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道德经》入门十五讲丨课程招募
2023/2/12 23:45:15 认知演化论

    

    

     200字简介认知有三个层级——情绪认知、逻辑认知和系统认知。系统认知层级最高,需以哲学、经济学、心理学、社会学等7个方向的基础内容进行筑基。根基之根基,则是《道德经》。《道德经》可比作是系统认知的筑基心法。对我的认知产生重大影响的两本书是《道德经》和《国富论》。但如果不读《道德经》而先读《国富论》,则很可能会食不知味。一般来说,读过《道德经》再读其他领域的书,味道就会更充分。

     《道德经》抽象,不系统,先后文无明显逻辑,虽然字少,语言诗意,但不好读。此课程提取《道德经》最核心的十个概念——道、德、无、有、治、名、民、无为、自然、圣人。着重梳理它们各自的思想意蕴,并由之显化《道德经》隐含的思想体系,是谓“入门”。

    

     讲稿节选

     /第一讲

     世界思想史主要由哲学构成,现在我们说世界思想史,其实是以两希文明为内核——古希腊文明和古希伯来文明。

     当前的评价范式是以西方文明为主体的。也就是说,在今天我们想要评价一件事如何,是以西方视角来评价的。谈到这里,请诸位务必不要因此认为这是文化霸权主义,因为霸权主义往往是由一个意志主体生成的,但是今天之所以全世界都在以西方视角来评价很多事情,其本质是西方在当下时代正处于文明的前段,西方视角就象征着最先进的视角,没有任何人逼迫你接受。

     /第二讲前面强调过,读《道德经》的意义在于启发思考,不在于搞一个正确答案出来,又不是要考试。思考的目的是提升个人的思考力,助力之后的学习。不要觉得读完《道德经》之后就能有什么高超的思想境界,很多读《道德经》的人读完变得更蠢了,就是因为他觉得《道德经》的智慧启发了他——《道德经》的智慧就相当于他的智慧了,他凭借这个智慧好像就能够碾压一切了,整天神神叨叨,不说人话,这样的人大把。

     我希望诸位在学习完《道德经》之后,不要盲目自信,能做到实事求是,能做到不刻意,能够变得更加谦卑,而不是狂妄。

     /第三讲谈到这儿,人类文明精神的重大突破的逻辑就逐渐清晰了——生产力的提升带来了剩余食物,剩余食物带来了社会化分工,社会化分工带来认知启蒙,认知启蒙带来知识形成,知识形成带来知识积累,知识积累促进认知提升,认知提升促进探索升级,探索升级又带来认知升级,认知升级又获得精神突破,于是人们发现了新世界。

     那个时候的思想家们,他们的思维不一定有我们现代人敏锐,但他们在虔诚的观察这个世界;那个时候知识量虽然不多,但他们在勇敢的探索这个世界。轴心时代的降临是一次从量到质的飞跃。这其中不只是认知层面的积累,有一个不可忽略的前提是,大家都不再饿肚子,于是才能把目光投向星辰。

     /第五讲

     比如你看到一个苹果,这个苹果如果你不吃的话,它就会腐烂。虽然这个苹果在你面前好像并没有变化,非常安静,但事实上它正在走向腐烂,在进行静谧的变化,只是你感知不到而已。因此,我们所看到的这个世界,它其实是第三种状态,既不是「无」的状态,也不是「有」的状态,它是「无」和「有」交替的过程,正是这个交替的过程,才是万事万物的根本。

     /第六讲所谓价值,就是意义,而一切的意义都是人为赋予的,同样的事物对不同的人有不同的意义,这里没有标准答案,只有不同的答案。作为一个人,至少应该有两个诚实,第一是诚实的面对自己的欲望,不要美化自己的行为;第二是诚实的面对自己的感受,不要通过虚构意义来美化自己。此外就是接纳变化,理解无常,遵循规律,尊重规则,恪守自己的原则,如果还没有原则,那就想想自己的原则究竟是什么。没有原则是非常可怕的。

     生命是一次偶然,人生是一场有去无回的不可逆的体验,意义则是虚构的,感受才是真实的,但同时意义又是必要的,只是每个人需要自己赋予意义——在无限的宇宙当中去体验有限,在巨大的不确定当中去寻找确定,为原本无意义的人生赋予意义——这三者就是我们每个人正在做的事。在你还没有想过为什么要这样做的时候,你已经在这样做了,这是不以你的意志为转移的。每个人都是这样,区别只在于是否认识到这一点,以及,每个人将赋予何种意义。

