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外传播》杂志2022年总目录
2022/12/13 20:15:03 对外传播

重点话题
04 | 新形势下的中国国际传播体系建设前瞻
王石泉 陈晓
09 |新型国际传播:从技术逻辑到发展思路
卢迪 米文霞
14 |新时代大国外交视野下的对外传播:重要意义与关键作用
沈正赋
18 |万物皆媒时代的国际传播路径研究
王峰 黄磊
23 | 国际社交媒体中国主题“网红”的发展态势及创新展望
李思明
27 | 2021年中国对外传播策略创新综述及展望
于涓
实践探索
32 | 借力国际社交媒体 塑造大学海外形象
——以“联结清华”全球线上互动活动为例
林源 陈垦 刘书田
35 | 以新理念新思维讲好中国共产党治国理政故事
郭信峰
39 |东京奥运会媒体传播的新态势及其启示
孙修齐
理论平台
42 |以民意调查助力国家形象精准塑造
——基于中国国家形象全球调查(2020)的思考
当代中国与世界研究院课题组
46 |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的全球忧思意识与国际传播战略选择
崔潇
50 |美国对“一带一路”的舆论新攻势及应对建议
龚婷
【圆桌论坛】
54 |从边界重构到理念重建:数字文化视野下的国际传播
常江 张毓强
新媒体
59 |北京冬奥会的国际社交媒体平台传播策略
杨凤娇 张贵徽
63 |重大主题新闻报道如何优化运用海外社交媒体平台
毛伟
国际视野
68 |国际舆论场中的信息竞争与中国应对
——基于欧盟《涉新冠肺炎疫情“虚假新闻”评估报告》的研究
姚丽娟 张骜
72 |日本科技形象的国际传播路径与启示
周敏 张雅惠
77 |法国对外传播的历史经验与借鉴意义
冯若谷 刘心怡

重点话题
04 | 新时代讲好中国共产党故事的新思维新路径
洪向华 赵培尧
08 |讲好中国共产党故事的文明传播视野
白文刚
12 |借力新媒体对外讲好中国共产党故事
柯荣谊
16 |纪录片对外讲好中国共产党故事的路径探析
韩飞
20 | 新形势下对外讲好中国共产党故事的叙事层次与策略
李宇
24 | 有效运用数字化工具开展中国共产党形象对外传播
周帅
实践探索
29 | 5G时代体育解说的国际传播新态势
魏伟 柳亚鹏
34 | 2021年中国企业形象全球调查分析报告
——以全球12国为调查对象
中国外文局中国企业形象研究课题组
37 |地方主流媒体如何奏强中国之音
——
以柳州日报社中英文短视频《一条中国河流“破圈”记》为例
李斌 黎寒池
41 |以中国企业为载体推进中华文化“走出去”的策略思考
——以中国建筑“建证幸福 中华之美”海外主题
传播为例
吴琦
45 |数字时代中国文学类图书“走出去”译介格局分析
孙万军
理论平台
50 |国际传播新格局下中国城市海外网络传播力分析
北京师范大学新闻传播学院海外网络传播力课题组
54 |“网红外宣”:中国国际传播的创新悖论
姬德强 朱泓宇
59 |体育传播中的西方意识形态图谋
——以东京奥运会期间《纽约时报》相关报道为例
张玉 汤佳佳
64 |对外讲好中国军队故事的路径解析
孙亦祥 肖剑
【圆桌论坛】
67 |新时代中国形象的多元建构与国际传播策略
范红 苏筱
新媒体
72 |民间主体参与平台网络国际传播的路径和策略
张志安 唐嘉仪
国际视野
76 |日本文化艺术中的东坡元素探微及启示
夏征宇

