常年湿气重,定有“痰湿”丑
2016/11/3 广东大医传承健康管理连锁机构

    

     ▲不管有多少种奇绝丑法,都有一种丑淡定地存在着,叫痰湿丑。

     导读:

     人体的阳气,和太阳一样,如果我们自身阳气足,即使有湿气,也能它蒸发掉。如果阳气不足,湿气就无法被排出去。时间久了,湿气就会变成痰样的一些粘浊物质,堆积在五脏六腑或关节处,阻塞经络,变成痰湿。

     长那种能挤得出脓包的痘痘是一种。痘痘其实是体内的痰浊,随血液在周身流动,由于头面没有排毒的出口,只好从皮肤里拱出来了,在脸上形成痘痘。

     肚子肥胖HOLD不住是一种。大腹便便多是痰湿体质。有些人其他地方不胖,唯独腹部肥满松软得惊人,也大多是痰湿。

     面色黄暗、肉松是一种。痰湿的人一定脾阳虚,脾主肌肉,痰湿重先会变成黄脸婆,然后变黑。这种人肉一定是松松的。

     眼袋大黑眼圈是一种。呜呜我就是这种……

     一直感觉湿气重却又祛不掉的朋友,是时候打起精神,让自己知道一些真相了!

     真相一:长期湿重却又祛不掉,一定是阳不足

     人体的阳气,和天空中的太阳是一样的,如果我们自身阳气足,即使有湿气出现,也能把它蒸发掉。如果我们体内的阳气不足,湿气就像雾一样弥漫,无法运化掉,无法被排泄出去。

     时间久了,湿气就会变成痰样的一些粘浊物质,堆积在五脏六腑或关节处,阻塞经络,变成痰湿。

     这时吃“红豆薏米粥”之类单纯去湿邪已经没用了,一定要温补脏腑的阳气才有用,而且是脾肾的阳气。

     因为脾负责运化水湿痰饮,所以可以这么说:常年湿气重的朋友,一定是脾阳虚。

     湿气重自测:

     身体变沉重了——人发困、发沉,没精神。

     身体阴冷了——四肢发凉、面色发白、发青、发紫。

     身体腐烂了——反复口腔溃疡,皮肤病多发,鼻炎、咽炎、盆腔炎、溃疡等反复不断。

     无理由腹泻、或便秘、或便便黏黏的,冲不干净。

     容易浮肿、关节痛、背痛、腰痛。

     不是很渴就想不到去喝水。

     【重点是舌象】舌苔厚腻

     痰湿状态久了,会引起肾气虚,肾阳不足,肾水制不住火,所以也会发虚火,出现很难受的上火症状。

     真相二:即使很有用,也不能用太多清热祛湿药

     一旦湿重引起上火症状,很多人都会第一时间想到消火的凉茶,或者清热祛湿汤。

     大家如果有心研究一下市面上各类祛湿汤的配方就知道,大部分祛湿汤是以寒凉的思路来祛湿的,也就是说这些汤偶尔喝一下可能有效,但喝久了是会伤脾阳的。它不能提升阳气,长久以来只会让身体越来越湿。

     因为这种汤喝起来更容易看到效果,所以大部分医师都会选择这种思路。尤其是有虚火症状时,可能喝了就消火立竿见影。

     但我不推荐,是因为既然是汤方,大家就会以为是食物级别的对它放松警惕。我认为既然是食疗,就是为身体提升能量的,它可以力量弱一些,但绝对不能损伤身体的根本。

     因为湿热处理不好,就会进化成2.0版本:痰湿。

     从多吃几个荔枝都能长一脸包,到无来由的皮肤瘙痒,到长痘痘,再到终于发展成精力不济的痰湿体质,我彻底经历过湿热变痰湿……的长残过程。虽然凭我的多年祛湿的功力已扳回一成,但颜值也是毁不少。

     血泪教训就是:痰湿的人祛湿同时一定要健脾,补脾阳。

     说到健脾大家一定都能想到吃山药,山药其实对祛湿帮助不大,因为山药是对脾阴虚比较好。倒是这些健脾的食物可以:如土茯苓、五指毛桃、莲子、芡实、白术、和干姜。

    

