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个茶馆,一群憨包
2021/10/27 21:27:59 六神磊磊读金庸

    

     文/六神磊磊

     金庸小说里有一段情节,极有意思。

     他写了一个衡山城,城里有个茶馆,里面“坐满了人”。

     这茶馆里面的人,乃是一群憨包。

     茶馆里提供一样便民小食品,就是瓜子。比如林平之进去,就上了一盘南瓜子。

     到茶馆里吃瓜就吃瓜吧,可是金庸写他们偏偏特别爱聊天,还净爱聊武林大事。

     一坐下来,开口就是:“这次刘三爷金盆洗手,场面当真不小……”

     看,净是武林大事,而且都是“场面不小”的大事。场面太小的,茶馆里的人瞧不上,都不希得聊。

     整个《笑傲江湖》第二章,有整整好几千字都是这些人聊天,发表意见。不说话会死。

     然而你一听便会发现,茶馆里这伙人聊的东西,那是完全不靠谱。 比如小说这一章里他们聊的是什么呢?

     乖乖不得了的大事,是衡山的门户之争。

     说是两大高手莫大先生和刘三爷有矛盾。

     注意,门户之争,其性质乃是一种斗争。茶馆里的茶客最喜闻乐见的就是斗争,冲突越大越好,斗得越大,才越有得聊。

     所以这些地方的热点话题,十有八九都和斗争相关。

     第一个挑起话头的人,金庸写了,是

     “左首桌上有个身穿绸衫的中年汉子”。

     看他的形象,很有代表性的。

     中年,所以自命熟稔世故;穿绸衫,所以薄有些资财地位。

     他在这个小茶馆里就比较有优越感,频频挑头说话、传谣。

     金庸精准。类似这种水平的江湖吃瓜座谈里,往往核心人物都是这样的“绸衫中年汉子”。 且看这“核心人物”——中年汉子是怎么挑起话头的:

     “兄弟日前在武汉三镇,听得武林中的同道说起……”

     茶馆老瓜客的套路,传谣之前,先装模作样地交代信息源。

     这是一个经过了粗俗包装的、毫无信息量、但却又充满炫耀感的信息源。

     先就是炫耀兄弟我前几天去了武汉三镇。

     就问你们在座的能不能随时去武汉三镇?你们不能,我能。我走南闯北。快,仰慕我。

     就跟鲁迅写的七斤叔可以去城里,所以颇受乡人敬畏差不多。

     不但去了武汉三镇,而且还是“听得武林中的同道说起”。

     看,我认识“武林中的同道”,就问你们认不认识武林中的同道?

     你们不认识,我认识,我交游广阔,快,羡慕我。

     此话一出,瞬间便吸引了茶馆里齐刷刷的好奇又敬慕的眼神,觉得他多半有点身份,知道点内幕。

     绸衫男对茶馆里的氛围十分满意,开始熟练地进行下一步:故作神秘吊胃口。他“笑了笑”。

     笑,高深莫测的笑,略带唏嘘和倦意的笑。这个笑表明此事不可轻言,也隐喻自己和在座的各位不是一个当量,不是一个层级,你们嗑的瓜子是原味的,我的是椒盐的,贵五毛钱。

     然后说道:“这种话……到得衡山城中,那可不能随便乱说了。”

     可不能乱说。水很深。

     一盘大棋。 再往下看,绸衫男卖关子不说话,旁边立刻有人说话了,而且是抢着说。

     是一个矮胖子,“声音很大”,一语道破惊天内幕:

     哼哼,告诉你们吧,衡山派有门户之争!

     矮胖子为什么要抢着说呢?乃是要竞争群聊的第二核心。

     注意,这种吃瓜龙门阵里,中年绸衫男的第一核心地位已经确立了,旁人便会顺次争抢第二核心。矮胖子便是要抢这个位置。

     他抛出了一大通衡山“内幕”:

     衡山派,内部早已斗得火热,莫大先生一直不爽刘三爷。

     因为刘三爷的武功“回风落雁剑”造诣超过了前者,引发了疯狂妒忌。

     莫大先生一剑只能刺三头大雁,而刘三爷一剑能刺五头大雁。

     所以你们想,你们细想,刘三爷的日子能好过?