重点话题
04 |新时代中央企业国际品牌建设的对策建议
——基于卓越公共关系视角
张迪 刘雨凡
08 |中央企业海外网络传播力建设的三个关键节点
北京师范大学新闻传播学院海外网络传播力课题组
12 |中国企业参与国际传播的平台化路径与策略创新
蒋东旭 王宇彤
15 |国际传播语境下讲好中央企业故事的人文视角
任继凯
18 | 中国科技企业国际传播的探索与思考
张军
实践探索
22 | “冰墩墩”火爆流行现象对中华文化国际传播的启示
胡钰 赵晋乙
26 |中国国家形象建构的逻辑演变及其深层原因
——以2022年北京冬奥会开幕式为例
马立明 黄泽敏
31 |对外讲好中国环境故事的关键问题与实践策略
黄河 邵逸涵
35 |共情讲好新时代中国生态文明故事
杨万丽
39 |新形势下国际化人才的跨文化能力要求与培养思路
朱红宇
42 |从中国经验到世界语境:象群北迁的国际传播启示
温志宏
理论平台
46 |北京冬奥组委官方推特的网络议程与国家形象建构
相德宝 李伊玲
51 |民主的全人类共同价值与文明交流互鉴
宗良 丁洁 韩森
55 |文化软实力视角下的时尚传播与国家形象建构
陈雅莉 张昆
60 |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思想源泉
——“2021和合文化全球论坛”综述
陈斐斐
【圆桌论坛】
63 |从北京冬奥会国际传播新实践看新时代中国与世界
荆江
国际视野
67 |南非的国家软实力建设与国际传播战略研究
严功军 王露
72 |北京国际城市形象塑造的历程与启示
——以《经济学人》北京雾霾治理报道为观察视角
郭之恩 陈斯文
77 |西方涉疆议题报道“布局”及中国应对策略解析
李芳芳

重点话题
04 |元宇宙国际传播:虚实融合空间中的交往行动
胡正荣 蒋东旭
08 |数字化“天下”版图:元宇宙视阈下的国际传播新范式
杨禧羡 喻国明
12 |元宇宙的初期应用对国际传播的影响
赵子忠 王梦琦
15 |认知重启:元宇宙的涌现与媒介的延伸
沈浩 廉莹
19 |从秩序到策略:元宇宙与国际传播的未来演进
李彪
23 |元宇宙场景下的国际传播新路径前瞻
聂书江 杲泓淼
实践探索
28 | 如何做好“双碳”目标下的气候议题对外传播
清华大学伊斯雷尔·爱泼斯坦对外传播研究中心
33 |“游戏出海”与中国文化对外传播
——以国产游戏角色“云堇”为案例
郑天仪 曲茹
37 |新时期对阿根廷精准传播实践与策略研究
姜璐
40 |讲好高质量共建“一带一路”的对外援助故事
刘娴 赵丽莎
理论平台
45 |弘扬屈原精神传承端午文化的故事化叙事策略
陈先红
49 |异域文化再创造化推动文化“走出去”策略解析
范红 何佳雨
53 |国际传播亟需优化功能结构体系建设
——基于美英国际传播的思考
李宇
57 |北京2022年冬奥会境外社交媒体舆情分析及应对策略——基于美英国际传播的思考
王岩 陈奇
【圆桌论坛】
60 |边界作业:新时代中国国际传播的知识生产
——以“新时代国际传播理论与实践研究”丛书为例
张毓强
65 |“双奥之城”的国际传播新气象及其经验启示
谭震
新媒体
69 |如何用微纪录片讲好中国故事
侯晶
国际视野
72 |全球传播视野下北京冬奥会对国家形象构建的作用
——以阿拉伯媒体为例
郑承军 郭婧怡
77 |国际传播中的反向渗透
——印度在欧洲的假新闻传播矩阵及其镜鉴意义
刘北

特稿
04 | 积极向国际社会传播全球治理的中国方案
杜占元
重点话题
09 | 数字时代的全球传播治理创新
赵可金 刘凤至
13 |讲好以全球安全观推进国际共同安全的新时代中国故事
陈向阳
18 |如何做好中国全球治理主张的国际传播
刘恩东
23 |以国际公共产品的创新传播推进全球治理变革
龙小农
28 | 全球治理改革的话语重塑与国际传播
卢静
32 |以“倡议外交”提升中国在全球治理中的话语权
罗建波 杨云
36 |全球治理的平台化转型与中国国际传播的战略选择
戴元初 刘一川
实践探索
40 |探索数字出版新路径 助力中华文化“走出去”
——以五洲传播出版社数字出版国际传播实践为例
董青
43 |我国媒体在国际舆论战中的应对策略
——基于北京冬奥会的思考
孙振虎 张璇娜 李少辉
47 |国际传播视角下援外培训课程研究
——以新闻领域援外培训课程设计为例
宋晓媛
52 | 中国扶贫故事对外精准传播的逻辑向度和策略进路
陈秋云 刘爱章
理论平台
56 |北京冬奥会闭环内新闻发布与国际传播创新实践
——亲历专家的观察与思考
董关鹏 郭沛沛 李颖
60 | 国家形象评价指数的价值理念与方法论
文春英 胡新雨 饶裴菲儿
64 |国际冲突中的舆论较量:理论、路径与策略
李喜根 张一木 于晓萌
【圆桌论坛】
68 |新征程、再启程:中国国际传播理论与实践新纪元
张毓强 潘璟玲
新媒体
73 |“网红”短视频国际传播的问题与对策
基于“李子柒”和“我是郭杰瑞”的分析
陈新平 伍雨婷
78 |融媒体时代讲好中国共产党故事的策略解析
朱虹

