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药不药】每天聊一味中药材:羚羊角
2017/9/21 达仁堂健康养生专栏
羚羊角Lingyangjiao
SAIGAE TATARICAE CORNU
来源
本品为牛科动物赛加羚羊Saiga tatarica Linnaeus的角。
别名
羚羊、羚羊角、羚羊粉、灵羊角、九尾羊角、羚羊尖
产地
主产于俄罗斯。 新疆北部边境地 区亦产。 野生赛加羚羊为国家一级保护动物。药材主要从俄罗斯进口。

采收加工
全年可捕,猎取后将角从基部锯下,洗净,晒于。以8-10月捕捉锯下的角色泽最好,角色莹白;春季猎得者青色微黄,冬季猎得者因受霜雪侵袭,角质变粗糙,表面有裂纹,质较次。
性状鉴别
本品呈长圆锥形,略呈弓形弯曲,长15~33cm;类白色或黄白色,基部稍呈青灰色。嫩枝对光透视有“血丝”或紫黑色斑纹,光润如玉,无裂纹,老枝则有细纵裂纹。除尖端部分外,有10~16个隆起环脊,间距约2cm,用手握之,四指正好嵌入凹处。角的基部横截面圆形,直径3~4cm,内有坚硬质重的角柱,习称“骨塞”,骨塞长约占全角的1/2或1/3,表面有突起的纵棱与其外面角鞘内的凹沟紧密嵌合,从横断面观,其结合部呈锯齿状。除去“骨塞”后,角的下半段成空洞,全角呈半透明,对光透视,上半段中央有一条隐约可辨的细孔道直通角尖,习称“通天眼”。质坚硬。气微,味淡。

性味归经
咸,寒。归肝、心经。
性能特点
本品咸入血,寒清解,质重潜降,入肝、心经。既平肝息风、清肝明目,治肝阳、肝风及肝火诸证;又凉血解毒,治温热病之壮热神昏、澹语狂躁或抽搐,温毒发斑,疮痈肿毒等。
功效
平肝息风,清肝明目,凉血解毒。
主治病证
(1)肝热急惊,癫痫抽搐。
(2)肝阳上亢之头晕目眩。
(3)肝火炽盛之目赤头痛。
(4)温热病之壮热神昏、澹语狂躁或抽搐,温毒发斑,疮痈肿毒。

用法用量
内服:煎汤,1-3g, 宜另煎2小时以上,与煎好的药液合对;磨汁或挫末,每次0.3-0.6g; 也可入丸散。
使用注意
本品性寒,脾虚慢惊者忌服,脾胃虚寒者慎服。
药理
本品有镇静、抗惊厥、解热、降血压等作用。
故事
王村有个地主,膝下有一个女儿叫倚轩,长得美若天仙,窈窕的身材,还有一手绝佳的刺绣和织布的手艺。可令人奇怪的是,女儿到了谈婚论嫁年龄却迟迟没有人上门提亲。为什么?原来啊,倚轩有个怪病,犯病时全身抽搐,口吐白沫,面目狰狞。村里人传言她是女鬼附身,都不敢靠近她,更别说娶她了。地主四处求医,试过许多办法均没有效果。于是地主许诺,谁能治好倚轩的病就与他结为亲家。

村东头有个猎户,叫裘二,为人老实忠厚,平日待人友善又乐善好施,却一直未娶亲。一天裘二刚打猎回来,收获颇丰,捕到一头羚羊,他想把那羊角卖到古玩店去当雕刻饰品。他刚回到家,就看到家门口倒着一个乞丐,他赶紧将这乞丐扶起来,发现原来这乞丐是饿晕了。他将乞丐安置在家中调养,好酒好肉地招待他,几天后乞丐身体恢复得差不多了,可他还赖着不走。裘二依然以礼相待,毫无怒色。那头羚羊都吃完了,裘二又要去深山打猎了,乞丐这才准备走。裘二送他一身干净的衣服,乞丐提出要将羚羊角送给他,裘二心想:好吃好喝伺候着还不知足,把一头羚羊吃完了临走连角都要拿去。但裘二心软,还是给了他。

乞丐穿上新衣服,提着羚羊角就在村里转,恰好碰到地主抓药回来,还在唉声叹气呢。乞丐看他一脸愁容马上就明白了,就问:“王老爷怎么唉声叹气的?”地主说:“还不是为我那小女,这药吃了无数还是没有效果,你看这方子也吃了半个月了,没有效,现在又来抓了。”乞丐说:“给我看看方子。”接着说:“令千金乃肝风内动,此方只能祛外风,我这羚羊角乃治惊痫之要药,将此物加到此药中定能药到病除,但你要遵守你的诺言,我无儿无女,住在村东的裘二是我的侄儿,要是我治好你女儿的病,你就要将女儿嫁给他。”地主想:能不能治好还不一定,先试试吧。

过了半个月,裘二打猎回家,发现家里围满了人,询问后才知道,原来是提亲的,他说哪有女方来男方提亲的?地主说明来意:“你叔叔治好了我女儿的病,为实现诺言,我要将女儿许配给你。”裘二说:“我叔叔不懂行医啊,您一定是弄错了。”裘二再三拒绝,地主说:“你是要让我言而无信吗?”于是裘二就做了地主的上门女婿。

部分内容摘自:药圈网、百度百科、《中药材大全》、《本草纲目》
http://weixin.100md.com
返回 达仁堂健康养生专栏 返回首页 返回百拇医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