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国风烟深更深丨读《枪炮、病菌与钢铁》
2022/12/14 23:20:05 认知演化论

PS:这是斯人读书会《枪炮、病菌与钢铁》共读第四周读书笔记,作者小鹿
第四周读书笔记参考主题——地理和气候对历史的作用三个引导问题:1、地理对历史产生了哪些影响2、气候对历史产生了哪些影响
3、除了地理和气候之外,决定历史的第三种力量是什么?
0/年关将至,又到了发年终奖的日子。时至今日,无论是人民公仆们,还是各类园丁们,似乎都开始计算这一年有多少银两过年了。这和早期人类找洞穴囤食物过冬,是多么地相似——一开始我们只是唯恐自己储存的钱财物资不够抵御突如其来的灾难,渐渐地,囤积钱财物资过程中形成的权力分配让我们着迷。有时候闲着无聊,将目光盯在这些寻常的现象,似乎也会有些不寻常的发现。比如,以前似乎不曾细想,风吹麦浪、稻花丰年、香橙满树这样的寻常风光里竟也是暗暗蕴藏了命运为你我书写的印记——这印记在万年百万年的演变中逐渐导向不同族群的兴衰,也在延展再延展的空间里继续保留在无数个体的基因血脉中。我想,若是不曾往更深处去探寻、往更底层处去着眼,或许眼前的四季流转日升月落,也不过是寻常岁月而已,到了年关,雪后初霁,大多数的我们甚至会欣然慨叹——山河无恙,有幸在此。书中说,“只有在欧亚大陆的天空下,麦田才是延绵不绝的,美洲不是……大陆轴线的走向早为人类历史的命运埋下了伏笔。”地理和气候,是影响人类族群演化的两大因素,虽然时至今日,我们受这些因素的影响已经非常小了。我们不再为地域阻隔而望洋兴叹,也不必再为严寒酷暑而焦头烂额甚至危及生死……然而,若是再往更深处去探寻一番呢?地理、气候以及受此影响而逐渐成型但在如今已经“隐退”的一些制度,在我们每一个个体身上所留下的印记,真的就随着时代的发展而淡化或者消失了吗?我以为不是的。很多时候,这些最原始最底层的东西,依然非常明显地存在于你我的生命历程中,只是换了一种表现形式而已。比如地理和气候,对早期人类的影响主要是体现在食物上,后来这种影响逐步转向文化技术的传播以及入侵成本。那么在今天呢?这种影响或许更多地是体现在行为方式、观念想法甚至是人生选择上了吧。当我们被日常的种种纷乱忙碌所侵占,不知道你是否会有因为雨后初晴而欣喜的时刻?是否在谈对象的时候会考虑异地阻隔的困难?是否会有受困于方寸之地的无奈?是否会有对另一种生活另一个地方的想象和向往?是否会对号称自由民主公平公正的说辞存在切身的割裂感体验?那或许就是人类早期与地理和气候漫长的博弈进程中,留存在我们基因血脉里的印记?这印记告诉我们,一切纷繁迷惑的答案,都在更广大、更底层、更简单的地方存在着答案。可惜的是,当我们自以为早已摆脱了这些限制的时候,我们也丧失了远走和探寻的勇气。那么,如果对于其他因素都无能为力了,不如允许自己等一个雨后初晴,或者去往一处风景如画的所在暂避吧,但愿我们都能在这个满目乱山残雪的冬季里,继续独守陋室,手携书卷,点一束火把,往风烟深更深处去探寻。
加入读书会▼穿透表象,洞见生活

/□
1、《乌合之众》共读会结营感言
2、《斯坦福极简经济学》共读会结营感言3、中国文化的深层结构4、给思考者的100条线索5、困住你的不是现状,而是观念
6、老莫日记
诚邀赞赏,以鼓励本文作者
▼
源网页 http://weixin.100md.com
返回 认知演化论 返回首页 返回百拇医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