吃瓜教授看房市
2017/3/23 18:31:50雨果医生 [原创] 医学科普与人文

     一直高高在上的房价,存在即有其合理性。

     但是一直不等于始终,上世纪八十年代改革开放以来,始于九十年代的房改至今,也才三十多年,还不及国人平均寿命的一半。任志强是房市的大炮预言帝,他说在自已的有生之年看不到房价下跌,大家要睁大双眼,大炮预言帝老人家己年近七十,剩下的发炮的时间己不多了。

     七十年,恰巧的数字。自新中国成立,土地归国有,房产税法理不通。当初定七十年租期的时侯,或许参照了当时国人的平均寿命。

     你拼尽毕性心血,换得了安身立命的一套房七十年租期,到期后续租或缴费,大多要留给子女以及及下下届政府解决了。

     然而我担心的是,资本是万恶之源,逐利乃其原罪。一旦房价下跌,经济下行,最终结果不是穷人都买得起房,而是烂尾鬼楼林立,宁可炸掉,也不会留给穷人住,物竞天择,谁让穷人先天买不起,后天又不努力买房呢!

     2001年作者有幸到海南岛一游,从海口到三亚,黑洞洞的建筑到处可见,过度的盲目开发,城区满目创夷,只可惜那些成片心海景别墅。之后在报纸上看到,三亚开始以炸楼的方式清理烂尾楼。同年到上海,当时最高建筑还是东方明珠电视塔,据官媒报道,百米以上以酒店写字楼为主的建筑总量,已超过原先的东方明珠香港了,只是小于60%总体入住率不容乐观。如同当时许多人的想法,我曾忧虑如此过度开发建设,岂不是预付透支后三十年的力量积蓄吗,时间证明我错了。

     我太过分地把青年的茁壮成长看成了暮年的回光反照。

     然并卵。

     十年后,好了伤疤忘记痛,经济总体趋势持续上扬,海南炸掉楼盘废墟的地基又树起更高的新楼,开发商敞怀抱,热情而有被动地接受各地投资者的疯狂涌入。更多还在吃瓜的群众己改变了姿势,又开始坐立不安、心痒手又痒起来。

     又是十年过去,过度开发的鄂尔多斯、郑州、昆明、合肥的某些新城已呈鬼城态式。鄂尔多斯与温州是最早出现疲态的城市,空城何时被填满,时间流逝,经济转型艰难,仍过度倚重固定资产投资以及虚幻的金融过山车,可笑的是听说郑州要被题为一线城市,外行教授又迷茫了,所以焦虑。

     上层本意是去三四线城市库存,却迎来一线城市房价2016年跳跃式飞涨,年初两会后二手房价的再次飞涨。国家不会采取印度废钞那样的极端方式来劫富济贫,只是暂时安抚人们无处安放的焦虑之心,以及来之不易的血汗钱财,但财富不能转移国外,尤其在扰乱双方金融秩序,在必须共管条件成熟之时,英达名气够大,以儆效尤足以。前期发展太快即不稳定,投机容易钻不健全之法规的空子,原始资本积累最初的几桶金都带有此许原罪。不要指望富人自愿捐出补助穷人,国家名义的税收才是康庄大道,美国富人更乐于慈善捐献,我看最主要的原因来自税收的压迫才是。

     扯远了,回归正传,当今富余的钱将流向何处?货币超发,通货膨胀,股市不振,实业不兴,唯有投向不动产,暂时达到最佳效果的保值,如同回归了封建社会。

     互联网泡沫,风投毫不考虑利润的砸钱,前有网约车,互联网医疗,后有外卖和单车。普通吃瓜群众很难粘边,但有很多中介二哥,比如各种名义基金诱惑,但最终真金到手后的收益,实际比银行利息又能高出多少。

     两会定了基调,所以二手房大涨,一手房仍高位静观。

     从国家利益层面考虑,理想房价涨幅应与GDP和通货膨以及人民收入增速相仿。但理想与现实总不相符,有时差距还很大,所以为期几年较大波动时,都会出台较为强烈调控措施,目的只有一个,维持房价稳定上涨。

     逐利是资本贪婪根本的属性,危机的发生成为必然。只要承认市场经济就会有,与社会制度无关,既然拥有更为健全制度监管的欧美也会发生,我们在摸着石头淌着水过河,而又嫌太慢,恨不得卷起库管撸起袖子加油干,何谈幸免,只是时间点的不同罢了。历史证明,自然界与人类社会的发展是有规律可循的,大涨之后必有大跌,保持动态中的平衡才能向前发展。

     恒久的涨与恒久的跌一样,不死才怪。

     凯文凯利在《失控》中提到:“人最终命运和结局就是失控”。我想房产的发展也遵循这个道理,只不过是重复验证而已。

     前些年专业人士在媒体分为两派,针峰相对辩论高潮时甚至对赌,输者裸奔。至今仍是看涨者预言成真,那个预测北京均价十万的专家,当时被认为是疯子,唱衰的专家言论解气,暂时败了,暂时偃旗息鼓,回自家厕所裸奔泪奔,无颜再抛头露面。

     大街上裸奔,多大年纪了,还有谁看!象房价一样膨胀的肚皮,低头都看不到萎缩的鸡鸡,把自已当猴耍,也真对得起叫兽的称谓。大家有没有注意到近些年过来,不管是看涨还是唱跌的叫兽专家都们没那么活跃了,失去了对手也就失去了表演舞台。大局已定,没必要再争。不过群众吃瓜时也大可放心,叫兽大多是博导硕导,后继有人,只是大戏再开场要待下一次的轮回。

     当越来越多的人认为泡沫不会破的时侯,也就到了泡沫要破的时侯,没破之前不断被吹大,没有人认为它会破。房子已然脱离了居住属性,成为投资首选。现在持有着心态如同股市上涨时的持股人,但又有多少人最终获利?或许套现正当时。又有人问,套出来投向何方,我要强调教育,培训个人更好生存的能力,何时都不算晚。

     当局者迷,旁观者清,吃瓜教授中肯的购房建议:

     1.钢需。婚房或学区房,收入稳定,只要有还月供的能力,即使首付来自父母,不要等,及时买,何时都不算早。就算一旦危机来临,就算降到原先1/2又如何,人生70多年,房价己长30多年,相对于结婚生子及孩子教育的人生大事,耽误几年可影响终生,房子钱财乃身外之物,才是小事。

     2.改善型。这些朋友多有经济能力,不管卖不卖原有往房,记住你辛苦挣的钱是为你服务的,是你奴隶,而不是相反,切记!

     3.投资型。3.1付得起全款,买,为保值。3.2有首付无处安放,需二哥邦助贷款。提醒二哥有风险,入市须谨慎。3.3买来出租或待更高价卖出,也许现在不是最高点,也许还有几番起伏,但还是暂缓为妙。

     注1:图片来自网络

     注2:严格意义的标题应是:外科学医生副教授吃瓜看房市,很惭愧,到现在还是个副教授,只管做事养家。

    http://weixin.100md.com
返回 医学科普与人文 返回首页 返回百拇医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