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1岁浙大老师雪夜捡垃圾全网刷屏,背后故事我不敢看
2022/12/4 21:56:15 EMBA

     作者:脆皮先生

     来源:脆皮先生(ID:cpxs2009)

     十二月的第一天,初雪突降杭州,让这座城市平添几分静谧。

     夜幕降临后,天愈发寒冷。

     这时,一个佝偻的身躯,却披着一件明黄色的雨衣,推着一辆三轮车,沿着街道,在马路上悄悄留下痕迹。

     走近,才确认是一个老人在捡垃圾。

     雪花不停落在老人身上, 手已经僵硬,但都挡不住他脸上的开心。

     老人是谁?

     为什么要在深夜拾荒?看了他的故事,才知道,生而为人,有人不配为人,有人可担人间天使。

     1

     老人是谁?

     他叫王坤森,是浙江大学的一位退休教师,今年已经91岁了。

     一个退休大学老师,为什么不好好颐养天年,跑街上捡垃圾?

     他捡垃圾的唯一目的,是为了资助他人上学。10多年来,他依靠每晚拾荒,资助了7位孩子上大学。

     “孩子们,你们只管好好学习,不要为学费生活费犯愁。”

     这句话,便是答案。

     你能想象一个耄耋老人,每天晚上街头巷尾出来捡瓶子、纸箱……直到凌晨才回家吗?你能想象这样一件事,不管风吹雨淋,无论中秋春节,他已经坚持了11年吗?你能想象就这样一分钱,一毛钱地攒,他已经资助了7个孩子考上大学吗?

     这听起来似乎很傻的事情,王坤森老人却始终“乐在其中”。

     每当有人质疑或不解,他都只是呵呵一下:

     “我年纪大了,做不了其他工作。于国而言,是利用资源;于我而言,可以变现资助学生们。”

    

     就在今年教师节前夕,他又一口气把辛苦攒下的钱捐出去,当作送给自己的最好的教师节礼物。

     无论是哪个孩子接收到这份爱,都挡不住王老对“生命不息,爱心不止”的信念的坚守。

     一个晚上50斤,多的时候100斤,算起来都已经超过150吨了。

    

     但这么多年来,王老有一个坚持:从不在白天捡垃圾。

     不是觉得不好意思,不是害怕丢人,而是因为他发现白天捡垃圾的人很多。

     而那些真正穷苦的人,许多是靠这个吃饭生存的。“我有退休工资,不能挤占了人家的生活物资,所以晚上去捡。”

     当我们感叹世界越来越冷漠,原来真的有人,不弃助人之心,也从未忘共情周遭之苦难。

     这源于他内心的纯粹与善良,或许,也源自:

     因为自己淋过雨,所以想为别人撑把伞。

     2

     生于特殊的年代,王坤森并未有一个快乐的童年。

     很小的时候,母亲便因病离世,父亲的失业,又让原本就贫瘠的生活雪上加霜。

     他这一辈子都无法忘记,那段在路边捡烟头再加工卖钱的经历。也无法忘记哥哥姐姐因为没念过书,而吃的更多的苦。

     于是,当读书的机会来到眼前时,他比任何人都更加珍惜,更加刻苦的学习。

     部队转业后,才幸运地被分配到了浙江医科大学。

     后来,浙江医科大学变成了浙江大学的医学院,他也从一个穷困孩子,变成一位高校的老师。

     这份福祉,他便深刻记在了心里。

     这一生,没有机会体会到亲生母亲的爱,但却决定把得到的爱,全部回报给这个世界。

     于是,前半生兢兢业业,教书育人。后半生,他找到了又一种让生命发光发热的方式。

     深夜捡垃圾很苦很累,攒到的钱也很少。

     前年一场心脏手术过后,王老的背越来越弯了,过于年迈的身体更难堪重负。

     人们都以为他该停下了。

     他没有。只是把从前凌晨回家的时间,提前到了12点。弯不下的腰,就更加努力去弯;蹬不动的车,就更加努力去蹬。

    

