穿透表象,洞见生活丨2023我们一起读书
2023/1/27 23:44:51 认知演化论



读书会的slogan为——读书、思考、成长,辅助自我认知升级、完善、接纳和超越:
阅读,是读好书,广泛地阅读经典的著作,不急着读完,不必以读懂为预期,坚持读,读的过程中自然地思考,这就很好,阅读是没有捷径的;
思考,就是思考,首先是好奇,然后是惊奇,然后自然而然的问:外?为了搞清楚某个问题,不断的联想、推论、猜测,搭建逻辑链,放在现实中验证,推翻,质疑,反复。缺乏思考,一个人不可能突破自己,凡是一把拿来的知识,在这个时代就是个屁,只有蠢货才会把它们当成是好东西。而思考,就需要质疑,不唯权威,不唯书籍,不唯概念,打破层层局限,背后有好东西,具体是什么,自己去看;
成长,具有一种形而上的抽象性,不具体,不体现为某种技能。它是一种无声无形的东西,在具体的认知、言行、态度、精神、气质方面沉静的流淌,国人最是瞧不上这种东西,因为它太不起眼了——“可名为小, 万物归焉而不为主”。成长是抗拒快的,是个慢活,快的心态之于成长反而是一种阻碍。读书会的4个特点:
1、只读经典作品,所涉领域很广泛,哲学、社会学、经济学、心理学、管理学、美学等都会读到。前面我们读过《苏菲的世界》(哲学)、《乌合之众》(社会心理学),目前快要读完的一本是《斯坦福极简经济学》(经济学),下一本要读《枪炮、病菌和刚忒》(人类学/社会学)。这些书肯定不如那些普及度很高的畅销书读来有意思,但这只是表面,只要坚持读,你就会发现,这些书其实有大意思,相比之下,那些似乎读起来很简单的畅销书,都是小打小闹而已;
2、为了营造阅读氛围,降低阅读难度,提升阅读兴趣,我们设置了打卡、线上共读、伴读课、共读笔记和微信群吹水等项目,兼具轻松和严肃,张弛很有度,真的很不错;
3、这是一个认真读书的读书会,不真诚的人在这里待不住。我们不搞形式主义,讲求实事求是,开放接纳但不是什么品种都不拒绝。很关键的一点,这个地方没有权威,只有协助;
4、每本书会按照难度和字数设定相应的共读周期,一般是3~8周,一年下来差不多读6~8本书。


★『斯人读书会』选书标准为:a 质量高;b 可读性强。2023共读7本书,书目和阅读计划如下(含每本书的简介和单报价格):


? 作者:凯文·凯利(Kevin Kelly),《 概览》的编辑和出版人,之后担任《连线》杂志主编。被看作是“网络文化”(Cyberculture)的发言人和观察者,被人称之为“游侠”(maverick)。
? 简介:这本书是电影《黑客帝国》主要演员的必读物之一,书的副标题是——全人类的最终命运和结局,涉及天文、化学、生物、计算机、控制论、运筹学、社会学等领域,堪比《黑客帝国》中洞悉未来的“神谕”,已经兴起的“云计算”、“物联网”等都可以在这本写于二十多年前的书中找到相关的影子。在这本关于机器、系统、生物和社会的“大部头”中,人们可以窥探到社交网络的今天和未来。
在这本书中,凯文·凯利为我们展示了大自然从无创造有的神奇力量。他受此启发,基于对计算机科学和生物研究的最前沿成果的了解,提取出了大自然用以无中生有的九条规律:分布式、自下而上的控制、递增收益、模块化生长、边界较大化、鼓励犯错误、不求优化,但求多目标、谋求持久的不均衡态、变自生变。KK在这本书中对这些规律进行了详细的追踪和揭示,我们得以借此进行一次奇妙的思想之旅。
这本书的共读已经开始,不再接受报名。


