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00多个中年人回答:“重返25岁,你最想做什么?”答案扎心了。
2018/8/5 21:53:51 洞见

    

    

     洞察|见解

     每晚十点,1000万人陪你读洞见。

    

    

     作者:简七读财

     来源:简七读财(ID: jane7ducai)

     钱=选择权 ,钱≠多选项。

     点上方绿标可收听洞见主播杨枪枪朗读音频

    

     前两天逛论坛,看到一个帖子,很有意思:

     “35岁以上请回答,如果让你回到25岁,那你如何过生活?

     本以为会看到诸如注重身体健康、少熬夜之类佛系的话语,却没想到提问收获的344个回答几乎都与钱相关,不是一夜暴富的梦想,就是劝人努力赚钱。

     这些回答,让提问的楼主疑惑了。

     他继续发问:“刚刚20岁的我很看不懂,回到青春,难道不应该弥补遗憾、改变人生的吗?为什么只在意钱呢?”

     我将几百条回答又看了几遍,不觉感慨,楼主到底年轻,这些回答哪里是金钱至上,明明说出了关于金钱观,最重要的三件事:

     01

     你要过钱喜欢的人生。

     帖子中收获回复最多的回答来自网友@周忠云

     “25岁2007年,那时候我在股市大干了一场,赚了不少钱,而且在暴跌来临之前跑掉了。

     然而,那就是我的人生最巅峰了,现在我没房没车没老婆没孩子,还有一堆外债。

     如果能回去,我想给自己说一句,小子,你别有点钱,就混账。”

     回复他的网友中,有这样一个回答收获高赞:

     “我连巅峰都没见过,却和你一样跌入谷底。”

     对金钱的掌控力,我们远比自己想象的脆弱。

     会花钱的人和不会花钱的人,过着不一样的人生。

     2015年,美国彩票相关组织对过去20年中奖100万以上的人进行过回访调查,发现147个人当中,只有一对中产夫妇依然过着正常生活,其他人不是入狱,就是沦落社会底层甚至成为流浪者。

     可怎样才叫会花钱呢?

     松浦弥太郎说:“钱是像朋友般的存在。所以每次打开钱包时,都问问自己的内心吧。把钱用在这上面,它是会讨厌,还是会快乐。”

     意思是说,要把钱花在最让我们感到幸福的地方。

     心理学家曾做过实验,让一组人回忆最近花钱买过的商品,一组人回忆最近花钱买过的经历,然后分别对自己回忆状态下的情绪打分。

     结果发现后者比前者的情绪积极度高更多。

     那些真正能让人感到幸福的,从来不是一个包一支口红一件衣裳那么简单。

     如果可以,不妨以幸福感为界,给自己的金钱设定一些界限吧,尤其是在花费上,学会拒绝很重要。

    

     02

     比有钱更重要的是什么?

     提问收获的344个答案,有很多都是“一夜暴富”的梦想,而更多的虽与钱有关,但却涉及努力赚钱的方法:

     @jschll:能回到25岁也不错,赶上电商红利期,我可以在淘宝上开个店,做生意。

     @清风7125:用5到10年专心自己的学科,力争在行业里有所成就,回头看看,我那些静心做事情的同学,现在都是全国行业里的佼佼者了,赚钱比我多多了。

     一个人的真正底气不是自己拥有什么,而在于他始终具有拥有的能力。

     我所生活的城市有一个女性人流特别密集的商业区,其中有三分之一是美甲店。

     那里看似生意好做,实则竞争激烈,美甲店能开一年以上的都极少。

     而我有个朋友,却在那里从美甲小妹做到了老板娘,如今还扩大了店面。

     别人羡慕她运气好,而我却知道她每年至少有两个月,会去日韩学习最新的美甲技术。

     而她每一次设计出美甲新样式,都能带起新潮流。

     比有钱更重要的是有赚钱的能力。

     前者充满变数,时移世易主人千千万,更没有谁能子孙万代;而后者,由自己亲手打造,是别人抢不走的底气和才能。

     恰如石油大王洛克菲勒所言:“即使你们把我身上的衣服剥得精光,然后扔在撒哈拉沙漠的中心地带,但只要有一支商队从我身边路过,我就会成为一个新的百万富翁。”

    

     03

     钱=选择权 ,钱≠多选项。

     网友@村东头老三的回答,或许就是最好的答案:

     “如果回到25岁,我就拉下脸皮去借点钱。如果当初我愿意去借1.8万,就能租下小学门口的那个早点摊,现在每年能赚10多万元。

     而不用像现在这样每天只能打零工,还必须把我爸从市里的医院转回来乡镇卫生所,看着他受罪,而自己无能为力。”

     毛姆曾说:“人追求的虽然不是财富,但必要有足以维持尊严的生活,使自己慷慨,爽朗,独立的活着。”

     贫穷的最大痛苦,在于根本没有选择“要”或者“不要”的权利,摆在面前的只有一条路:不要。

     只有努力赚钱,你才能拥有这种选择的权利,而后才有多选项。

     我的发小张医生博士毕业,在老家省城的一家三甲医院心外科做医生。

     他曾说:“在医院看多了生老病死就会发现,在疾病面前谈钱,不是因为没有爱情和亲情,而是这种时候,钱就是情,而所谓遗憾,很多时候就是钱不够。”

     去年年底,他主治了两个病人,一样的突发性心脏病从死神手中抢回的命,不过一个是73岁的老太太,一个是45岁的中年女性。

     考虑到病人的年龄身体,他们建议老太太的家人保守治疗,而中年妇女进行支架手术,却没想到两家人的选择了和建议完全相反的治疗方式。

     原因很简单,钱。

     上个月,那个中年女性再次急诊入院,这一次张医生没有打败死神。

     而老太太呢?花了20多万才出院,出院后还加了张医生微信,状态还不错,定期来复查。

     努力赚钱产生的安全感,从来不在于所谓后路,而是让你真实感受到自己对生活的掌控力。

     有这种选择权,才能在面对可能会产生遗憾的事情时,让它成为选择题而非填空题,而且这个填空题的唯一答案是遗憾。

    

     04

     心理学上有一个有趣的效应叫“信念效应”,它强调人内在信念的强大推动力,认为人在某些事情的行动力不足和最终失败,来源于信念的缺失。

     比如,挣钱这件事,为什么很多人都觉得很难。

     因为,大家觉得赚钱是理所当然,考虑更多的是如何去赚更多的钱,但很少有人会去考虑为什么要赚钱,为什么要赚更多的钱,到底想要赚多少钱。

     再比如,守财这件事,为什么中年人比青年人更容易。

     因为,只有经历了风承受了雨的中年人,看着上有老人耄耋将至,看着下有幼子未来初明,才能更真真切切地感受到,金钱的巨大力量。

     人生很长,长到漫漫人生路不知如何度过那些迷茫和未知;人生很短,短到时光飞逝不懂怎样去拥抱那些温暖与幸福。

     生活在这个熙熙攘攘的商业社会,没有人可以真的回到过去。

     但是我们可以努力践行这三条“钱”规则,树立对金钱的信念,让生活更好一点:

     学会花钱,赋予生活真正的意义;提高赚钱力,无惧未来的彷徨。

     只有如此,你才能拥有真正的选择权,体味钱的好处。

     最后,送一句连岳先生的话与你共勉:

     “你我皆凡人,努力让你爱的人,爱你的人幸福,就是对人类最大的贡献。”

    

    http://weixin.100md.com
返回 洞见 返回首页 返回百拇医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