别了,一个医生的武侠大师梦
2017/5/6 11:51:44 医学科普与人文

     上世纪60s'—80s'成长起来的青少年,每人心中都曾有一个武侠梦。

     武侠,港台文学作品应是这样描述的。首先是武功高强,武是武术,招式,流派甚多。功为气功,心法,又分内外两家,以内家更为博大精深。其次是侠义精神,始终占据了古往今来的道德至高点。

     文化大革命十年,祖国河山一片红,人们的思想被禁锢,可深远的影响,延及前后,又何止十年。

     改革开放了,国内知青作家,吹来徐徐伤痕文学之风,但在普通民心中,没什么反响,仅如微风引起的枝叶摇曳,微波荡漾。

     同期涌入的港台文艺作品,却以摧枯拉朽之势,迅即攻城拔寨,成为大众文化餐桌上主菜、主食。

     知青略带伤感的反思,与之相比,瞬间被秒成了调料,开胃凉菜的资都不够。

     反思过去痛苦与黑暗,长久压抑后释放快感,显然不符大众胃口。

     看看以下当时大众喜闻乐见的精神食粮。

     主食,梁羽生,李小龙,成龙等。

     主菜,金庸,琼瑶等。

     酒类就多了,古龙,三毛等,沾了鲍勃迪伦获去年诺贝尔文学奖的光,罗大佑也算一位。

     这才是上世纪最后三十年普通民众的文化餐桌,之前国家文学史上武侠作品甚少,记忆中只看过一本叫做三侠五义的,这次港台作品地涌入后,逐渐巩固起在普通民众心目中的地位,影响非上千年的四大名著一时所能及。

     国民不喜欢批评,不愿反思,更倾向赞扬,互相吹捧,尝试猎奇、好八卦。这是通病,却成就了大众文化的主流。那时,传说中的大师,就像如今流行的娱乐偶像,万人崇拜敬仰、不知哪有多少思想,驻扎头脑中的哪根筋,就算细如毛线,却仍如痴如狂。

     电影少林寺上映了,那年我上初一。

     有同学从路边摊买来各种武功秘籍,开始偷愉研习。

     之后更多武侠文学及影视作品涌入,茶余饭后的父母,功课之余的少年,金庸和琼瑶的作品成了他们最大消遣,影响之深,可及人生价值观,影响之远,可是几代人的几十年光景。

     同一天晚上,同一片夜空或棉被之下,无数的少年做着同一个梦想:仗剑走天涯,最好还有个乖巧的师妹。

     之前的流行语就是既脚踏实地,又仰望星空。

     当下则为放下眼前苟且,梦想诗与远方、梦则是中国梦的梦。

     高中时,同桌开始不上自习课,练起了气功,什么功法不记得了。

     他说,干年灵芝,万年人参可瞬间提高数十倍功力,但不可求,只能靠冥想与打坐。期待功夫不负有心人,一朝打通任督二脉,自由运行大小周天,武功盖世之时,也是出人头地之日。

     扒一下史料,当时举国上下,气功热潮习卷,以科学之名研究迷信,扒出来的全是屎料与笑料,可就有人信,直到今天。

     严新当时是偶像中的偶像,加入中央保健团,主导大兴安岭灭火,神秒其它所有神。

     侠之大者,为民请命,国家民族危难时刻,敢于挺身而出。

     能够把侠义精神上升到政治层面,之于古龙和梁羽生,这也是金庸作品的高明之处。

     当时我一心功课,同桌传的吐纳心法简练易学,但也只在睡前十分钟练习,经常练着练着睡着了,三年过去,任督二脉固若金汤,无缘开化。

     无缘,我了个去!

     上大学了,有幸拜入螳螂拳等十二代传人门下,我练了三年套路,平谈,无成。

     医学院的沉重功课不让人松一口气,无暇痴迷武术,也弃练了气功,但我仍将信将疑,作为医学生,还买了本郭林新气功送给患癌症的朋友。

     因把更多狂热与业余精力投向足球,逐渐疏离了气功,一时做起了足球队队医的梦,我和我曾经追逐的武术气功大师梦想,就此擦肩而过。

     大学毕业,工作了。人生,世界,价值三观成形。之后上研究生参与科研活动,更加端正了自己科学价值观。

     科学常识,谈不上先进,甚至尖端,但是人们宁愿不信,而去追求那些虚幻的东西,难道他们已经上升到了宗教或哲学的高度。

     附带包治百病,预知未来的盖世神功、灭绝太极师,蒙蔽期骗了我的青少年,醒悟后,面对的仍深信不疑的广大群众,如鲁迅先生一样,义愤填膺,会很早就被气死,很残忍的活活气死。还是坦然面对,一笑而过吧。

     童话里都是骗人的,无论对大人还是小孩。

     古时交通不便,信息不通,形成众多武功门派。

     而技击之术,就那几招,实不存在天下无解绝世秘籍。

     新中国建立后,武术分为套路与散打,积极推广,期待走向全球。

     套路花架子居多,实战性极差。八卦形意拳号称转至对手背后发掌,而不受对手短距先发先至的攻击,违反牛顿物理学定律,只在传说中出现。现实传统套路与散打比试,一上赛场,套路全无,都成了王八拳,远无影视作品中的好看。

     九十年代去逝的武术家赵道新说,武术就是尽量安全地表现残酷。

     套路毫无技击可言,民间的切磋也多为摆好架式的点到为止,互相吹捧。

     高手在民间,美丽的谎言。

     天龙八部中,乔峰与幕容两位大侠的老爷子激战数日,惊天地、泣鬼神,仍不分伯仲,两位绝世高手,最后竟被少林寺一扫地僧收服,世外的高人,甘愿扫地。

     一千年后,不甘寂寞的海灯法师成了少林方丈,电影记录的外家套路鼻祖,与严新齐名,一指禅名震华夏。又是那个千古名刹,三十年后出了个上市CEO,豪车、保镖、美女,享尽人间繁华,却丢了功夫和侠义。

     知识信息不通,与世隔绝,闭门能造出什么车?近期热炒的太极宗师惨败给散打/MMA退役选手就是例证。

     如果隔山打牛可用中学物理弹性碰撞理论解释,那么一阳指、六脉神剑就是现代作家基于当今科技强加于古人的意淫,看看西游记,吴承恩可没有如此高的科幻境界。

     扫地僧的存在,现实就是相信的大有人在,只要还会隐藏,而不被拆穿,就永远有人相信。信科学,信科学常识,足以把假大师拒于千里之外。但信科学常识,对于常人,何其难也?何其难也!

     王林大师死了,没能实现他一指头戳死司马南山的夙愿。但土壤还在,大师的种还在,别的大师正在孕育,或早已破壳而出。

     不辩中医,这个好多武学大师的兼职。此话题之争,可令朋友绝交、夫妻反目,还是离远些为妙。

     人到中年,螳螂拳套路早已忘光,足球队医也没做成。想练散打、MMA,梦想一日加入UFC,却早过了退役的年龄,只能在网络直播中过过眼瘾,于是不再做梦。

     王海,司马南,方舟子,徐晓冬相继引爆各自行业的打假,功远大于过,警醒世人,功于当代,利在千秋。

     别了,我的气功大师梦。

     别了,我的武侠梦。

    

     请支持原创,为病人解惑,发同行心声

     长按下方二维码,关注雨果医生的微信公众号

     雨果医生的科普与人文

    

     欢迎转载,不须征得作者同意

     已开通留言功能,期待专业外朋友参与

     一起讨论,共同提高

    http://weixin.100md.com
返回 医学科普与人文 返回首页 返回百拇医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