特稿
04 |以重大主题出版助力“一带一路”建设
——世界首套大型城市传记丛书“丝路百城传”的实践与思考
陆彩荣 孙志鹏
重点话题
09 |新形势下构建中国战略传播体系的思考
曲莹璞
14 |“乌卡时代”战略传播的转型与升维
史安斌 童桐
18 |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的战略传播
李智
22 | 我国的国际法治战略传播:目标、议题与体系建设
王天铮 王昉
26 |战略传播:溯源、发展及其启示
毕研韬
30 |国内战略传播研究的现状与问题
——基于CiteSpace的知识图谱分析
郭毅 游斯惟
34 |国际传播实践与战略传播思维
张迪 刘畅 覃可儿
实践探索
38 |俄乌冲突与战时宣传范式迭代
——从“影像新闻”到“事实核查舆论战”
任孟山 李呈野
43 |着眼大国制造 推进“名企外宣”
——加强国际传播能力建设的柳州实践
甘毅
47 |以北京冬奥会为契机建构国际传播正面叙事
刘巍枫
51 |受众在香港,舞台在世界
——以《中国日报》对港评论工作实践为例
张周项
56 |中央企业如何提升国际传播“五力”
李晓明 国梁 崔可宁
理论平台
60 |从韩媒涉华舆论热点探析中韩媒体战略合作新路径
吴旭
63 | 地方国际传播能力建设新路径探析
史小今
【圆桌论坛】
67 |共生新图景:中华文化国际传播新进路
张恒军 张毓强
国际视野
72 |地缘政治博弈下俄美信息战中的媒体角色
吴非 李旋
77 | 沙特“新未来城”数字化传播与国家形象建构
刘欣路 谢伟

重点话题
04 |精准国际传播的内涵与实践策略
崔灿 钟新
08 |舆论战的数字孪生: 国际传播格局的新模式、新特征与新策略
——以俄乌冲突中的舆论战为例
喻国明 杨雅 颜世健
13 |战略传播思维与精准传播实践
刘俊 江玮
18 |“一带一路”跨文化精准传播刍议
金强
22 |新时代我国对非洲传播的本土化发展
李洪峰
26 |新形势下对东南亚精准传播策略研究
周方银
30 |以企业为主体做好生态文明跨文化精准传播
王晓洁 杜欢政
实践探索
35 |《习近平谈治国理政》对外宣介的本地化策略研究
周忠良 任东升
40 |“双奥之城”的建构逻辑与对外传播
——基于对2022北京新闻中心的观察
曲茹 张嘉印
44 |论大变局中我国国有企业国际传播的“十个结合”
韩飞 李继东
理论平台
49 |5G时代虚拟数字人在国际传播中的应用
卢迪 孙明慧 瞿澜
54 |中国对印度传播的现状与策略
高尚涛
58 |现代国际传播秩序的发展与重构
——一种文明观的视角
王洪波
62 |20世纪以来西方战略传播指导理论发展的三个重要阶段探析
冯小桐 荆江
【圆桌论坛】
67 |边界扩张与结构调适:关于新时代国际传播实践范畴的讨论
张毓强 潘璟玲
国际视野
72 |中国纪录片国际传播的新格局新路径
韩飞
76 |如何建构中国在非洲的国家形象
——基于加纳《每日写真报》网络版20年涉华报道分析
胡钰 李亚东

