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业是如何发展起来的?丨读《枪炮、病菌与钢铁》
2022/12/13 13:28:19 认知演化论

    

     PS:这是斯人读书会《枪炮、病菌与钢铁》共读第二周读书笔记,作者鸿雁

     第二周读书笔记参考主题——农业革命的本质和突破三个引导问题:1、农业的起源地和发展过程2、农业和采摘狩猎相比,带来了什么?

     3、农业文明的特点是什么?

     1/

     农业的起源农业是在采集的基础上产生的,农业产生大约在一万年前的旧石器时代末期或新石器时代的初期。人们在长期的采集野生植物的过程中,逐渐掌握了一些可食用的植物的生长规律经过无数次的实践,尝试将它们栽培、驯化为农作物, 从而发明了农业。

     早期人类的狩猎不易,可食用的动植物减少,食物匮乏,迫使人们努力去采集野生植物充饥,也加深了对野生植物的观察和认识。然后尝试进行种植,一旦成功就会加以推广,农业就产生了。本书作者分析的几个原因:地理气候多样性、季节移动,野生动植物丰富等几个因素。五个起源地:

     1、西南亚(近东或肥沃新月地带)

     2、中国(北方黄河流域和南方长江流域)

     3、中美洲(墨西哥中部、南部以及邻近的中美洲地区)

     4、南美洲的安第斯山脉(或许还包括邻近的亚马孙盆地)

     5、美国东部。

     还有一些地区大概也是,只是目前证据不足(非洲的沙赫勒地区、西非热带地区、埃塞俄比亚和新几内亚等)

     2/

     农业的发展阶段农业的兴起并非一夜之间,而是历时数千年的缓慢过程,人们不可能一下子决定定居、不再搬迁,而开始耕田、种小麦。农业生产,是逐渐演化出现的,是无心插柳的结果。人类生计的变迁,主流是从狩猎---采集转变成食物生产。

     1、可获得的野生食物越来越少(气候变化、技术改进、人口增加)2、随着可驯化的野生植物变多,驯化植物的回报率越来越多。3、食物的技术(采收、处理和储藏)不断改进4、人口密度上升与食物生产兴起的双向关联。5、大多数适于从事农牧业的地区,狩猎--采集者的命运:要么被邻近的食物生产者取代、要么改行农牧。农业发展大概经历了3个阶段

     A、原始农业(迁徙农业)

     农作物栽培:最初的农业生产完全是模仿也是植物的生长过程,人们将野生植物经过筛选后,成为栽培植物,将采集的野生植物的种子撒在地上,让它自然生长,等成熟时用手摘取,这是最原始的生产方法。原始农业的兴起:通过尝试栽培成功后,人们就慢慢的集中采集,熟悉了一些植物的生长习性和规律,在采集时无意识逐渐演化为有意识地留下一部分植株和种子之类的对它们进行简单的照料,等到它们生长到更适于食用时再进行采集;人们这样就在不知不觉中开始了模拟栽培驯化。

     B、传统农业(生计农业)

     人们发现,农作物能够提供足够丰富的食物,不用到处迁徙奔波,因此选择暂时定居在这些作物容易耕种的地区。一旦他们定居下来了,许多对人口的限制因素就会解除:婴儿不需要带在身边,女人每年都可以生孩子,经过几代人的时间,定居人口的数量增长到了可观的程度;通过集体劳作,农作物的种植已经达到一定的规模,成为先人重要的生计从业活动

     C、现代农业(商业农业)

     现代农业与传统农业的自给自足的生计农业不同,它的产品不是以供给自己消费为主要目的,而是作为商品进入市场获得利润为目的,所以也称商业农业。

     3/

     农业文明带来了什么?1、农业和采摘狩猎相比,带来了什么?农业生产的不断发展,大大提高了生产效率,产生了剩余食物,进而产生了社会分工,久而久之,形成了体力劳动者和脑力劳动者,阶级由此产生。从食物生产到农业的出现,通过驯化作物、畜牧、产生食物盈余、到定居、集权、社会分层、经济复杂、技术创新及文字的产生发展等这个因果链,作为间接前提条件产生了政治组织、病菌和战争。2、农业文明的特点是什么?

     1、是它的传承性。

     2、是对土地的依赖。

     3、是温和性。

     4、是无法形成真正的奴隶社会。

     5、是钟秧集犬制的国家制度。

     加入读书会▼穿透表象,洞见生活

    

     /□

     1、《乌合之众》共读会结营感言

     2、《斯坦福极简经济学》共读会结营感言3、中国文化的深层结构4、给思考者的100条线索5、困住你的不是现状,而是观念

     6、老莫日记

     诚邀赞赏,以鼓励本文作者

    

    源网页  http://weixin.100md.com
返回 认知演化论 返回首页 返回百拇医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