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旦习惯,就会忽略
2022/11/20 23:52:44 认知演化论

    

    

     1/

     认知发展的三个方向:

     第一,从感受到描述:人在认识一件事物的时候,最初是不需要描述的,甚至不需要用到大脑,只是感受而已,冷或热,好或坏,陌生或熟悉。而当一个人需要描述的时候,就会有一个认知上的巨大进步。人类很擅长讲故事,这个社会很大程度是由故事构成的,这是从感受到表述的佐证之一。其二,从散乱到系统:最初我们去看一件事物,可能只看到它的A面、B面或C面,只看到它的这个点或那个点,只看到它的这个状态或那个状态……而无法完整的、很系统的去了解它的各个状态、各个面、各个程度。当散乱的点之间构成联结,形成系统结构,我们对事物的认识就会更系统。

     其三,从表象到本质:任何人去认知任何一件事物,都先从表象开始,哪怕是一位大哲学家或一个认知水准非常高的人。区别在于,认知水平低的人只会停留在表象,而认知水平高的人会穿透表象,洞见更本质的东西。

     2/

     自然的本质是一种自生的力量,这种力量产生最初的动能,动能来带运动,运动生成系统。这是从非秩序(混沌)到秩序的发展,是万物生长的第一个阶段。在第二个阶段,秩序本身会逐渐形成各种各样的生态系统,各个系统自身会演化事物出来,自生自灭,自足自化。因此,所谓自然,即运动创生一切。

     3/

     人是所存在的系统之寄生物,发展的前提是适应。无论是何种意义上的适应。适应的评价标准就是能在系统内存活。因此,忠于自己的前提是接纳环境的客观性。在这个基础上,人不可避免的接受了环境的同化,而想要在最大程度上葆有自我,需要构建一个自适应自进化的内在环境。这便是思考的意义。

     4/

     一个小孩子,一旦有力量用双手和双膝支撑自己的身体,他必定会去爬;在爬的过程中,他逐渐掌握了双脚立地的能力,此时他必定会去走;在走的过程中,从踉踉跄跄到走得很稳,他已建立起了行走的信心,很自然的,他会拥有奔跑的冲动和勇气;当他会跑了,他会跑到目之所及的尽头;当他发现尽头之处还有尽头,他会本能的走向更远处。此之谓进化。这是刻在基因中的东西,不需要教,不要抑制就好。

     5/

     探索是人之为人的一种最重要的本能。探索是渐进的,观察,体验,联想,想象,此四者互相影响,共同发挥作用。被尊为神谕的“知行合一”,在认知领域实在不值一提,因为太狭隘了。

     6/

     寻求共识是建立联结的前提,共识之外的差异于联结而言是无意义的,正向或负向的意义都没有。人类最初的共识是种的共识,接着是生存共识,合作如是产生。再接下来,逐渐演化出语言的共识,文字的共识,直至最近上百年内的发展共识和普世价值共识。共识程度越高,联结越紧密,信任成本越低。所以,文化的差异本质上讲是一项不可计量的联结成本。

     7/

     “无”是一种特殊的有,“有”是更普遍的有。所谓轮回,就是此两种有的相互转换,即,特殊的“有”转化成普遍的“有”,普遍的“有”转化成特殊的“有”。我们之所以会忽略,是因为太习惯了。人总是会忽略太习惯的东西,这是人的生存机制造成的缺陷之一。

     加入读书会▼2023跟老莫一起读书

    

     /□

     1、中国文化的深层结构

     2、一切贫穷,本质上都是思维的贫穷3、驳海边西塞罗:买弄理性无关痛痒4、困住你的不是现状,而是观念5、给思考者的100条线索6、老莫日记

    源网页  http://weixin.100md.com
返回 认知演化论 返回首页 返回百拇医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