给“上海网络辟谣”提个醒
2022/4/30 16:13:34 人间三角
关于外滩长没长草这个问题,今天“上海网络辟谣”承认自己出现了“偏差”。
事情是这样的。前几天,网上流传一张照片,远景是著名的东方明珠塔,近处的广场长出不少荒草。
4月28日,“上海网络辟谣”发了篇《网传外滩长草了?我们连夜去看了看》(下称《看了看》),文章说:“记者连夜赶往外滩,拍下了这些照片。”照片上的广场光滑洁净,没有长草。
结果多名网友上传实拍照片显示,外滩真的长草了。于是造成了“网友辟谣’上海辟谣’”的尴尬效果。
最后大家终于搞明白了,最开始流传的那张外滩广场长草的照片和“上海网络辟谣”发布的外滩广场没长草的照片都是真的,但这是两个外滩。长草的是虹口外滩,没长草的是浦西外滩。
“外滩长草”风波于是发酵起来。
4月30日,“上海网络辟谣”又发了篇文章《关于“外滩长草”的照片,有几句话,想和大家聊聊》(下称《聊聊》),承认:
第一,对于网友指出“网传长草的外滩”并不是我们拍摄的外滩,我们虚心接受。经过核查,网传“外滩长草”的照片,摄于滨江秦皇岛路码头附近,距大家熟悉的黄浦区外滩滨江段大概4公里左右路程。……而当晚,我们更多地着眼于“外滩”这一地标。之所以会出现这样的偏差,是因为在大多数上海市民的记忆里,“外滩”是有其专属含义的。
承认出现偏差,但是又强调“外滩”在上海市民中心目中的专属含义。但是狭义的外滩没长草这一事实,显然无法辟谣广义的外滩长了草这一事实。其实那张网传照片已经暴露了自己拍摄的究竟是什么外滩,如果“上海网络辟谣”第一时间就注意到了这个关键事实,就不会掉进这个坑里。
辟谣的人显然不能太心急,否则当“辟谣帖”出现bug的时候,对自身公信力的损伤是巨大的。
《聊聊》一文还强调了一点:
第二,有网友问我们,为什么要刻意“连夜”去外滩看一看?我们想说,这不是刻意,更多的是源于我们对这座城市的关心。当天傍晚,我们的摄影记者在外滩附近采访时,注意到网上有“外滩长草”的话题,考虑到“外滩”对上海这座城市有标志意义,又离原本拍摄地点不远,所以在结束原定拍摄任务后,就去滨江看了看,想为大家记录下这一刻的上海。
也就是说,不是刻意去看,而是顺带去看。但这里又出现了一个疑问,既然是顺带去看,为什么最开始的《看了看》一文要说“记者连夜赶往外滩”,而不说结束采访任务后顺带看了看?
上面说的这些都不是最重要的,最重要的是,外滩长没长草这件事压根不该进入“上海网络辟谣”的范畴。长草了如何,没长草又如何,纵然网友没搞清楚“外滩”的用法,这也不是一个“谣言”啊。
对于这个问题,“上海网络辟谣”也有所回应:
我们开设这个公众号的初衷,是希望关注网络热点,既要还原真相,更是追踪热点。如果是谣言,澄清自是义不容辞;如果是其他热点,我们也会持续追踪,第一时间传播权威信息,希望能为大家答疑解惑。
也就是说,“上海网络辟谣”不只负责辟谣,还负责追踪其他热点。但是这就给公众和其他媒体造成了很大的混淆。究竟哪些内容是辟谣,哪些内容不是辟谣呢?比如说《看了看》一文虽然标题里没有写“辟谣”,但文章里却说:
今晚,网络上流传着一则消息,说上海外滩因为长期封控,都长草了。实际情况真是这样的吗?记者连夜赶往外滩,拍下了这些照片。
这显然就是辟谣的语气和行文方式。辟对了就说是辟谣,没辟对就说是“追踪热点”,这好像不是一个“辟谣平台”应该有的作风。
照我看,“上海网络辟谣”这个平台,最大的问题就出在自己的名字上。如果名字里没有“辟谣”俩字,很多误会自然不会出现。
事实上,大家对“辟谣”产生许多意见,就在于“辟谣”是一种很不友善的沟通方式。就好比家人之间、朋友之间,如果一个人整天跟你说这个地方做错了那个地方做错了,哪怕他指出的错误全是真实的,你也会很不舒服。
在重大事件中,舆论场会产生很多的声音,参差不齐、泥沙俱下是正常的现象。对于这些声音,权威机构要及时回应、及时澄清,但是在回应的过程中,如果滥用“辟谣”就会激起民众的对立情绪,而这些民众本来也是厌恶谣言的。
首先,“辟谣”之前有一个议题选择的过程,假如在某一个时刻,有些谣言在流传,但传播度不广、危害性有限,同时却还传播着更加重要、民众更关心的真消息,这时候瞄准谣言重火力辟谣,会让民众有避重就轻的感觉。
其次,不是所有的不实信息都是“谣”,都需要被“辟”。比如严格来讲,《看了看》一文就不属实,也给很多人造成了误导,但我们就不能称它为谣言。
我一直认为,值得被辟的谣应该满足三个条件:
一、谣言应该与事实大相径庭,而不是只有细微差异。
“美国枪击案死了1000人”“辟谣!只死了999人。”这是耍流氓。
二、谣言应该具有显著危害性。
有人说:看样子要下雨了。这时候你看一眼天气预报,大喊“辟谣,今天不会有雨”。这是有病。
三、谣言应系恶意编造。
信息不透明的时候,有些以讹传讹的消息,传播者并无恶意,则不能被当作谣言。
如果辟谣者把握不住这三个标准,而是仿佛有KPI考核一样,拼命追求辟谣越多越好、越详细越好,就会陷入“辟谣者被辟谣”的窘境。
继续阅读
人就是表达
防止失联
源网页 http://weixin.100md.com
返回 人间三角 返回首页 返回百拇医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