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喜欢的国货,都得是要破产的
2022/6/9 19:46:10 六神磊磊读金庸
文/六神磊磊
一
如果要选现在最尴尬的词之一,可能是这四个字——“国货之光”。
但凡有点长远抱负的一家企业、一个品牌,可能都想当“国货之光”,但又怕当“国货之光”。
好处当然是有的,有大众知名度,有热度,还能带动一波销量。
但是坏处也是非常明显的,就是一旦当了一些人眼里的“国货之光”,你就只能长成他们心目中的“国货之光”那个样子了。
你得中低端、土掉渣、low,质量用料无所谓,但是得往死里便宜。
并且你的日子不能过得好。
“国货之光”得是老实巴交在市场上被欺负的厂子,并且一定要说是被外资欺负;得显得我很惨但我坚强、我不说,其实老板咬牙卖房救厂中,需要大家的热血来充盈。
换句话说,就是得网上的广大英雄好汉们仗义地掏点小钱来撑腰。
打个比方,桃花岛产的九花玉露丸,做得再上档次,那也绝不是“国货之光”。
必须是被西域的欧阳锋欺压了,被迫九块九包邮一百粒,网民追问黄药师父女:是不是日子很惨了但你们不说?别怕我们来撑你!
那才是“国货之光”。
二
比如因为最近我斑秃,开始关注了洗发水的事。
有一款老厂洗护发产品,厂子名就不说了,又喜提了“国货之光”。
又是那样的一模一样的故事:作为“国货之光”,该厂很苦很坚强,多少年不涨价,利润率贼低,被外资打击得快不行了,但是他们绝不说。
网民的热情当然就被激发,一拥而上:“我们顶你!”一样的配方,一样的味道。
在这个故事里,厂子有没有毛病呢?没有毛病。因为受众只爱听这样的故事,厂子就只好配合演绎这样的故事。毕竟气氛都烘托到这了。
事实上如果你不把故事这样讲下去,他们反而有意见。众怒难犯。
假如给网络上这些人画一个像,大概是这样的:
在“国货之光”面前,他们会超级爷们地说:
“九块九包邮?别给我们国家丢人了,爷给你转十九块!”
然后出门去超市看见一瓶能卖到三百的国产护发素:
“要脸不?比卡诗还贵?不赚中国人的钱会死?”
三
你由此往往会发现,本来很好的“国货之光”,现实中总被扭曲成了“基本盘之光”。
不需要是市场认为你是最好的,不需要是世界认为你是最好的,只需要是网上的基本盘认为你是最好的。
他们的认知,往往是处于一种完全没有标准、缺乏底层逻辑的混乱状态的。
可以概括成以下几点:
——只喜欢弱者。
只有过得不好的江南七怪才是江南之光。
就好像大家众口交誉的科学家必须永远是清贫的,同时他们会去骂明星艺人:
赚这么多钱,你们以为自己是科学家啊?
可一旦听说哪个科学家真的有很多钱,他们就会翻脸骂科学家了:
靠你们以为自己是明星啊?
——我用虚无的支持来爱你,你必须用真金白银来爱我。
我口头爱国货,但是国货不能贵,必须微利薄利,否则就是对自己的严重冒犯。
“以前没钱买华为,现在没钱买华为”。
我心目中的华为就是得做出苹果的质量并且是苹果一半的价格才配得上我的爱国心。
——定位高过洋品牌就是僭越。
本土火锅涨两块钱,喷到死;国产冰糕涨两块钱,喷到死。
不分析成分,不讲究用料,不论你是用什么香精添加剂做出来的,反正便宜才是道德,才是小时候的味道。
但是日本韩国比利时进口雪糕卖五六十却不会犯众怒。它该嘛。
九花玉露丸只能九块九,九花の玉露丸可以卖九十九。
四
这些年里,关于“国货”的故事的质量正在退化。
如果稍微有记忆的就知道,曾几何时,市面上流行的故事是这样的:洋品牌”牢牢占据了中高端,获得了高溢价、高附加值,赚取了最丰厚的利润,相比之下我们的土品牌只能打价格战,在低端挣扎,谋求微利薄利。
中学老师们当时还经常爱对学生感叹说,人家卖一个玩具赚几十块,我们老张造一个玩具只赚三毛,后面还有一个赚两毛钱的老李在竞争。
人们纷纷强烈呼吁:什么时候我们的本土品牌能占据中高端,在市场竞争中迎击洋品牌,打胜仗,占据生态位,也能获取高溢价、高附加值、高利润,涌现出一批“国货之光”?
这是当时人讲得最多的故事。
而现在,网民变了,流行的故事模型也就大变样了。
变成了:这个国货十几年不涨价只做廉价品,好坚强好隐忍,真是国货之光。
廉价,当然并不一定就不好,市场永远需要廉价的东西。问题是——价格和道德,价格和社会责任,有什么必要联系?我们拒绝考虑。
本质上说,我们很多人对国货的要求,其实是这样的:
当我们需要面子的时候,就让它们去中高端。
这样才好对外人说哼哼我们也有高档车,我们也有高档红酒,我们也有高档文具食品化妆品。
而在我们真的需要掏钱的时候,就让他们去当“国货之光”——十年不涨价,赞良心。
否则就是你一个国货你好意思?亏心不?
别办厂了,滚出中国。
-完-
源网页 http://weixin.100md.com
返回 六神磊磊读金庸 返回首页 返回百拇医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