? 作者:塞缪尔·亨廷顿(Samuel Huntington)是国际政治研究领域著名学者,曾任美国哈佛大学国际和地区问题研究所所长。1993年夏,他在美国《外交》杂志上发表了题为《文明的冲突》的文章,引起国际学术界普遍关注和争论。
? 简介:亨廷顿认为,冷战后,世界格局的决定因素表现为七大或八大文明,即中华文明、日本文明、印度文明、伊斯兰文明、西方文明、东正教文明、拉美文明,还有可能存在的非洲文明。冷战后的世界,冲突的基本根源不再是意识形态,而是文化方面的差异,主宰全球的将是“文明的冲突”。
亨廷顿认为,在未来,哪种文明占领了人们的头脑,哪种文明就能影响他们的行为。本书作为一部具有深刻预见性和洞察力的经典著作,书中对现今世界各种文明的研究和剖析,将会持续带给我们深入思考和启迪,是我们深刻理解正置、文化、意识形态等内容绕不开的一本著作。
这本书的共读周期为六周,设有三次伴读课程(除前后两周外,中间每周一次),单本共读报名费(含课程):¥139


? 作者:侯世达(Douglas Richard Hofstadter),美国当代著名学者、认知科学家。1988年起任印第安纳大学文理学院教授,以认知科学和计算机科学研究为主,兼任科学史和科学哲学、哲学、比较文学副教授。2009年被选为美国文理科学院院士,并成为美国哲学会会员。2010年被选为瑞典皇家学院院士。
? 简介:我们的大脑是如何工作的?所谓的类比到底是什么?我们是怎么在截然不同的情景间建立起联系的?类比在学习的过程中发挥着怎样的作用?在爱因斯坦发现相对论的过程中,类比又扮演着怎样的角色?
认知科学家侯世达凭借其独特的智慧与天赋,联合法国心理学家桑德尔,共同创作了这本《表象与本质》。这本书深刻地丰富了我们对心智的理解,带我们进入语言、思想和记忆的多彩情境,逐步揭示出隐藏的认知机制。
人类大脑中的每个概念都源于多年来不知不觉中形成的一长串类比,这些类比赋予每个概念生命,我们在一生中不断充实这些概念。大脑无时不刻的在作类比。类比,是思考之源和思维之火。
这本书的共读周期为八周,设有四次伴读课程(除首尾两周外,每周一次),单本共读报名费(含课程):¥199


? 作者:阿尔弗雷德·阿德勒(Alfred Adler,1870~1937),奥地利精神病学家。个体心理学的创始人,人本主义心理学先驱,现代自我心理学之父。弗洛伊德的学生之一,同时也是精神分析学派内部第一个反对弗洛伊德的心理学体系的心理学家。阿德勒将精神分析由生物学定向的本我转向社会文化定向的自我心理学,对后来西方心理学的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 简介:这本书是人类心理学先驱阿德勒的著作,作者从探寻人生的意义出发,启迪我们去理解真实的生命意义。全书立足于个体心理学观点,从教育、家庭、婚姻、伦理、社交等多个领域,以大量的实例为论述基础,阐明了人生道路的方向和人生意义的真谛。
阿德勒认为,自卑感是人类处境得以改善的动力之源。只有当人类意识到自己的无知和未来进步的需要时,才可能促成科学的进步;它是人类为谋求命运改变而努力的成果。自卑感是个人趋向优越的原动力。人类的行为皆出自于自卑感及对自卑感的克服和超越。
了解自身潜在阴影与缺陷,打破自卑枷锁,才能正确对待人生并超越自我,改善生活,在工作、事业上有所突破,完善个人与社会的关系,从而促进亲子教育、人格培养、婚姻与爱情、职业生涯、人际关系等诸多领域的长足发展。这本《自卑与超越》是现代社会人类必读的个体心理学经典。
这本书的共读周期为四周,设有两次伴读课程(两周一次),单本共读报名费(含课程):¥139


? 作者:乔治·伽莫夫(George Gamow,1904一1968年),享誉世界的物理学家和宇宙学家,以倡导宇宙起源于“大爆炸”的理论闻名,《从一到无穷大》是他的科普代表作。由于在普及科学知识方面所做出的杰出贡献,1956年,他荣获联合国教科文组织颁发的卡林伽科普奖。
? 简介:《从一到无穷大》,爱因斯坦亲写推荐语,作为自然科学科普经典名著之一,直接影响了众多科研和科普工作者,是历久弥新的自然科学入门读物。在本书中,作者以通俗易懂的方式介绍了20世纪以来世界范围内自然科学领域中的重大进展。
全书共分四个部分,先由漫谈基础数学知识入手,用丰富有趣的比喻阐明了时间、空间的相对性,讲述了爱因斯坦的相对论及四维世界结构,最后全面讨论了人类在微观世界和宏观世界等方面的成就。本书行文寓教于乐,语言幽默生动,论述深入浅出,是最经典的自然科学科普读物之一。
这本书的共读周期为五周,设有三次伴读课程(除前后两周外,中间每周一次),单本共读报名费(含课程):¥99


