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读书
2023/1/16 21:06:54 认知演化论

    

     1/

     北京天气不错,没那么冷,不过跟广东比起来,还是少了很多生气儿,街道光秃秃的,路旁的树光秃秃的,灰色的大楼或青绿色的大厦林立着,也是光秃秃的,局促的凑在一起,显得紧张而萧索。

     每次住酒店我都会按时吃早饭,不吃就感觉亏了。今早吃早饭的时候偷听隔壁桌情侣说话,女生向男生炫耀,去年她读了60多本书。男生不太会说话,要么就是不够爱,竟然没有马上恭维女生夸她猴赛雷,而是语气冷淡的问都读了些什么书,是不是都是小说?

     果然女生不高兴了,声音不再温柔,音量骤升约20%,严正声明:当然不是!财经类的,管理类的,还有文学类的,都是很有用的书。

     男生见女生有些不快,马上补救到:哦,那你真读了挺多的,我就读了两本还没读完。

     后来女生就不说话了,显然是不太满意男生的补救方案,于是场面就冷了下来,男生估计有些小慌张,问女生还想吃点什么他去拿。

     女生说不吃了,然后又不说话了,男生尴不尴尬我不知道,我在旁边感到很尴尬。于是匆匆吃完,赶紧离开。

     我在电梯里的时候还在想,当男生问女生是不是都在看小说时,女生为什么会显得很不高兴,难道看小说有什么问题吗?或许女生和男生都觉得,看小说是不务正业吧,因为大部分人都觉得,小说属于闲书一类,不是有用的书。所以男生说女生看的都是小说的时候,语气中是不服气的,很有可能他所想的是:60多本有什么了不起,不过是些闲书罢了。

     而女生之所以不高兴,大概也是因为同样的原因,一则觉得男生对此没有马上表示很欣赏,二是觉得男生说她看小说是小瞧了她,因为她也跟男生具有类似的价值标准:小说是闲书,而我看的都是有用的书。

     我马上想到我看过的书,以前在日记里写过,至今为止,我所读过(读完)的书全加起来也不超过120本,并且至少有70%是小说,并且这70%的小说里头还不全是所谓的世界名著,有相当一部分是网络小说,比如当年很火的《诛仙》和《坏蛋是怎样炼成的》。

     所以之前有人说我读书多,我予以否认,跟许多人比起来,我确实读书很少,不值一提。比如这位一年读了60多本书的姑娘,还有之前在深圳后院读书会群里有位姑娘,声称一年读书100本。

     不过以我常规的装逼风格,我必定要为此辩解一番,下面请看我的表演。

     2/

     人们总是爱炫耀的,不是炫耀这个就是炫耀那个。

     初级的炫耀是炫耀世俗所公认的好东西,比如钱、权、车子、房子、孩子、名利和地位等;

     中级的炫耀是炫耀自己所认为的独特的价值,比如读书,比如所谓岁月静好的生活,比如自律的健康的生活(运动、健身);

     高级的炫耀是炫耀自己的不炫耀。

     而顶级的炫耀则是无所谓炫耀不炫耀,令旁人惊掉下巴的举动,他随随便便轻轻松松就举动举动,好像系鞋带那么简单。

     炫耀的目的无非是获得他人认可,而获得他人认可的目的则是为了让自己更认可自己。你或许觉得这不是脱裤子放屁吗,干嘛不直接认可自己?

     因为直接认可自己是有门槛的,难度还不低,至少得不要脸吧,试问有几人能做到?

     读书亦如是。不知道从什么时候开始,人们觉得炫耀物质有点Low了,转而炫耀精神。无非是显摆自己懂得多有文化,或者显得自己有品位。读书便成了首选途径,腹有诗书气自华,颜如玉和黄金屋啥的且不说,光是气自华就足以令爱装逼的人趋之若鹜了。

     显得自己有文化或者显得自己有水平,这是没什么水平和没什么文化的人最热衷的事情,比如讲道理和争论,其本质就是显示水平和文化。我曾在一个所谓的文化群里看到有一个所谓的大V说过这样一句话:

     凡是觉得鲁迅很有思想的都是没看过《西方思想史》的。

     这句话有多傻逼呢?就好像《西方思想史》是他写的一般。觉得鲁迅有没有思想跟读没读过《西方思想史》确实是没什么关系,一个人即便天天能见到各种风格的靓丽女性,当他看到一个从未见过的美丽姑娘时,他也会觉得,哎哟不错哦。

     一个巨大的问题是,是不是看过《西方思想史》就意味着拥有了超凡的思想?是不是吃了人家的牙慧就意味着自己就变成了一个米其林的厨子?

