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化属性的必然性和稳定性丨读《枪炮、病菌与钢铁》
2022/12/21 11:45:49 认知演化论

PS:这是斯人读书会《枪炮、病菌与钢铁》共读第四周读书笔记,作者Luo song
第四周读书笔记参考主题——地理和气候对历史的作用三个引导问题:1、地理对历史产生了哪些影响2、气候对历史产生了哪些影响
3、除了地理和气候之外,决定历史的第三种力量是什么?
0/作者认为,地理和气候对人类大时间尺度上刻画的历史有决定性的作用。作者的结论是因为欧亚大陆上具有更丰富的可供选择的动植物,大陆地理上的东西走向导致内部各地区气候变异不大,同时不存在特别险峻的地理阻碍,导致在欧亚大陆内部技术和思想更容易流通。这些因素导致了欧亚大陆在早期农业文明的时候,比其他大陆拥有巨大的优势。但是,地理环境的差异又造成的个体文明发展趋势的不同。在这本书里作者举了个例子来比较欧洲和中国的文明发展。欧洲虽然是一块整体,但是地理环境仍然具有一定的差别,离岛和半岛的面积很大,能够发展成独立的政治和经济重心。所以欧洲在历史上一直具有多个中心,无法完成统一。比较而言,中国内部地理上很容易通达,因此很早就完成了内部的统一,在农业文明的早期占据了世界领先的优势。但也正因为这一点,中国很早就形成了并长期存在XXXX,这个反而压制了创新的发展。这就是作者认为为什么是欧洲,而不是中国率先完成了地理大发现,并能够殖民美洲和非洲的原因。作者的观点是,地理气候从长期上决定了中国必然很早就成为农业文明的中心之一,也必然形成统一的XX社会。但XXXX的超稳定结构,也注定了XX的错误不容易扭转。中国的历史和现代,充满了这样的例子:禁止制造钟表,禁止出海贸易,XXX,XX……人类从采摘文明进入农业文明,花了近100万年。从农业文明(公元前8000年左右)进入工业文明(公元1700年左右)花了1万年,从工业文明进入商业文明(1900年),花了200年,从商业文明进入科技文明(2000年),只用了100年。可见,文明的迭代时间越来越来短,其底层逻辑是科学技术的飞速发展带来了生产效率的急剧提升。商业文明和科技文明需要合适的文化和制度,才能互相支持,进入正向循环。因为早期农业文明的辉煌,而固守农业时代的文化制度,只能制约自己在新时代的发展,而结果就是竞争的失败,给全体人民带来灾难。好消息是,按照作者的思路,尽管发展的路上有各种偶然因素带来的起伏,但从几百上千年的尺度上看,拥有早期农业文明的社会,只要能保有足够的自然资源,仍然具有雄厚的发展潜力。日本,南朝鲜,和改开后的中国,都说明了这一点。因此,对中国来说,只要青山在,不怕没柴烧。但是需要指出的是,作者的尺度是几百上千年。在这个过程中,一个历史的偶然,随随便便就能改变几代人的命运。同时,地理环境塑造出的民族文化和个性,也具有必然性和稳定性。对于民族性的变革,需要有超长的时间预期。
加入读书会▼穿透表象,洞见生活

/□
1、《乌合之众》共读会结营感言
2、《斯坦福极简经济学》共读会结营感言3、中国文化的深层结构4、给思考者的100条线索5、困住你的不是现状,而是观念
6、老莫日记
诚邀赞赏,以鼓励本文作者
▼
源网页 http://weixin.100md.com
返回 认知演化论 返回首页 返回百拇医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