     11年,4000多天,就这样从80岁到90岁,有人用生命的最后安享晚年,有人用生命的余热照亮别人的灰暗。

     这一路,所幸,老人从不是孤单的。

     楼上的邻居,知道了老人的善举,家里只要有废弃的纸箱、杂志等,最后都被打包好送到了王老手里。

     附近的商户,也会把店里的饮料瓶等留给他。

     多年的爱心传递间,他们早已形成默契。

     而王老这些年帮助过的孩子,有些也已经长大成人。通过自己的努力,用自己的方式,正朝着其他陷入困难的人伸出手……

    

     3

     我时常会想,人生的意义到底是什么?

     有人一生苦求功名利禄,将富贵荣华奉为圭臬;

     有人一生脚踏实地,安守清贫,将积善行德视为要义。

     我们无法定义,究竟哪一种才是真正的人生。但后者,永远让人心生敬慕。

     所以当评论区里,有人写下“爷爷真可怜啊”,有人认为“这样的故事就不应该宣传”,我实在无法去赞同。

    

    

     纵使生活窘迫,但他的精神之富足,试问这世界,又有几人能比呢?而这浮躁、凉薄的人间,不也正是因为有王老这样的人去温暖,才让我们不至于太绝望?

     开头在冰天雪地里捡垃圾的时候,有一个细节,让我印象尤为深刻。

     不知道从哪里捡来一个雪花灯,王老小心翼翼把它清理干净,然后放到了三轮车的车篓里。

     漆黑冰冷的夜晚,雪花灯一闪一闪,照亮的不止他一个人前行的路。

    

     王老还特别喜欢种花,家门口的花坛里,盛放的蜀葵,就像老人从不停歇洒下的爱一样。

     让人深信着,人生总有不期而遇的温暖,和生生不息的的希望。

     突然想起看过的一句话:“一个人若能够观察落叶、鲜花、从细微处欣赏一切,那生活就不能把他怎么样。”

     当我们觉得老人太辛苦,他只是觉得在贯彻着自己的热爱。

     “帮助别人,就要拿出自己的行动和诚意来!”

     当我们以为老人太可怜,他只是执着奉行着自己的信念。

     “下雪天,我也要出来的!”

     而我们要做的,只是要让好人被看见,让好事被发扬光大。

     如留下遗言“来世再蹬三轮支教”的白方礼老人。

    

     如自己穿15元草鞋,却把1000万捐给家乡的马旭老人。

    

     如今天故事里,风雨无阻深夜捡垃圾,照亮穷苦的王坤森老人……

     2022这一年,太多人疲惫艰辛,太多事心力交瘁。

     尤其最近的那些不断浮上水面的晦暗、卑劣与糟糕,不断侵袭着许多人对生活的热爱,对世界的信任。

     但转头又发现:

     命中那些微小却不渺小的人物;那些平凡身躯却做着不平凡事的故事。

     都在不动声色地组成这个世界最美好柔软的部分,慢慢消解生活加诸于我们的磨难,抵御着凛冬将至的未知和风暴。

     然后,让我们始终相信人间值得,相信善良会传染,相信世间美好环环相扣。

     “生活点滴,温柔可爱,都值得前进。

     顺颂时祺,秋绥冬禧。”

     祝大爱无疆的王坤森老人。

     也祝每一个即将熬过2022的我们。

     本文作者:脆皮先生;个人简介:脆皮先生,一枚新晋奶爸,创业公司高管。曾花3个月时间复习,考上985高校硕士,成绩全国前三。工作13个月,即成集团公司年薪最高员工。去过很多城市,也曾在路边练摊。现在只想和你说最真的话,持续成长,不断精进。本文来源:脆皮先生(ID:cpxs2009),转载请联系脆皮先生公众号。

    

     商务合作:15201337588(微信)

    

     文章好看就点这里

    

    源网页  http://weixin.100md.com
返回 EMBA 返回首页 返回百拇医药