     但就是这么个傻逼,由于常常谈一些能百度到的所谓的哲学知识,就有一大帮人觉得这个人还挺牛逼的。我就不觉得他牛逼,为什么?

     我向来不反对装逼,因为我就成天装逼。但装逼是有道的,装逼装好了才是牛逼,装不好肯定就傻逼无疑了。这个人就属于那种爱装逼还他妈的装不好的,人菜瘾还大,就容易显的很傻逼。

     当然,一般人是发现不了的,只有像我这样的装逼老手才能一眼就洞穿其瘦弱的灵魂和傲慢的行尸。

     鲁迅所以牛逼,就在于他只要用笔一划拉,古老的文化就会被拉开一道口子,流出腐烂发臭的血。鲁迅的笔好比是手术刀,稳准狠,克制又凌厉。这种原创性,是自己铸灶台烹佳肴,不是捡人家的剩饭吃。

     今天的大多数人,认为读书越多越好,本质上不就是爱吃剩饭吗?

     如果思考是足够的,一本书能读出一百本的厚度;如果思考不够,读他娘的一千本,也依然填充不了空洞乏味的灵魂。

     读书本质上是一件什么事?是一件为读者提供思考契机的书,让你左想右想,横想纵想,连通一切可连通的事物,追寻一切问题的底层。如果不读某本书,或许这本书所能给的契机就错失了,但这个契机不是只有这本书才能提供,还有许多书能提供一样的契机。

     比如就历史而言,二十四史加起来所能提供的思考点,都比不上一本《全球通史》所能提供的思考点更深层。为什么?因为自秦以后,中国的文人史官普遍缺乏学养,思维狭隘,脑子里不是天地正义就是勾心斗角,他们执笔的东西,只能当材料看,还不一定全都足够诚实。

     当然,这只是我的个人观点,你不同意这正常。你若不仅不同意,还觉得不爽,你可以骂我傻逼嘛,我又不拦着你。

     读书这种事,不是个什么大事,论其意义,不天然的高于屠牛宰羊。你认为多读才好,那只是你认为,你认为读闲书不好,那也只是你认为。只要是你认为的,你随便认为。

     然而世事荒荒,天地广大,人生一世何其渺渺。你拼命向别人证明自己的时候,不过是为了拉拽一把向下堕落的灵魂而已,因为自由浮动的灵魂是不屑于此的。

     最近我们读书会在读《失控》,有几位书友表示读不太懂,我认为这简直太好了,这样就没有先见了,人的谦卑在不懂的时候才能最大程度上回归,然后以这样的一种状态把它读完,许多问题自然会牵引着你思考,许多让你为之一震的东西会自然的浮现。

     这一切,都是重过程于结果的,我们就是要做“无用”功,读完之后最好什么也记不住,就好像这本书压根就没读过。

     最后要吹个牛逼,我虽然读书少,但我读书是把好手,你如果想提升装逼的层级,欢迎报名我的读书会。

     230111,北京

     /□

     1、中国文化的深层结构

     2、一切贫穷,本质上都是思维的贫穷3、驳海边西塞罗:买弄理性无关痛痒4、困住你的不是现状,而是观念5、人间清醒100问

     6、给思考者的100条线索

     加入老莫铁杆读友群▼一起走

    

    

     “ 支持放在朋友圈,钱放在碗里 ”

    源网页  http://weixin.100md.com

    娣団剝浼呮禒鍛返閸欏倽鈧喛绱濇稉宥嗙€幋鎰崲娴f洑绠e楦款唴閵嗕焦甯归懡鎰灗閹稿洤绱╅妴鍌涙瀮缁旂姷澧楅弶鍐ㄧ潣娴滃骸甯拋妞剧稊閺夊啩姹夐敍宀冨閹劏顓绘稉鐑橆劃閺傚洣绗夌€规粏顫﹂弨璺虹秿娓氭稑銇囩€硅泛鍘ょ拹褰掓鐠囦紮绱濈拠鐑藉仏娴犺埖鍨ㄩ悽浣冪樈闁氨鐓¢幋鎴滄粦閿涘本鍨滄禒顒佹暪閸掍即鈧氨鐓¢崥搴礉娴兼氨鐝涢崡鍐茬殺閹劎娈戞担婊冩惂娴犲孩婀扮純鎴犵彲閸掔娀娅庨妴锟�

返回 认知演化论 返回首页 返回百拇医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