     胖子等还言之凿凿:

     师兄弟俩已“势成水火,一见面便要拔剑动手”,所以刘三爷只得金盆洗手,退出江湖,再也不刺大雁了。

     茶馆众人听得聚精会神,连瓜子都忘了嗑,生怕错过了内幕,纷纷啧啧感叹:水好深!

     刘三爷好一盘大棋! 注意茶馆里流传的这一个故事,或者说,这一起“刺大雁引发的金盆洗手”。

     这整个故事里有什么是对的么?大概也就几个人名是对的。

     莫大先生,刘三爷,的确是有这两个人,二人的关系确实也比较隔阂。然后也确实有一门武功,叫做“回风落雁剑”。

     然而除此之外,全是错的。

     故事的前提是错的,真相是莫大先生武功更高,刘三爷远为不及。

     故事的核心是错的,莫大先生根本就没有妒忌排挤刘三爷。

     对事件的定性是错的,此事的关键是嵩山要借机整治衡山,而非什么师兄弟不和。

     故事的逻辑和人物的动机也是错的,刘三爷金盆洗手是为了蒙蔽嵩山,而不是和师兄内讧。

     涉及的专业问题也是错的,“回风落雁剑”,那不是用来刺大雁的。

     就好像老婆饼里没有老婆,“风湿性关节炎”和风湿其实没有关系一样。

     这门剑法的主要技术指标也不是看能刺几头大雁。衡山派吃饱了撑的,非和大雁过不去?

     所以,茶馆里聊的这些东西,前提、背景、核心、逻辑、性质都错了,尽皆荒谬,都是扯淡。

     然而吃瓜茶客们不但要扯淡,还更加要做一件事,就是道德批判:

     “好几人点头道:‘原来如此!刘三爷深明大义’。”

     看,从这么一个荒唐的故事,就推导出了刘三爷“深明大义”了。

     “又有人道:‘那莫大先生可就不对了’。”

     瞧,莫大先生稀里糊涂地就“不对了”。

     还有人立刻去揣度莫大先生的心态,指责他一为己私,出卖衡山,说他是“只要坐稳掌门人的位子,本派声势增强也好,削弱也好,那是管他娘的了!

     莫大先生稀里糊涂就一头屎。 这就是金庸小说里的“茶馆困境”。

     即小茶馆里的江湖是假的。这些吃瓜茶客们所看到的江湖、所评判的江湖,只不过是一个自己群体想象出来的虚妄江湖,或者说是一出拙劣的江湖真人剧本杀。

     它和真实的江湖,天差地远。

     在茶客们眼里,自己每天都在琢磨、在倾听、在批判,离真相越来越近。事实恰恰相反,这个江湖上真正在发生着什么,衡山发生了什么,嵩山要做什么,茶客们不会明白,并且终其一生也不会明白。

     而且,在谣言和谬误之后,必然尾随着粗暴的道德评判,可以盲目又粗暴地把一个人捧为大圣大贤,比如刘三爷,又可以盲目又粗暴地拉别人一头屎,比如莫大先生。

     这些粗暴的道德评判又会滋生新的谣言和误解,彼此印证,用错误证明错误,从而形成了一个闭环。

     假如你是更高维度上的存在,比如你是《笑傲江湖》的读者,一书在手,全知全能,你能够清楚地看到这个闭环。

     可是小茶馆里的人永远看不到。

     他们终其一生,都会议论莫大先生和刘三爷谁刺的大雁多,谁“深明大义”,而谁又是王八蛋。

     —— 完 ——

     新书《六神磊磊读金庸》上线了,有很多精彩的独家文章,点下图小程序立即入手

    源网页  http://weixin.100md.com
返回 六神磊磊读金庸 返回首页 返回百拇医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