破坏这三种边界的人,不必深交
2023/3/26 20:10:52 十点读书

    

     《纽约时报》畅销书作家塔瓦布曾经发表过一篇题为“哪些迹象表明你需要心理界限”的帖子,她梳理了一些典型症状:

     没有属于自己的时间;

     感觉不堪重负;

     对向你求助的人产生抗拒;

     发出过“常常帮助别人却从未得到回报”的感叹;

     常常幻想自己能抛开一切一走了之……

     帖子获得了很多人的回应,他们或哀怨、或苦恼、或心力交瘁、或自责不安,而所有不堪重负的感觉,问题都处在界限感上。

     界限的本质,是对所有权的认知,跨越界限,需要征求对方的同意。

     塔瓦布在《界限》一书中指出,人与人之间最重要的界限有三个,会冒犯你这三个界限的人,不必深交。

    

    内德拉·格洛佛·塔瓦布|中信出版集团

    

     在我们所拥有的财富中,时间是最宝贵的,生活的最大主题,就是如何利用时间。

     你有没有遇到过这样的人?

     为了一件并不紧急的事,接连打好几次电话催促你;

     希望你放下手中所有的事情去帮助他;

     不分昼夜地给你打电话或发消息,语音时长动不动就50多秒;

     要求你无偿为他提供帮助;

     在你已经声明没空的时候还是坚持请你帮忙;要求你加班但是没有加班费……

     滥用你的时间的人,侵犯了你的时间界限,说得再严重一点,也侵犯了你的生命。

    

     不懂拒绝的人总会牺牲自己的时间为别人做事,导致自己的事情永远不重要。

     面对这样的要求,你需要在答应别人的请求之前,先确认自己的日程是否安排得太满。

     不要总想着挤时间多做一两件事情,否则你在做的时候也一定不会开心。

     忙碌的时候,微信也可以暂不回复,等方便的时候再一一处理。

     “我每天工作朝九晚五,没有时间陪你聊天。”

     “我可以帮你报税,但我的服务是收费的。”

     “我星期二没时间去参加你的活动。”

     能果断地说出拒绝的话,不为难自己,才能为自己赢得更多宝贵的时间。

    

     你有没有这样的朋友?

     他们喜欢找人诉苦,不管对方愿不愿意听,始终喋喋不休。

     当你向他倾诉的时候,他们却没有兴趣,不是说“这么点小事至于的吗”,就是说“没什么大不了的”。

     我们之所以和他人分享自己的感受,是希望获得对方的支持和认可。然而,这个合情合理的要求对有些人来说着实不易。

     他们不重视别人的感受,忽略别人的情绪,这都是侵犯情感界限的表现。

     作者有一位咨询者亚历克斯。

     他每次和父亲分享自己的感受时都会遭到父亲的否定与洗脑。

     久而久之,他便放弃了自己的想法,选择直接听从父亲或朋友的意见。比如,他会怀疑自己为某件事感到伤心究竟对不对。

     由于情感界限遭到了侵犯,亚历克斯渐渐丧失了表达情感的能力,只能受他人意见左右。一旦得不到他人的反馈,他就无法相信自己的判断。

     侵犯情感界限的行为包括:分享太多或太频繁;情感宣泄/过度发泄;无视别人的感受;控制别人的情绪;故意弱化某件事的影响,比如告诉你“这没什么大不了的” ……

    

     守护情感界限,你需要直接告诉他:“我看你最近遇到不少麻烦,但我实在帮不上什么忙,你考虑去看看心理医生吗?”

     “不用你来告诉我该怎么想,我很清楚自己的感受。”

     “我会慢慢处理自己的感情,不要老是催我忘掉过去向前看。”

     一个拥有健康情感界限的人在表达自身感受和分享个人信息时是讲究分寸的,不会毫无保留地一吐为快。

     他们只在适当的时候分享,并且会谨慎地选择分享对象。

    

     有一种界限是无形的,它不会占用你的时间和金钱,但却破坏你的心情、颠覆你的三观,这就是认知界限。

     “认知”指的是一个人的思维和想法,突破认知界限的行为包括:嘲笑别人的观点或想法、因为意见不合而对某人视而不见、强迫别人接受自己的想法等等。

     你想喝可乐,有人立刻纠正你,“可乐没营养,不如喝茶”;

     你说北京的春天很美,有人就提沙尘暴……

     不懂得尊重认知边界的人,以为自己的认知和观念就代表了所有人,或者就是最好的、最明智的。

     《黑暗荣耀》里有一段很酷的对话。

     同事说:“我不喜欢厉害的女人。”

     女主角知道他针对的是自己,却答到:“我尊重你的喜好。”

     每个人都有自己的思维和想法,他人则无权忽视、轻视或取笑你的观点。

     面对认知界限被冒犯,你可以坦诚地说:“这种玩笑很伤人,希望你以后不要再说了”;“你可以不同意,但不必要求我和你一样。”

    

     《界限》中指出,无法设定并守护自己的界限,背后往往有9个潜在原因:

     害怕被人瞧不起、担心会撕破脸、总想取悦别人、对设定界限后的交往感到焦虑、对设定界限信心不足、想通过帮助他人来实现自己的价值、 把自己被拒绝的感受投射到别人身上、感觉无从下手、认为在某种关系中不该有界限。

     而这9个原因用一句话说就是,把别人的需求排在了自己的需求之前。

     面对让自己为难的请求,总是用极大的热情去帮助,不好意思说“不”,哪怕是自己受点委屈,也不忍心辜负了别人的期待。

     面对别人提出的要求,如果没有答应,好像自己做错了事,满心的内疚。

     明明是费了很大力气才做到的事,却假装举重若轻,让人觉得只是顺手而已,一点都不麻烦……

     太多超出自己能力范围的任务,让你应接不暇、分身乏术。

    

     所有飞机上都有同样一句安全提示:“请先为自己戴好氧气面罩,再去帮助身边的老人与孩子。”

     这句话看似简单,其实表明了界限的真谛。

     只有先照顾好自己,才有余力帮助别人。

     照顾自己的根本就在于设定界限,即为了自己的情感与身心健康而学会拒绝。

     毕淑敏曾说:拒绝是一种权利,就像生存是一种权利。

     愿你善用自己的权利,守护自己的边界。

     「十点听书会员」好书上新

     《越过心中那座山》

     长按识别下方二维码,立即收听!

     ▼

    

     作者 | 郁莉,写思考过的文字,做散发芬芳的女人。

     主播 | 佳音,十点读书签约主播。

     图片 | 视觉中国,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最近微信改版

     经常有读者朋友错过推送星标“十点读书”

     及时接收每晚新鲜出炉的推文

    

    

    

    源网页  http://weixin.100md.com
返回 十点读书 返回首页 返回百拇医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