掩耳即为牢丨读《枪炮、病菌与钢铁》
2022/11/25 23:10:02 认知演化论

    

     PS:这是斯人读书会《枪炮、病菌与钢铁》共读第一周读书笔记,作者Luo song

     第一周读书笔记参考主题——人类早期的进化节点猜想三个引导问题:1、人类是如何学会制造工具的?2、人类最初制造的工具为什么是石制的?

     3、人类为什么要走出非洲?

     0/最重要的感受,在早期人类发展史中,一个地区农业文明的诞生,依赖于本地生物选择的多样性以及物种在地理上的流通性。生物选择的多样性:大自然中适合人类大规模耕种的植物和驯养的动物并不多。比如植物要求果实硕大,外壳容易去除,收获的粮食容易存储等要求。对驯养的动物要求性格温顺,服从头领,生长迅速等。因此,一个地区的野生动植物种类越多,越容易出现适合人类耕种和驯养的物种。物种的地理流通性:欧亚大陆的南北纬度相差小,气温、日照长度、季节变化等地理气候环境类似,使得植物和动物的扩散比较容易。因此,在欧亚大陆上率先出现了规模化的农业活动。非洲和美洲南北长东西窄,南北气候差异大,中间还横着赤道,使得人类最先培植驯化成功的动植物不容易扩散到整个大陆。在非洲和美洲,适合人类农业活动的野生动植物种类先天不足,再加上南北差异大,局部地区取得的进展难以扩散到其他地区。这两个因素拖累了非洲和美洲的文明进化。因此,当欧洲进入大航海时代,中国处于农业文明顶峰的时候,这两片大陆上还没有出现强大统一的农业文明帝国,遑论进入工业文明了。因此,当欧洲人一旦踏上美洲大陆,美洲土著被降维打击的命运已经不可避免。可以得出结论,在满足早期人类对食物的需求上,动植物种类的多样性,以及农业技术流通和扩散的难易程度,决定了在一片大陆上是否能够尽早出现农业文明并快速发展。也许可以更抽象地归纳出,更多的选择性以及更便捷的交流,可以更好地满足人们的需求。满足吃饱饭的需求主要是靠食物生产和农业文明的发展。最初的农业活动奠定了农业文明的基础,而农业文明的发展(文字,技术,社会组织方式等)又反过来进一步促进了食物的生产效率。农业文明就这样一步步走向巅峰。人类在满足了以食物为基础的物质需求之后,不可避免地要追求更高的精神需求。满足精神需求靠的是思想产品。思想产品是什么?是思考后的观点,是艺术创作,是科技创新。现在,人类已处于商业文明并正在进入科技文明,人类的主要需求已经从满足生存需要的简单食物提升到对复杂商品、服务、和精神方面的需求。这本书为如何更好满足精神需求,如何促进当下的文明进步提供了重要的线索。首先要具有精神产品的多样性,越多的思想产品才有机会让更适应当下环境的东西涌现出来并被人们发现和发展。其次,要尽量消除思想交流方面的障碍,让先进的思想要素自然地取代落后的思想要素,从而达到文明的快速进步。

     不做到这两点,掩耳盗铃式地漠视世界其他地区的快速发展,我们将是未来的美洲土著人。

     加入读书会▼穿透表象,洞见生活

    

     /□

     1、《乌合之众》共读会结营感言

     2、《斯坦福极简经济学》共读会结营感言3、中国文化的深层结构4、给思考者的100条线索5、困住你的不是现状,而是观念

     6、老莫日记

     诚邀赞赏,以鼓励本文作者

    

    源网页  http://weixin.100md.com

    信息仅供参考,不构成任何之建议、推荐或指引。文章版权属于原著作权人,若您认为此文不宜被收录供大家免费阅读,请邮件或电话通知我们,我们收到通知后,会立即将您的作品从本网站删除。

返回 认知演化论 返回首页 返回百拇医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