要是主旋律都这么鸡毛,那我也爱看主旋律
2017/3/29 六神磊磊读金庸

     文/六神磊磊

    

     今天要还一个债。

     拼着在家吃两顿外卖,也要把这一篇字码完。

     去年,我欠了一部电影一个好评,就是《罗曼蒂克消亡史》。

    

     从影院回来就憋着要写,可是拖拖拉拉一直没动笔,直拖到人家片子下线。

     我很愧疚,后来每次撸串都罚自己少吃一个板筋。

     今年,我又觉得自己欠《鸡毛飞上天》一个好评。

     眼看都放到48集了,再不写,人家又要播完了。

    

     这部剧,本来第一集我就弃了。

     因为只几眼,就看出来这是一个主旋律剧。

     这个剧没有片头曲,取而代之的是背景音——比如“让老百姓真真正正富起来”……搞得我差点就想掏出小本本记。

     这是多年来的职业病,一听领导人讲话,就想掏小本本。

     等故事开场,一看发生的地方——义乌,再一看出来的人物,是过去鸡毛换糖的货郎。

     我顿时明白了:

     这是一部讲述浙江义乌人民敢想敢干筚路蓝缕由小到大艰苦创业勇闯天下做大做强的正能量故事。

    

     顿时就打算弃了。主旋律的东西我实在是太熟了,不想看了。当时心里就一个念头:

     我信了你毒舌电影的邪!

     你说这剧好的,结果浪费我时间。我祝何君打麻将放炮喝凉水长肉每逢佳节胖三斤。

     但是,想必你们都猜到了,接下来是一个转折:

     第二次,这个剧被我捡了起来,一口气看到了46集。我发现它好看、良心。

     要是主旋律都这样鸡毛,那我也爱看主旋律。

    

     简单讲讲为什么觉得这个剧不错。

     比如男主角找的是他:

    

     有他,不一定就好到哪里去,但多半坏不到哪里去。

     在鸡毛这个戏里,他演一个民营企业家陈江河,小名鸡毛,也是剧名“鸡毛飞上天”的由来。

     别的不多说了,张译从陈江河青年演到中年,在不同年龄段的台词声线都有细微差别,还有为角色定制的义乌口音普通话(虽然不知道标不标准)等,专业和敬业都不在话下。

     看了小鲜肉表情包剧,再回头来看张译,你会发现原来演技是个好东西啊。

    

     再说女一号殷桃。她演女主角骆玉珠。

     刚出场时,她是个抢窝头的男扮女装的盲流,一副黄蓉在张家口的即视感。但我觉得这一段还不是最好的。

     最出彩的,是她后来摆地摊、办企业的时候,那个泼辣爽利的狠劲儿,有些俗气但又接地气的漂亮。

     陈江河他叔有句词,特别到位:

     “她你都敢娶啊?她是个能把人贩子都卖掉的啊!”

     她坐在门口洗衣服,洗得特别有劲,一看就像是常这么洗衣服的。

    

     她吵架,往那里一坐,二郎腿翘起来,也特有劲,像是天天这么坐的。

     每到剧情焦灼的时候,终结的方式,往往是她扑上去,抽那些不讲理的男人的脸,烧人家摊,然后双脚乱踢着,被丈夫抱开。

    

     这个角色,突破了传统商战剧里的男性一元中心,和男主分庭抗礼,从来没有成为陪衬。

     两个人的爱情戏也不弱。女主丧偶后和男主重逢,在火车上的一段戏堪称经典。

     张译激动地失声,想喊出爱人的名字,但惊喜、苦涩交织之下,如鲠在喉,一句话也讲不出,只得拿出砖画比划。

    

     殷桃从最初的冷淡不屑到看到砖画后的释然,没有一句台词,一个眼神到底,所有误会瞬间烟消云散。

    

     狗血也撒了些,和男主继父的矛盾、斗小三之类,但误会几乎很快消除,女主又与男主角携手并肩应对创业路上的难题,撒狗血始终没有成为故事主线。

     自从有了苍老师,叫女演员“老师”都怪怪的了。但是这个戏里,我很想叫殷桃一句老师。

     还有些不错的配角,比如老戏骨陶泽如演的村长兼养父。

    

     这个人,曾经是鸡毛换糖的先行者,却因一次次被割“资本主义尾巴”而变得执拗封闭。

     他棒打鸳鸯,阻挠孩子们的姻缘。他不认同儿子的很多新做法,成为顽固的守旧势力代表。

     而剧情后期,他似乎又因为儿子的引导而开明起来。总之,是个一时让人厌恶,一时又让人觉得可以理解的人物。

    

     还有,这剧的野心很大,讲了义乌的三代生意人。

     你可能会问:讲三代人就说明牛逼吗?

