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心如被麦家一句话刺痛:人最大的教养,是接纳父母的平凡
2019/9/12 20:57:13十点李可以啊 十点读书

    

    


     文 | 李可以啊 · 主播 | 安东尼

     十点读书原创

    

    


     前几天在知乎上看到一个问题:

     出身在四线城市,父母不能给你事业带来任何帮助,你还心存感恩吗?

     回答这个问题之前,我想讲两个故事。

    

     第一个故事,关于麦家。

     “如果可以,我宁愿用现在拥有的一切,换一个幸福的童年。”

     27年后,麦家重回故乡,那种痛苦的记忆,依旧残忍而清晰。

     他出生于浙江的一个小山村,家里成分不好,政治身份的尴尬,让他在学校备受压迫。

     如他所言:

     在那个年代,像我们这种家庭,就像今天一个家庭里既有人犯了罪在坐牢,又穷得交不起学费,低人一头,低到泥土里。

     而其中有两件事,让他彻底和故乡亲人决裂。

     第一件事发生在一个寒冷的冬天。

     一阵北风袭来,坐在靠窗位置的麦家穿着单薄的衣衫,打了个寒颤。

     他起身想关窗户,没料到老师叫住了他。

     “你头上戴着三顶黑帽子还怕冷啊?”然后全班同学对他投来了鄙夷的嘲笑。

     他低下头,恨不得钻进地缝里去。

     偏见像一个钉子,把他狠狠地定在了耻辱架上。

     从此以后他对师生情、同学情彻底失望。

     第二件事,依然源于被羞辱。

     那天,一个性格乖张的同学,当着他的面骂他的父亲。

     他堵在那个同学的门口,打算帮父亲讨回公道。

     看到父亲赶来,他马上跑过去哭诉自己的委屈。

     父亲却当着众人的面,给了他两巴掌。

     鼻血顺势就流了下来,从嘴巴里,一直流到裤裆。

     “我心窝里插了一柄刀,怎么也拔不出来!”

     而这两巴掌,也打断了父子俩之间的连接,麦家再没和父亲说过一句话。

     从此以后,他对父子情也充满质疑。

    

    


     内向、隐忍,伤痛,成了他童年的三个关键词。

     故乡,成为了麦家最想逃离的地方。

     心理学家弗兰克·卡德勒说:

     生命中最不幸的一个事实是,我们所遭遇的第一个重大磨难多来自家庭。

     生活的吊诡之处在于,我们永远无法掌控自己的初始配置。

    

     阿德勒说:

     幸运的人,用童年治愈一生;不幸的人,用一生治愈童年。

     故乡于麦家而言意味着伤痕,与之相反,故乡于林心如而言却意味着治愈。

     17岁出道的林心如,在1998年,凭借一部《还珠格格》,走向了职业巅峰。

    

     从那以后,林心如开始紧锣密鼓地拍戏。但高强度的通告压力,也挤占了她和家人相处的时间。

     刚开始工作那几年,她保持着一年两三部戏的频率,每年呆在家里的时间不超过一个星期。

     说不想家,那是逞强。

     家乡,藏着林心如心里最深的两个执念。

     一个关于她的外婆。

     早年的时候,父母因为感情问题离异,林心如一直跟着外婆生活,外婆十分疼爱她。

     上小学六年级的时候,外婆已经重病在床,她前去探望。

     阿姨唤林心如去买蛋糕,可是当她兴冲冲拿着蛋糕准备看着外婆吃下去时,却被告知:

     外婆走了。

     这一走,就是一辈子。

     “如果我外婆可以再多活几年,长大后我就可以带她到处去旅游,她一定很开心。”

     可惜的是,没有如果……

    

     另一个是关于她的曾祖母。

     拍摄《还珠格格》的时候,她的曾祖母去世了。

     直到出殡,妈妈才告诉她。

     记忆中那个陪她一起长大的曾祖母,甚至连最后一面都没见到。

     这种遗憾,永远也无法释怀。

     即便后来她演了无数的角色,体验过各种各样的人生,心中这两个窟窿,却永远无法被填满。

     至亲的相继离世,让她逐渐,体悟到:

     人生没有那么多来日方长,更多的是猝然离场。

     因为拍戏,她常年在外出差,尽管一次次拾起行囊出走去接近自己,但她却说自己一直活在故乡里,于她而言,有爱的人在便是故乡。

     当林心如看到麦家写给父亲的信时,深有感触:

     父母对你的爱,绝不是过了18岁就没有的,那是一辈子的事。

     只要故乡在,底气就在,对漂泊在外的人来说,故乡是出走的动力,也是回归时的退路。

    

     如何和原生家庭和解?

