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稻盛和夫自传》:换个思维,人生就顺了
2022/11/24 20:20:00 洞见

    

    

     作者:金乌

     来源:富兰克林读书俱乐部(ID: FranklinReadingClub)

     世界上最大的监狱,是人的思维意识。

     点上方绿标可收听洞见主播安东尼朗读音频

    

     有这么一个人,他的人生满是传奇。

     他生于战乱,幼年是在饥寒交迫中度过的,长大后,大学毕业却求职无门,好不容易找到一份工作,还是个发不出薪水的企业。

     再后来,工作失意,创业受挫,病痛折磨,他都一一经历过,他就是稻盛和夫。

     2022年8月24日,稻盛和夫去世,享年90岁。

     在商界他被称为“日本经营之圣”,是很多企业家的精神偶像。

     国学大师季羡林,评价他既是企业家,又是哲学家。

     其实,稻盛和夫的人生起点,比大多数人都低,但是他却能一次次地突破困境,创造传奇。

     稻盛和夫曾经这样总结过:我今年已经84岁了,回首过去八十四年的人生,我越发体会到:心有多大,人生的舞台就有多大,心中的“想法”定了人生的走向。看了《稻盛和夫自传》你就会发现,他正是靠着心中与常人不同的“想法”,总能在困境中发现机会,然后成为屈指可数的成功者。

     换个思维,人生就顺了。

    

    

     自证预言:你身上发生的一切,都是因你而来。

     《吸引力法则》中这样写道:

     千万不要小看叹气,成天唉声叹气的人会赶走自己的好运气,会吸引来各种不顺和倒霉的事情。

     心理学上有个著名的“自证预言”,意思是我们越相信什么,生活就越可能实现什么。

     我们越担心坏事发生,就越会带着悲观滤镜去留意生活中不好的信息。

     而不好的信息越多,我们的心情也会越发焦虑恐惧,最后更容易触发坏事发生。

     而当我们渴望美好发生时,我们会倾向于留意正向的反馈,从而变得乐观积极,最后也容易心想事成。

     稻盛和夫感受到“自证预言”在左右自己的人生,是在他十几岁生病时。

     当时肺结核被看成不治之症,而稻盛和夫被称为“肺结核家属”。

     因为他有两个叔叔,一个叔母都死于肺结核。

     幼小的稻盛和夫,经不起这样的打击,总活在自己也会患上肺结核的恐惧中,他担心自己会像叔叔们那样死去。

     巧合的是,照顾叔叔的父亲和哥哥一直很健康,唯独每次躲得远远的稻盛和夫被感染了。

     生病的稻盛和夫很绝望,直到他读到了谷口雅春写的《生命的实相》。

     书中有这么一句话:

     “在我们的心中,有吸引灾难的磁石,我们生病是因为我们有一颗吸引病菌的脆弱心灵。”

     这震撼了当时稻盛和夫那幼小的心灵,他意识到,是自己心中不好的想法,吸引了疾病。

     他认真反省自己,暗暗发誓从今以后,心中只努力去想好事。

     有趣的是,没过多久他也真的痊愈了。

     所以,他后来会这样感慨:

     “人生是随着人心态的变化而变化的。根据我们的意志,它既可以变好,也可以变坏。”

     荣格曾说:“人们的潜意识指引着人生,但人们认为那就是命运。”

     你遇到的事,无论好坏,不过都是你吸引来的。

     所以,《左传》里才会这么写:“福祸无门,唯人自招。”

     万物皆有引力,乐观的人,习惯了积极思考,沉浸在正向反馈里,人生往往好运相伴。

     悲观的人,同样习惯了消极思考,沉浸在消极暗示里,负能量满满,这些想法也最终会成为他命运的底色。

     真所谓一念天堂,一念地狱,我们的人生好坏,往往由我们的心念决定。

    

    

     思维“转弯”,人生转运的开始。

     《菜根谭》中讲:“苦乐无二境,迷悟非两心,只在一转念间耳。”

