破局思维(深度好文)
2022/12/7 20:20:00 洞见

    

    

     作者:苏墨

     来源:苏墨读书(ID: suxiaomo0330)

     世界上最大的监狱,是人的思维意识。

     点上方绿标可收听洞见主播云湾朗读音频

     首先请大家思考这样一个问题:

     用四条连续的直线把九个圆串起来,不能重复。(答案附文末)

    

     我想你在看到答案的第一反应一定是:

     原来直线是可以超出圆的边界啊!

     而大多数人在做答的过程中,却无形之中把自己的思维框在九子之间,陷入了死局。

     人生莫不如此,遇到问题的时候,有的人陷入思维定势,困于方寸之间,结果碰得头破血流仍徒劳无功。

     而有的人,却能打破常规,敢于跳出思维的囚笼,轻松突围。

     这其中的区别就是:破局思维。

     作家任白说:

     “人和人命运的主要不同,在于思考力的差距。”

     一个人的思维模式,往往决定了他的心态、格局,甚至命运。

     01

     没有思考的人生,再努力也是白费。

     看过这样一个故事。

     卖报出身的爱迪生,年轻时曾和普林斯顿大学数学系高材生阿普顿一起工作。

     一天,爱迪生交给阿普顿一只梨形灯泡,请他计算一下灯泡的容积。

     阿普顿不屑一顾。

     只见他用尺子一次次测量灯泡的不同口径,一遍又一遍地在稿纸上测算记录。

     时间一分一秒地过去了,算式也密密麻麻地写满了一张张稿纸。

     可是依然毫无头绪,急得他满头大汗。

     这时,做完工作的爱迪生走过来,看了一眼,笑道:

     阿普顿,你完全可以换一种思路啊?

     一边说着,一边拿起一杯水递给阿普顿,示意他把水倒进灯泡里。

     顿时,阿普顿恍然大悟:再把灯泡里的水倒进量杯里,不就是灯泡的容积吗。

     整整做了几个钟头的题目,结果换个思路,几秒钟就解决了。

     特别认同叔本华的一句话:

     世界上最大的监狱,是人的思维意识。

     很多时候,阻碍我们的往往不是智商,不是勤奋程度,而是固化的思维模式。

     当你遇到问题只停留在表象,一味地被过往的经验套牢,最终只会像上述故事中的阿普顿一样,做事一叶障目,虽极尽努力却徒劳无功。

     没有思考的人生,再勤奋也没有意义。

    

     02

     改变思维,改变命运。

     《天才在左,疯子在右》中有这样一句话:

     “世界到底有多大?”

     “如果思维是一堵墙,世界就在墙的另一边。”

     不破不立,打破旧的思维枷锁,生机才会出现。

     前一段时间,热播剧《独行月球》中最令人印象深刻的,是被困于月球上的独孤月去长存湖取宇宙之锤的片段。

     在当前太阳快要落下的情况下,如果即刻出发,那么结局就是太阳能月球车失去能量来源而无法撑到目的地。

     如果等到第二天,则在夜晚零下180度的月球,就会被冻死,因为等第二个白天,还有半月之长久。(月球自转周期为29.35天)

     在这个无论怎么看都是死局的情况下,独孤月竟然想到了“南辕北辙”的方式。

    

     他舍弃了距离最短的路,选择了反向追赶太阳。

     如此就能得到更长时间的阳光照射,而且月球是球体,只要方向不变,就一定会到达目的地。

     你看,这个世界从来没有绝路,能挡住你的只有你的固化思维。

     墙,推倒了就是门;思维,打开了就是路。

     爱因斯坦常说:

     “人们解决世界的问题,依靠的是大脑和智慧。所以,撬起世界的支点,不是外在的环境,不是你所拥有的财富,而是你的想法、你的思路。”

     真正的高手,都有破局思维。

     03

     如何修炼破局思维?

     思维从来不是无章可循,可操作、可修炼。

     1. 逆向思维

     这种思维又叫“司马光思维”,大家皆知司马光砸缸救朋友的故事。

     故事很简单,就是在解决救小朋友(A)于水(B)中,别人只想到怎么把人捞出来,可在此方法根本行不通时的情况下,唯独司马光想到了让水位变低。

     生活中当你想解决A和B的关系时,A走不通,为什么不去解决B呢?

     曾经圆珠笔漏油问题成为技术界一大难题:厂商发现,当写字到2万字之后,笔尖的圆珠就会磨损厉害,漏油严重。

     这个问题,经历了很长时间仍未攻克,就在众人束手无策时,有人说了一句:既然改变不了小圆珠,为什么不去改变油量呢?

     众人茅塞顿开,于是便有了现在大家日常用的一只容量小于2万字油量的圆珠笔芯,漏油之前用完即弃。

     查理芒格常说:

     要朝前想,更要学会往后看,反过来想。

     遇到问题走进死胡同的时候,不妨掉个头,事情便会以另一个角度展开。

     2. 深度思维

     霍尔巴赫说:

     一切事物都是互相关联的,宇宙是一条无穷的锁链。

     深度思维,就是让你明白,世间万物不是只有非A即B这种关系,你更要看到其他深层次的关系C。

     例如,一张白纸上有黑点,愚者见黑,聪者见白,智者还能看见纸张的背后,甚至纸张以外的东西。

     看过这样一个案例,有三个应聘者接到考核题目:把梳子卖给和尚,销量高者获胜。

     如果,你只想到和尚不需要梳子,那么你一把也卖不出。

     如果,你想到努力游说或许可以让和尚买梳子,那么你卖出的数量最多是和尚的数量。

     然而,如果你想到和尚背后还站着无数的香客,那么市场的潜力是无限的。

     看过这样一句话:

     眼睛能看到的地方叫视力,眼睛看不到的地方叫眼光。

     当你懂得用联系的观点看问题,不仅看到表象,更能看到背后的东西,那么局面则截然不同。

    

     3. 独辟蹊径

     改变思维需要方法,更需要的是敢于与众不同的勇气与智慧。

     新东方的再次崛起,恰恰就是采用了这种思维方式。

     在当下主播带货行业饱和的情况下,俞敏洪独树一帜,采用了文化带货的方式。

     别人卖的是货,他们卖的是诗和远方,如一股清流让人耳目一新。

     莎士比亚说:

     人生有种困境叫路径依赖。

     在千军万马过独木桥的当下,谁能够摆脱旧的思路,往往谁就能杀出重围。

     打破固化思维,才能获得新生。

     ▽

     很认同这样一句话:

     “平庸的人改变结果,优秀的人改变原因,而最高级的人改变思考模式。”

     人生如棋,入局者亡,破局者生。

     思维力,便是一个人破局最大的王牌。

     点个在看,愿你我从现在起,不断拓展认知,升级思维,跳出禁锢自己的圈子,看到更大的世界。

     附答案:

    

     ▽第15期【5天·洞见写作入门营】4节干货课程+5天贴心伴学督学课程支持永久回放,零基础小白也能学洞见总监亲自带队,爆文作者贴心辅导

     长按识别二维码抢占名额,5天需9.9元▼ 在写作中遇见更好的自己

    

    

    源网页  http://weixin.100md.com
返回 洞见 返回首页 返回百拇医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