     /第七讲每个人都有两个自我,一个是向上的自我,一个是向下的自我。向上的那个自我渴望超越,而向下的自我则受困于欲望。自我管理的要义就是向上的自我对抗向下的自我,将其引入正向的事件中,保持一个相当长度的时间,真正能够对自我进行有效塑造的,是这些具体的正向的、积极的事件,而非向上的那个自我。

     向上的自我只负责将向下的自我拖进这些正向的事件之中,其他的就不用管了。即便如此,也非常的不容易。所以,这一讲来谈自我管理的方法论。

    

     15讲大纲第01讲:《道德经》是一本什么书?

     谈《道德经》在中国思想史和世界思想史上的地位,谈《道德经》的成书猜想,谈老子其人。

     第02讲:学习《道德经》的关键姿势

     谈不同版本对于学习的影响,谈谁的解读最正宗,谈怎样读懂《道德经》。

     第03讲:轴心时代的老子和他的朋友们

     谈轴心时代的成因和特征,谈轴心时代古希腊、古巴比伦、古印度和中国的思想家们。

     第04讲:概念通识丨《道德经》中最核心的10个概念

     概念通识,谈《道德经》中最核心的10个概念,它们构建了《道德经》这本书的思想纲要。

     第05讲:道法自然丨2500年前最先进的宇宙观

     通过对自然这两个概念的解读,走进2500年前最先进的宇宙观,追溯中华民族帝制之前的精神气象和观念因子。

     第06讲:玄之又玄丨世界上唯一不变的东西

     通过对这两个概念的解读,谈人生观和价值观,理解变化的绝对性和静止的相对性,把握世界运行背后的真相。

     第07讲:见素抱朴丨但行好事,莫问前程

     通过对这个概念的解读,谈自我管理的重要意义和基本方法论。

     第08讲:上善若水丨利他、不争、自由、坦诚

     通过对这个概念的解读,谈《道德经》的伦理观。

     第09讲:为学日益丨不断闯入黑暗,持续寻找光明

     通过对这个概念的解读,谈自我管理的目标——持续超越。

     第10讲:众妙之门丨挣脱枷锁,获得全世界

     通过对这个概念的解读,谈概念的重要意义和枷锁属性。

     第11讲:为道日损丨不欲以静,天下将自定

     通过无为这个概念的解读,谈规律、自然和方法论。

     第12讲:功成身退丨人类历史上的造神运动

     通过圣人这个概念的解读,谈神的本质、来由和形式,谈人和神的关系,以及神对人的重要意义。

     第13讲:《道德经》之于认知

     引述《道德经》中和认知有关的10段文本,如“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谈《道德经》对认知的启发。

     第14讲:《道德经》之于入世

     引述《道德经》中和入世相关的20段文本,如“圣人为腹不为目,故去彼取此”,谈《道德经》对于为人处世的启发。

     第15讲:《道德经》的气质引述《道德经》中最能彰显其气质的10段文本,如“夫唯道,善贷且成”,呈现《道德经》的气象。

    

     7条推荐理由1、《道德经》蕴藏着中华民族强势文化的根。2、课程围绕认知成长展开。3、课程展示了《道德经》的恢弘气象,强调站着读,不提倡下跪。4、课程兼具自然主义和人本主义,尊重事实和现实,不修炼,不虚幻。5、课程攫取《道德经》中最核心的10个概念,搭建了一座快速进入《道德经》的门。

     6、课程结合西方思想,基于现实状况,着重呈现了《道德经》中隐含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

     7、在科技勃发、变化加速、经济下行、娱乐泛化、人心浮躁的当下,《道德经》能够引领回归,带给人宁静的力量。

    

     须知1、课程主讲:莫少儒

     2、课程价格:199元,终身有效3、课均时长:20分钟4、不退费。

     5、报名方式:点击下方链接,直接购买收听,报名后可添加微信进群:srsj9999

    

     /□

     1、醒世恒言50句2、给思考者的100条线索3、普通人要知晓的100个真相4、人间清醒100问5、中国文化的深层结构6、困住你的不是现状,而是观念

    源网页  http://weixin.100md.com
返回 认知演化论 返回首页 返回百拇医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