重点话题
04 |党的创新理论国际传播:新理念、新路径和新方法
余远来 孙亦祥
09 |面向海外青年传播中国特色大国外交理论的新路径
石晓虎
14 |推进中国共产党创新理论国际传播若干问题探讨
熊道宏
18 |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国际传播的现实挑战与应对策略
周敏 赵晨雨
23 |关于生态文明与国际传播的思考
郭镇之
27 |对外讲好中国共产党为人民谋幸福故事的路径探析
邓显超 杨鑫
实践探索
31 |中国演艺精品“走出去”的策略思路
都晨
35 |研究新形势下国际传播理论的力作
——《新形势下国际传播的理论探索与实践思考》评介
关世杰
38 |留美中国大学生国家认同调查研究
马文琴 李若涵 杨雨锜
43 |地域红色文化的国际传播策略解析
——以《100年·外国人眼中的中国浙江记忆》为例
辛红娟 孟佳蓉
46 |新时代国际传播青年人才的能力要求与培养路径解析
孙翠冉
理论平台
49 |变局与变数:新冠肺炎疫情下的全球新闻传播发展趋势
史安斌 童桐 张金牛
53 |国际传播中的共情层次:从理论建构到实践路径
徐明华 李虹
58 |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世界史观与中国故事
戈丽霞
【圆桌论坛】
62 |认知转向视域下国际传播“五力”建设与发展
北京师范大学中国海外网络传播力课题组
国际视野
67 |卫星新闻的融合传播意义及生产流程研究
乔柯 钟昊熹 冯春 程瑛
国际视野
72 |国之交在于民相亲
——纪念为中德友好交往作出贡献的汉堡女教师丽莎·尼班克
何涛
76 |俄乌冲突中俄罗斯的舆论策略及其启示
贾乐蓉

重点话题
04 |机制与重构:跨文化背景下中华传统文化的国际化叙事
胡正荣 李涵舒
08 |中华文化国际传播的战略思维与路径
胡百精
12 |在文明交流互鉴中构建中华文化国际传播新格局
张恒军
16 |新时代中国地域文化国际传播:生态、逻辑与路径
殷乐 高慧敏
21 |数字游戏开展中华传统文化国际传播的趋势、方式与特点
何威 牛雪莹
26 |打造数字中国的国际传播新功能区:视野、现况与建构路径
洪宇 韦旖然
31 |中国核心术语跨文化传播的思想性、技术性与艺术性
刘滢
实践探索
36 |《习近平谈治国理政》英文版海外传播效果分析与启示
胡伊伊 陶友兰
40 |新时代地方国际传播工作的高质量发展路径
胡美东
43 |打造对外文化交流新平台 增强中华陶瓷文化感召力
林蓉
48 |中国粮食文化的对外译介传播:现状与对策
焦丹 陈晓晴
52 |重大主场活动对外传播叙事方式的创新路径
——基于《中国日报》北京冬奥会英文会刊实践的思考
刘东成
57 |用好美学策略 对外展示“中国之美”
于林涛
理论平台
61 |数实融合时代中游戏的“意外”价值
方正辉
63 |新文科视野下国际传播与外语学科建设的融合发展
杨连瑞 张慧 闫英伦
【圆桌论坛】
66 |从效果到效能:新时代国际传播目的论的思路转圜
张毓强 潘璟玲
媒体
71 |善借平台发声 讲好中国故事
——基于TEDx《中国道路与前景》系列演讲的传播模式分析
杨晓涵 徐艺歌
国际视野
76 |美国全球传媒署的战略传播模式与效果评估体系述评
李宇

重点话题
04 |中美平台竞争格局下的算法治理 与中国国际传播能力的提升路径
张志安 唐嘉仪
08 |国际社交媒体平台算法对涉华国际舆论的价值偏见及其治理
相德宝 曹春晓
12 |算法:我国国际传播的助力器
匡文波 秦瀚杰
16 |国际传播的算法架构:合理性、合情性与合规性
常江 杨惠涵
21 |俄乌冲突中的算法认知战与计算宣传机制评析
马立明
26 |算法传播:从“算法可治”到“算法善治”
沈浩
30 |精准还要更丰富:探索对外传播算法驱动的对内价值
方师师 贾梓晗
34 |算法介入国际传播:模式重塑、实践思考与治理启示
何天平 蒋贤成
特稿
39 |以新闻发布制度创新助力讲好中国故事
赵启正
实践探索
43 |新形势下做好地方国际传播工作的实践与思考
徐小丹
46 | 面向海外“Z世代”做好国际传播的主流媒体新策略
王峰 臧珈翊
理论平台
51 |我国新时代法治国际传播的内涵界定
张法连
56 |中华文化对外传播叙事空间生产构建的维度与机制
薛可 李思晨
61 |全球共有知识视域下纪录片创作研究
——以《运行中国》为例
赵楠 白飞
64 |全球传播秩序建构主体的关系模式与作用分析
靳旭鹏 龙小农
69 |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的话语建构与对外传播
赵庆
【圆桌论坛】
73 |内外弥合:新时代中国国际传播的全球价值趋向
张毓强 潘璟玲
国际视野
78 |俄乌冲突中的认知战及其镜鉴意义
马妍

