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下即全部,过程即归宿
2022/11/14 23:49:35 认知演化论

    

     这是老莫日记第271篇。斯人读书会2022年共读的最后一本书于今日正式开启,共读持续七周,至12月29日止。《枪炮、病菌和钢铁》,这本书很有名,听说过的人应该比读过的人要多。世间事大多如此,耳闻者众而亲历者稀,亲历不仅需要相当的成本,而且需要契机。人们热衷于走马观花,似乎在赶赴某场宴会,一副欣欣然的样子。但宴会在哪里却并不清楚,于是总是徘徊在寻找的途中。于多数人而言,过程是手段,目标才是目的,而目标是飘忽的。这样一来,人是很容易感到无聊的,也很容易疲惫。

     疲惫和无聊的原因是一致的,这说来似乎矛盾。因为通常来说,疲惫是由于做了太多,而无聊则是由于做了太少。我之所以说它们二者的原因一致,是因为疲惫感来自于漫无目的的行色匆匆,无聊感亦如是。由于行色匆匆,所以根本无暇真正进入到一件事中,人总是空虚的,无聊就是这么生出来的。

     人们对自己的人生是如此苛刻,一心求结果。多么漫长的过程,就这样任由其成为多余的时间,恨不得一瞬间消失掉。然而人生有99.9%的时间都是在过程里的,不把过程放在眼里,就意味着在潜意识中放弃了人生。其后的种种行为,不过是一具行尸的机械动作。一言蔽之,无聊和疲惫都是因为把过程当成了手段,这样一来,人就会特别着急。急着去急着回,急着聚急着散,急着开始急着结束。人生路两旁,曲径通幽,别有洞天,尽头处反而一片幽暗。你在急什么?

     两个月读一本书,已经很快了。在这两个月期间,如果真能认认真真的读完一本好书,那种充盈感足以令人感动,这是一种稀缺的快乐。正是这般的快乐,让人变得轻盈起来,神情开始焕发出神采。

     认真读好书。认真的标准是有所思,好书的标准是有嚼头。人慢下来是因为思维开始跃动起来,人哪怕一动不动的站在哪里,也会感觉到身在天地之间是如此幸福,一种满溢的喜悦将人淹没,人到了这种时候才会渐渐体味到生命的可贵。也是在这种时候,人才开始晓得要慢下来。

     人的行为毫无意义,一切都是随机的,如是造就一种必然——涌现和覆灭。说到底,人不过是一头被注意力牵引着的走兽。因此,一个人的一切行为均是注意力的延伸,你的注意力在哪儿,你的生活就在哪儿。此即环境和时代的局限性。读书的目的即是超越此种局限,这并非是说我们能够摆脱注意力,而是摆脱短暂,进入恒常,如是获得一种少有的宁静。所谓活在当下,这句废话的全部意义在于呈现这样一个事实:过去的已经过去了,它们唯一的意义是于当下而言的;未来属于不确切的范畴,有或没有都不确切,它们的全部意义来为当下提供发生的空间和一定程度的憧憬。所以你不得不承认,当下,即是你生命的全部。

     过去的和未来的,若失去当下这个主体,则无法保证自身之存在。由此而言,每个人都不得不活在当下,区别只是有人意识到了这一点,而有人没有意识到。

     意识到这一点的人,开始逐渐的把注意力更多的放在此时此刻;而没意识到这一点的人,还在苦苦寻觅永恒的乐土。那注定是虚幻的。写在最后的两句话:

     当下即全部,过程即归宿。——老莫

     不欲以静,天下将自定。——《道德经》老莫,221113,南方欢迎加入老莫的读书会▼

    

    

     “ 支持放在朋友圈,钱放在碗里 ”

    源网页  http://weixin.100md.com
返回 认知演化论 返回首页 返回百拇医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