     还真是的。

     拿小说来打比方,敢下笔写几代人的小说家,如果不是自大成狂,就是真有点能耐。

     你看《倚天屠龙记》,也不过就是三代人,张三丰、张翠山和张无忌。而且金庸讲的这三代人,都是古代,张三丰和张无忌虽然差了九十岁,但他们的生活方式基本没什么变化。

     可是建国后的三代人,那是多大的区别。每十年都完全不一样。

     《鸡毛》里,殷桃摆摊卖早点的时候,大家都扒在有电视的人家窗户上看《红楼梦》,看陈晓旭。几年后她做了老板,车上放的是张雨生的《大海》。

     而等到她孩子王旭和女朋友吵架,都已经改在夜店里吵了,声音小了对方都听不见。

     裂变一样的三代人,本事小了还真驾驭不来的。

    

     最后想说,这个剧,让我真的佩服生意人。

     我本人是个天生不会做生意的。数学不坏,但是不会算账。性格也不适合做生意,心软,优柔寡断。

     看了《鸡毛》,对生意人又多佩服了一点。

     骆玉珠摆摊的时候,发现《红楼梦》里有生意,她就靠一张林黛玉的背影照,真的是背影啊,没有脸的,就卖了105块钱巨款。

     她的第二个孩子陈路,出生在一个装满了尿不湿的大货车上。

     到了三十多集之后,夫妻俩去欧洲卖货。以前他们要搞掂的只是中国人、中国市场,知根知底。现在的对手变成了五花八门的各国人,规矩套路都不一样(何况欧洲的黑社会剧里可以怎么凶怎么写)。

     陈江河为了避免在欧洲价格战,异想天开搞了一个视频会议,四家老板一起吃着盒饭,对着摄像头来谈。

     好多梗,是要找义乌当地的商人采来的,纯靠编是编不来的。

     还有剧里那些有趣的人情世故。比如袜子厂的进口机器坏了,国内修不了,只有请日本专家来修。

     大家看这个敲锣打鼓迎接洋专家的场面:

    

     日本专家的欣喜和不好意思,还有中国民营企业家的癫狂表演,到位,过瘾。

     你真是佩服这样的生意人,他们的野心,他们的大胆敢想,他们的豁得出、做得出。

     说句远一点的话,它会让你感叹:商业文明真的是一种了不起的文明。商业精神真是一种有独特审美价值的精神。

     就好像我说,义乌以前的名片是骆宾王,后来的名片成了小商品市场。

     一个极雅、极文艺,一个极喧嚣、极接地气。但是后者的魅力、嚼劲和回味,不比前者低的。

    

     末了,说说毛病。

     和很多报道认为这个剧好在“土”不同,我恰恰觉得它还不够土。

     时代感的营造还不够细致,后期的造型显得时尚了些,有一点时尚剧的违和感。但它已经算足够难得了,无需去和流量IP与小鲜肉比。

     想起前些时候,和一个做电视剧的朋友聊天,说到国产剧。我说她家做的剧不好看。

     她说:呸,那是因为我们的制作时间短,平均两天拍一集,拍不好。

     我说人家《潜伏》的制作时间也短,拍的也糙,怎么就好。

     她说:呸,《潜伏》要放现在根本就卖不出去,没有明星。(我理解她指的应该是小鲜肉)

     我说新版《射雕》也没有明星,怎么也挺好。

     她说:呸,那是人家射雕有IP。

     太会特么找借口了。

     气得我差点不想喝了,要不是天实在太晚,我当场就叫个车回家。

     但是现在,我知道怎么怼她了。

     我看到了一部没有小鲜肉,没有 IP (别和我说义乌小商品市场也是 IP),还主旋律的剧,而且还挺好。

     所以说啊……

    

     往期文章:

     这位英雄,你有一张人渣的脸

     我为什么不喜欢《功夫熊猫3》

    

    


    http://weixin.100md.com
返回 六神磊磊读金庸 返回首页 返回百拇医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