沟通
2017/1/23 20:19:35雨果医生 医学科普与人文

     近三十多年来,伴随改革开放不断深入以及科学技术生产力的进步,国民经济得到飞速发展,然而医疗制度的改革之与突飞猛进的医学科学技术,以及人们不断增长的健康需求,却相对滞后了。当今社会医疗环境发展形势却不容乐观,公立医院为主导的医体系、医疗资源投入不足而且过度集中、以药养医等诸多弊端造成了看病难看病贵这一难题,不良媒体的失实报道进一步加剧了医患矛盾,各地医闹及伤医事件频发,有的恶性劣程度令人发指。

    

     作者是一名从业二十余年的外科医生,就职于一家省级三甲医院外科。由于从事医生职业要求高学历,所以在医学院期间辗转求学于国内多家大医院,参加过四川地震灾区援助重建工作,对国内不同地区不同级别医院医疗环境有切身感受。看病难看病贵普遍存在,一旦发生医疗纠纷,管理部门往往把原因归咎于沟通不够,其实根本原因大家都懂得。与传统祖国医学不同,现代医学起源于西方,其完整体系虽然建立于科学基础之上,但是在实际运用过程中又会涉及社会学、心理学以及伦理学等其它方面,相当复杂。纵观当今世界不管是发达国家还是发展中国家,关乎民生国计的医疗制度的改革与实施都会遇到种种困难,而且处理起来都是相当棘手的。

     面对各地伤医案层出不穷的现状,把医患矛盾加剧简单地归于沟通不畅有失偏颇,复杂疾病的进展顺息万变,对一个接受过本科专业教育四年的医学实习生,专业老师能够讲解透彻其中原由尚属不易,而面对普通家属能够充分的告之与解释又是多么的勉为其难。更有部门把医疗列入服务性行业进行管理,老百姓花钱看病,结果是病没好甚至加重至死亡,少数家属就会认为医疗服务质量出了问题,之前诊疗过程中产生种种疑虑或猜忌最终爆发,此刻才感平时无极限沟通是多么的重要。如果充分的沟通确能消灭医疗纠纷于萌芽状态,但是问题又来了,经济效益作为当今医院首要考核指标前提下,医生的工作量不断加大加重,能不能百忙中挤出充足的时间进行医患沟通又成为另一道难题。

    

     既然循序渐进的改革不能使现行制度的众多弊端一时迎刃而解,笔者深感忧虑的同时也在积极行动,结合多年临床工作经验,针对病人及家属就医过程中常见的困惑,尽量从科普层面作出通俗易懂的阐释,使病人及家属就诊前即做好攻略,并向初中级外科医师如何向家讲解病情提供参考;本想写一本书,但感叹于近年纸媒体的没落与数字媒体的兴起,国人以习惯通过免费浅阅读方式获得资讯,于是转念改发博客以方便服务于人民群众,有些章节由从笔者从医生涯中曾为之感动过的实例作为引子,从人文层面倾诉医者诊治患者过程中的感受,以吸引读者兴趣,增进医患相互理解。

    

     从想写书到改发博客,我确实经过了思想斗争,因两者各有利弊。当下出纸质书少有人看,多是赔钱;而微博免费快捷,可以先惠及微信朋友圈,适合现代人们的阅读习惯,顺应潮流。较深刻的反响多在同行及朋友之间,所以三思后我最终决定发朋友圈。

     充分的医患沟通何难,医者又何惧之有?隔行如隔山,我们医务工作者愿在这山谷之上的山间架起一座桥梁,努力为改善医患汤通不畅的现状贡献一份绵薄之力。

    http://weixin.100md.com

    信息仅供参考,不构成任何之建议、推荐或指引。文章版权属于原著作权人,若您认为此文不宜被收录供大家免费阅读,请邮件或电话通知我们,我们收到通知后,会立即将您的作品从本网站删除。

返回 医学科普与人文 返回首页 返回百拇医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