     疏通经络:最容易堆积痰湿的穴位


     【阴陵泉】湿重的人,阴陵泉的位置按起来会酸痛;脾虚的人湿气很容易在这里堆积,久了就会脸色发黄。阴陵泉穴刮痧,可以内化湿邪、清利湿热、健脾理气。

     【血海】是生血和活血化淤要穴。

     【丰隆】胃经及脾经水湿浊气汇合于此。长按消痰浊,胖子多痰湿,所以丰隆穴也是个减肥穴。

     【承山穴】按承山穴,都会有明显酸胀痛感,这是因为体内有湿的缘故;按揉承山一段时间后,会感觉身上微微发热,这是膀胱经上的阳气在起作用,身上的湿邪,正随着微微升高的体温向外逃逸。

     以上,都可以经常按揉或艾灸。想要祛湿一定要经常敲打后背的膀胱经,晒后背,或者膀胱经刮痧,因为膀胱经是全身第一大阳经,也是排浊气第一名。

     最省钱的祛湿:户外运动

     湿气重的人,其实就是那群最容易犯懒的人。能坐着不站着,能躺着不坐着,能睡会儿就睡会儿,能不干就不干。这种懒病把湿气去掉就好了。

     真想要祛湿,一定不能少了运动。而且一定要户外运动,当新鲜的空气、能量进来了,阳气升腾起来后,沉积的浊气才能排得出。这是最直接,最省钱的办法。

     但长期湿重的人大多气虚,也不能一开始就做太耗气的运动,慢跑或快走就可以了。

     痰湿体质宜忌

     【忌】思虑过多,思虑伤脾,脾一虚,就无法运化湿气了。

     【忌】寒凉。带冰的东西通通不要吃,无论它是多么有营养的果蔬汁,不要问我别人为啥能吃,别人阳气还旺呢,你咋不旺个。。

     【忌】湿着头发做头部按摩。头部按摩是祛风祛湿的,你倒好,开了毛孔请湿气进去。。

     【忌】绿茶长期喝。咽喉咽喉片也不要长期含着。

     【忌】吃得太滋补。痰湿在体内时,最忌讳滋补,会补出火和瘀滞。

     【宜】适当主动出汗。

     【宜】芳香食物,比如茴香、藿香、香椿、桂花、玫瑰花,芳香化湿,还能冲破淤阻,解除郁闷。

     【宜】盐水泡脚,盐可以除湿。

    

     【脐康元】上古脐疗的养生原理:

     针对不同体质和症状选择适当的方药,涂在肚脐内,利用艾灸的熏蒸作用,将药物之精华导入人体先天之通道(神阙),快速修复和提升生命原动力即元气,打通 “任督二脉”,使药物散布于五脏六腑、四肢百骸、五官九窍、皮肉筋骨,达到元气充实、阴阳平衡、气血充盈、脏腑调和、经络通畅之效,长期使用,使人诸疾不生,精气神足,元真通畅,百岁无忧!

    

     "脐康元"产品特色

     特色一:纯中药配方,蕴含多种道地药材精华,不含任何毒性成分

     特色二:吸收好,吸收快;结合肚脐特点运用透皮吸收技术,膏体吸收快

     特色三:使用方便、简单易操作;剂型设计科学合理,使用简单方便

     大医传承健康管理有限公司,是一家集健康咨询管理、脐部养生健康调理、保健食品、化妆品等研发、生产、销售、培训和终端服务为一体的大健康管理企业。

     大医传承,传承中医精神,弘扬中医药文化,专注于亚健康与慢性疾病的康复大健康产业,倡导“以人为本、辨体论治”、“中医博大,养元为本”的原则,励志打造大医传承模式下的大健康产业平台,以实现对祖国中医药文化的发扬复兴。

    

    

    http://weixin.100md.com
返回 广东大医传承健康管理连锁机构 返回首页 返回百拇医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