流涕可选药物有:
生理盐水或海盐水滴鼻、喷鼻、洗鼻:所有年龄段儿童都可以使用;
伪麻黄碱类复方制剂:适用于 2~16 岁儿童,2 岁以下婴幼儿不推荐使用,连续使用不得超过 7 天;
赛洛唑啉:4 岁以上儿童可用,严格按照推荐量或遵医嘱使用,连续使用不得超过 7 天,3 岁以下婴幼儿禁用;
羟甲唑啉:2 岁以上,严格按照推荐量或遵医嘱使用,连续使用时间不宜超过 7 天,2 岁以下婴幼儿禁用。
儿童发病第 4~5 天
低热或不再出现发热,咳嗽明显加重。鼻塞流涕,清涕变黄涕或脓涕。注意:气道分泌物增多,多是病情好转的表现。
(1)患儿低热或者不再发热,而出现咳嗽,如患儿出现干咳及痰咳,可使用下列药物缓解症状。
(2)勤拍背:对于此期的患儿,气道分泌物增多,可以用空心手掌由下至上进行拍背,促进痰液的排出。
儿童发病第 6~7 天
基本上症状逐渐好转,跑动时会咳嗽,日常较为平稳。部分患儿可能会开始出现胃肠道功能紊乱,如呕吐、腹泻。
(1)此期为患儿恢复期,部分患儿会出现胃肠道功能紊乱,如腹泻,临床一般以口服补液盐为主要治疗。
(2)药物使用
蒙脱石散:儿童 1 岁以下每日 1 袋,分 3 次口服;1~2 岁每日 1~2 袋,分 3 次口服;2 岁以上每日 2~3 袋,分 3 次口服。服用时将本品倒入半杯温水(约 50 mL)中混匀快速服完。
补液盐 Ⅲ[3]
儿童新冠有什么特点?
北京市儿童新冠会诊专家组成员、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同仁医院儿科副主任张谊根据接诊过的新冠阳性儿童病例总结出如下特点:
(1)儿童感染 24 小时内发病,几乎没有潜伏期。
(2)儿童感染初期症状是以发热为主,热型不定,但多数婴幼儿有高热表现,可能会因为体温迅速上升导致热性惊厥发生。
(3)儿童免疫系统发育不够完善,往往热度较高,但高热并不等同于重症,临床中多见于上呼吸道感染,极少出现肺部侵袭。
(4)儿童热退后可能出现消化道症状,如呕吐、腹泻等。
致谢:本文经北京大学首钢医院儿科主任 吴珺 专业审核
吴珺主任建议:两种类型的测试方法可用于测试孩子是否患有新冠感染:即核酸扩增测试和抗原测试,建议在疾病流行期间,可在家中进行抗原测试,易于实施,并快速产生结果。
本文首发于丁香园旗下专业平台:儿科时间,作者:李晓鹏|策划:张洁
题图来源:视觉中国
参考来源 :
[1] 罗双红, 舒敏, 温杨, 丁俊杰, 龚宗容, 张萍, 高珊, 郭琴, 朱渝, 谭珊, 苗瑞雪, 万朝敏, 张崇凡. 中国 0 至 5 岁儿童病因不明急性发热诊断和处理若干问题循证指南 (标准版)[J]. 中国循证儿科杂志,2016,11(02):81-96.
[2]Uptodate,Fever in infants and children: Pathophysiology and management,Author:Mark A Ward, MD
[3] 中华医学会儿科学分会消化学组.《中国儿童急性感染性腹泻病临床实践指南》[J] 中华儿科杂志 2016.7.54(7):483-488.
丁香园是面向医疗从业者的专业平台,以「助力中国医生」为己任。下载「丁香园 App」可以和同行讨论病例 ,在线学习公开课,使用用药助手等临床决策工具,在丁香人才找可靠医疗岗位。
↓↓↓ 点击「阅读原文」下载「丁香园 App」
源网页 http://weixin.100md.com
返回 丁香园 返回首页 返回百拇医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