     很多时候,我们所处境遇的好坏,其实全在于我们自己的心境。

     在于我们怎么看待,是在困境中保持迷茫,还是顿悟出新的方向,其实都只在一念间。

     稻盛和夫的人生转折点,就是从他学会心念转变开启的。

     那是他刚步入社会的时候,因为经济不景气,没有背景,没有门路的稻盛和夫几次就职考试,都考不中。

     有时候,他们这些新办大学的毕业生,甚至连面试的机会都没有。

     好不容易,他在老师的帮助下,进了一家企业。

     还是个和他专业不对口,办公室矛盾不断,面临倒闭的破旧企业。

     那时候,稻盛和夫天天和其他同事,一起抱怨工作,没过多久,当初和稻盛和夫一起入职的新人们全跑了,只留下了稻盛和夫。

     相比之下,同时期的其他研究者,有人在高端大企业里,拿着高薪,用着最先进的设备做实验。

     有人在顶尖学府里,有名师的辅导,做着最尖端的科研。

     而稻盛和夫在一个破败的企业里,用着落后老旧的实验仪器,拿着微薄的工资。

     他曾回忆过,那时候他被逼入了绝境,反倒想开了。

     既然抱怨改变不了什么,他又辞职转行没成功,于是他决定改变自己的心态。

     他把锅碗瓢盆搬进来了实验室,吃住都在那里,他努力说服自己,“埋头到工作中去”。

     即使做不到很快就热爱工作,但至少把“厌恶工作”这种负面情绪从心中排除,他决定倾注全力把眼前的工作做好。

     就是他心念上的这种转换,催生了他行动上的转换,而行动上的转换,也开启了他人生的转换,一年半以后,他研发出了新材料。

     而这次的研究成果,不仅拯救了当时的企业,还成为他日后,白手起家创立“京瓷”的重要资本。

     所以后来稻盛和夫会说:“在转变思维方式前,我的人生命途多舛。”

     境遇其实没有绝对的好坏之分,好与坏往往只是境遇的两面性,是可以相互转化的。

     稻盛和夫他能在几次人生的大起大落中,一步步走向辉煌,这其实就是转换思维方式的力量。

     《思维破局》里写道:

     只有没想通的人,没有走不通的路。解锁生活中很多困局的钥匙,就在思维。

     当前后左右都没有路时,大部分人会陷在了绝望里,而只有少数懂得思维转弯的人,能够开拓新方向,走出一线生机。

    

    

     叔本华:“世界上最大的监狱,是人的思维意识。”

     很多时候困住我们的并不是当下的困境,而是不会转弯的我们。

     1. 乐观构想

     稻盛和夫曾说过,以前他每次冒出新想法时,会召集干部征求意见。

     但是,每次那些高学历的优秀人才总是反应冷淡,他们总说稻盛和夫的想法是多么脱离实际。

     他们的意见固然有道理,但是他们提出的全是“不能成功”的消极理由。

     这就导致再好的想法,经这些人冷水一浇后,也难免枯萎,本来可以做成的事情,最后也做不成了。

     后来稻盛和夫更换了商量的对象,他不再找那些头脑聪明、却将聪明用于悲观分析的人商量。

     而是一边大胆构想,一边将周围乐观积极的人集结起来,和这些人商量,这样反而让他的主意、点子产生飞跃。

     2. 能力要用“将来进行时”定义

     创业之初为了拿到订单,稻盛和夫总是去挑战,大公司不敢做的困难项目。

     其实,那时候大企业做不到的事情,稻盛和夫的小公司也做不到,但是他从来没有因此打过退堂鼓。

     反而是满腔热情的,带领员工开动脑筋,积极面对。

     有趣的是,在这样积极的应对中,他们接二连三地将不可能变成了可能,最后也成就了跻身世界500强的“京瓷”。

     稻盛和夫曾经总结过,他为什么会有这样强烈的勇气和信心?

     因为他衡量自己的能力,用的是“将来进行时”。

     他在《干法》中写道:

     “很多人喜欢用自己的现有能力,判断自己行或不行。这是错的,因为人的能力,在未来,一定会提高。”

     相比于其他人喜欢说的“我不行”,稻盛和夫每次都告诉自己,虽然我没学过,没知识,没技术,但是我有干劲儿,有信心,所以明年一定行。

     稻盛和夫就是靠着这样的转弯思维,一步步地从平平无奇的普通人,成为日后的“日本经营之圣”。

     所以,他在《活法》里说:

     思想是画笔,人生是画布,人的思想不同,人生的画卷也不同。改变你的心态,你人生的色彩可以绚烂夺目。

     在当下不确定的世界里,我们常常会陷入一种人生无解的怪圈中。

     点个在看,希望我们能借助稻盛和夫的人生智慧,完成一次思维的转弯升级,去降维解决生活里的难题。

    

    

    源网页  http://weixin.100md.com
返回 洞见 返回首页 返回百拇医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