? 作者:尤瓦尔·赫拉利(Yuval Noah Harari),牛津大学历史学博士,耶路撒冷希伯来大学教授。其关注的领域横跨历史学、人类学、生态学、基因学等,他从宏观角度切入的研究往往得到颇具新意而又耐人寻味的观点,引发全球广泛关注。
? 简介:尤瓦尔·赫拉利认为,智人之所以能够崛起成为地球的主宰者,主要原因在于其具备了虚构故事的能力。然而,在当前这样一个分化的世界,我们对旧故事已失去信心,对新故事亦远未达成共识。《今日简史》提出,当前人类社会面临着科技颠覆、生态崩溃和核战争三大挑战。“国家”这一身份认同已不足以应对今天的挑战,任何一个国家都无法独立解决全球性问题。
未来,当机器取代人类做了大量的劳动,我们需重建对工作的认识。知识和技能面临迅速的迭代更新,我们需要教给孩子的不是更多信息,而是理解信息、判断信息、拥抱未知、保持心理平衡的能力,这比教他们物理方程式重要得多。在一个信息爆炸却多半无用的世界,清晰的见解就成了一种力量。
人工智能和生物技术正在颠覆原有的社会结构和分配方式,数据成为最重要的资源。当数据巨头比我们更了解自己,当“在线”成为一种生存方式,如何规范数据的所有权?能否建立起一个维护人类自由和平等的全球社群?人工智能和生物技术已使人类掌握了重塑和重新设计生命的能力。我们该如何运用这种能力,上演另一出全新大戏?最难得的一点是,这本书中并没有简单的给出明确答案,而是引发我们进一步思考。
这本书的共读周期为五周,设有三次伴读课程(除最后一周外,每周一次),单本共读报名费(含课程):¥139


? 作者:理查德·德威特(Richard DeWitt),美国费尔菲尔德大学教授,除了研究科学历史哲学之外,他有兴趣研究的领域还包括哲学思想、数学和哲学逻辑。
? 简介:这是一本让人大开脑洞、训练思维、自我成长的人文通识读本。它介绍了科学史和科学哲学根本的问题,如什么是真理、哲学性/概念性事实等;涵盖了史上对科学世界观产生冲击的历史发展和哲学主题,如从亚里士多德世界观到牛顿世界观的变迁;探讨了近代科学发展,特别是相对论、量子力学和演化论等理论给世界观带来的挑战。学科学,不能不知科学从何而来,更不能忽视科学对世界观的影响。
这本书的副标题是——现代人必须要懂的科学哲学和科学史,其必要性在于,虽然我们生活在这个时代,但对于很多观念,我们只是理所当然的接受,并不了解其来龙去脉,因此经常会陷入到自我的内在矛盾之中,即,观念上理所当然的内容和内心的认知逻辑是冲突的。读完这本书,可以对这一矛盾进行深度清除。
这本书的共读周期为八周,设有四次伴读课程(除首尾两周外,每周一次),单本共读报名费(含课程):¥199
2023年读书会全年年费为599元(六本书),亦可单本报名,单本报名价格在第二部分每本书的简介末尾标明。价值清单如下:
Ⅰ精读 6 本书,涵盖社会学、认知学、政治学、心理学、科学哲学等领域,含24次伴读课程(腾讯会议),24次线上共读(腾讯会议),设有交流广场(微信群);
Ⅱ每次共读课程60~120分钟,可永久回放。
读书会负责提醒和鼓励读书,但不做强制。如果想要提升认知能力,完善知识结构,发掘思维深度,需要跟上读书会的节奏,不仅要有计划的阅读,重点是要思考。一年之后,你会更加接纳自己!改变,往往只需要一个契机!
(PS1:读书会不欢迎五毛和左派)
(PS2:想清楚再报名,不退费!)

扫码或添加好友srsj9999,备注数字7
/□ 相关阅读
1、给思考者的100条线索2、人间清醒100问3、中国文化的深层结构4、困住你的不是现状,而是观念
源网页 http://weixin.100md.com
返回 认知演化论 返回首页 返回百拇医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