重点话题
数字时代的国际传播新格局
04 |国际传播的变局与“元软实力” 的兴起:内容·渠道·受众
史安斌 杨晨晞
09 |数字时代算法对国际传播的格局重构
朱鸿军 郑雨珂
13 |数字时代的全球传播生态新语境
姜飞 彭锦
18 |“Z世代”与国际传播格局的新动向
王润珏 张若溪
22 |数字时代电子游戏助力塑造国家形象路径浅析
范红 何佳雨
26 |美国编织“数字威权主义”涉华虚假叙事的动机、方法与根源剖析
徐培喜
30 |数字时代的对外科技传播新思路
冯小桐
实践探索
33 | 《习近平谈治国理政》的话语理念与世界意义
谢琳 刘笑盈
38 | 中国传统节庆体育的国际文化活动品牌建构
——德国杜伊斯堡欢乐龙舟节分析
陈婷 钟新 周俊
43 | 城市形象的建构与对外传播
——以“电动汽车之都”柳州为例
李斌 侯琳 肖潇
48 | 对外涉港报道要重视法理有据
兰辛珍
理论平台
51 |中国国际学术话语权的现状与提升
孙吉胜
55 |国际传播中“网红”发展现状与运营策略
赵子忠 李琳琳 王梦琦
60 |加快构建中国特色战略传播体系 全面提升国际传播效能
——首届战略传播论坛综述
侯晓素 孟美辰
【圆桌论坛】
63 |国际传播新征程:增强中华文明传播力影响力的时代议题
包萨仁娜 张毓强
国际视野
68 |美国年轻一代对华认知分析与传播策略研究
王平 王月
73 |意大利主要媒体“一带一路”报道分析
——以《晚邮报》为例(2017-2021)
陈茜
78 |俄乌冲突中的舆论战探析及其启示
贺潇潇

重点话题
党的二十大精神国际传播研讨
04 |坚持思想统领 发挥综合优势 面向国际社会更广更深宣介党的二十大精神
中国外文局综合业务部
08 |抓住党的二十大契机 对外创新讲好中国共产党的故事
孙尚武
13 |如何对外讲好中国式现代化
罗建波 孔志国
18 |坚持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 增强中华文明传播力影响力
翁贺凯
22 |讲好中国式现代化故事:党的二十大精神国际传播的关键议题
钟新 金圣钧
27 |报道图景、认知现状及未来策略
——国际媒体眼中的中国式现代化及其启示
周亭 孙琳 高远欣
32 |国际传播新秩序与新效能:基于元话语的解构与重构
李彪 杨颖兮
36 |从国际话语权视角构建和传播中国式现代化话语体系
李智 雷跃捷
41 |观照与他塑:全球化时代中国共产党国际形象的媒介化建构
——基于外媒中共二十大报道的考察
沈正赋 沈灿
45 |对外传播中国共产党人民至上理念实践的当代意义与思路创新
郭毅 董鸣柯
实践探索
49 | 以国家翻译能力提升助力国际传播能力建设
——《从“翻译世界”到“翻译中国”:对外传播与翻译实践文集》介评
任文 朱玉犇
53 | 新时代中央企业国际传播路径探析
——以中国石油“六维”国际传播模式为例
沈中
56 | 新时代民航企业分众化国际传播探索
——以东航企业形象在意大利传播为例
王宇 孙鹿童 曹伟 张云 卫玎
60 | 英语对外报道的专业素养构成刍议
杜国东
理论平台
64 |社交媒体时代中国文化国际传播的新进路
张伦 邓依林 吴晔
68 |中华文化对外传播中的“东方主义陷阱”:理论剖析与政策思考
王鹏
【圆桌论坛】
72 |从媒介到平台:中国国际传播的认识论转向
姬德强 张毓强
国际视野
77 |西班牙华人“Z世代”与华文媒体的改革探索
戴华东
关注获取更多信息


扫码订刊


源网页 http://weixin.100md.com
返回 对外传播 返回首页 返回百拇医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