     麦家和林心如给了不同的答案。

     面对羞辱和伤痛,麦家选择了沉默。

     当向外无法宣泄的时候,只有从内心开始深挖。

     从那时起,麦家开始痴迷于文字,他抓住一切机会开始写作。

    

     我就像一个游侠和幽灵,对着月光写,在田野里写,在任何角落里写。

     后来,一直渴望逃离的麦家,抓住了高考这根救命稻草,成为了村里为数不多的大学生。

     毕业后,在情报机关实习,继而辗转军旅十余年。

     漂泊半生,笔耕不辍。

    

     2002年,他终于凭借长篇小说《解密》一举成名,后来持续发力写出《暗算》,也因此获得茅盾文学奖,名声大噪。

     成名多年,故乡依然是他回不去的地方。

     直到2008年汶川地震,身在成都的麦家亲临灾区,看着一片废墟上,守候故土的老人,他不禁悲从中来。

     就在那一天,他决定返乡。

    

     时隔27年,当麦家重新走进童年时的老宅,年迈的父亲却得了老年痴呆。

     “你找谁?”父亲把他当做走错门的陌生人。

     “我回来了!”麦家叫了一声爹,报出了自己小名。

     “那我儿子在哪里啊。”父亲寂然地喃喃自语。

     这时他才意识到,在父亲的内心深处,还一直深爱着自己。

     和故乡27年的恩怨情仇,在一瞬间被化解。

    

     麦家离开故乡那年,他17岁,带着傲气,带着愤慨。

     林心如进入演艺圈那年,刚好也是17岁。

     前几天,鲜少出现在媒体上的林心如突然上了热搜。

     她在微博中表示,自己即将回到大学校园,深造学业。

    

     从模特到演员,从制作人到学生,努力塑造好每个角色,做好每一份工作,拼命三娘林心如靠着自己的努力,逐渐找到了自己人生的节奏。

     如今的她,家庭幸福,婚姻美满,丝毫看不出一丝原生家庭的伤痛。

     “我觉得女人这辈子最重要的事业,就是爱自己,你爱自己,才有人来爱你。”

     林心如在接受采访的时候,如是说。

     《都挺好》里说:

     原生家庭欠你的,你得靠自己找回来。

     找不回来就是一场灾难,找回来就“都挺好”。

     很幸运,他们都找到了自己的救赎方式。

     如今的麦家,常住故乡,满怀对父亲的愧疚,对故乡的怀念。

     历时5年,写出一部《人生海海》,无论对与错,都是献给岁月的序曲。

    

     如今的林心如,重返校园,带着重新出发的心,体验不同的人生。

     27年,岁月在变老,她依旧在变好。

    

    

     特别喜欢东野圭吾在《时生》一书中对原生家庭的解释:

     谁都想生在好人家,可无法选择父母。发给你什么样的牌,你就只能尽量打好它。

     如果原生家庭没给你很多的爱,那你更要努力爱自己;

     如果原生家庭没给你很多温暖,那你一定要自己给自己安全感;

     如果原生家庭没给你很多的资源,那你一定要靠自己打出一片天。

     这世上没有完美的人,也没有完美的父母。

     也许他只是四线城市的一个小职员,但他已经拼尽全力给你最好的生活。

     为人子女的基本修养,就是原谅父母的不完美。

     趁来得及的时候,和他们说一句谢谢。

    

    

    


     ▼长按识别二维码,下载十点读书App

     搜索“原生家庭”离线免费听

    

     -背景音乐-

     孙燕姿《天黑黑》

     -作者-

     李可以啊,汉语言文学不合格毕业生,陪你做梦,陪你吹牛。十点君的人。本文首发十点读书(ID:duhaoshu),超2800万人订阅的国民读书大号,转载请在后台回复“转载”。

     -主播-

     安东尼,十点读书签约主播,自媒体“三个声音”主创,电台主播,用声音行走的资深媒体人,各媒体平台邀约主播。微信公众号:三个声音。欢迎下载十点读书App,搜索“安东尼”关注主播十点号,收听安东尼为你朗读的专属美文。

     长按2秒识别二维码关注我们

     欢迎把我们推荐给你的家人和朋友哟

    

    

     10天陪你读完《原生家庭》

     原生家庭欠你的,你要自己找回来

    


     ?下载十点读书App,与720万人一起打卡共读!

    

     你点的每个赞,我都认真当成了喜欢

    http://weixin.100md.com
返回 十点读书 返回首页 返回百拇医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